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钧喜欢历史文化,担任驻外使节期间,在《元史》研究方面取得成就。他利用外国图书馆的著作,靠译员的帮助,补证史实。经数年努力,编撰成《元史译文证补》三十卷。此书奠定了他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洪钧任驻外使节时,改革了中国电报字码,使之与国外大致统一,不仅方便了国际间的交流,还为国家节省了巨额通讯费用。
光绪十六年(1890年)洪钧回国后,晋升为兵部左侍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二年后,发生帕米尔中俄争界案,洪钧遭到弹劾。原因是,洪钧在国外购得一张俄制中俄边界地图,经校勘刻印后交给朝廷。由于不懂外文,将帕米尔地区许多哨卡画出了国界。这张绘错的地图被沙俄公使收集到,作为两国边境争端的证据。后经各国洋务大臣的极力调解,总算弄清事实。然而,洪钧受到了沉重打击,悔恨交加,抑郁成疾,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八月二十三日病逝于北京,终年55岁。洪钧去世后,光绪皇帝深为痛惜,颁诏曰:兵部侍郎洪钧,才猷练达,学问优长。由进士授职修撰,叠掌文衡,擢升内阁学士,派充出使大臣。办理一切,悉臻妥协,简授兵部侍郎。差满回京,命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均能尽心职守。……兹闻溘逝,轸惜殊深。加恩著照侍郎例赐恤。任内一切处分,悉予开复。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