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内大学英文教师谭再利在《中国时报》撰文指出,大陆对美越来越硬了,硬的本钱就是有实力加上有信心,有了实力才会将对手不放在眼里。
01
选址天津,有一雪中国当年耻辱之意
针对舍曼访华,和王毅在天津会谈,台当局前“驻美代表”沈吕巡向中评社表示,天津是清朝时期甲午战争“高升号事件”的地点,中方选在这地点会谈,有一雪中国当年衰败的耻辱意思。
沈吕巡提到,中方安排在天津会谈,即便表面上的理由是因防疫北京不对外国访客开放,而天津又邻近北京所以有此安排,但他认为,天津是当年甲午战争的开端“高升号事件”的所在地,当时运载中国士兵的英国商船“高升号”遭日舰击沉,船上近千名官兵殉国,这是甲午战争的开端,而发生的日期是7月25日,26日消息传回天津。
沈吕巡说,因此中方将和美方的会谈安排在天津,结合历史的角度,就是要传达中国现在已和当年不同,不吃你美国这一套的讯息。
02
舍曼还没到天津,就吃了一记下马威
台湾《观察》杂志社社长纪欣撰文指出,舍曼此行是美国有意为目前十分紧绷的中美关系降温,避免失控,并为10月可能的中美领导人会晤铺路。即使如此,舍曼仍放话“以实力地位与中国对话”,惹来中方回批:“如果美国到今天还没有学会如何以平等的态度同其他国家相处,那么,我们有责任和国际社会一道,好好给美国补上这一课”,让舍曼人还没到天津,就吃了一记下马威。
庞建国指出,从中美双边互动来看,显然拜登希望会面的意愿比较强,也因为拜登意愿比较强,中国的底气就能比较足地应对。
03
中美双方矛盾深,难以一次讨论就解决
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复国则分析,中美双方矛盾相当深,难以一次讨论就解决,但中美之间高层对话联系管道却从2018年断掉至今,拜登今年一月上任至今半年也没有建立,拜登多边主义连结盟友围堵中国的大战略更需要沟通管道,和特朗普不仰赖盟友直接发难不同层次,拜登更需要防火墙、围栏避免误判。
刘复国指出,这次会谈并非要谈判什么具体内容,而是有双方都有意愿要相互沟通的重要意涵,但是否沟通就可化解矛盾,还要打问号,但从会谈人员的安排上,美国能够接受,中国也展现弹性,显示双方都还有意愿谈下去,相信这次双方讨论完后,还会就紧急外交事务,特别是十月份的中美高峰会来持续沟通协调。
04
美国立场很清楚,不会支持“台湾独立”
纪欣则指出,台当局涉外部门在天津会谈前主动表示,美方将循例在事后向台方简报说明会谈要情,并宣称美国对台湾的承诺“坚若磐石”,可见民进党当局对中美任何会谈都极为戒慎恐惧。不过,与其作一个随时担心害怕再次被美国出卖,又无可作为的看戏人,台湾其实可以有更好的选择。
台湾知名学者吴建国投书媒体指出,虽然拜登政府曾再三强调,中美关系有竞争、有合作、有对抗,然而如果美国政府不能改变“实力地位原则”的霸道心理,不能以平等待天下列国列民,是无法得到世人的尊敬,世界和平自然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