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江苏名优辅导员工作室积极带领少先队员,“沿着习爷爷的足迹去寻访”,深切感受习爷爷对江苏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深刻体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激发少先队员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
探寻运河“文化”的密码
江苏省少先队刘岚名辅导员工作室
【寻访背景】
2020年11月13日下午,习爷爷来到江苏扬州。因“州界多水,水扬波”而得名的扬州,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在扬州,习爷爷首先考察了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了解大运河沿线环境整治和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等情况。
在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扬州市竹西中学的队员们,在江苏省少先队刘岚名辅导员工作室带领下,沿着习爷爷当年考察的足迹,探寻运河文化与生态建设的密码。
【寻访纪实】
走进运河博物馆探寻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寻访活动的第一站,队员们来到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示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价值以及大运河带来美好生活的专题博物馆,堪称中国大运河的“百科全书”。
在辅导员的带领下,队员们首先参观了“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主题馆。这个主题馆,以历史叙事方式,全景展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中国大运河的面貌与价值,包括中国大运河的开凿管理、科技工程、百姓生活等内容。
刚步入展厅不久,队员们就因有了新发现而兴奋起来。春秋末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年)吴王夫差在邗城下开凿,以沟通江淮,是我国最早的人工运河,也是大运河最早的一段。从学校南边的螺丝湾桥至黄金坝东西向一段为古邗沟遗迹,长约1450米,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遗产点。有不少队员的家就在古邗沟的附近,于是,队员们自豪地说:“我们的寻访就是是从邗沟故道出发的呀!”队员们在主题馆里流连忘返,认真地观看每一件展品,
每个队员都在研究对比哪一个展品是“自己的最爱”。
队员们纷纷在这个“河道年轮”前合影,想要记录下自己寻访中发现的“秘密”。
走近”三湾抵一坝“雕塑,
探寻运河三湾的“前世今生”
四百多年前,悠悠运河水流经扬州城南,在这里弯出了三道湾,不仅成就了中国水工史上的传奇,也造就了扬州古运河上最为绮丽的诗篇。
队员们根据辅导员的定向任务,终于在三湾运河湿地公里里找到了“三湾抵一坝”雕塑。这是寻访的第二站,在雕塑前,队员们展示了自己在寻访前查找的资料。
有队员介绍道:明朝万历年间当时的扬州知府郭光复为了改变“水势直泻难蓄,行走运河的漕船、盐船常常在此搁浅”这一状况,沿河舍直改弯,将原来近200米长的河道变成了1800米,用增加河道长度和曲折度的方式,来抬高水位和减缓水的流速,彰显了古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水工智慧,后人称该段河道为“三湾子”,堪称“三湾抵一坝”。
有队员介绍说: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十多年里,三湾所在的区域一直处于扬州城郊结合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被规划为扬州城市东南工业区,集聚了农药厂、制药厂、染化厂、水泥厂等80多家企业,致使古运河水质不断恶化,空气质量大幅下降,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被称作城郊结合部的棚户区、外来拾荒者的聚居区和高污染企业的集聚区,垃圾成堆、污水四溢,人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叫苦不迭。
队员们在了解了“运河三湾”的前世今生后,有队员还特别介绍了近十年来运河三湾景区的建设发展情况:扬州市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遵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的要求,2014年以来,扬州市投入60多亿元,搬迁了三湾周边的691户居民、89家企业,拆除清理了一批码头和违建。在此基础上,启动建设运河三湾湿地公园,保留现有的湿地、滩涂、河流等生态资源,实施水系疏浚、驳岸改造、湿地修复,公园出水水质监测可达到Ⅲ类水标准,原本无人问津的荒地转变为鸟语花香的湿地公园,黑翅长脚鹬、金眶鸻、小鹈、红头潜鸭等40多种鸟类在此栖息。2017年开放以来,来此健身休闲游览的人数达到300万人,”运河三湾“景区已经成为网红打卡地。
在寻访的第二站,他们得出了结论: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牺牲环境也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发展。
走进三湾城市书房,
探寻“好地方”的“前世今生”
2020年11月13日习爷爷来到扬州考察调研。他来到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了解大运河沿线环境整治和文化保护传承利用。
一提到这次视察,队员们都很自豪地说:总书记夸赞我们扬州是个“好地方”!那么,习爷爷在三湾文化公园视察时,他最关心的是什么?他和扬州百姓交流了什么?
队员们在辅导员的带领下,来到了三湾城市书房,观看了习爷爷在三湾文化公园视察的影像。习爷爷来到运河三湾景区,他关切地说:“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
习爷爷和扬州的百姓亲切交流,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习爷爷说,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人民生活幸福,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群众的共识和呼声。习爷爷强调,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
当年习爷爷沿运河三湾段岸边步行,察看运河生态廊道建设情况,了解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取得的成效。寻访中,队员们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在运河岸边步行。初秋的三湾生态公园风景美如画,在移步换景中,队员们不仅明白了从运河文化保护角度而言,运河三湾风景区,可算对扬州城南运河古代人文的一种纪念、保护与传承,更明确了自己肩负的责任。
扬州因运河而生,也因运河而兴,因运河而盛。未来更加美好的扬州,更加青春和美好的运河,期待年轻一代的大有作为!
【寻访感悟】
初一(1)中队刘思涵:今天,我们沿着习爷爷的足迹去寻访,了解了大运河文化、历史和内涵。立足见证历史,延续文脉,尽全力展现活态的运河文化,从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的前世今生,我们能感受到运河沿线水利工程、漕运盐利、饮食风物、舟船样式、市井生活的自然生态,体验到中国大运河流域的历史积淀和人文风情。这次寻访是一场让人充满惊喜和收获的心灵之旅,也是一场穿越历史的时空之旅,我们每一个人都被大运河文化蕴含的美深深打动,感受到了在千年历史长河中,大运河带给人们的美好生活。这次寻访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扬州是个好地方”。
初一(3)中队仇一航:我们追寻习爷爷的脚步,参观了大运河博物馆、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扬州是中国大运河的原点城市和申遗牵头城市,至今大运河扬州段仍然发挥着运输、灌溉、防汛、南水北调等重要功能。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扬州与大运河同生共长、兴衰与共,两千多年来,大运河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代表性人物,他们用杰出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创造出这一历史奇迹。我为自己的家乡有如此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到由衷的自豪,做为一名中学生,我要努力学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建设好地方扬州贡献一份自己的青春力量。
初一(6)中队刁艺雯:今天,我们寻访了三湾生态公园和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时期,地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我最喜欢的一件展品就是古卞河河道剖面,它有深刻的历史价值,河道上一条条线如同一层层年轮能清晰看出,从唐朝至明清的变化。我们循着习爷爷的步伐,寻访了三湾公园,这次的寻访,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扬州运河,还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初一(7)中队陈子妍: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一个以千年运河为主题的博物馆。大运河博物馆坐落于三湾运河畔,它犹如一艘扬帆起航的巨船。步入博物馆进入第一展厅,主题是大运河——中国文化遗产。这是馆内最大也是历史文化知识丰富的展厅。这里不仅可以看到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的“前世今生”,还能感受到运河沿线的自然生态。另外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八展厅,主题是河之恋,令我震撼无比!这里拥有全息投影,你可以720度感受四季变化,让我们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它的美。有人说,大运河和长城是我们祖先在中华大地内写下的一个巨大“人”字,他们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物转星移,沧海桑田,它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依然激励着我们,成为我们精神生活永不枯竭的源泉。
作者:
刘岚,中共党员,扬州市竹西中学校长、党总支书记,江苏省少工委副主任,省少儿研究会中学专委会主任,江苏省少先队刘岚名辅导员工作室领衔人,江苏省首批网络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江苏省课程改革先进个人、扬州市十大杰出青年、扬州市十大行业标兵、扬州市十佳青年教师称号,在全国首届思想政治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