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区划调整预测,2022年全国区划重新划分:今日城市更新在线法律咨询

国家区划调整预测,一、我国行政区划调整类型(一)我国行政区划设置行政区划是国家权力的空间或者地域的分割和配置,包括地域范围、等级层次及行政中心的划分等,是事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制度设计。行政区划具有政治性、地域性

一、我国行政区划调整类型

(一)我国行政区划设置

行政区划是国家权力的空间或者地域的分割和配置,包括地域范围、等级层次及行政中心的划分等,是事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制度设计。行政区划具有政治性、地域性、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

我国宪法规定:现行省级行政区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二级地级行政区包括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三级县级行政区包括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林区、特区;四级乡级行政区包括街道、镇、乡、民族乡、苏木、民族苏木、县辖区。在中国省、县、乡三级为基本行政区。其中自治州和地级市是介于省级和县级行政区之间的一级行政区。

(二)我国行政区划调整类型

近年来,为加快区域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我国实施了多项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具体到市县域层面,国家所实施的行政区划调整模式主要包括撤县设市、撤县(市)设区和区界重组。本文行政区划调整是指能够扩大中心城区的政策类型,主要包括撤县(市)设区和区界重组两种类型。

撤县(市)设区是指城市为拓展发展空间,把周边的县或者县级市改制为市辖区,从而将原县域纳入到城市发展规划中来,这是城市规模扩张的重要形式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提高,建成区面积增大,作为满足城市空间需求的重要手段,撤县设区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区界重组是指对行政区域的重新组合与划分。区界重组类型相对较为多样,一是县(市)和市辖区合并或重组,对中心城区治理结构影响较大;二是将原属于县或者县级市的部分空间划归中心城市的市辖区管辖,涉及空间范围较小,对中心城区影响也较小。

二、我国行政区划调整的政策背景

城市化是指农村经济、人口、生产生活等方面向城市转化的过程。改革开放后,我国部分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空间扩展受限,行政区划调整可以为城市化提供空间和制度保障,成为促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方式。

1980年,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撤县设市能够改善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增加小城市数量。因此,撤县设市成为该时期的主要行政区划调整方式。1992年以前,很多新设市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撤县设市对促进城市化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部分城市对“城市化”的理解出现偏差,撤县设市政策也衍生出权力寻租等问题。因此,1997年撤县设市被暂停审批,该政策被基本终止。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市辖区空间扩大和城市结构调整的迫切性随之显现。在此背景下,一方面,撤县设区政策能够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扩大中心城区规模,协调中心城市与周边县(市)建设与规划,另一方面,它能够满足县级政府谋求更多发展权力的动机,因此,国内各地级以上城市开始偏向实施撤县(市)设区政策,该政策也迅速成为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的主要形式。

分税制改革和“省直管县”改革促进了撤县(市)设区政策的实施。我国于1994年实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分税制改革后,政府能够通过城市化增加收入。区划调整能够扩张市区土地面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另一方面,2009年财政部发布《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省直管县”改革是指从“市管县”变为“省管县”。省直管县有利于活跃县域经济,但是县政府在部分行政决策方面依然依附于地级市政府,地级市政府与县政府之间竞争增强,利益冲突加快了撤县(市)设区步伐。

但是,撤县(市)设区效应复杂,风险和成本较高,撤县(市)设区意味着县(市)大部分决策权和自主权受到缩减。因此,区界重组成为满足城市空间发展的务实方式。区界重组有助于县区合理规划,打破空间阻滞,促进县区市场融合优化资源配置,重构县级政区的空间治理体系。

三、我国行政区划调整历程与趋势

从1997年至2022年,我国行政区划调整进程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7年至2007年,第二个阶段是2008年至2022年。

(一)我国行政区划调整探索期(1997—2007年)

在第一阶段(1999年至2002年),我国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城市数量稳步增长,于2002年达到峰值之后,呈减少趋势。这一时期的行政区划调整呈现地区异质性,实行行政区划调整城市数量先升后降。不论是撤县(市)设区还是区界重组,都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在部分省会城市。在该阶段,在中部地区实施行政区划调整的城市寥寥无几。1999年至2002年,我国撤县(市)设区和区界重组的城市数量不断增加,而2002年至2007年,行政区划调整城市数量降低。出现以上特征的原因如下:

第一,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经济实力较弱。从中西部城市各个县市的区位以及发展现状来看,能够达到行政区划调整基本条件的县市数量较少。第二,行政区划调整旨在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1997年我国撤县设市政策被叫停后,政府为了扩大城市规模,促进城市化,便将行政区划调整方式改为撤县(市)设区和区界调整。第三,行政区划调整带来一系列问题。地方政府更多从本地区利益考虑,盲目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导致政府管理效率降低,且影响了城镇化质量,国家收紧了对该政策的审批,撤县(市)设区和区界重组进入“休眠期”。

(二)我国行政区划调整高峰期(2008—2022年)

2008年至2016年,我国行政区划调整城市数量快速增长,城市行政区划调整政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行政区划调整城市数量于2016年达到峰值,而后呈减少趋势。其中,在2014年至2016年期间,我国实施行政区划调整的城市数量呈现井喷状态,而在2017年至2020年期间调整行政区划的城市数量有所降低。2008年至2022年,我国发生撤县(市)设区和区界重组的城市数量较上一阶段增加,行政区划调整掀起新一轮热潮,其中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城市数量的增加尤为明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四点:

第一,2008年至2011年期间,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GDP实际增长率年均达到10%左右。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50%,意味着我国城市化取得重要进展。在此背景下,城市市区空间亟需扩张,完善城市功能。第二,在第一阶段,部分城市由于经济发展受限未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而在第二阶段,随着经济水平不断提升,部分城市空间发展需求进一步提高,开始进行行政区划调整以满足城市扩容需要。第三,2005年至2010年国务院对撤县(市)设区审批的收紧,使得城市空间扩容压力不断增大。

自2014年起,我国开始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大量县申请撤县设区(市),以释放城市空间扩容压力。第四,在城市经济高速发展进程中,发展质量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城市治理的矛盾冲突日益明显,重塑空间格局、优化治理结构不能仅依靠撤县(市)设区和区界重组,我国城市由此开始进行更加理性和谨慎的城市空间调整,使得2017年至2020年,行政区划调整城市数量降低。

城镇规划君何方洪注意到,2022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严控撤县建市设区。严控撤县建市设区意味着这一风靡多年的浪潮将按下暂停键,意味着以城市面积扩张为核心特征的粗放型城镇化时代结束。城乡边界模糊加剧了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问题,造成了比较突出的“假性城镇化”现象。特别是新设置于中小城市且远离中心城区的市辖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人口集聚不足,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中心城区存在巨大鸿沟,与市辖区的建制性质名不副实。也就是说,严控撤县建市设区,是对一些地方“摊大饼”式的无限扩张现象所导致的行政区划混乱、城市空间结构畸形、公共服务和施政效益低下等问题的及时纠正。城市发展在新的时代,理应更切合实际,更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义。

(三)行政区划调整政策分析与展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提高政府治理效能。行政区划调整作为一项能够影响政府治理的政策,必然对区域发展和社会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五中全会还提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近年来,部分城市相继放宽落户限制,吸引人才,城市市区空间扩张需求随之增大。因此,展望“十四五”时期,我国将会有更多行政区划调整案例,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一)严控全国各省的建市设区行为

进入“十四五”时期,众多城市将撤县设区(市)写进日程。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咸阳、芜湖、滁州、嘉兴、赣州等在内的多个城市均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撤县设区(市)。些热衷于撤县建市设区的城市,常常存在为了扩张而扩张的现象,并没有考虑之后的发展路径和民生依托,与新发展理念格格不入。因此,“严控”撤县建市设区,或许可以帮助更多城市停下脚步,审慎思考,找到真正适合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今后全国各地在撤县设区的过程中,将重点以优化城市空间规模为基本目标,着重考虑城市发展的最优规模、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定位等因素。一方面,要继续推动中心城市撤县设区,强化中心市区与撤并县市之间的联系,推动市域的整体协调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中小城市的一般地级市的城镇化水平、区域辐射水平、发展前景等均无法与中心城市相提并论,应适度限制中小城市撤县设区,严格审核中小城市的撤县设区行为。

(二)在省会城市之外设置省域副中心城市

经城镇规划君何方洪统计,在全国各省的“十四五”规划中,不少省份提出了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比如河南省确定洛阳、南阳为副中心城市,湖北省确定襄阳、宜昌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广东省确定湛江和汕头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山西省明确大同、长治、临汾为省域副中心城市,湖南省提出岳阳、衡阳为副中心城市,新疆自治区明确喀什、伊宁为自治区副中心城市,江西省明确赣州市为副中心城市,贵州省则确定遵义市为副中心城市,安徽省则把芜湖市确定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徐州市被江苏省赋予副中心城市的重要使命,宝鸡市则是陕西省副中心城市,这些副中心城市都被赋予了重要使命。

行政区划是国家为便于行政管理而分级划分的区域。因此,行政区划亦称行政区域。[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划由省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县级行政区、乡级行政区组成。具体情况如下:

省级行政区: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合计34个省级行政区。

地级行政区:293个地级市、7个地区、30个自治州、3个盟,合计333个地级区划。

县级行政区:977个市辖区、1303个县、393个县级市、120个自治县、49个旗、3个自治旗、1个特区、1个林区,合计2847个。

乡级行政区:8562个街道、20988个镇、8102个乡、966个民族乡、153个苏木、1个民族苏木、2个县辖区[10],合计38774个。

我国的行政区划分几级?

宪法规定我国分为中央、省、县、乡四级,而实际是五级。

国务院(中央人民政府)、省政府(同级:直辖市政府、民族自治区政府)、地区级市政府(同级:地区行政公署、州)、县政府(同级:县级市政府、县级区政府)、乡政府(同级:镇政府)。

1949年以来,全国行政区划历经多次变动。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全国共划分为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

总结:中国城市的法定概念包括设市城市和建制镇两部分,城市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城市是指城市非农业人口超过50万的城市;中等城市是指城市非农业人口在20万至50万之间的城市;小城市是指城市非农业人口在20万以下的城市。

法律依据:《行政区划管理条例》第三条行政区划的设立、撤销以及变更隶属关系或者行政区域界线时,应当考虑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人文历史、地形地貌、治理能力等情况;变更人民政府驻地时,应当优化资源配置、便于提供公共服务;变更行政区划名称时,应当体现当地历史、文化和地理特征。

2022年新一轮行政区域划分:

1、将南昌市新建区厚田乡划归红谷滩区管辖。撤销南昌市青山湖区蛟桥镇,设立蛟桥街道,并划归新建区管辖。南昌市红谷滩区厚田乡行政区划代码为360113200,新建区蛟桥街道行政区划代码为360112003;

2、撤销赣州市南康区龙华乡,设立赣州市南康区龙华镇,以原龙华乡行政区域为龙华镇行政区域。龙华镇行政区划代码为360703106,龙华镇人民驻龙华居民委员会西引桥路49号;

3、撤销瑞金市叶坪乡,设立瑞金市叶坪镇,以原叶坪乡行政区域为叶坪镇行政区域。叶坪镇镇行政区划代码为360781107,叶坪镇人民驻叶坪居民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2020年中国行政区划表下载

1、传统型。即侧重于地域这一基本要素,顾及历史传统因素,所设置的行政区域。这是我国,也是世界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行政区划建制。

2、发展型。即侧重于一定区域空间人口聚集这一首要因素,顾及区域经济发展,所设置的市政区域。与自给自足,封闭的传统型相对应,这是一种适应社会化、工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生产发展,充分发挥城市中心作用的地方行政区划建制。

3、特殊型。即侧重于全局性的政治和行政管理上的特殊需要,顾及历史的和现实的复杂因素,所设置的特殊的行政区域。相对于一般的或普通的地方行政区域而言,有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区、自治洲、自治县和特殊建制;相对于一般管理而言,需要采取特殊管理政策和方法的一定区域,有工矿区、盐区、特区等等;相对于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大陆而言,香港、澳门、台湾回归祖国后,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还会产生实行不同社会制度的特殊行政区。行政区划:简称政区,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区域划分。

行政区划分原则

行政区是依据政治、经济、民族、人口、地理、历史及国防等多种因素,并便于国家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分级管理系统。因此,在进行行政区域的划分时,应综合考虑政治、经济、民族、历史和自然等有关因素。

1。政治原则行政区划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它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巩固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到中央能否有力地统率和指导地方,关系到地方政权能否在本行政区内行使其职权。我国行政区划的目的是为了巩固人民民主政权,保证国家领土、主权完整,防止外来侵略,促进社会经济繁荣发展。

行政管理是管理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地和人。“地”是指地域的大小、数量;“人”是指人口的数量、空间的分布等。在一级行政区的划分上,大多把人与地两要素综合起来考虑,科学地划定各级政权的管辖范围。其次,要合理地确定行政区划的层次等级。

一般层次不宜太多,以利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地方政权单位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乡三级;在有自治州和实行市管县的地方分为四级,这种行政区划层次体系基本符合我国国情。

2。经济原则行政区的划分必须服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以便于组织经济运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在行政区划上,经济原则的体现,首先是经济中心,其次是经济核心区,第三是其辐射范围。

各省区都有一个经济中心省会所在地,大多是省内最大城市,人口集中,经济力量最强,发展也最快,工、农、商通过交通运输与通讯渠道组成一个经济网络。省会的周围地区往往在经济上居于特殊地位,形成经济核心区,通过交通上的枢纽地位,其辐射作用影响到全省范围。

经济特区、开发区等则是完全从经济出发而划出的特殊的行政区。

3。民族原则在多民族的国家中,为了照顾各民族的利益,便于管理,多根据民族的分布范围、人口数量而划出不同等级的行政区。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划分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

4。历史原则历史悠久的国家,行政区划具有继承性,例如,我国现行的一级行政区──省,基本上是沿用元、明、清几百年来传统区划,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

行政区划大都有个历史演变过程,尽管随着新的情况变化需不断作出调整,但是,历史因素是调整时必须认真予以考虑的。

5。自然原则自然条件、自然资源是行政区划应注意的因素之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国行政区划分为省、县、乡三级,现行的行政区划实行如下原则:

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四种省级行政区;

THE END
1.行政组织理论考试大纲3.综合应用:试析我国行政组织的社会功能。 (六)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内容 1.识记:(1)行政组织生态和心态研究的内容;(2)行政组织动态研究的内容。 2.领会:(1)行政组织理论的阶级性与社会性;(2)行政组织理论与政治学、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和心理学的关系。(七)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意义 ...https://www.zikao365.com/demo/zkfd/c510880-examOutline/
1.综合企业(单位)登记注册类型 是以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各类企业为划分对象,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企业登记注册的类型为依据,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为内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三大类。内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和其他企业;港澳台商...https://www.junshan.gov.cn/32415/32443/55218/content_1463203.html
2.我国行政区划中省市县三级管理体系是如何形成的城市则属于第二级行政单位,它们通常由多个镇或乡组成。在这一层面上,主要负责处理较小范围内的问题,如公共服务提供(如教育医疗)、社区治安维护等。而且,由于城市规模相对较大,它们往往还承担一定程度的地方性政策制定权力,比如文化艺术节日组织等。 最后的是县级单位,也就是第三级,即最基层的一环。在这里,可以进...https://www.yyoud.cn/da-qi-zhi-li/549597.html
3.中国的行政区划体系概述一级行政单位:省份与直辖市 在中国境内,有23个省份、5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及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2个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區)。这些区域都是国家最高层次的地方 行政单元,它们在经济发展、高度教育等方面具有较大的自主权,但同时也需要遵循中央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 https://www.irlyfljra.com/neng-yuan-zhi-li/193562.html
4.公共行政学系统分析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经常采用的方法。在公共行政学中,系统分析方法是一种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公共行政现象和过程,把管理机构、管理对象的各种环节、各个层次都当作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整体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以确定最优化的目标和实施方案的研究方法。 http://c2.snnu.net/c/927002/8f20aa5a-12b1-459d-af34-a51a0106db3f
5.2022年4月自考00319行政组织理论真题试卷自考摘要:目前2022年4月自考00319行政组织理论真题试卷已公布,希赛小编为广大考生整理了2022年4月自考00319行政组织理论真题试卷,供各位考生参考。 本文资料:【2022年(4月+10月)各科真题及答案汇总】 历年自考真题对于自学考试的参考价值最高,下文是希赛自考频道整理的2022年4月自考00319行政组织理论真题试卷,想要查看更多自...https://www.educity.cn/zikao/380875.html
6.2022年4月四川自考00319《行政组织理论》真题13.将行政组织体制分为首长制、委员会制与混合制,其划分的依据是 A.行政组织中掌握最高决策权的人数多寡 B.行政组织的工作对象不同 C.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D.行政组织体制的性质不同 14.同一层级地方政府的各个部门分属两个以上行政组织领导,这种行政组织体制是 ...https://sczxks.com.cn/zhenti/29757.html
7.公务员考试行政管理知识是按政府所辖行政区域划分的职能。 2.政府层级职能包括: a.中央政府专有职能 b.地方政府专有职能 c.中央和地方政府共享的职能(如:社会治安、公共福利、城市发展、环境保护、国土管理、民族事务、司法监察) 注: 目前,我国政府层级职能并没有在宪法或法律上明确规定。 http://www.ahgkw.org/2009/1201/3819.html
8.上海国开行政管理本科入学水平测试模拟练习题0354、下列属于人事行政机关类型的有:ABCD A、部内制 B、部外制 C、折中制 D、党统一领导制 E、首长负责制 55、从公共组织层次上来考察,行政效率可以分为:ABC A、组织效率 B、管理效率 C、工作效率 D、社会效率 E、客观效率与规范效率 56、从国家公务员晋升的形式上来看,大体上有:ABCDE ...https://www.luwen.cn/gk/news_mnks/6843.html
9.干货社会工作概论(王思斌)考研笔记整理知点社工(一)我国社会工作组织模式的路径依赖:我国的改革采取了渐进策略,在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领域则表现为传统的行政性社会工作的路径依赖。 (二)社会工作的制度创新: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制度安排,社会工作的制度创新受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两方面的影响。 (三)转型期我国社会工作的提供模式:不同模式并存,不同专业水平的...http://www.shuoedu.com/article.php?id=56271
10.行政组织行政组织的含义、特点和组织理论 行政组织的结构、体制、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 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 行政组织的含义、特点和组织理论 (一)行政组织的含义 行政组织,就是指执行国家法律和公共政策、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组织。一般而言,就是指政府。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927/17/29899206_937870373.shtml
11.第八讲:标准化基础知识与文化馆服务标准化地方标准化法规和规章,如《浙江省标准化管理条例》《辽宁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等。 其他涉及标准化事项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 (二)我国不同标准化层次的标准化机构 第一层: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也就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http://qf.pyswhg.cn/index.php?c=show&id=511
12.2022年自学考试《行政组织理论》重要知识点总结目标,这是组织存在的灵魂,是组织前进的方向,从本质上反映了组织存在的基本功能; 权责结构,指组织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工作单元,以及各工作职位之间在工作任务、权力和责任方面的一系列从属并列关系; 人际关系,也对实现组织目标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行政组织的性质(论述题) ...https://www.pxwy.cn/news-id-13944.html
13.行政管理学考试复习资料(5)行政管理学习辅导在线学习简述行政监督的特点。(1)监督主体的多样性;(2)监督对象的双重性;(3)行政监督内容的双向性;(4)行政监督主体的层次性;(5)法律地位的独立性。 依监督的主体划分,行政监督有哪几种类型?(1)执政党的监督;(2)权力机关的监督;(3)行政机关的监督;(4)司法机关的监督;(5)社会监督。 http://whjxdd.cn/wygkcn_ShowArticle.asp?Wygkcn_ArticleID=351
14.宪法学习资料我国宪法充分肯定了宪法作为根本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核心要素,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等。只要在实施宪法的...https://gh.xidian.edu.cn/info/1008/5798.htm
15.全国2020年8月自考00319《行政组织理论》真题及答案自考9.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行政组织是 A.理性-合法组织 B.科层制组织 C.正式组织 D.权威组织 10.下列不展于合法性权威类型的是 A.宗教权威 B.传统权威 C.魅力权威 D.法理权威 11.主要研究组织中人的社会心理因素、行为动机、工作者个人的工作生活质量等,这 ...https://zikao.cwjedu.com/lnzt/9333.html
16.公考笔试考前必看系列之管理公文管理组织决策行政理论按照行政组织的职权范围和作用不同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领导机构;2. 职能机构;3. 辅助机构;4. 参谋咨询机构;5. 派出机构;6. 临时机构;7. 信息机构;8. 监督机构。 (四)行政组织的体制 根据行政组织最高决策权归属人数的多寡,行政组织体制可分为首长制、委员会制与混合制。 https://www.fenbi.com/page/fenxiaozixundetail/22/58/407717833650176
17.我国行政区划与地方政府层级的简化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现在每省所辖的地级单位平均只有十来个,管理幅度很小。一般而言,地区的数目不会再增加了,增加的地级单位只会是地级市,如果每省的管理幅度提高一倍,则地级市的发展大有余地。新增的地级市以不辖县为宜,以减少政区和地方行政组织层次,并利于向划小省区过渡。https://www.osgeo.cn/post/14ec2
18.2021年10月自考《行政组织理论》模拟试题三16、在行政改革中提出“下一步行动方案”的国家是( )(1 分) A:美国B:英国C:日本D:中国 17、英国都铎王朝在商业集中的地方设立( )(1 分) A:郡B:自治市C:村社 D:百户区 18、“百千万人才工程”致力于培养高层次人才,这属于行政组织的( )(1 分) ...https://m.zikao.eol.cn/a/424778.html
19.地理知识点总结2、34个省级行政 现行行政区划: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https://www.ruiwen.com/zhishidianzongjie/6131358.html
20.管理案例课后习题答案决策指挥者的角色,是指在组织各层次中拥有决策指挥权的管理者。明茨伯格在决策角色中又划分出四种类型。一是作为企业家,管理者发起和监督那些改进组织绩效的新项目;二是作为局面驾驭者,管理者采取纠正行动应付那些未预料到的问题;三是作为资源分配者,管理者负有分配人力、物质和金融资源的责任;四是当管理者为了自己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itsl3nv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