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册期末考试了,我们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把正确选项字母填入下面表格内。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1、在学完“我们的远古祖先”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在活动的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用圆形方孔铜钱购物B.种植水稻
C.穿着麻布衣服D.烧烤食物
2、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各种小吃,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米饭,永远都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
3、“我祖赫赫,开辟洪荒;功化神圣,世代仰望”。2016年4月5日,万余名海内华儿女共祭“人文初祖”,这是祭拜()
A.黄帝B.炎帝C.蚩尤D.大禹
4、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
A.炎帝和黄帝部落联盟B.禹建立夏朝
C.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D.原始农耕的出现
5、商朝统治时期,由于水患,都城曾多次迁移。后把都城迁到殷,商朝统治开始稳定下来,这位迁都的商王是()
A.商汤B.夏桀C.周平王D.盘庚
6、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是()
A.周武王B.齐桓公C.晋文公D.楚庄王
7、成语“朝秦暮楚”与下列哪项关系密切()
A.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形势B.战国时期“合纵”“连横”的形势
8、最近,电视剧《卧薪尝胆》被多家电视台播放。该剧反映了哪一历史人物的事迹()
A.周文王B.吴王阖闾C.越王勾践D.晋文公
9、中国几千年历史凝结有许多成语故事,其中不少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成为传统文化的瑰宝。“朝秦暮楚”的典故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汉
10、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他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
A.开创“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B.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开辟丝绸之路
11、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底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
A.颁布“推恩令”B.实行分封制
C.派张骞出使西域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2、x疆地区是我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该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统辖开始于()
A.张骞出使西域B.丝绸之路的开通
C.西域都护的设置D.宣政院的设置
13、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长平战役B.官渡战役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
14、通过对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学习,我们知道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B.战后都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
C.这两次战役间隔了一个多世纪
D.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骄傲使人失败
15、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迁都洛阳B.推行汉化措施
B.受汉族地主的影响D.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16、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出现于()
A.西晋后期B.三国时期C.东晋时期D.南北朝时期
17、《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
A.农书B.算书C.历书D.巫书
18、诸子百家中,主张治理国家要顺应自然和民心的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庄子D.韩非
19、“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访华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
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右图两件绝世青铜
精品。它们铸造于()
A.夏朝B.商朝
C.周朝D.秦朝
20、东汉末年,中原某地瘟疫流行。当地人民采用的防治措施中最有效的可能是()
A.服用“麻沸散”,提高对瘟疫的免疫力
B.清晨练习“五禽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C.通读《伤寒杂病论》,掌握防治方法
D.邀请孙思邈就地行医讲学,宣传防治措施
二、简答题
21、读图并回答问题(共8分)
(1)此人是谁(1分)他生活在什么时期(2分)他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2分)
(2)请列举他关于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三句名言。(3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4分)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更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东晋建立后)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材料一反映的江南地区经济状况如何(4分)
(2)材料二反映,东晋建立后江南地区的经济有哪些发展(4分)
(3)东晋建立后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6分)
23、阅读下列材料:(共18分)
材料一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医药、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律集中焚毁。他又把暗中诽谤他的儒生400多人,全部活埋。
材料二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汉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内容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4分)
(2)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危害(4分)
(3)材料二中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4分)
(4)汉武帝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6分)
1-5DDABD6-10BBCCB11-15ACCBB16-20AABBB
21、(1)孔子。(1分)春秋时期。(1分)儒家。(1分)(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分)
22答案
(1)江南地区地广人稀,经济不发达。
(2)农业和丝织业发展水平很高。
(3)①南方相对安定,一些统治者也努力革除弊政,注意发展生产。②北方人南迁到南方,不仅补充了劳动力,而且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③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