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水资源的意义汇总十篇

目前,我国也面临着极大的用水危机,加上人数逐渐增多,水的供应也随之加大,加之近年来出现的严重旱灾,导致频繁的停水情况,许多农民种的菜田因得不到雨水的灌溉,大部分枯死,使国家蔬菜的生产量降到极点。可人们依然没有意识到水的重要性,依然任意地浪费用水。

有时候我走到厕所里,会看见水龙头没关紧,水在一滴一滴的往外流,流入下水道。每当看见同学洗手时,就会看见某些同学会把水龙头开到最大,水花溅的满地都是,就这样又浪费了可贵的水资源。

在我回家的路上经常会看到这一幕:一位小学生把买来的水洒在地上;一位小学生把买来的水边喝边倒.....

这些现象让我想起了我曾经查阅过的资料: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占全球的6%,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在世界名列121位。中国水资源困乏,但人们还浪费水资源,这都是人们的无知造成的,我提出以下建议:

1:在学校或其他场所,多做些有关水资源的活动,让广大人民多多的去了解水资源,让人们意识到珍惜水资源的重要性。

2:让每个学校定期召开“保护水资源”的会议,找出做得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并且采取措施,在给一些做的好的同学给予奖励,对做的不好的同学进行深刻的教育,让她们知道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一、我国水资源的基本情况

我国幅员辽阔,江河、湖泊众多,据统计,流域面积在100k㎡以上的河流约有5万多条,流域面积在1000k㎡以上的有1500条,其中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淮河、海河、雅鲁藏布江等都是著名的大江大河。大小河流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6500亿m2,占世界河川径流总量的5%以上。我国也是多湖泊的国家,面积在1k㎡以上的湖泊有2300多个,总面积71787k㎡,总储水量7088亿m3,其中淡水含量占1/3。在我国西部高山地区发育许多现代冰川,总面积达59651k㎡,冰川储量51322亿m3,年平均融水量为563亿m3,此外,在广大的丘陵山区和广阔的平原、盆地还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此外,我国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60000亿m3,占全球陆地降水总量的4.7%。全国地下水总补给量为7700亿m3,其中有6200m3补给河流,长江流域及其南方地区地下水约4800亿m3,北方地区约为2900亿m3。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7亿m3,居世界第六位,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340m3,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已被列为世界13个最贫水的国家之一。①

二、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分析

我国主要河流普遍受有机物污染,其中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直排入河,污染物大量增加,河流富营养化趋势加速。一些穿城而过的河流基本上成为排污沟,北方地区季节性河流也已经成为了排污道。下面是城市和农村的水污染现状分析。

1、城市水污染水现状

水源污染源于城市工业、生活污水排放。水利部水资源司和国家环保局的调查表明,1988年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达340亿吨,大量污水排入江河湖泊。长江、黄河、珠江、海河、滦河、辽河、松花江七大水系,接纳了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的70%。昔日清澈见底的大运河,碧波疏影的秦淮河,许多河段现已变成浊流泛臭的“黑水河”。俗有“东方威尼斯”美誉的苏州河,“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质变坏,七十年代鱼虾绝代,八十年代洗不净马桶盖”。城市废水污染了江河,也危及城市自身。全国目前有381座城市面临水污染威胁。以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为例,该市每天排出五百万吨污水(不包括电厂冷却水),其中工业污水占80%.由于这些废水、污水基本上未得到处理即流入苏州河,致使苏州河早已成为污水河。专家们指出,照此下去,不久黄浦江也将成为污染江。

2、农村水污染现状

三、原因分析

1.污水排放量大且处理率低

就我国而言,长期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当中不具备节能降耗的意识与动力。在价值最大化经营管理目的的驱使之下,企业所开展的技术改造工程往往是以再生产的扩大为直接目的的,由此导致单位产值污水排放量指标在工业生产持续扩大的背景作用之下呈现出了显著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入江海湖泊,污水处理厂与污水处理管道流干形式,导致水体污染严重。

2.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严重

为提高农作物的产出效率,农民往往超标使用具有高毒性与高扩散性的化肥及农药。这部分农药在附着于农作物表面的过程当中会直接被农作物植株所吸收,一部分挥发,而另一部分则被吸收与土壤与水分当中,由此经地表径流与雨水冲刷直接排放进自然水体当中。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氮肥的施作在无形中加重了温室效益的蔓延,从而形成了一种由自然水体污染到空气污染的蔓延式污染,危害极大。

3.国家政策导向存在一定的偏差性问题

4.社会大众环境保护意识存在一定问题

四、从社会工作者角度浅谈对策

有研究者认为,“在社区中开展服务的社会工作者有以下角色:服务者、社区权益维护者、组织者、教育者、辅导行动的角色、研究者。”③“社会工作者是否合格,在实际工作中能否正确把握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身份十分重要。”④而随着中国的高等院校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社工专业的毕业生也越来越多,所以深入探讨社会工作者在不同场景中的具体角色与作用是很有意义的。仅仅在环境保护方面,社会工作者就应该具有多重身份:宣传者、志愿者、维权者、实践者,等等。政府应该充分意识到社会工作者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

社会工作者应该配合政府在水资源保护和节约的宣传工作,深入社区,开展宣传活

动媒体在宣传水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中的重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社会大众作为水资源保

护的直接践行者与受益人,应当具备水资源保护的行为意识。高素质的社工群体能够采取更为有效的宣传措施,让人民群众参与活动,提高节水意识,对企业的污染行为予以谴责,迫使其采用先进技术,以工业废水处理及再利用循环系统的技术改造为途径合理控制废水排放,从而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社会工作为水资源保护的志愿者,应多方采取调研,考察当地的水资源保护状况,并撰写考察报告,并与当地的媒体进行合作,让人们了解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如在农村地区,整合优化耗水量大的农业结构,要选择高效且无污染的绿色化肥,推广生物农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避免农业面源受到更多的污染。

作为水资源保护的维权者,社工应敢于与水资源污染的企业和社会组织作法律上的较量。“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法律已经对污染行为作出了处罚条例,社工要敢于站出来,对污染行为进行维权,强烈谴责这种破坏生态的行为。

社工也是水资源保护的实践者。在实际生活中,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配合节水理念,从生活中的小事着手。

我国水资源污染状况已经令人堪忧。社会工作者作为促进社会工作规范化、高效化的管理者,应当在我国的环境保护中充当宣传者、志愿者、维权者、实践者,从而协调和动员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这对于促进我们社会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社会工作者本身,也应该具有多种角色意识,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方向。

引文注释

①孔繁德.生态保护[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146—148.

②邢艾莉,刘俊肖.我国水资源污染现状及立法思考[J].黑河学刊,2007(02).

Abstract:GroundwaterisanimportantwaterresourceinChina,developmentandprotectionofgroundwaterisrelatedtothebeneficialtothepeople'slivelihoodevent,KashieconomicdevelopmentarealocatedonthewesternmarginoftheTaklimakanDesertinaridandsemi-aridisespeciallyimportant.Inthispaper,thestatusofgroundwaterresourcesinKashiareadevelopmentandstrengthentheprotectionofbriefanalysis.

Keywords:Kashiarea;groundwaterresources;development;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P641.8

引言:水资源是干旱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基础,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前提。在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同时,要兼顾地下水资源在时空的分布及水量平衡。地下水资源是有限的,其开采能力的大小只有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开展规范化的地下水动态监测,积累大量的资料,进行其规律分析,使地下水资源合理有效地利用,并在利用过程中不至于产生新的生态问题,避免盲目开发使整体利用效益不能发挥,而产生超采漏斗区域,浪费大量的投入。

1喀什地区地下水资源分布状况

1.1地理特征。喀什地区位于中国的西部边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西南部,三面环山,东面开口,高山盆地相间,属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干燥少雨,蒸发强烈,降水量分布差异大,山区年降水量为200毫米~500毫米,平原区降水量为40毫米~50毫米,东部沙漠边缘不足40毫米。

1.3地下水资源量。喀什地区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70.0859×108m3,主要由大气降水入渗、山前侧向渗漏、河道渗漏、渠系入渗、渠灌田间入渗、水库入渗及井灌回归补给。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为34.5611×108m3。

2喀什地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1喀什地区地下水补给

2.2喀什地区地下水的开采现状

2.2.1喀什地区山区尚未建成控制性水利枢纽,水资源开发利用主要集中在平原灌区,且开发利用程度较高,灌区引水比达80%左右,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农业用水比例占各业用水95%以上(工业用水比例占各业用水不足0.2%,生活用水比例占各业用水不足2%,生

态用水比例占各业用水不足2%)。全地区现有耕地面积789.6万亩,灌溉面积1040.71万亩,综合灌溉水利用系数0.412,综合渠系水利用系数0.46,综合毛灌溉定额886m3/亩,反映出灌区水资源利用率相对较低,在国民经济各业及生态环境中配置不尽合理。

2.2.2喀什地区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34.5611×108m3,现有已配套机电井4213眼,提水能力达14.19×108m3/a,但目前全地区实际地下水年提水量最大仅为5×108m3左右,主要受电力缺乏制约,以及地表水水价偏低影响,水价价格杠杆作用未能发挥。

2.3.3生态环境受到威胁。由于各类水利工程远未完善、配套,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缺乏力度,各用水单位对水资源的利用均先以各自灌区的灌溉用水为首要考虑,且本身用水管理落后,致使灌区枯水时因引水设施简陋,管理不善而引水不足,丰水时又无力控制而过量引洪,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并相应挤占部分生态用水,致使河流下游生态濒临危机。叶尔羌河下游麦盖提县至巴楚沿线,由于水土资源的过度开发及荒漠林被乱砍滥伐,造成下游段河水断流,河道两岸地下水位下降,沿河两岸天然林带宽度逐年收缩,远离河道的幼林枯死,草场退化,植被覆盖度逐年下降,有些地方甚至草甸植被完全消失。喀什噶尔河下游已断流多年,原属喀什噶尔河流域下游的巴楚县红海乡部分灌区被迫改为叶河灌区,红海乡至伽师县玉代克力克乡之间喀什噶尔河古河道两岸地带的天然胡杨林及植被,由于无水逐渐减少和枯萎,造成生态恶化。

3加强喀什地区地下水的保护

3.1地下水是脆弱的系统,一旦遭到破坏很难修复。在制定分区地下水保护和开采目标时,要以保障地下水的各项功能的正常使用为原则。科学认识该区地下水特征,对该区地下水开发、保护、治理以及调配流域和区域水资源保障供水安全、生态与环境安全和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政策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3.2喀什地区地下水资源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开发优势。可开采资源量保证程度高;巨厚的第四系沉积储调蓄能力强,有利节约水资源;宜井面积大,可调控性强;实行井灌井排,具有资源和环境的双重效益;可以利用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多次转化的特点,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无效利用或低效蒸发以及污染。因此,加大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力度,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作用,而且是缓解喀什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水资源短缺的现实选择。

3.3喀什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措施

3.3.1加强地下水资源勘查。在充分利用和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增强地质勘查投入效益,加快提高国土重点建设区水文地质研究程度,使地下水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具备的水文地质依据。

3.3.2用地下水作供水水源的基本建设、国土资源开发、城市建设等项目,均应依据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资源潜力进行规划。逐步调整不尽合理的水资源开发模式,充分利用地表水、地下水的相互转化,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依靠科技进步,探索协调水土容量、水盐均衡、生态环境三大平衡的有效途径。加快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的建设,为预报、监控、管理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强化城市、工业废水和固体废物以及农用化肥的管理,防止对地下水的污染。

一、水资源的保护措施

1、铺设生态地面涵养地下水

在居民小区、公园、广场和人行道路铺透气透水的生态地面,可以减少城镇燥热,下雨后经透水路面保存下来的雨水可以慢慢蒸发出来,增加湿度和舒适感,也能滋养各种绿色植物,从而大大减少绿化用水。铺设生态地面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用透水性地砖铺路;用孔型混凝土砖铺设停车场和自行车存放地地面;用实心砖,但砖与砖之间留出一定空隙;用细碎石或细鹅卵石铺路;用孔型砖加碎石来铺路。

2、修建生态河道和亲水堤岸

一直以来很多城镇在进行河流改造的同时硬化了河床和河岸,从资源和生态的角度来看,存在的问题很严重:①硬化的河底没有了泥层,具有净水作用的植物、微生物和鱼类都难以繁殖和生长,这会使河水水质下降。硬化的岸边不能生长天然的植物,河两岸的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观赏价值也会降低;②硬化的河底阻止河水渗入地下去补充地下水。③硬化河道还不利于阻挡两岸的泥土进人河水,造成河水中泥沙含量高的问题。

二、水资源合理利用

水资源合理利用既包括水源在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之间的合理调配,又包括水资源节约利用。在水资源缺乏的城镇,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战略要综合考虑分析各种水资源,包括当地的和外来的,已有的和潜在的,低质的和优质的,尽量做到现有资源的合理调度与库存,以及保护开发和节约利用。为此,要逐步做到以下几点:①全面实行清污分流,充分利用有限的径流。②逐步实行水资源多级管理,做到优质优用。③对于农业灌溉用水还应按污水性质进行分类应严格控制含有一类污染物包括重金属、人工合成难降解有机物等的工业废水直接进人农灌系统。

1、分质供水与梯级利用

2、水资源一体化管理

一体化水资源管理是指在水资源系统各因素之间、利益集团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的现实状况下,采用法律、经济、行政、技术、教育等多种形式和手段,通过综合考虑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协调和整合利益集团之间的资源分配和功能设置,有机组织系统关键要素,实现系统有效管理和高效运行。

三、水资源节约

节水可以通过以下4个方面的措施来实现:

1、生活节水。

小城镇生活节水首先要增加小城镇居民用水普及率,逐步减少依靠井泵水、河水和库塘水的饮水习惯。其次由于城镇生活用水供给量集中,水质要求高,随着小城镇人口的不断增长,生活需水量也不断增长,小城镇的生活节水需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同时应加快节水器具改造,推广节水设备,杜绝跑、冒、滴、漏现象;新建民用建筑普及节水器具,有条件的地区可在城镇公共建筑或居民小区铺设再生水回用管道,将再生水作为共建保洁用水及冲厕用水。

2、农业节水。

在农业生产中推广科学灌溉制度和先进农业灌溉技术,研究农作物的用水定额,探索农业灌溉定额控制的节水灌溉方式,调整农业种植种类结构,推进适应性种植,在缺水地区改种低耗水作物等,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减少田间蒸发和输水过程蒸发、渗漏,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减少农业灌溉水的浪费。

3、工业节水。

Abstract:Wateristhesourceoflife,tothehumanworlddevelopmentplaysavitalrole,butastheworldeconomiclevelimproved,duetothedevelopmentofeconomyleadstothewaterpollutionandotherproblemsofwaterresourceshasbeenwidelyconcerned,therefore,thewaterresourcesprotectionproblemhasbecomeafocustopic.Protectionofwaterresourcesisasystematicproject,beworthustostudydeep.Basedonthepresentsituationofwaterresourceswereanalyzed,inviewofourcountrywaterresourcesproblems,relevantprotectionstrategyanalysis.

Keywords:waterresources;presentsituation;rationaluse

一、我国当前水资源现状

1.我国水资源总量匮乏,但水资源浪费巨大。地球上的天然水资源是相当丰富的,占地球表面的71%,但在这71%中有近97.5%的水是咸水,而只有2.5%是淡水。具体到我国,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四分之一。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用水量也急剧上升,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在农业方面,灌溉大多采用漫灌的形式,用水效率低下。生活用水中供水设施终端跑、冒、滴、漏现象相当严重。特别是我国处在工业化初级阶段,大量工业设备陈旧落后,因此绝大多数工业单位用水效率极低,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2.我国水资源短缺与粗放低效利用的状况并存,而水资源的粗放低效利用,又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程度。目前,农业灌溉用水约占全社会用水量的70%,但由于输水方式、灌溉方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耕作制度、栽培方式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农业用水的利用率很低,渠道灌溉区只有30%~40%,机井灌溉区也只有60%,和一些发达国家(达80%)相比有很大差距。同时,我国目前农业用水利用效率也很低,每单位净耗水的粮食生产效率不足1kg/m3,和一些发达国家单位净耗水2-3kg/m3的水平相比差距很大。目前黄河流域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2%,大约有4/5的面积是大水漫灌,节水灌溉面积仅2276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20%。我国西部地区普遍缺水,特别是西北地区干旱少雨,农业生态环境脆弱。但现状是农业用水浪费严重。

4.地下水资源超采现象严重,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低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干旱区域比较多,工农业用水的需求比较大,在地表水缺乏的情况下,只能过度开采地下水,而很多地方对地下水的开发忽视了地下水补给的客观规律,不注重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规划。例如,在我国的济南、天津、北京等大城市的地下水位都出现了明显下降,并引起了一系列的地质环境问题,可以说对地下水资源进行有效的规划和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1.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水资源管理要想实现一体化,就必须有相应的管理体制作为前提,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我国水资源的管理体制非常不合理,这就造成了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出现许多问题。概括来说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现象明显;(2)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政策对于形成有效的水资源保护机制比较难,同时水资源管理也缺乏一定的积极性,这样显然是不利于节水的;首先,必须将保护水资源的思想深入人心,使得每个公民有节约用水的理念。另外无论产业结构布局或是结构调整,还是各项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政府都必须考虑到有关水资源的制约因素,从而建立节水型社会。在管理方面,改变原有的管理方法,由供给管理转向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的有机结合,进而逐步实现需求管理。

2.加强农业用水监测及管理

对小型灌溉工程采取承包、租赁、拍卖及股份合作等形式;在大中型灌区推行SIDD(自主管理灌排区)管理模式;加大灌区用水者协会、农村供水协会、农民合作社等各种群众组织参与灌溉工程管理经验的总结推广和规范力度。广泛吸收用水产参与灌区经营管理,明晰产权,合理确定灌区专管机构与用水产协会的责、权、利,改革运营机制,以充分调动与激发用水产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在农业用水中还可建立农情信息监测网系统,如灌溉用水水情监测网信息系统、节水农业技术与示范系统、农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等。我国农业缺水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节水予以解决,加强对我国节水农业技术的研究,以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建立与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将成为促进我国节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之一。

3.调整水费政策,以成本定水价

按照引水量计征水费,对浪费用水罚款或加价收费。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和管理体制,确保地表水、地下水及降水联调机制顺利实施。对于河水灌区,为了充分利用水资源,充分利用地下水进行灌溉,适当提高地表水资源价格,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的比价足以刺激地下水资源开发为限,对于地下水资源匮乏而地表水资源丰富地区,可以适当提高地下水资源价格,确保地表水资源合理利用,保护地下水资源。

4.有计划地抓好重点污染源的治理。如果要使一个地区的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就应当重点抓好重点污染源的治理,有计划地个个击破。而对每个重点污染源而言‘由于其治理任务重,建设工期较长.应当制订年度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施工日期和施工质量,而对治理难度大的企业,则应从工艺人手加以改造,减少排污量。对那些效益差的重点污染源应当坚决予以关、停、转处理,不能以珍贵的环境为代价,换取微薄的利润。

5.推行全社会多元化投入,鼓励公众参与和保护水源活动。

三、结束语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替代的物质,但水资源的状态和使用方式是可以替代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仅要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也要考虑农业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不可能像能源等通过寻找替代来解决其贫乏危机,水资源的可持续道路有其自身特点。水资源的高效与可持续利用是包括水工程安全、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水资源利用与合理配置、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必须时时刻刻地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水资源的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为了我们自身健康、快乐、高质量的生活,为了给后人留一方净土、留一杯清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

Abstract:Waterqualityanalysisforthehumansurvivalanddevelopment,havearoleandsignificance,criticalontheonehand,throughtheanalysisofwaterquality,themaincanclearwater,theotherhand,forthedevelopmentofnaturalresourcesandeffectiveutilization,isalsoanimportantlink.Inthispaper,fromapracticalpointofview,in-depthanddetailedresearchthemainmethodsforwaterqualityanalysis,andaccordingtothepractice,expoundthemeaningandimportanceofwaterqualityanalysis,usingtothistechnologybetterindailylife,thebetterforthedevelopmentofthesocietytomakethecorrespondingcontribution.

Keywords:waterqualityanalysis;method;importance;significance

引言

水质分析概述及主要技术

1.1水质分析概述

1.2水质分析主要技术

根据上文对水质分析及主要情况的概括,可以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有着初步的了解和掌握,接下来将对水质分析常用的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且对一些关键的部分进行着重的阐述,逐步的探讨其重要性。

1.2.1化学分析法

1.2.2仪器分析法

水质分析的意义和重要性

水质分析主要意义在于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以及污染的处理三个方面,接下来将深入的进行分析和探讨。

2.1水质分析对于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意义

2.2水质分析对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和意义

2.3水质分析在水污染处理当中的重要性和意义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加强水资源论证工作是基础工作,是节约用水、可续额用水、合理配置水资源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建设项目水资源科学论证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的一项措施,对保证建设项目合理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方面意义重大。

一、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现状及意义

(一)论证工作存在的问题

2、许多地区论证工作开展阻力较大。一些地方政府偏重GDP增长,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往往把水、电、路三通作为招商条件,一些用水多、污染重的项目被冠以“市长工程”“县长工程”,阻止进行水资源论证工作。水利部门作为政府属下的职能部门,有法不敢依,执法不敢严,许多县市多年来没有一个项目进行水资源论证。在经济发展与水资源论证工作发生矛盾时,地方政府只考虑经济发展因素,或把水资源论证当作争取项目立项的手段之一,部分领导干部水资源保护意识低,论证工作开展阻力大。

3、进行总结时未留余地、结论过满。现阶段很多项目论证工作不够深度,没有充分的论据,但报告书论证的结论却很满,用得较多如“影响很小”“没有影响”等结论型词语,余地没有留足。除此之外,对项目或项目业主实质性建议在很多论证报告书中很少提到,这样的论证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不利于项目的科学实施、高效利用水资源和保护作用不大,仅仅为了项目能够立项是不够的。

(二)项目建设水资源论证的意义

通过开展水资源论证后评估工作,可强化企业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意识,全面落实水资源论证制度,查找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审查、审批及取水许可审批、发证和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水资源论证对建设项目取水、用水、退水的各项要求。完善水资源论证审查制度与实践的统一,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做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坚持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质量标准

要使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除了按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及《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的要求开展工作外,还要做好以下几点:

(1)论证要全面。对于建设项目而言,取水水源不仅要论证好,项目自身的用水论证也很重要,更要将项目退水以、退水后对水环境的影响论证工作做到位。此外,项目开发水资源利用对水资源状况和其它用水户的影响也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论证,如果有影响还要提出解决措施和办法以及具体的补偿方案,不能“绕弯路”避重就轻。

(2)突出重点强化论证深度。结合项目特点展开综合论证,如对于采煤&洗煤排水要突出河流生态保护的论证,对于工业项目要突出项目用水和退水的论证,对于城市生活用水,要突出水的质量和用水保证率的论证。

(3)科学严谨,客观公正。尊重科学,坚持原则,尊重实践;要不得一点偏见,减少业主主观意见的影响;工程项目了解充分,事物本质进行把握,论证成果要体现客观公正,用全面的、发展的、科学的观点指导和探索论证工作新途径。(二)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只是项目“点”上的论证,缺乏对重要规划和重大建设项目布局“面”上的论证。单纯的建设项目是从单个项目角度出发,无法论证区域多个建设项目水资源开发利用对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累积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将水资源论证工作上升到规划水资源论证上来,避免造成微观合理可行,宏观规划控制失衡的局面,也可以通过规划水资源论证明确各项目取水后的累积效应,从理论上讲规划水资源论证对建设项目项目水资源论证提供宏观指导。

(三)确定三层次评价区间或范围

评价范围要依据论证内容的要求统一制定,水文评价区间、水资源开发利用状态评价区间和建设项目即是三个层次评价范围,三个层次评价区间如下:

水文评价区间。河段的上游评价,从具有较长系列水文资料(建议最少25年以上)的水文站到建设项目所在河段的区间。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态评价区间。对项目所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及区域用水累积影响进行分析。如果项目所在流域或区域水量统一调度或分配方案已经形成,取水评价则要按统一分水方案进行。如果流域或区域水量统一分配方案尚没有建立起来,那么最好以建设项目为中心,上下游各取一个水资源三级分区或上下游各100km左右范围作为用水参考评价区间。

建设项目与其他用户相互影响区。建设项目水功能二级区可作为中心,上下游各取一个二级区或上下游取10km范围作为水环境和退水影响评价区间。

(四)严格管理论证单位、评审专家

(五)加强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宣传力度、落实领导责任制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依照量水而行,以水定发展的理念,适度确定建设项目发展速度;同时,要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耗水少、污染小的工业,严格控制高耗水行业的发展,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对现有耗水大的行业进行节水技术改造,不以当前经济发展影响以后发展的持续性。充分认识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生产力,增强水资源、水环境忧患意、责任意识,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既要以流域为单元,实施统一调度、统一规划,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要体现权威、高效、协调等方面,区域水务一体化的管理体制要大力推广,真正解决部门分割、条块分割、政出多门、多头管水等管理上问题,实际问题和制度如果不适应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要统筹协调、逐步解决和完善;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取水许可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水平还要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管理工作和取水许可审批中的失误要尽量避免,依法保护公共利益,取水户和他人的合法利益。(六)多单位联合进行论证

(七)编写水资源论证报告要严格、严格监管市场和审查工作

在审查时,定额管理要和水资源总量控制相配合,注重统筹拟建、在建以及已建项目注重开发,节约保护和利用相配合,平衡区域和流域、节水和用水、生产、生活用水和生态水之间的关系。对建设项目的现场勘察要重点加强,保证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结果的合理性、科学性。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编制工作的市场要加强监管,竞争市场体现公平原则,将项目管理加以规范,将报告书编制的质量提高。同时,要认真总结经验、及时找出问题、分析对策,使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具有可操作性。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具有其深刻而重大的意义,在今后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中,要遵循论证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进行合理的论证,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方法,达到真正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目的。

1我国水资源现状剖析

我国各种资源总量相对丰富,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人均匮乏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水资源而言同样如此。

1.1水资源人均匮乏

世界上淡水资源储量是非常有限的,尤其是能被人类生产生活所方便使用的淡水资源极其稀少,我国的水资源也逃不出相对匮乏的结局。我国拥有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世界水资源总量的6%,居世界第4位,但是从人均拥有淡水资源量来看却只有2200m3,仅为世界人均的1/4,世界排名仅121位,相对靠后,我国已被列入世界仅有的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行列。从我国水利监测部监测情况来看,全国平均年降水量折合总量62610×108m3,平均年河川泾流量27243×108m3,平均年地下水资源量为8697×108m3,其中存在重复计算的大约有7679×108立方米,以此来看我国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28261×108m3,加上13亿人口平均,人均水资源非常匮乏。

1.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1.3水生态环境恶化

1.4水资源浪费严重

一是节水意识淡薄,尤其是在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人们普遍没有节水意识,对于生活条件较优越而不缺少水资源使用的家庭,相对于生活条件艰苦点的家庭而言更易产生水资源浪费行为。二是供水利用率低下,对于现有的可利用的水资源,我国供水能力相对不足,总体水平还比较低下,尤其是农业灌溉水利用率不高,随意性较强,造成水资源浪费,存在大漫灌现象。同时,我国城市自来水管网损失率较高,达到20%~30%,加上人们节水意识不强等因素,每年浪费的水资源非常可观。三是水循环利用率偏低,从当前我国现状来看,我国的废污水处理回用率仅为24%左右,而且废污水不能有效回收处理,导致水污染加重,这也加剧了水资源安全危机。

1.5水资源保护压力巨大

主要体现在:一是湿地保护面临威胁。我国是世界上湿地资源大国,伴随着人口急剧增长,经济高速发展及湿地过度开发,我国的湿地面临巨大威胁,数量骤减,功能弱化。二是经济发展带来压力。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废污水排放增加,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同时因水资源开发影响局部水环境的纳污能力,这一定程度上影响水资源的保护。三是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仍需多快好省地继续开发和利用,同时不合理性的开发利用存在,严重忽视对水生态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甚至造成湖泊萎缩、湿地功能弱化、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等问题,制约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水资源安全的对策思考

面对着如此严峻的水资源现状,为进一步确保我国水资源安全,现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对策思考。

(1)更新水资源保护观念。水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具有自然有限性,我国虽然总量相对较大,但人均却十分匮乏。我们要通过更新水资源保护观念,强化水资源安全认识,来确保水资源安全,观念更新是解决水资源安全问题重要和有效前提。我国应该大力宣传水资源现状、水资源保护措施,以及节水技能等,通过不断强化人们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去节约水资源,使水资源保护成为一种习惯。加强水资源管理,旨在确保水资源的安全,以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人类社会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充分考虑水环境容量和水资源承载能力范围等因素,实现经济、社会、水环境等多方协调发展。

(2)提升废污水循环利用效率。众所周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尤其是改革开放后30年,我国人均GDP增速基本保持在两位数,即使在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下的近两年,我们经济增速依然保持在7%以上,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的是水资源需求的急剧增加,在此宏观背景下,我国应该大力开展废污水循环化利用,走水资源集约化发展之路,同时兼顾水资源节约与水环境污染,创造双重经济效应。工业废水是重要的污染源,对其进行处理和回收对于保障水资源安全非常有必要,这在某种程度上来看也是增加水资源可利用量,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城市对工业废污水的重复利用率仅为20%,与发达国家的70%相比差距很大,说明我国在这方面还有较大的改进提升空间。

(3)加强水资源统筹规划和管理。对于有限的水资源利用量而言,加强对水资源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十分有必要。一般而言,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应从我国经济建设的整体利益出发进行综合考虑权衡,并结合当前水资源能力和供水状况进行全面规划。我们知道,不同的生产部门对水质的要求是不同的,即不同的水质能满足不同的生产要求,有些生产要求需要高水质,有些却不一定要求高水质,因而可以根据生产水质需求情况来加强水资源管理,切实做到合理用水。

(4)优化或更新供水系统。先进的供水系统是保证水资源得到高效利用的重要途径,对于当下我国水资源利用情况而言,必须不断优化或更新供水系统,提倡分质供水。如利用新材料、新技术进行更新改造,降低或消除水资源输送过程中的浪费现象。在经济欠发达且水资源相对紧张的地区,推行双管线分质供水,减少单一管线供水造成的优质水源浪费。

(5)加强生态环境营造。主要有两方面:①加强植被保护,通过植被来涵养水源。森林、植被等对于水源涵养而言意义重大,它能减少或节制地表水的径流、防止土壤侵蚀,对于水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和积极的意义。②强化湿地保护,我国是一个湿地大国,湿地对于水生态环境的意义不言而喻,但是现今我国湿地破坏严重,数量骤减,功能弱化,急需进行保护,确保实现湿地在水资源安全问题的积极意义。

(6)落实跨流域调水工程战略。目前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还有长江三峡等大型工程,这些都是为了确保全国水资源均衡。当前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为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跨流域调水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是解决日趋尖锐的淡水供求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

(7)加强生态环境需水调控。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迫切需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也是如此。生态环境有其需水需求,只有满足生态环境需水量,人类才能拥有更好的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营造水资源生态环境。因而,合理配置和调控现有水资源,提高水利用率,满足水生态环境需水量意义重大。

[1]王忠福.我国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与可持续利用对策[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1(5):122-127.

没有任何一种资源,对人类至今的发展,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也没有任何一种资源,将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这种资源,就是水资源。水资源对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发展已经显现出其绝对重要的地位,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水经济”,已经开始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1水经济系统

从有生产活动开始,人类就在不停地探索利用水资源创造财富的途径,这些途径日益得到拓展,时至今日,人类在自觉和不自觉中根据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已经建立起各具特色的经济系统,我们称围绕水资源属性建立的经济系统为“水经济系统”。

2水资源

大家都知道“石油经济”的概念。但是,对于人类而言,水比石油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水具有比石油复杂得多的资源属性。认识水的复杂资源属性,对于形成现代水资源价值观念,建立现代水经济系统,意义重大。

2.1按水资源用途划分的属性

(1)水的自然资源属性。水资源的自然资源属性是指其作为生产过程的投入要素所体现的特征。与铁矿作为投入物经过冶炼和加工以后,能成为钢材、铁等生产资料和其它如汽车、水管等消费品等一样,水经过提炼和加工以后能成为工业用蒸馏水和生活消费用的饮用水、洗漱水等。当然,水还可以作为工农业生产过程中其它必不可少的直接或间接投入物。水资源的这些属性,表现的是其自然资源属性,它能为人类提供效益,能够产生经济价值。

(2)水的资产属性。水的资产属性,是指仅仅通过水的所有权的运用便能为所有者带来经济效益所体现的特性。当某一社会单元取得一定的水域的所有权后,便能将其作为生产的工具,为产权(使用权)所有者带来经济效益。水的资产属性有如铁路、公路、土地,但比它们具有更加复杂的特点,如一定的水域不仅可以作为交通运输的资源,还可以作为养殖业、水力发电等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水的这种特性与其自然资源特性的重要区别在于,它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直接消耗掉,而是像工业生产的设备和厂房一样,其物质形态并不会被直接转移到产品中,而是通过占用方式将其价值逐步转移到产品中。与工业生产设备一样,水资源在作为资产使用时,由于水质在降低,水的使用价值也在降低。就像企业的资产在经营过程中要通过修理、更新来实现保值增值一样,水资源的保值增值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水的环境资源属性。自然环境可以接受、分解、还原、转化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废弃物和其它有害影响,从而满足人类的生产和发展的生态需求。这是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所表现出来的资源特性,它已经超出了自然资源的范畴。自然资源所具备的这部分特性,环境和生态学家们称其为环境资源特性。它包括依托自然资源的物质实体产生的景观的可观赏性与舒适性(景观优美性)、环境容量与其自身的调节(分解、转化废弃物)能力。水具备以上环境资源定义的所有属性,这一属性的意义在于它能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功能。

2.2水资源的经济学特性

(1)系统性。以上使用特性不仅构成一个复杂的经济学系统,涉及经济学的供给、需求与市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均衡、边际效用等问题,还涉及目前的前沿学科和理论,包括资源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等。系统性决定水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复杂性。

(2)稀缺性。理论上说,任何资源都具有稀缺性,对于水资源而言,存在现实的稀缺(中国北方的水资源状况)、潜在的稀缺、结构性稀缺和季节性稀缺四种情况。稀缺性为发展水经济提供了基础。

(3)竞争性。表现在同类厂商之间对水资源的竞争性使用和水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竞争性(作为自然资源投入和作为资产、环境资源、生态资源之间的竞争性)。竞争性决定了水资源产权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必要性。

(4)兼具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的特性。水作为生态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特性决定了政府在水经济系统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而水作为自然资源和资产的准公共物品特性决定市场机制在水经济中的地位。

3水产业

水产业是水经济的主体。根据水资源的用途,水产业涉及的产业领域,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从水的自然资源属性发展的水产业,包括水利工程、自来水供应、其它水产品、节水技术和产品等,作为现代水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节水技术和产品是现代水经济未来的重点发展领域。

(2)从水的资产属性发展的水产业,包括水电工程、水产养殖、水运、港口、码头、运动、休闲、水权价值评估与交易等。其中,运动、休闲、水权价值评估与交易是现代水经济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

(3)从水的环境资源属性发展的水产业,包括房地产、旅游、水环境监测与评估、污水收集、处理、水体修复、水生态保护与恢复等技术、产品和服务,其中非接触性旅游、水环境监测、污水收集、处理、水体修复、水生态保护与恢复等技术、产品和服务是现代水经济未来的重点发展领域。

(4)从水的生态资源属性发展的水产业,包括绿化、植被建设与恢复、湿地保持与再造、地下水保护等。这类水产业都是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

4水产业的产出

4.1水产品和服务

水产品和服务与一般产业的产品和服务具有相同的特性,水产业的这部分产出具有完全的私人物品特性。因此,具有完全的市场化特征。由于它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业,一般国家都采用的是政府垄断经营的方式,但是,这种经营是按照市场化的机制在运作。

4.2水环境质量

传统观念上,人们一般认为水环境是产业的投入要素,人们并没有认识到,水环境资源在可以作为生产过程的投入或消耗的同时,就像制造业使用的钢材本身就是冶金行业的产品一样,现代经济系统中水环境质量本身就是产品和服务,并且存在现实的市场需求。

4.3生态平衡

以水作为重要一环的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一种标准的公共物品。人类从事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活动,是关系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活动,水环境的生态效益是一种社会效益。作为水产业的重要产出内容,生态系统的恢复必须完全依靠政府的力量和社会公众的参与。

5政府与市场的作用

5.1政府的作用

5.2市场的作用

6现代水经济

6.1传统水经济

传统水经济,是主要是围绕水资源的自然资源属性和资产属性而建立的经济系统。传统水经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七个“强调”和七个“忽视”:强调由自然资源属性所体现的经济价值,忽视其环境和生态资源价值;强调直接效益和直接费用,忽视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强调利用,忽视开发和节约;强调占用,忽视保值增值;强调自然资源产权,忽视环境资源产权;强调产品价值,忽视资源价值(产权价值);强调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忽视市场的作用。

6.2现代水经济

现代水经济,是围绕水资源的属性体系建立起来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经济系统。现代水经济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九个方面:经济价值与环境生态价值并重,强调可持续发展;直接效益、间接效益、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并重;开发、节约与利用并重;自然资源产权和环境资源产权并重;在水资源配置中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并重;形成自然资源与环境资源和生态资源在使用上的优化配置机制;形成水资源价值评估体系;注重水资产的保值增值,形成良性循环机制;建立水资源价值核算体系。

7结束语

水资源具有复杂的资源属性和经济学属性体系,现代水经济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经济系统,本文只是对其系统的结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由于现代水经济在国民经济系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对环境和生态具有复杂的影响。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对水经济系统的深入系统研究已经迫在眉睫。

THE END
1.层次划分主要解决的组织问题是()A.横向结构问题B.纵向结构...层次划分主要解决的组织问题是( ) A. 横向结构问题 B. 纵向结构问题 C. 横向协调问题 D. 纵向协调问题https://m.ppkao.com/wangke/daan/076f5a7e30674cf69139b433fdff765a
2.自考大专07481管理学基础总复习复习资料管理理论作为普遍适用的原理、原则,必须结合实际应用才能奏效。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面对千变万化的管理对象,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地、创造性地运用管理技术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在实践与经验的基础上,创造了管理的艺术与技巧,这就是所谓管理是艺术的涵义。http://www.mdgs-edu.com/fxzl/1730.html
3.2014年自考政治学概论各章节练习题A.国家产生的时间问题 B.国家产生的地理区域问题 C.国家产生的起因问题 D.国家产生的民族问题 2.“三次社会分工”的排列顺序——按照产生先后是 P40-43 A.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 B.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 C.商业与农业的分离 3.国家区别于民族组织的主要特征是 P47 A.以地域而不以血缘关系为标准划分居民 B.出现...https://www.51test.net/show/3884344.html
4.专升本政治科目题型及考情分析(2)它的第一方面,即思维与存在之间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哲学中两大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 (3)它是解决其他哲学问题的根本原则和理论依据。 (4)它也是社会实践中的基本问题。 二、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作为一门学问,是同人们的世界观联系在一起的。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http://www.ntxlts.com/m/387/
1.层次分析法学习层次分析法学习如果 CR 小于 0 1 说明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可以接当 C R 层次分析法 大家好,欢迎来到IT知识分享网。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 AHP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次、准则和子准则,建立判断矩阵,并通过对各个层次的比较和权重计算,最终得出最优的决策方案。 https://yundeesoft.com/116140.html
2.层次分析法学习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于20世纪70年代初由美国运筹学家Saaty提出。是用于多准则决策分析的数学方法。 这里是写的比较具体的:用人话讲明白AHP层次分析法(非常详细原理+简单工具实现) AHP通过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次、准则和子准则,建立判断矩阵,并通过对各个层次的比较和权重计算,最终得出最优...https://blog.csdn.net/weixin_54372988/article/details/141812843
3.麦肯锡MECE分析原则:问题解决的关键法则腾讯云开发者社区4. 识别主要问题 在完成层次结构划分后,需要识别出每个层次中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应该是影响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同时要确保它们之间没有重叠。 5. 制定解决方案 针对识别出的主要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应该针对每个问题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以确保其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news/1141376
4.《鲁滨孙漂流记》教学设计(通用16篇)5、经过部分又可以分为几个层次?依据是什么? ⑴解决暂时困难。 ⑵解决住的问题。 ⑶解决吃的问题。 ⑷抵御野人的迫害并教化一名野人。 分层依据:不同内容。 三、学习第一段 1、读一读,鲁滨孙给你什么印象? (碰到危险不畏惧。) 2、用上两组关联词语,把这一段连接起来。 https://xiaoxue.ruiwen.com/jiaoxuesheji/185363.html
5.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同时,根据学生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将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 ~ 3年级)、第二学段(4 ~ 6年级)、第三学段(7 ~ 9年级)。 (二)课程目标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加以阐述。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结果...https://yun.nxeduyun.com/index.php?r=space/school/theme/content/view&id=794545
6.心理学试题及答案9、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而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或间接的反映,是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它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中。 10、社会性: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发展起来,与社会存在相适应的一切特征和典型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http://mip.pincai.com/article/1392535.htm
7.《学前教育评价》复习(精选3篇)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重点看页表,按评价的层次划分评价分为综合评价和分析评价,评价信息资料的整理是进行评价分析的基矗,在评价目的上强调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学前教育评价》复习2017-08-02 02:02:16 | #1楼回目录 《学前教育评价》复习 https://www.oh100.com/bg/a/201608/47007456073.html
8.“计算机通信理论”问题问答绝对精彩51CTO博客缺点:层次划分得过于严密,以致不能越层调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降低了协议效率。 1-03 试讨论在广播式网络中对网络层的处理方法。讨论是否需要这一层? 答:广播式网络是属于共享广播信道,不存在路由选择问题,可以不要网络层,但从OSI的观点,网络设备应连接到网络层的服务访问点,因此将服务访问点设置在高层协议与数据...https://blog.51cto.com/4042309/3595424
9.管理学:组织结构设计与类型题库考点(考试必看)考试题库85、单项选择题 层次划分主要解决的组织问题是() A、横向结构问题 B、纵向结构问题 C、横向协调问题 D、纵向协调问题点击查看答案86、多项选择题 确定管理层次应考虑哪些因素() A.时间幅度 B.视野C.信息来源 D.信息特征 E.不肯定和冒险程序http://wap.91exam.org/exam/87-4066/4066464.html
10.《背影》(说课)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据此,我在教学该课时主要采用朗读的方法,教师不必过多的讲解,作者的感情让学生在读中慢慢感受出来,以达到教学目的,而不是一上来就分析文章,以至把整篇文章分得支离破碎,使学生失去了阅读兴趣。只有在朗读中学生才会自主地去发现问题,“合作、探究”地去解决问题。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080802110127_126790.html
11.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00051模拟试卷及答案1自考9 .MIS中普遍使用了决策模型,它们主要用于解决 A .半结构化决策问题 B .非结构化决策问题 C .结构化决策问题 D .非常规决策问题 10.现代管理的核心是决策,下列选项中直接为管理决策服务,特别是为高、中层管理决策服务 的是 A .MIS B .CAD C .DSS D.EDP ...https://www.educity.cn/zikao/161765.html
12.物联网的四个层次划分是什么?物联网的四个层次划分是什么? 物联网的四个层次:1、感知层,负责物联网信息的收集和获取;2、网络层,将感知层采集到的信息传递给物联网云平台;3、平台层,主要解决数据存储、检索、使用和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4、应用层,主要用于处理信息。 物联网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层: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https://www.chaicp.com/list/1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