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红城市——南昌愈发“出圈”,
许多游客来南昌
都会在社交网络平台提前搜索
“南昌当地特色美食”
“不可错过的南昌美食打卡地”
等词条。
美食成为来昌旅游的主要目的之一,
享受当地美食、品味美食文化
成为游客旅行的重要动力。
一次旅程
越来越多的游客为美食来到南昌
11月13日,在东湖区豫章后街(蛤蟆街),各大水煮店内食客络绎不绝。18时许,来自湖南长沙的跑友李强专程来这里吃南昌特色水煮,他夹起一块肠结咬下一口,眼神中透出喜悦,“又辣又得劲,是我想象中的南昌味道!”
“啥好吃?”“去哪儿吃?”像李强一样,来南昌旅行提前搜索“当地特色美食”“美食打卡地”的游客不在少数。陈静便是其中一位。东湖区大士院街区巷道里人头攒动,陈静和朋友一同随着人流一路走过,来到“老南昌白糖糕”店前排队。
“我在网上查了南昌的美食游玩攻略,大士院的美食是来南昌必须打卡的。我和同学一路上吃了油条包麻糍、瓦罐汤、拌粉,真的很好吃,很有特色。”陈静说,南昌给她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就是烟火气浓厚。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
诸如“美食地图”“逛吃攻略”
更是层出不穷。
记者在小红书等网络平台上看到,
有关南昌旅游攻略的帖子
数不胜数,
其中美食攻略的帖子颇多,
过万点赞量的帖子不在少数。
此外,
南昌籍明星
邓超、杨钰莹、刘涛
也不止一次点赞、推介家乡美食。
10月20日晚,
奥运冠军李宁、李小双、杨威
也现身东湖区蛤蟆街,
品味南昌地道美食。
一种职业
“美食游定制师”受欢迎
美食其实是一座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更是游客品味这座城市历史的载体。
游客对美食文化的钟爱,
也衍生出了包括
“美食定制游”
在内的更丰富的旅行需求。
某在线旅游平台上,
“赣式美味品人间烟火”
“深度探访南昌美食”
等都是偏好美食的定制线路。
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
这个集特色餐饮、民俗传承、
文化展示于一体的街区,
将南昌本地特色小吃汇聚一堂,
与它旁边的珠宝街一起,
成为网络平台上无数美食游定制师口中
不可错过的美食打卡地之一。
“通常情况下,像万寿宫、绳金塔历史文化街区这样名气大、本地特色美食种类丰富、味道地道的地方是我们主推的。”黎雯告诉记者,“其次就是一些宝藏小店,这些小店通常位置偏僻,以赣菜、水煮、米粉为主,但通常是开了很久的小店,能让外地游客深刻体会到南昌本地的美食文化。”
一个思路
专家:“食旅结合”促进文旅融合
种种现象表明,美食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地位颇为重要。
美食不仅能满足口腹之欲,更是城市文化的重要体现。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卢俊阳博士表示,每座城市都有独特风味和饮食习惯,南昌地方特色美食,承载了南昌丰富的历史、地理和人文背景。
“美食是‘活’的文化,游客通过‘味蕾’体验,能更深层次地理解南昌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这种以美食为驱动的‘味蕾游’,让南昌的城市文化走出教科书和博物馆,以更生动、直接的方式传播开来。”卢俊阳说。
卢俊阳表示,“打卡美食”现象不仅能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知名度,还能带动本地餐饮业的发展。同时,年轻游客通过社交媒体发布的美食探店内容,还具有很强的口碑效应,使得城市的知名餐饮品牌和小众美食被广泛传播,从而吸引更多人前来体验。这种以美食为核心的旅游消费模式,逐渐在多方面延伸了旅游经济的链条。
同时,卢俊阳提出,虽然“味蕾游”带来了大量的年轻游客,但这类游客对于餐饮服务、卫生条件和消费体验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在美食旅游发展的同时,还需要保证服务质量的提升,特别是食品安全、服务态度、环境卫生等方面,确保游客有良好的消费体验。让“味蕾游”不仅满足味觉的享受,也在服务、环境等方面给游客带来积极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