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日前结束访华。有西方媒体认为其“无功而返”,但实际并非如此。克里此行最大收获,当属带回了中美关系的脱困之法。
可以看出,尽管中美关系进入艰难期,但应对气候变化有望成为双方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在这个问题上,中美双方各自拥有愿望清单。克里希望中方提高减排的速度和深度,而中国则希望华盛顿宣布大幅减排计划,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资金,帮助它们获得清洁技术。
归根结底,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合作要以《巴黎协定》为基础。中国尊重各国的发展权和选择权,中国自身的发展权和选择权也必须得到尊重。美方与中方商谈气候变化合作,应当首先认识到这一点。
中美关系为何近些年急转直下?究其原因在于美方对华作出重大战略误判。在克里此次访谈期间,中方坦率指出,如果美国不采取实际行动改善中美关系,作为两国“绿洲”的气候合作,迟早会被“沙化”;美方应停止将中国视为威胁和对手,停止满世界围堵打压中国。
这“两个停止”,加上中方在7月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舍曼访华期间提出的“两份清单”和“三条底线”,构成了中美关系脱困的整体思路与开展有效合作的前提。美方对此能否做出积极回应,关乎下一步合作的推进。
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这是被历史与现实一再证明的道理。当前,中美在气候变化、疫情防控、经济复苏等双边领域以及一系列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上都有合作空间。但这种合作必须是双向、互利的。美方不能一边损害中方利益,一边希望中方无条件合作。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