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岁的张陆在成为航天员的12年后,终于将出征太空,浩瀚宇宙也将留下他的灿烂轨迹。
“汗水伴着孤单和平淡,我还会仰头望着天,那个梦让我一往无前。”这是张陆给自己写的歌,也是他追梦历程的真实写照。
张陆犹记30年前,青春年少的他面对考官提问:“为什么要放弃歌手的梦想,选择当一名飞行员?”
他意气风发地回答:“如果我选择当一个歌手,我永远不可能有机会去驾驶飞机飞翔祖国的蓝天,但是如果我选择当一名飞行员,我会在蓝天骄傲地歌唱。”
那会儿,他也没想到,有一天,将在远离地球400公里之上的太空歌唱。
天生一副好歌喉,从小理想是当一名歌手
张陆出生在湖南汉寿,提到自己的家庭,他记忆最深刻的是老屋门口挂着的那块“劳动致富”的牌匾。这个牌匾的背后是一家人辛勤和努力的真实写照。
在张陆5岁那年,父亲带着全家从农村迁到县城创业,在公社搞起了淡水养殖业。那时父亲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力气是花不完的”。靠着这股能吃苦的勤快劲儿,短短几年,他们家就成为公社里排名靠前的万元户,于是,公社奖励了一块匾。
张陆有一副好歌喉,从小的理想是当一名歌手。
初中毕业后,他报考了艺术学校。从没学过声乐的张陆,在选拔时清唱了一首《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一下子就征服了评委。母亲得知后坚决反对,她要求张陆读高中考大学。这一次,张陆听从了母亲的意见。
高二的时候,张陆又报考了一所音乐学院,还被选入学校特长培训班。就当他满怀信心、畅想未来的时候,一纸飞行员招生通知书从天而降,到达他们所在的县城,从此,改变了张陆的命运。
几乎每个男孩小时候看着飞机从蔚蓝的天空划过时,都会充满渴望,幻想自己能驾驶飞机该多好啊!张陆也不例外,当学校公布了招生通知后,同年级200名男生全都报了名,张陆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了。没想到,经过三轮的选拔后,学校最终有3人入围,其中就包括张陆。
这个结果也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张陆的身体素质和体能都不是最好的。于是从那时候开始,他每天晚上从学校跑步回家,再做100个俯卧撑,100个仰卧起坐,拉力器、臂力器也各做100个。日复一日地坚持,体能素质提升不少,为他后来的军校生活也打下了基础。
杨利伟飞天返回盛况,点燃了航天员梦想
在张陆的眼里,为了实现飞行梦而经历的训练都不算苦,无论是每天跑一万米,还是冬天与同学们挖地窖、卸煤,或是参加具有挑战且危险的跳伞训练。
“要问飞行员爱什么?我爱祖国的蓝天。”俯瞰祖国锦绣河山,张陆从心里唱响那首飞行员的战歌——《我爱祖国的蓝天》,想象此刻自己像一只翱翔蓝天的雄鹰,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飞行,是勇敢者的事业。飞行时难免会经历大大小小的特情,主要考验的是飞行技能和心理素质。
“起飞危险、着陆难”是飞行员常说的一句话。在一次次苦练起飞、着陆过程中,张陆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和信心,这让他面对特情时,能够沉着应对。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一飞冲天,实现了中国人登上太空的千年梦想。
当时,张陆和他的爱人新婚不久,两人在一个路边小店和大家一起围在电视机旁,观看神舟五号飞船返回的直播画面。
当杨利伟从返回舱里走出来,人群簇拥着他,欢呼声、掌声不绝于耳。这一盛况让他看得热血沸腾,心里止不住地羡慕和神往:如果我也能成为一名航天员,为祖国出征太空,这是一份多么令人向往和神圣的职业。
那时的他还没想到,19年后,他真的将要圆梦太空了。
2009年,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开始了,共招收5名男航天员和2名女航天员。已经是某团空战射击主任的张陆也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有了十年的飞行经验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张陆一路过关斩将,凭借优异的综合素质,成为第二批航天员队伍中的一员。
2010年5月,张陆和其他6名战友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大队门口,“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八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也从此镌刻进他的心里。
张陆一开始最忌惮的是超重耐力训练。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里,要承受8个G的重力加速度,“相当于8倍自己体力的重量无死角地挤压着全身各处,感觉五脏六腑和喉管都被压扁,还有一种强烈的窒息感,眼泪也会控制不住地甩出来。”
一开始,张陆的这项成绩是二级,相当于良好。航天员选拔是优中选优,要想实现飞天梦想,必须门门课都达到优秀。于是,张陆到处请教首批老大哥,结合他们的经验和自己的亲身体会,经过多次训练后,他终于调节好呼吸,不再惧怕训练,成绩达到了一级标准。
在圆形的模拟失重水槽中,航天员穿着数百公斤的水下服悬浮在蓝色的深水中,潜水员们在一旁辅助,媒体捕捉的画面似乎特别炫酷浪漫,但对其中的航天员来说,体验并不一样。
水下训练服相当于一个“人”形飞船,张陆的肩比较宽,每次把自己的两只胳膊塞进服装里或者出服装,都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另外,在水里一待就是5到6个小时,整个人的四肢被固定在水下服里,痒了痛了都只能咬牙坚持,饿了渴了只能喝水。
从进入航天员大队12年间,张陆很少度过完整的周末。这期间,仅仅回过两次老家。
备战空间站任务这些年间,他们所在乘组地面训练课时最长、覆盖面最广,乘组之间也进行了充分的磨合。就拿跑步来说,为储备体能,每隔一天,乘组就跑一次3000米,大家相互陪伴和监督,风雨无阻。如今,大家不管是同时跑还是先后跑,都能做到步调完全一致。经过长期坚持,体能和心肺功能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面对要执行的任务,张陆充满信心,他说,这是他执行任务的黄金年龄,无论是心理、身体和能力,都已经做好足够的准备。
对于太空半年驻留期的业余生活,才艺颇多的张陆也早有安排。写写书法,唱唱歌,他对自己即将到来的太空生活充满了向往。
【新媒体文旅】旅游“世界杯效应”升温,80后男性球迷热衷酒店带娃看球
标配多项智能科技广汽丰田bZ4X全国到店上市
美女创二代两次创业变身“斜杠青年”
名家说名作⑧丨彭玉平解读《荔子碑》:唐宋八大家集其三,成就“三绝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