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禁止将违反国家法律的政治、宗教宣传品以及商业印刷品、行业宣传品、旗帜标语(党旗国旗军旗团旗除外)带入场馆。
2.请自觉接受安全检查和健康监测,严禁将易燃易爆、管制器械等危险品及宠物、液体饮料、大型箱包、大型专业摄影摄像设备带入馆内。
2023年上半年,市博物馆在市文广新旅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本着服务社会的工作宗旨,充分发挥“收藏、展示、研究、交流、教育”功能,全面提升博物馆综合管理水平,认真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较好的群众口碑和社会效益。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免费开放有特色。
一是积极提升日常免费开放水平。截至6月30日,市博物馆接待观13万余人次,提供公益性定时讲解432场次,专场讲解100余场次,确保每周49小时及法定节假日正常开放,每周六晚开展夜间延时开放至19时。袁州谯楼与会议旧址接待观众约2万余人次,提供免费讲解160余场次。以传统节日为契机,每周组织开展亲子社教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二是大力推进“馆校共建”合作深度。主动作为,着力开辟博物馆“第二课堂”,与中心城区16所中小学校签订馆校共建协议,开展了“历史文化进校园”、“红色文化进校园”、“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进校园”等丰富多彩、规模庞大的进校园主题文化文化,将特色地方文化课程送到广大中小学生身边。大力开展流动展览进校园进社区活动。依托瑰宝盛宴特展,主动邀请学校组织班级学生来馆开展“第二课堂”现场教学,培育未成年人文化自信自强。
三是创新拓展展数字博物馆服务渠道。开展“强国复兴有我——走复兴路圆中国梦”线上知识竞赛、“强国复兴有我”作品征集等线上活动,制作上线2个临时展览云展览。新媒体宣传影响力持续扩大,围绕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策划推出了一系列线上宣传活动,开展了“宜春馆藏十大瑰宝”评选推介系列活动,“一眼千年”全市重点博物馆巡礼推介等,在市民群众当中反响热烈,起到了良好宣传效果。
(二)展陈水平有突破。
一是自主策展水平有提升。兔年新春期间,策划制作了《玉兔呈祥——癸卯兔年新春展》,讲述文物中的兔元素和生活中的兔文化,浓厚节庆氛围,延续生肖展贺岁传统。元宵前夕,策划制作了《宜春民俗文化展》,在润达国际购物中心展出,助力“文化进万家非遗闹元宵”全市非遗年货购物节系列活动,通过对百余件套具有浓厚宜春民俗特色的老物件进行展示与场景构建,深度还原上世纪宜春地区耕读之家的起居生活场景,唤起了广大市民内心深处“老宜春”的亲切记忆。
二是联合展览水平有亮点。联合全市12家博物馆策划制作了《宜春瑰宝盛宴——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特展》,集中展示宜春10个县市区的百余件馆藏精品文物,是迄今为止我市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集中“晒宝”,其中许多文物是首次在宜春中心城区进行展出。该展一经开展,即引起轰动,成为今年夏季不得不看的展览,收到观众追捧,各年龄段的观众游客络绎不绝,印章合集小册更是大受欢迎并多次加印。联合景德镇外销瓷博物馆策划推出《丝路白金海天长歌——景德镇外销瓷博物馆馆藏精品展》,集中展出风靡欧洲的克拉克瓷、荣耀标记的纹章瓷、穿金戴银的镶嵌瓷、西洋意趣的定制瓷、异地加工的广彩瓷、互学互鉴的伊万里瓷、深海幽蓝的海捞瓷,再现波澜壮阔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陶瓷贸易历史图景。
(三)文物保护有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应急预案、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完善更新了安全生产工作各类应急处置预案。坚持定期巡查文保点,每周开展至少2次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巡查,定期清理文保点附近的杂草和树木,疏通排水渠道,确保了上半年未发生文物安全事故。5月组织完成《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古城墙遗址保护利用规划》专家评审会,仰山墓塔群和袁州会议旧址进入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备库。已编制上报《红一方面军军事会议旧址维修工程设计方案》和《红一方面军军事会议旧址消防工程设计方案》。坚持定期进入库房记录库房温湿度,利用新增设的可预防性文物保护恒温恒湿、空气净化器等,确保文物库房始终处于恒温恒湿状态,确保馆藏文物安全。
(四)阵地建设有担当。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之际,市博物馆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现代史迹厅红色展览和袁州会议旧址等独特资源,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倡导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打造党员活动阵地,营造优质党建活动环境,成为宜春市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重要阵地。今年6月以来,累计接待服务70余家单位党组织、各中小学校党组织、团组织、少先队组织等,接待党员4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