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陶医生去太原参加了2023中国狂犬病年会。这是第8届狂犬病年会,但陶医生是第一次参加。原来只是想了解一下动物狂犬病和狂犬病疫苗的情况,但收获更多。
下面就介绍干货:
01注射狂免省800元,实现双保险
回到本文的标题,现实中很多人被咬伤后打了狂犬病疫苗(狂苗),仍然没有逃过狂犬病,大多数人是因为没有同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狂免)。
没有注射狂免的原因,不是因为医生没建议接种,也不需要讨论其他原因,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想省钱或者差钱。
毕竟,来犬伤门诊的伤者,狂苗都打了,肯定知道狂犬病100%死亡的厉害。对于狂犬病暴露风险最大的三级级暴露(可以简单理解为咬出血,但不够准确),按规范要求必须同时接种狂苗+狂免。
现实中,三级级暴露的伤者,几乎都按时接种狂苗,但注射狂免的比例只有20%~30%。
因为差钱而没有使用狂免,这个问题短期内几乎无法解决。政府没钱补贴,厂家再降价也很难,因为狂免必须使用特定人类献血员的血生产。
狂免分为三代:
目前,200单位/2mL/瓶的人源狂免,价格约200元;200单位/1mL/瓶的单抗狂免,价格约600元。
按照目前的犬伤处置规范,按伤者体重计算狂免的用量,每千克体重用20单位。一个50千克的伤者,需要5瓶人源狂免或单抗狂免,就需要1000元或3000元。像陶医生这样的体重,需要2000元或6000元,那就太心疼钱了。
狂苗使用不分性别、体重和年龄,使用最主流的Vero细胞狂苗,全部接种下来需要4~5剂,大约400元。
然而,按目前的犬伤处置规范去做,竟然大量浪费狂免。
原因在于:很多人伤口不大,只要一瓶狂免在伤口局部浸润注射即可,多打也打不进去,剩余部分按要求肌肉注射在其他部位。
问题就在于这剩余狂免在其他部位的注射操作。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狂免用在伤口上涂抹和浸润注射才有效,注射在其他部位的肌肉里,根本没法在血液里达到有效抗体浓度,浪费了狂免,浪费了钱,还折腾了伤者。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8版狂犬病疫苗立场文件里已经阐明这一点,不再建议将剩余的免疫球蛋白做远处肌肉注射,只要能满足局部浸润注射就可以了。
另外,如果伤口多/大/严重时,浸润注射可能需要大量狂免,这时还可以将狂免进行2~3倍稀释使用。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外科的吴俊华主任,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他们决定突破规范的限制,只根据伤口的需要使用狂免。
能把狂免使用率从31%提升到82%,道理也很简单:本来按体重至少需要1000元狂免,现在只要按伤口使用,而大多数人是被自己犬咬伤,一般并不严重,大多数只要1瓶狂免用于伤口浸润注射就够了,那就只需要200元,至少省了800元。
这个道理给伤者一说,也很容易理解,省800元实在太香了。与400元的狂苗相比,200元或600元的狂免就可接受多了。
所以,各位读者千万记住:如果你或你的亲朋好友被咬伤,需要使用狂免,你可以基于以上介绍,要求医生只在伤口部位使用狂免,省钱又不折腾自己。
不过,还有一点障碍。
因为目前狂犬病处置规范还未更改,仍然按体重计算狂免用量。你需要说服医生只按伤口需要计算狂免用量,关键是要主动拒绝把多余狂免注射在其他部位。
医生很可能觉得为难,不愿意违反规范,你要主动签字表达自己的意愿,不能自己获益但让医生承担责任。
02单抗狂免太内卷,单价未热双价到
前面介绍了单抗狂免是目前性能最理想的狂免,从技术平台本身来说已经没有再提升的必要。国内也已经有多个企业正在研发单抗狂免。
然而,为了在市场上形成差异化竞争,竟然有企业针对不同的狂犬病病毒毒株,研发出多价单抗狂免。就好比新冠疫苗,大势所趋地从单价疫苗升级到双价甚至4价疫苗。
不过,狂犬病病毒的变异远远不如新冠病毒,陶医生认为做成多价单抗狂免对于保护效果来说,很可能和单价产品没有实质性区别,目前也看不出现实意义。
但是,如果多价产品的出现,能让单价产品的价格下调,那也是好事。就怕多价产品的价格更高,单价产品也不降价。
下面应该是国内即将上市的多价单抗狂免——来自兴盟生物的双价单抗狂免,即泽美洛韦+玛佐瑞韦。根据公司介绍,这也会是全球首个双价单抗狂免。
03恐狂症,不只是民间说说了
社会上有一些人,对于狂犬病的恐惧无以复加。只要是提供狂犬病预防咨询的医生,几乎都会遇到过。
陶医生就遇到过接种了40~50剂狂苗,仍然在担心狂犬病的网友。还有网友其实没有被狗咬,只是有狗从TA周围经过,或者是TA踩过狗狗嬉闹的水坑,就找陶医生反复咨询。
通常,我会将这些人称为恐狂症患者,但我从来没有把这个说法当一个正儿八经的学术名词来对待。
然而,这次年会上,工程院院士、军事医学研究院军事兽医研究所的夏咸柱院士已经借鉴《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将恐狂症作为一个精神疾病来介绍。
04动物狂犬病防控的几个关键数据
中国有1亿条犬,宠物犬3500万,农村犬/流浪犬6000-7000万。
宠物犬传播狂犬病不是问题,农村犬和流浪犬是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
中国兽用狂苗全部为安全的灭活疫苗,2018年7月起活疫苗退出市场。
近三年,每年兽用狂苗上市量约3700万头份,国产2500万头份,进口1200万头份。
上述疫苗只占动物免疫需要量的1/3,也就是说2/3的应免疫动物实际没有免疫。
大致可以理解为:每3条咬人的狗里,只有1条打过疫苗比较安全,另2条狗传播狂犬病的风险大。
2007-2020年中国只报告动物狂犬病2189只,同期的人狂犬病报告量是1000~3000人/年。
两厢比较就发现,动物狂犬病漏报很严重。因为人狂犬病都来自动物传播,一例人狂犬病大致对应一条疯狗,两者的数据应该相差不会太多,甚至动物狂犬病不一定要有人被传染,理论上应该多于人狂犬病才对。
05猫伤越来越多,好事还是坏事?
湖南省最近10年,犬伤比例从85%下降到70%,猫伤比例从7%上升到23%。
这也是一个全国性的趋势:动物致伤比例中,犬伤比例在下降,猫伤比例在上升。
这意味着什么呢?
肯定是养猫者越来越多了,但不一定是养狗者变少了。
猫也可以传播狂犬病,但猫通常家养不放出去,其从外界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很小。所以相比犬伤比例增高,猫伤比例增高,几乎不会增加狂犬病疫情。
如果宠物狗逐渐被宠物猫取代,对于我国的狂犬病控制肯定是好消息,也可以减少很多伤人事件和社会冲突。
06非政府组织成为座上宾,必然但要留心
在邓轶丹的介绍里,陶医生注意到该组织有这些行动:
正因为这种动物保护NGO组织多数开展以上行动,陶医生对这类NGO组织有正反两方面看法。
正面的看法是,这类NGO组织受政府欢迎,因为他们命中政府机构的痛点。
比如这个亚洲动物基金,宣传文明养犬,做狂犬病预防宣传,为政府提供宣传资料,为政府提供犬类管理建议,为政府解决流浪动物收容,帮政府做好流浪动物数量管理(统计和绝育)。
山西省动物疾控中心的王仲兵主任在交流中坦诚,动物狂犬病预防工作很难做,政府没钱,基层没人。最近几年人间狂犬病疫情明显下降,并不是动物防疫做好了,而是给人打了很多疫苗,但这性价比太低了。
政府缺钱少人,NGO雪中送炭,公众文明养犬程度提升,三赢,NGO的这种贡献也必须肯定。
负面的看法是,这类NGO组织正在破坏中国的文化安全。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2020年深圳立法禁食猫狗肉,深圳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明示:
猫狗作为宠物,与人类建立起比其他动物更为亲近的关系,禁止食用猫狗等宠物是许多发达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的通行做法,也是现代人类文明的要求和体现。
深圳立法委负责人堂而皇之地明示,禁食猫狗肉是现代人类文明的要求和体现,言下之意就是:食用猫狗肉,就是落后人类文明的体现。
深圳的这一禁令,置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于何堪?
中国南北各地都有悠久的食用狗肉文化传统,汉高祖刘邦就爱吃狗肉,其大将樊哙就是狗肉专业户,号称“狗肉将军”。中国民间素有“狗肉滚一滚,神仙站不稳”的说法,意思是狗肉太鲜美了,神仙都招架不住。
樊哙所在的江苏沛县,已经成为中国主要的狗肉供应基地。樊哙的第77代传人樊宪涛,注册了“樊哙狗肉”商标,成为当地狗肉产业的领头羊。
2009年,“沛县鼋汁狗肉”入选了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10年,“沛县狗肉”获得了农业部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另外,著名的贵州花江狗肉,于1988年就被载入《中国传统食品大全》。贵州安顺市关岭自治县的“花江狗肉”,则入选中国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民俗”。我国首名航天员杨利伟在其自传《天地九重》中提到过在中国航天中心的专业宇航员食谱中,就有一道花江狗肉。
所以,食用狗肉从古至今就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并获得了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的认可。
国外则有食用鹅肝和鱼子酱的传统。
为了获得肥美的鹅肝,在喂养鹅的过程中会用铁管强制喂食,导致这些鹅的肝脏大小是普通鹅的数倍!请问这是现代人类文明的要求和体现么?
中国有谴责国外食用鹅肝和鱼子酱不符合现代人类文明的要求么?从来没有。中国确实有谴责一些国家的捕鲸和使用鲸肉,因为被捕杀的鲸完全是野生动物,这种捕杀严重威胁地球生态。
对于猫狗这种纯粹人类养殖的动物,不属于野生动物,食用它们并不会影响生态,捕杀流浪猫狗还对社会安全和城市生态都有积极意义。
把食用狗肉上升到不符合现代人类文明的高度去禁止,完全是用西方的意识形态来诋毁中国文化,禁食狗肉但不禁食鹅肝就是一种双重标准。
动保组织号称与爱同行,实际他们爱的动物具有高度选择性,可以说只是爱宠物,特别是猫狗。
猫粮狗粮里要用到其他动物做蛋白质原料,那么这些沦为猫狗粮食的动物,动保组织爱不爱呢?
对于流浪猫,动保组织推行绝育手术,但绝育后放回原处。这对于控制流浪猫数量固然有好处,但被这些放回原处的绝育猫捕杀的鸟类和其他野生动物,动保组织爱了么?
所以,只要不是双标,就应该看出动保组织理念中存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中国推行终止食用猫狗肉项目,其背后的目的可能就不那么简单了。
2014年,习主席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生物安全、太空安全、极地安全和深海安全领域。
其中文化安全是指:一国的观念形态的文化(如民族精神、政治价值理念、信仰追求等)生存和发展不受威胁的客观状态;或者一国文化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饮食文化毫无疑问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人现在被所谓现代人类文明的要求禁食狗肉,难道这还不是文化安全受到侵犯的一个典型例子么?
我认为,中国非但不应该禁食猫狗肉,还应该满足人民群众安全食用猫狗肉的合理需求。政府应该建立猫狗肉产业链的标准,从养殖、运输、宰杀防疫、检疫各个环节抓起,让中国人能够放心地吃,这才是符合文化安全和文化自信的解决之道。
有人要把宠物当作伴侣动物,我不反对。但是,必须指出,特定的宠物针对特定的人,可以称为伴侣动物,但说某种动物就是人类的伴侣动物,我完全反对这种说法。
某个人可以因为个人持有伴侣动物的观点而自己不吃猫狗肉,但如果因此而阻碍他人食用,去拦截运猫运狗车,去狗肉店捣乱,那才是违反了现代人类文明的行为,应该被批评甚至法律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