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普|跨界降糖药SGLT-2抑制剂,你都了解吗?
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及与之相连接的肾小管构成。肾血流量约占全身血流量的1/4-1/5左右,肾小球滤液每分钟约生成120mL,24h总滤液量约150-180L。滤液经肾小管时,99%被回吸收,故正常人尿量约为1500mL/d。肾小球每24小时约过滤160-180g葡萄糖,这些葡萄糖几乎100%在肾小管中被重吸收。这也就是为什么健康人尿液中几乎不含葡萄糖的原因。
在近曲肾小管中负责糖回吸收的蛋白叫“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简称SGLT-2。如果SGLT-2被抑制,降低肾小管葡萄糖重吸收能力,从而增加尿糖排出而降血糖。因此,其降糖作用主要是通过尿液葡萄糖过度排出而达到。尤其重要的是,该作用在血糖水平较低时其作用明显减弱,这就大大降低了低血糖风险。
经过数代科学家百余年的不断探索,日本科学家开发了第一个化学合成的SGLT-2抑制剂。而真正应用于临床上此类药物是达格列净,是全球首款获批上市的SGLT-2抑制剂,最早于2012年11月在欧洲批准上市。2017年批准在中国上市,成为中国第一个上市的SGLT-2抑制剂。后续陆续有恩格列净、卡格列净、艾托格列净进入中国市场。
与传统的降糖药相比,此类药物不会引起低血糖及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甚至可以预防胰岛β细胞功能的下降,使糖尿病更易于控制。此外,还不会引起严重的胃肠道反应,且不需注射给药,提高了患者用药的依从性。目前,国内已经上市的药物因其命名中都有“列净”,故也称之为“列净”类降糖药物。该类药物降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而低血糖发生率极低。
跨界效应:
1、心、肝肾保护作用
该类药物可以降低血管内容量,减轻了心脏前负荷。该类药物可不同程度地降低血压,一方面是通过尿钠排泄降低血压,另一方面则是通过降低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改善血管细胞功能及减少动脉硬化起到降压作用,减轻了心脏后负荷,从而改善了左心室功能。该类药物可减少交感神经的过度活跃,但不增加心率,使心脏耗氧量降低。且对于伴有或不伴有糖尿病的心力衰竭均有一定效果。另外还具有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心肌能量供应以及抗纤维化等作用。所以可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达格列净已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的治疗。
此类药物增加骨骼肌、脂肪组织及肝脏中的脂肪酸利用和氧化,从而降低肝脏的脂肪酸积累,从而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该药物可通过降低血压、尿酸、调节肾脏血流动力学和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从而起到肾脏保护作用,研究显示,可以降低蛋白尿、实现蛋白尿逆转(从大量到少量,从少量到微量,从微量到转阴)并降低肾脏透析风险。
2、改善代谢
副作用:
列净类降糖药物因为降糖作用之外的多重获益,在临床上使用逐渐得到普及。但是此类药物仍然具有不良反应及潜在风险。
1、正常血糖性酮症酸中毒
定义为血糖<11.1mmol/L、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尿酮或血酮阳性,也有学者将其称为“低于预期血糖水平的酮症酸中毒”。无论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都可能发生。空腹状态下肝糖的输出减少,而此类药物增加尿糖排泄,血糖下降后脂肪动员分解产生过量酮体供能,消耗体内储备碱,最终引起代谢性酸中毒。其诱因还包括:饥饿、低热量饮食、过度饮酒、妊娠、合并慢性肝病、胰岛素剂量减少等。
使用本类药物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脱水、腹痛等症状,查血糖不高而尿酮阳性,必须想到本并发症的可能,并积极寻找其诱因。
使用本类药物,平时应做好预防工作。比如避免过度饮酒或节食。手术、剧烈运动等应激状态下可能发生本并发症,因此在择期手术、剧烈运动前需停用此类药物。
治疗上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处理基本相同,但需要停药,除非发现并解决了诱因,在治疗起始时可考虑葡萄糖溶液输注。其他还需补液、静滴胰岛素、补钾等,监测血糖、尿量变化。
2、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此类药物使用后,泌尿系统中会有较高葡萄糖浓度,可以显著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约50%,增加生殖系统感染风险约4倍。在老年或体质衰弱的患者中应用时,必须考虑这种感染风险。尿路或生殖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多数是念珠菌,多发于女性,可行正规抗感染治疗。
3、骨折风险
FDA曾先后发出卡格列净可能导致骨折增加的警告。机制可能与血清磷酸盐水平轻度升高、维生素D水平降低、体重减轻、低血压或糖尿病并发症有关。常发生于开始用药的数周内。卡格列净导致截肢风险也明显增加,主要发生在脚趾、脚和腿部。建议在骨折高风险人群中应谨慎使用,如绝经后妇女或骨质疏松患者。
4、电解质紊乱
镁离子浓度:在无慢性肾病的患者中,该类药物可以使镁离子浓度轻度升高,这对心血管系统有益。但对于镁水平较高或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注意监测。
钾离子浓度:卡格列净可轻度增加血钾浓度,在有高钾血症易感因素的患者中应予以注意监测。
5、心脑血管副作用
虽然此类药物对于多脏器均有保护作用,但是因其渗透性利尿和减少血容量的作用,特别是在同时使用利尿剂时,有可能导致低血压,尤其是老年人以及本来血压就较低的患者。渗透性利尿还可能会导致血粘度增加。
6、低血糖
此类药物低血糖发生率极低。但当与磺脲类药物联用时低血糖风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