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历代绘画馆常设展换展后的展览现场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有关负责人就修订《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等文件进行了解读。截至2018年底,全国已备案博物馆5354座,年举办展览2.6万个,开展教育活动26万次,接待观众11.26亿,博物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持续显现,社会功能也在不断拓展。我国现行的博物馆定级评估体系始于2008年,从博物馆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藏品保护与科学研究、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三个层面,对博物馆质量水平和工作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确定等级。
辽宁博物馆“又见大唐”展览现场十年来,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协会先后组织开展了三轮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累计评出国家一级博物馆130家、国家二级博物馆286家、国家三级博物馆439家,合计855家,占全国博物馆总数16%。建立博物馆分级评价管理制度,开展博物馆定级评估工作,是引导博物馆明确职责定位和发展方向的重要方法。
苏州博物馆“须静观止——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展览“四梅阁”展厅但是,博物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现行博物馆定级评估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文物局决定修订《博物馆定级评估办法》和《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
倪瓒《竹枝图卷》故宫博物院藏《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博物馆发展的风向标新版《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共设有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影响力与社会服务3个一级评估指标,其下分设13个二级指标、78个三级指标,以及15个加分项。与旧版《标准》相比,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变化:首先是降低“硬件”限制,同时提高“软件”要求。考虑到广大市县级基层博物馆,以及数量众多的行业博物馆、革命纪念馆、考古遗址和古建类博物馆的客观实际及其在博物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适当降低藏品总量、开放时长和年观众量等硬性指标要求,取消不符合实际的“一票否决”设计,不以藏品多寡等作为衡量博物馆质量高低的核心标准,把更多的博物馆纳入定级评估体系,引导促进全国博物馆同步发展。同时完善了学术研究、青少年教育、志愿者服务、社区活动等“软件”指标要求,推动博物馆更好的实现为社会及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能。
南宋龙泉窑青瓷琮式瓶故宫博物院藏其次,鼓励互相帮扶,推动协同融合发展。增加对中小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提供长效化、机制化对口帮扶的要求。支持博物馆积极参与各类博物馆行业组织、区域博物馆联盟、馆际交流平台的联展、巡展、互换展览、人员互派等长效协同发展机制,鼓励藏品、展览、教育、人才资源交流合作。最后要着力避免“千馆一面”,增设学术研究、高清资源开放共享、博物馆资源进校园、馆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加分项目,鼓励优秀博物馆发挥各自的特点和优势,通过改革创新,实现高品质、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此外还要与时俱进,体现国家政策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