截至发稿,欧洲主要股指集体下挫,英国富时100指数跌5.5%,德国DAX指数跌近4%,法国CAC40指数跌4.5%,美国三大股指跌幅均逾3%。
随着疫情的蔓延,从最开始备受争议的“群体免疫”到近日的“全民隔离”,英国正在进一步强化其针对新冠肺炎的防控措施。
首相将隔离7日外交大臣拉布或接替其工作
27日晚间,英国首相发言人Slack表示,首相将隔离7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约翰逊周三如常参加了下议院的每周首相答问环节,与内政大臣普丽蒂·帕特尔,保守党首席党鞭马克·斯潘塞各隔一个座位入座。约翰逊主持了英国应对新冠疫情“战时内阁”本周的每日会议,曾面对面地与核心决策人员会面。
约翰逊宣布确诊后,白金汉宫称女王身体状况良好。此前女王出于安全考虑,已于3月12日离开位于伦敦的主要寝宫白金汉宫,前往郊外的温莎城堡居住。
对于首相确诊的消息,在英国卡迪夫大学上学的张晓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BBC新闻里听到这则消息时,大家简直不敢相信。”
在过去的两周中,她和身边的人一样,对英国政府采取的政策感到担忧。“这个月12号起,政府提出了群体免疫,但到了这周一,政府的态度来了个大转变,忽然开始通知实行禁足令。十天里面态度变化这么大让我们都很震惊。”
“之前群体免疫出台时,大家都很不解。身边的许多中国留学生和欧盟来的学生都订了机票回国,英国本土学生也对政府的做法比较不满。但是学校的反应还是比较积极的,在公共场合都有张贴勤洗手的标识,也开始部分停课,取消了面对面大型集会。”她说道。
谈及目前的情况,她告诉记者:“从这周开始,政府推出了防疫新政,也给每个人手机都发了短信通知,酒吧和健身房等公共设施都关闭了。但是现在很多当地人还是没有引起重视。公园里还是有很多的人,也不戴口罩,警察只能上前去警告他们快点回家。”
近期,随着疫情的蔓延,英国正加紧防控,原本人来人往的街头显得有些冷清。
“目前大家都在家里,但具体要待到多久没有明确规定,该城市公交还是照常运营,但没有多少人,大家不愿意出去,本来这个城市人也少。”在英国西北部城市利兹工作和生活的华人小敏(化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从“群体免疫”到“全民隔离”
根据新规定,所有居民都必须居家隔离,将出门次数减少到最低程度。如果有人违反禁令,警察有权实施罚款、驱散聚会等行动。抗疫新规将在三周后评估效果,之后还将不断观察评估,一旦情况有所改善,也可能放松管制。
约翰逊称新冠疫情是英国数十年来遭遇的最大威胁,英国正面临紧急状况。“没有哪个首相乐意采取这种措施,但必须如此,否则英国的医疗系统难以应对,患者将无法得到医治。”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本科在读生小沈也告诉记者,她的学校也宣布从3月23日开始所有的课和考试都改为线上进行。“我们学校是全英最早宣布开始上网课的,不过现在也没有说这种情况会持续到什么时候,学校都还在讨论如何进行网上考试。”
“在英国政府下令关闭所有休闲场所前,在伦敦生活的人都还是会去餐厅、去酒吧;禁足令宣布前,街上也还是蛮多人,地铁也仍然人来人往。不过物资抢购的情况早前就已经开始出现。但现在商店在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我之前去Superdrug(英国第二大保健和美容零售商),它就要求店内只能有10个人在里面购物,有人出来了后面的人再进去,Boots也是会限流。还有的超市是要求门口排队的人都要间隔2米及以上,”小沈补充道。
而此前,英国政府抵御新冠疫情的战略和措施与外界希望的规模和力度差距较大,其提出的“群体免疫”更是引发了民众的质疑。
就在新冠病毒在欧洲快速扩散,意大利和西班牙都选择全国封城,法国也宣布进行防疫最高阶段,德国也在紧急处理之时,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兰斯(PatrickVallance)教授提出了“让感染扩散以造成群体免疫”的设想。此消息一出,引发轩然大波,一天之内就收到了来自世界卫生组织以及数百位英国科学界人士的质疑,更有超十万人在请愿书上签字呼吁英国政府采取“更积极的方式”对抗疫情。
24日,汉考克面向公众招募25万志愿者,协助国家医疗系统照顾总数大约150万的新冠肺炎易感人群。
已经在英国剑桥生活了八年的杨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群体免疫”提出到现在,英国的抗疫政策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政府开始封城,要求大家在家里禁足,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出门,甚至给在家隔离的居民派发补助。现在超市也开始限流,大家去超市排队也有一定的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