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文化部颁布了新的文化馆评估定级标准,目前正组织专家对全国文化馆进行第二次评估和定级;今年文化部又颁布了新的图书馆评估定级标准,并进行评估和定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标为:“文图两馆”必须达二级馆以上;图书馆要设立盲文及盲人有声读物阅览室。
目前,我市根据新标准,明确规定了我市九区和高新区“文图两馆”的达标等级: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的文化馆达一级馆,武侯区、成华区、高新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的文化馆达二级馆;青羊区、金牛区、成华区、新都区的图书馆达一级馆,锦江区、武侯区、高新区、青白江区、龙泉驿区、温江区的图书馆达到二级馆。以后,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的“文图两馆”。
关键词:资源共享
街道乡镇文化资源100%共享
市图书馆拥有庞大而丰富的电子图书信息库系统,不久的将来,市民在社区、在街道也能畅游市图的图书海洋。根据创建指标,九区和高新区要在图书馆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街道、乡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覆盖率达100%。值得期待的是,我市将在本月30日前,在九区和高新区完成所有街道和乡镇基层服务点的建设,形成信息资源全市共享的新局面。
关键词:场所建设
街道都要有室内文化活动场所
创建指标要求,创建城市每个街道都要有综合性多功能室内文化活动场所,坚持长期向社区居民开放,正常开展活动。为了确保创建工作,我市要求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的面积必须大于等于500平方米,配置2000册以上图书和音响、桌椅等基本的设施设备;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必须大于等于100平方米,配置500册以上图书和基本的文化活动器材。据市文化局局长朱树喜介绍,街道和社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不是纯粹为了创建,而是为了长期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活动举办
区级广场文化活动每月至少1次
此次创建的标准中,对市民参与文体活动的比例也作出了硬规定:让市民对政府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满意度大于85%;经常参与文体活动人数的比例大于60%。
据悉,从3月开始我市将策划“文化成都”广场文化活动品牌。在“文化成都”的品牌下,我市将组织每月月末的大型广场文艺活动,街道进行周末广场文化活动,社区将开展经常性的户外文化活动。据悉,按照计划,我市每年将组织不少于5次大型广场群众文化活动;以区为主体的区级大型广场群众文化活动每月将不少于1次;街道和社区组织每周不少于一次广场文化活动。(记者王嘉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