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新增加的一章,属于次重点章,考试中的主要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计算题。分值在15分左右。本章涉及的内容很多考生在平时工作中接触的不多,可能会感觉比较抽象,记忆点也多。从考试的特点出发我们会发现,本章以主观题考核的知识点主要是我国税收抵免制度这部分内容,其他知识点均以客观题的方式考核,由此可见本章重点还是比较突出的,建议考生在复习中务必搞定我国的税收抵免制度这部分内容,这叫抓重点。对于琐碎的知识点要提炼重要考点,注重记忆,切忌“胡子眉毛一把抓”。
教材结构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国际税收抵免制度
第三节国际税收协定
第四节国际避税与反避税
第五节国际税收合作
【知识点】国际税收概述
一、概念
国际税收是指对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开展跨境交易行为征税的一系列税收法律规范的总称。
【提示1】国家间对商品服务、所得、财产课税的制度差异是国际税收产生的基础。
【提示2】国际税收的实质是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和税收协调关系。
【提示3】跨境交易从资本或资源的输入、输出角度,可分为“出境交易”和“入境交易”。“出境交易”是资本或资源从本国输出到外国的交易,“出境交易”主要涉及对居民纳税人的境外所得进行征税的问题。“入境交易”是资本或资源从某一外国输入到本国的交易。“入境交易”主要涉及对非居民纳税人的境内所得进行征税的问题。
【提示4】避免国际重复征税和防范国际避税,可以由一国通过国内立法单方面采取措施进行,但通过国家间签订税收协定,以双边或多边方式采取措施可提高国际税收治理的效率。
【典型例题】(2017年考题)国际税收产生的基础是()。
A.跨境贸易和投资等活动的出现
B.不同国家之间税收合作的需要
C.两个和两个以上国家都对跨境交易征税的结果
D.国家间对商品服务、所得和财产课税的制度差异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国家间对商品服务、所得、财产课税的制度差异是国际税收产生的基础。
二、国际税收原则和国际税法原则
(一)国际税收原则:(解决按什么标准征税,国家间如何分配征税权)
1.单一课税原则:跨境交易产生的收入只应该被课征一道税和至少应该被课征一道税。
2.受益原则:纳税人以从政府公共支出中获得的利益大小为税收负担分配的标准。
且不应超过居住国的税率。
3.国际税收中性原则:国际税收规则不应对涉外纳税人跨国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以及企业的组织形式等产生影响。
【提示2】从居住国的角度看,就是资本输出中性:资本输出中性要求税法既不鼓励也不阻碍资本的输出,使国内投资者和海外投资者的相同税前所得适用相同的税率。
(二)国际税法原则(处理国际税收问题的基本信念和习惯)
2.独占征税原则:在签订国际税收协定时,将某项税收客体排他性地划归某一国,由该国单独行使征税权力的一项原则。
【提示】独占征税原则常用以调整由国际经济活动产生的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法律关系和国家之间的税收权益分配关系。
4.无差异原则:对外国纳税人和本国纳税人实行平等对待,使两者在征收范围、税率和税收负担方面保持基本一致。
无差异原则在税制结构大体一致的国家之间可以起到促进资本自由流动的作用。所以,发达国家多愿意实行无差异原则,并将其作为本国制定涉外税制的基本原则;而发展中国家需要考虑本国的实际情况,在不违背国际惯例的前提下确定对本国有利的涉外税收原则。
三、税收管辖权
(一)税收管辖权的概念和分类
1.税收管辖权是一国政府在征税方面的主权,它表现在一国政府有权决定对哪些人征税、征何种税、征多少税及如何征税等方面。
(二)约束税收管辖权的国际惯例
1.约束居民管辖权的国际惯例
【典型例题】(2017年考题)在国际税收中,自然人居民身份的判定标准有()。
A.住所标准
B.居所标准
D.家庭所在地标准
E.经济活动中心标准
『正确答案』ABC
(1)经营所得的判定标准:常设机构标准和交易地点标准。
【提示2】常设机构的构成条件:一是有营业场所;二是场所必须是固定的,并且有一定的永久性;三是能够构成常设机构的营业场所必须是企业用于进行全部或部分营业活动的场所,而不是为本企业从事非营业性质的准备活动或辅助性活动的场所。
【提示4】常设机构的利润确定,可以分为利润范围和利润计算两个方面。利润范围的确定一般采用归属法和引力法;利润的计算通常采用分配法和核定法。
②引力法:常设机构所在国除了以归属于该常设机构的营业利润为课税范围以外,对并不通过该常设机构,但经营的业务与该常设机构经营相同或同类取得的所得,也要归属该常设机构中合并征税。
③分配法:按照企业总利润的一定比例确定其设在非居住国的常设机构所得。
【典型例题】(2017年考题)在国际税收中,常设机构利润范围的确定方法有()。
A.分配法
B.归属法
C.核定法
D.引力法
E.独立计算法
『正确答案』BD
『答案解析』常设机构的利润确定,可以分为利润范围和利润计算两个方面。利润范围的确定一般采用归属法和引力法;利润的计算通常采用分配法和核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