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二姑娘去了一个设计师朋友家做客,发现…这一家四口过得实在“不正常”。
有多“不正常”呢?
十年前入住时,打掉了除承重墙外的所有墙体,几乎所有的家具都自己动手做。
中央空调装地上当冰箱用,四周墙壁装满电暖气片。
家里没有冰箱彩电洗衣机三大件,厨房挂了几十口锅和几十把菜刀。
好奇为什么要这样过日子?
欢迎来到艺术家设计师的奇异生活。
说实话,刚进小区和走到六楼(层顶),一切都还很正常很和谐。
当服装设计师成爱国一打开门,二姑娘被眼前的家居布置震慑住了。
“我是谁?我在哪?我是不是跑错了片场?”
这是一个层高六米的大开间,又是位于顶层,采光非常好,也是一家四口活动的主区域。
这儿住着爸爸成爱国、妈妈周啭、大女儿成热水和小女儿周兔园,夫妻俩取用大女儿的名字,把这个家称之为“热水家”。
大开间的朝南被划分为工作台、客厅和摄影棚,北面是大厨房和卫生间,承包了一天的洗衣、做饭、工作和拍片。
整个二楼就是一个卧室,筑在卫生间的上方,由东北角的小楼梯通上去。
热水家的格局大归大,整个loft的分区倒是一点儿也不含糊。
这儿提一下动静分区的概念,对于90平到200平的户型来说很适用:
也就是说,餐厨客一体,卧室相对集中,卫生间按动线规划,保证休息时动区对静区的影响尽可能小。
热水家的整体格局规划,非常符合动静分区的原则。
十年前刚买下房子的时候,这儿原本是三室一厅一卫的两层。爸爸成爱国思前想后,不喜欢千篇一律的他打算亲手改房子。
他的核心诉求很简单——每天自己亲手做饭+和老婆一起带孩子。
于是,他有计划性地敲墙(保留承重柱),计算好每天的工作量,把水泥墙砖从六楼背下去。
除了横梁那儿找了工人来解决,其他全靠自己动手,所以敲完墙已经两三个月后了。
然后,成爱国保留了拆墙的痕迹,经过七八个月的硬装软装之后,一家四口正式入住。
成爱国布线的方式,二姑娘称之为“自暴自弃式装修”,真是怎么随性怎么来:
房子原有的墙皮,他特意给它扒掉,露出水泥和墙砖。
水电管道也保持裸露,从头到尾挖出建筑最原始的质感。
这让二姑娘想起了一种风格——ShabbyChic,意为破旧又时髦的感觉,看起来非常落魄破败,实际上有种别样的好看。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就是这种ShabbyChic的风格
热水家则是Shabby到了,加上水泥墙砖木材铝管等材质本貌,这一波原始到的工业风,二姑娘服。
你别看屋子貌似“破罐子破摔”了,该有的家电设备一样都不少。
为了能满足好好做饭的需求,成爱国花了重金来打造厨房。
一体灶是意大利高端电器SMEG的,包含五个燃气灶和一个电磁炉,一般来说2万起步。
而炉子上那个烧水壶,也是德国产的(使用年代久远到烧黑了看不出牌子…),3千买来的。
洗碗机是英国牌子Beko的,这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牌子。
至于水槽和水龙头,是德国Blanco的,花岗岩做的台下盆。
白色水槽边上的那个按钮,是成爱国自己设计的,跟水槽底下的厨余垃圾处理器相连。
既然是开放式厨房,中华料理的油烟自然是大问题。
考虑到这一点,成爱国“自暴自弃”到底,拉来街头烤串店才用的大功率油烟机,罩在整个厨房的上方。
油烟机的边上用S型钩挂了十来个锅,这堆锅子各有各的来头,日本柳宗理的铸铁锅尤为有辨识度。
成爱国又指了指地柜,哪儿还藏着好几个锅子。
两排刀具齐刷刷地吸在墙上,有国内老师傅锻造的,也有国外品牌商生产的,底下插着的那排是日本淘来的。
二姑娘好奇地问:“为什么家里要有这么多刀?”
△Emm不愧是钻研过分子料理的面包店老板!
大约是因为“不想当厨子的裁缝绝不是一个好设计师”吧,成爱国的身份很复杂:
在今年回归服装设计前,他曾在和创园开过5年的面包店,专门做热水家碱水面包。
厨房的周围,围满了奇奇怪怪的物品,每一样东西简直都是谜之宝藏!
▽捏陶器用的日本机子,肩负烤箱的功能,兼用于烤鸡腿吃
夫妻俩捏的陶器,就是家里用的不规则餐具。(是的,他家的碗碟全是自己捏出来的。)
这些模样各不相同的碗碟,经常被成爱国当成礼物送给朋友,放到家里很有复古的味道。
▽实验室设备:旋转蒸发器,用于蒸馏提炼食物的气味,曾经研发过辣椒味的面包
▽化学试管架,研究腌胡萝卜在不同条件下的风味
▽两台真空仪器,用于研究在不同气压下的食物料理
▽电暖气片,散布于家的四周
▽中央空调柜机,兼冰箱冰可乐功能
作为整个家的重心,厨房几乎占了开间的三分之一,剩下的空间分给了工作区、客厅、卫生间和卧室。
工作区属于妈妈周啭,像个堆满金属零件的大仓库,光是闲置不用的冰箱就有5台。
(热水家每天做饭都新鲜买的菜,根本用不着冰箱,偶尔会拿空调柜机冰可乐。)
设计新家时,周啭把自己画的画挂在红砖墙上,它们散落在家的各个角落。
小女儿兔园六岁,每天在工作室转来转去,已经能说出妈妈作品里的要素了。
工作室边上放了几张不规则的小桌子小椅子,既是待客闲聊的客厅,也是平时吃饭的餐厅。
▽客厅最开始长这样
▽家具慢慢添置,就变成了这样
摆出来的艺术作品是夫妻俩自己做的,几件模样奇特的木家具也是。
成爱国从附近木材加工厂买来香樟木,自己动手切割、打磨、拼装,组成的奇怪样子。
下面的小板凳最让二姑娘惊喜,没用一颗钉子,全靠榫卯结构拼接。
它能拼成一排小凳子,也可以顺手一块块拆下来,非常神奇的构造了。
再边上是一个摄影棚,成爱国平时设计衣服,周啭则负责拍片、修片、上架。
(其实这儿还藏着一个投影仪,白色的大背景拿来看片正好。)
来,围观一下他们的作品——
卫生间和洗脸台做了分离,里面是厕所+淋浴+洗衣房,外面是两个简单的洗手池。
从黑色的杆子那爬上去,还有个隐蔽的第三层储物空间。
卫生间的正上方是卧室,由另一旁的小梯子通上去。
没错,卧室的外立面也是妈妈周啭画的作品。
今天采访的屋主非常独特,每一项经验都很难被复制,却各具很独特的味道。
我们看到的,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
打造热水家的从头到尾,成爱国没看一点儿家装功课,全凭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做事。
二姑娘觉得,如此的活法这样形容再贴切不过:
它不必每天朝九晚五、上下班打卡,一日三餐全靠自己动手。
食材新鲜到不需要冰箱,你可以慢悠悠地磨着咖啡豆,动手给全家煮一杯咖啡。
它叫人潜下心来,认真钻研生活:
泡咖啡多少度合适?怎么做出辣椒味的面包?干煮鸡蛋味道怎么样?
总之,有各种忙不完的小事可以操心。
它总是伴随奇怪的脑洞,捕捉到生活的灵感,并成为设计和创作的源泉。
夫妻俩会带着孩子一起办展览、玩泥巴捏陶器、让孩子做音乐玩,甚至去农村搬砖砌房。
妈妈周啭说,“做我们家孩子挺辛苦的”。但这也正是这种特殊的教育,让她看到孩子们成长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