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下午,应邀随长三角商业空间TOP荣耀榜单组委会众嘉宾,前往嘉定区西云楼商业项目进行参访,感受五个新城之一的嘉定新城,位于白银路和嘉定新城两个地铁站之间的、具有海派商业文化气息的“西云楼”。
明俪(上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丽亲自开车来接我们。车行约一刻钟左右,便来到一处商业综合体。
祥云双龙壁
穿过一排排商铺,来到一处幽雅的河畔。祥云双龙壁就在河岸边。
这是一组长12米、高0.8米的汉白玉祥云双龙壁。图案由双龙戏珠、祥云、荷花组成,雕刻精美、栩栩如生。
原收藏于上海静安寺,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600年,是不可多得的古董级雕艺术品。游客手抚祥龙壁,祈祷“吉祥富贵,顺心如意”。
公馆桥
走上公馆桥,眼前有座园林。一座单跨拱形石桥,一个极具动感的水上舞台,一组仿若仙境般的喷泉、喷雾和两岸的海派建筑构成西云楼最美仑美奂的一景。
该桥连接杜公馆、金府等一批移建老建筑和南岸的祥云广场,故名曰“公馆桥”。桥上有一对很是耐人寻味的对联:海上公馆百年楼,沧海桑田千层浪。
步入园内,别有一番风情。绿色的草坪上,有多处休闲帐篷。
杜公馆
吸引来西云楼,首先是“杜公馆”。
午餐时浦东文史学会领导还问到:杜月笙是浦东高桥人,杜公馆怎么没回到浦东?西云楼的杜公馆,原来是从宁海西路(建延中绿地)搬迁过来。
杜公馆始建于1920年,原坐落于上海市黄浦区宁海西路236号(旧称华格皋路),2000年因建设延中绿地动迁中被收藏,2015年移建至嘉定西云楼。
踏入杜公馆,在门厅堂前换上绒拖鞋进去参观。
从石雕的侧门进去,长廊上木地板铮亮。
该建筑为中西合璧的近代优秀建筑,原系海上闻人杜月笙生活了二十多年的私家公馆。
我想到了杜月笙长女杜美如所撰《戏如人生》自传。著名学者沈惠民
在该书序二“与戏相伴的传奇故事”开头就说:“在阔别近70年后,她终于梦幻般地回到杜公馆。当年杜公馆原址因市政建设,已从上海市中心移建嘉定新城西云楼步行街。空间虽转移,时光在倒流,她眼前闪现出当年情景:俞振飞老师在杜公馆里一招一式,教她唱‘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西皮二黄穿越似水流年,在杜公馆里、在她人生旅途中回荡﹣﹣那是她心中的乡音和灵魂召唤。”
如今的杜公馆,已听不到当年的戏曲声。一楼除大厅,主要就是“缝纫机国际馆和中国馆”。
据讲解员介绍:缝纫机是改变人类生活的科技发明,每一件服装和现代织物上,都留有它们精美的针角。
本馆所藏迷人的古董、老式缝纫机,为19世纪至20世纪初,欧美制造的优质缝纫机,其精美的构造、华丽的韵律,已逾百年,依然熠熠生辉!
缝纫机发展简史
1755年德国人获得针对机器设计的针头的专利。
1790年英国发明家托马斯·圣获得了第一个完整的缝纫机专利。
1804年托马斯·斯通和詹姆斯·亨德森获得了一项法国专利,称其
为“一种模仿手缝的机器”。同年,斯科特·约翰.邓肯获得了一项“多针刺绣机”专利。
1810年德国人克雷姆斯发明了用于缝制帽子的自动机器。
1818年第一台美国缝纫机由约翰·亚当斯.道奇和约翰·诺尔斯发明。
1830年法国裁缝蒂莫尼耶发明第一台功能性缝纫机。
1834年沃尔特·亨特建造了美国第一台成功的缝纫机。
1846年埃利亚斯·豪获得第一个美国缝纫机专利。
1851年美国工人伊萨克·辛格发明了锁式线迹缝纫机并成立了胜家公司。
1859年胜家公司发明了脚踏式缝纫机。
1873年美国人海伦·奥古斯塔·布兰查德获得了第一台锯齿形缝纫机的专利。
1889年胜家公司发明了电动机驱动缝纫机。
80年代初期,世界共有3000多种缝纫机,常用于生产的缝纫机约为600种。
胜家(伊萨克.辛格)精品馆
SaacSinger小工匠成行业领袖
胜家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1849年,胜家在波士顿一家机械工厂工作,胜家对老的设计进行了改进和再创新。1851年他为自己的发明申请了专利。同时,胜家与搭档爱德华·克拉克(EdwardClark)合作,创建了胜家缝纫机公司,胜家在新公司享有40%股份。此后,缝纫机开始被大量生产和应用。
展厅内,还有收藏的土布多匹,现今市面上已看不到。
雕花楠木大梁
来到一楼大厅。一组雕花楠木大梁由黄金荣所赠。厅的一侧是一块巨木,上面雕刻:百年杜家公馆,千年交趾黄檀,万年儿女情深。
客厅一侧墙上挂着多幅照片,讲述“移建的故事”。靠窗竖立一块路牌“宁海西路”。
大厅的木柱上对联: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
一旁的红木雕花靠背椅,显示主人家的尊贵。
大厅的红木屏风,两侧一对立式花瓶。
院落天井的门雕上刻着“长发其祥”。
天井两侧见木雕门窗和彩色玻璃。
有休闲原木桌椅,花草等。
走上铺着红地毯二楼。
迎面是一幅近似照片的画面,民国时期五位摩登女郎向我们走来。
二楼的长廊格外静穆。
二楼有“杜月笙”展览。“杜美如回家”:2001年6月8日,社美如来沪寻找华格皋路的“杜公馆”,得知已拆除,原址成了延中绿地……。2017年12月24日,上海西云楼,杜美如回到了阔别七十年的“家”……
从杜月笙家年谱得知:杜月笙父亲杜文卿母亲朱氏。育有一儿一女。女儿送给别人抱养。杜月笙娶五房太太,共生育八个儿子、三个女儿。大儿子杜维善,大女儿杜美如。
杜月笙一共有五位太太。大太太沈月英,苏州人,没有生育,领养了一个儿子;二太太陈帼英,上海人,原是个舞女,生有三个儿子;三太太孙佩豪,苏州人,生有两个儿子;四太太姚玉兰,北京人,著名京戏演员,生育二子二女;五太太就是当年大名鼎鼎的京剧演员孟小冬。杜美如是四太太姚玉兰所生,也是杜月笙的长女。
二楼的议事大厅里,主座两位。两侧各有两排座椅、四人。堂上对联:风雨一杯酒,江山万里心。堂匾原是“桃园三结义”,现在挂着是“西云楼”。
展览的前言介绍:杜月笙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上最富有传奇性的一个人物。他从一个小瘪三混进千里洋场,成为上海最大的帮会帮主;他少年失去双亲,没上过几天学,却又文质彬彬,一副书生气,还练就一手好字,他混迹于黑白两道,却有着鲜明的爱国心,捐钱捐物,积极抗日,并组织“抗日武装忠义救国军”;他圆滑、城府很深,却又很讲义气,他出身贫民窟却又成为涉足娱乐、文化、教育、金融、新闻各业的财富大亨,他游刃于商界、政界,他是上海滩旧社会里最引人注目的名人,一生都是惊心动魄的传奇……
杜月笙12句金言:
1、人可以不识字,但不能不识人
2、做事要做到刀切豆腐两面光
3、事不要做绝,要留有余地
4、不要怕被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用
5、花一文钱要收到十文钱的效果,这才是花钱能手
6、英雄不怕出身低,关键要有一个好脑子
7、做人有三碗面最难吃:人面、场面、情面
8、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三等人,没本事,大脾气
9、人活在世上要靠两样东西,胆识和智慧
10、佛上添花的事情让别人去做。我只做雪送炭的事情
11、钱財用的完,交情吃不光。所以别人存钱,我存交情。存钱再多不过金山银海,交情用起来好比天地难量
12、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
杜月笙是中国近代工商史上的翘楚。他在新中国成立前在工商文化的各界担任过的要职有:八大类九十三个。
在于右任所著《上海商界名人录》中介绍:杜月笙先生年五十九岁,上海人,现任上海市参议会参议员、上海市地方协会会长、上海市商会常务监事、中华民国红十字会副会长、上海市银行业同业公会常务理事、中国通商银行董事长、浦东银行董事长、中国银行董事、交通银行董事、沙市纱厂董事长、中国纺织公司董事长、荣丰纱厂董事长、恒大纱厂董事长、大夏大学校董、民立中学主席校董、大东书局主席董事、世界书局董事、国营招商局理事、大达轮船公司董事长、中华公司董事长、通济公司董事长。
杜月笙在抗战时的“同仇敌忾”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后,一九三七年八月一十三日,日本帝国主义扩大侵华战争再次在上海制造的八·一三事变即“淞沪会战”拉开序幕,全面抗战开始,上海和全国人民军民同仇敌忾,积极抗战。
杜月笙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积极支持抗战,组织上海抗日救国会、上海抗敌后援会等,积极组织募捐、组建抗战武装、支援前线抗战,为八路军采办防毒面具,通讯器材等。上海沦陷后,迁居香港,继续从事抗日活动。
策反高陶:"揭露汪伪密约"
1939年,杜月笙成功策反汪伪政府的两员大将高宗武和陶希圣,揭露汪伪投靠日寇的汉奸嘴脸。
1940年1月初,高宗武和陶希圣秘密逃到香港。1月22日,《大公报》发表了“日、汪密约”的主要条款,同时还发表了高宗武和陶希圣给《大公报》的一封信,信中揭露了汪精卫与日寇谈判的经过。
义捐“月文号”“月辉号”两架飞机
杜月笙认购的“月辉”“月文”号教练机,在上海虹桥机场举行命名典礼。“月文”号教练机赠与上海飞行社,“月辉”号赠与青年飞行家孙桐岗。这两架飞机,一为“月辉号”,一为“月文号”,都有月字,可是上海滩独一份。
1935年杜月笙牵头向美国的柯蒂斯﹣莱特订购120架军用飞机,全部捐给国民政府。
据说:就是这样一个曾经权势地位无比显赫的上海滩大亨,临终前仅剩下11万大洋遗产。但他还是坚持将价值10几亿的欠条,当着家人的面一把火烧了,别人欠的账也就在尘世一笔勾销了。1951年8月16日,这位一代大亨,终在香港走完了自己复杂而传奇的一生。
杜公馆是西云楼的灵魂之一。
参观杜公馆后,我们一行站在这座“移植”过来的老建筑前合影。
杜公馆前有“一尺花园”咖啡馆,还没对外开放。
几座三角形的白色帐篷,茶客较少。
“一尺花园”,名副其实已成为沪上有名的休闲品牌之一。
站在河岸的最佳观景处,前面的西云楼最高欧式建筑还在装修中。
河岸畔,亭内的游客较多。
这是西云楼又一老建筑“金府”。
金府是清光绪年间湖州南浔崛起的“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中“八牛”之一“丝织大王”金桐(1820-1887)的私宅,原址坐落于湖州市三评弄18号。
该建筑落成于1851年(辛酋中秋)。
其气势宏伟的主厅高达12米,12根直径大于40厘米的楠木圆柱,梁柱间遍布精美的雕花,镌刻着“忠厚传家”的门匾和“厚德载福”的砖刻,折映着金家“诗书传家、人才辈出”的家训。
金家祖籍东北,明朝从婺源迁徙至湖州定居。
该建筑也融入了江南建筑的细腻和徽派建筑的多姿。
金府的内园,现在是“荒芜花园”。
其创意灵感:
或许我们不必费尽心思地“装饰自然”。
不必刻意选避花的凋零树的枯萎、因为最本真的自然变化就有一种惊心动魄的美。
老建筑“金府”,现在主要做餐馆。
两旁河岸水系清澈,风景秀丽。
此时此刻,适逢旁边的幼儿园放学,一群家长等候接孩。
于嘉定11号线嘉定新城和白银路地铁站当中的“西云楼”商贸综合体,具有现代、时尚和一定历史底蕴的L型商业、商务、商贸空间业态,包括有老建筑,还有一个幼儿园等,会带来人流等…其海派时尚,有些像广州的永庆坊风貌一角…
我们来到“西云楼”项目公司的会议室座谈。
据公司马副总介绍:上海嘉定西云楼(以下简称“西云楼”)于2018年5月1日正式开业,位于嘉定区洪德路228号,是由上海易铭置业有限公司开发并持有运营的项目。
西云楼由美国西笛设计事务所设计,整体建筑风格采用海派建筑风格,占地160余亩,建筑面积10万m2,营业面积8万平方米,入驻商户105户,出租率为90%。
西云楼共分:A1区、A2区、B区、C区,全街区涵盖大健康医疗产业、金融产业、商业办公、文化教育、休闲美食、特色夜市等一体化人文生活街区典范,是一个文商旅融合型街区。
荣获了“上海市特色商业街区发展联盟”,首批上海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2020上海人游上海20条特色旅游线路推荐”,“2020年上海艺术商圈特色活动”等一系列市级奖项。
西云楼涵盖高端金融、商务办公、健康、教育业态及其休闲生活服务等丰富业态组合。
区域功能划分明确,满足现代城市生活刚性、体验需求的城市核心街区。以海派文化为主线、辐射远香湖文化,以互动创意场景设置为核心和创作背景,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搭建跨界平台,建构海派文化主题街区。
对于嘉定,我并不陌生。最近,因参观、学习和采访等,前往嘉定比较频繁。这次参观西云楼,让我又开了眼界。深感嘉定新城将在上海五个新城建设中异军突起,集人文、产业、生态、文旅和商贸等一体,历史与现代穿越,古朴与时尚集成,将成为上海国际大都市宜居、宜业、宜游的城乡融合新空间典范之一。
嘉定区位于上海市西北部,区域面积46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5.5万,与昆山、太仓相邻,处于沪宁发展轴上关键枢纽节点,是长三角都市圈的区域性核心城市,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进程发挥着“桥头堡”的作用。
嘉定也是座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嘉定建县于南宋嘉定十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文风鼎盛,人杰地灵,素以“人文荟萃”闻名,向有“教化嘉定”之美誉。
嘉定文化遗迹丰富,有“吴中第一”美称的嘉定孔庙及法华塔、南翔双塔等历史人文遗迹,有秋霞圃、古猗园等人文与景观结合的古迹,也有嘉定竹刻、徐行草编、南翔小笼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嘉定新城有着“千米一湖,百米一林”的自然生态景观。西云楼作为环远香湖文化带重要组成部分,以海派文化根基,以西云河为纽带,26栋海派独栋建筑,其中以杜公馆、金府等经典历史人文建筑为代表,沿1200米西云河两岸错落有致分布,拥有8处历史人文景观,公馆桥、三眼井、祥云双龙壁等等景点,形成沿河观景游廊。
街区采用复古装饰,搭配ArtDeco建筑风格,浓浓的海派气息浓郁,沿河景观带与建筑相互呼应,形成立体化景观街区,让街区“三步一景”,成为一座独具特色的海派文街区。
西云楼自疫情后,也注重夜间经济。从而推出系列奇趣花园夜市集活动,手工创意、非遗文化、休闲美食、音乐等。
集市类型多样,与不同季节、不同主题相呼应,不断更新集市内容,并衍生出亲子市集、古风集市等特色项目。
目前,西云楼已成为嘉定海派文化一张靓丽名片。嘉定区旅游节开幕式、五五购物节开幕式、社区百家焰、妇联全城心动等大型活动,在此举办,近悦远来。
西云楼项目公司大楼大厅有着一座青铜牛,散发出“牛气冲天”气息。
中国经济发展,看中国的商业消费。全国看上海,上海看新城。由明俪文化公司组织的这次项目参访,是一个缩影。我在座谈会上谈了新商业、新海派文化,及注重新消费的“情怀、情绪、情境”三要素。
新消费时代呈现营销多样化、差异化、创新化的市场竞争局面,各具特色的营销花样不断出现在大众的视野。目前商业空间越来越注重与用户的交互,各个商业体都在积极探索能满足当下消费者个性潮流、寻求情绪价值的新的生活方式。
摆脱疫情的束缚,消费的场景还将回归线下,特别是年轻群体,线下实体消费才是他们渴望的主战场。购物中心是实体商业、智慧零售的主体力量,能最大程度反映实体商业的经营现状。2023年全国购物中心累计总客流270亿人次,2023年全国购物中心场均日客流1.5万人次。
在此背景之下,由界面新闻、明俪文化、魔都买买买主办,上海市商业经济学会作为支持单位的长三角商业空间TOP荣耀榜单评选正式启动。
评选将依托多个领域的知名学术专家、媒体人、采编,携手知名数据机构、咨询机构,聆听更多消费者的意见与建议。通过榜单形式,鼓励、嘉奖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优秀企业,致敬他们对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