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黔江濯水古镇申报历史文化名镇教学课件)课件1一、濯水概况及历史沿革一、濯水概况及历史沿革2
濯水古镇位于重庆市黔江区南部的阿蓬江畔,距城区约12公里,包茂高速、国道319线和渝怀铁路从濯水而过。濯水古镇位于重庆市黔江区南部的阿蓬江畔,距城区3濯水古镇濯水古镇的商埠历史起于唐末宋初。从濯水一带的考古发现分析,西周初期,渝东南一带以水路为主轴的人口聚落框架实质上已经构成,随之而起的居住形态也遍布这一些地区,这种人口聚落的空间是濯水古集镇形成的基础。1000多年来,濯水古镇积聚了巴、楚文化的交融和久远的华夏文明。来自全国各地的商户,让这里成为土家族地区最具开放和文化交流意义的商贸集镇,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文化遗产。
濯水古镇濯水古镇的商埠历史起于唐末宋初。从濯水一带的4古人类发现
离濯水古镇最近的早期人类文化发现,是“红土湾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初步发掘共发现古动物化石100多件,原始人类石器800多件。这一带的旧石器年代,约为旧石器的中晚期阶段,距今1万多年。这一考古发现可见阿蓬江流域早在旧石器的中晚期就有人类活动。
古人类发现5濯水编钟
编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宫廷乐器,被视为国宝,这个时期濯水古镇所在的古代巴国已学会了制造这种乐器。战国到东汉或更晚一点的历史阶段中,濯水一带除发现了一些文化遗址与墓葬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现象,这里的氏族或部落集团,对青铜器有一种特殊的厚爱现象。他们似乎是有意的把青铜器送至山林进行埋藏。1990年在濯水镇原张家村出土编钟一件,经考证,系2400年前的战国时期出品;濯水杨家湾一带也出土的编钟2个。濯水编钟6濯水的宋代砖瓦陶窑考古发现
久远的濯水濯水所在的阿蓬江流域,早在一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阿蓬江中段的局部调查便发现30多处4000年前的文化遗迹,见证了这里的人们所创造的远古文明。濯水工商业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记录是在秦朝初期,为秦始皇陵提供大量水银的中国最早的女企业家——巴寡妇清,就在这一带从事丹砂开采和提炼。南宋时期,古驿道、古盐道经于此,这里便成了少数民族与汉民族文化、经济交流的要塞。在明清时期,这里与龙潭、龚滩并称“酉阳三镇”,镇上相继出现了“十大号口”和三大会馆。詹氏徽墨开始在此大量生产,印染、酿造等工业作坊悄然兴起。
红色的濯水
史上濯水还是兵家必争之地,土司武装在濯水发动过两次战争,太平军在这里驻军,红三军在这里强渡阿蓬江,民国时国军部队在此进行“川东整训”并设置军工企业。便利的交通,重要军政地位和悠久频繁的民族文化交流使濯水发展成市场发达的商贸重镇。久远的濯水濯水所在的阿蓬江流域,早在一万年前14交融的濯水青石街的规模不算宏大,但却非常别致。两旁的房屋均为木质结构,而山墙则是以马头墙、小青瓦为特色的徽派风格。有高达四层的吊脚楼、抱厅、过街楼、凉厅(现误为凉天)等特色集镇建筑群。濯水古镇建筑群的最大特点是土家族吊脚楼和徽派建筑的完美结合。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水,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
文化的濯水濯水古镇的商号、商船、游摊、赶集的农民,都秉承“天理良心”的训条,这或许也正是这一点,这一“核心价值观”让他们共同构筑起了濯水的繁荣。交融的濯水青石街的规模不算宏大,但却非常别致15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宁静的夜色,如水的月光,星空笼罩下的濯水如母亲的摇篮曲,在我记忆的最深处清唱。清馨的空气之中,我享受着这些深宅大院积淀的气息,疲惫的灵魂终于找到了皈依。濯水古镇,原来你一直在这里,不动声色地等我,等了一千年。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宁静的夜色,如水的月光,16青瓦的屋顶深深的院落漫步在青石铺就的街上脚步声在时空的隧道响起勾起你久违的记忆和麻木的神经当你刚刚感觉到古建筑散发出的盐油味道突然之间发现在那一缕阳光之下浣女的欢笑充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青瓦的屋顶17
徐庭泽,1963年6月2日,原国民党空军第二联队11大队43中队上尉飞行员,驾美制F-86F喷气式战斗机飞返大陆。时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叶剑英元帅等接见了他并授予徐廷泽少校军衔,并奖2500两黄金。徐廷泽驾驶的这架编号为6272的F-86F美制"佩刀"战机被送到军事博物馆作为展品供人参观,带回来的那支突击步枪,目前陈列于重庆市警察博物馆。驾机起义归来的徐庭泽徐廷泽驾驶的这架25抗日爱国将军、重庆首任市长潘文华
1939年后,国民党军于在濯水进行“川东整训”期间,驻军中的著名爱国名将有潘文华和夏铎等人。潘文华出生于四川仁寿。国民党高级将领、二级陆军上将。历任川军教导师师长、国民党第7战区23军军长、28集团军总司令兼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西南长官公署副长官。1929年2月任重庆市历史上首任市长。1949年4月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12月9日在四川彭县龙兴寺总指挥总联名发出起义通电,宣布脱离国民党政权,接受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新中国成立后,潘文华被任命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常务委员。1950年于成都病逝,终年64岁。抗日爱国将军、重庆首任市长潘文华26
著名有机地球化学家汪本善
汪本善,男,1933年9月生,濯水古镇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是我国有机地球化学方面的权威专家。1956年毕业北京地质学院矿产地质及勘探系。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从事有机地球化学、石油和天然气地球化学研究。物理学家龚沛光龚沛光,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批学生,1963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研制激光雷达高频高压电源等设备,被评为科学院重要成果;研制火箭雹云探究仪,龚沛光负责研制整套遥测系统,实现了预期设计目标;1980年从事珠峰科考气象遥测仪研制,大气物理研究所授予当年成果奖;北京325米气象塔微机系统研制,被中国科学院授予二等成果奖。著名有机地球化学家汪本善27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河古戏后河古戏是濯水独有的地方剧种。当时人们称这班戏为“人大戏”,到濯水旅游,听一场后河古戏,感受一下古镇的传统戏曲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
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河古戏28非物质文化遗产——濯水绿豆粉濯水绿豆粉运用优质大米、绿豆,经“泡、磨、烙、烫”四道工序精制而成。将上好的大米洗净,加入一定比例的绿豆,在清水中浸泡两天后磨制,再烙成绿豆粉。烫绿豆粉也很讲究,新鲜肉末加豆瓣煸炒,加入骨头汤熬制。待汤翻滚后,绿豆粉放进水里烫约十秒钟,然后飞快地用漏勺沥起放进大碗,浇上精制的哨子,洒上姜末、葱花,淋上香醋,一大碗让人垂涎欲滴的绿豆粉就可以品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濯水绿豆粉29民间歌舞戏曲
打镏子打镏子是土家族的打击乐,土家语称“家伙”。主要用于结婚、年节等喜庆场合,喧染气氛。民间歌舞戏曲30
打叫濯水的“打叫”其实是古老的傩堂戏。是以面具、歌、舞、道白等手段,装鬼扮神的戏剧因素基础上,形成戏中有祭,祭中有戏的特点。摆手舞土家人称摆手舞为“舍巴”,意为“摆手”。土家人以此祭祀祖先,祈求丰收。由土老师带领,仪式非常庄重。哭嫁歌土家姑娘出嫁前都要唱几天哭嫁歌,哭嫁歌是土家族妇女经过一代代的不断加工,逐渐丰富起来的。毛谷斯闹花灯…………
31民族节庆习惯过赶年:濯水土家族春节,一般比汉族提前一两天,这就是土家族过赶年。四月八:为濯水土家族的一个重要节日。杀猪宰羊,打粑粑。女儿节:这里的端午节就是他们的女儿节,出嫁的女儿要被接回娘家,定亲的姑娘要被接到未来的婆家过节。也少不了要包棕子、挂艾草、赛龙船。六月六:相传这一天,为土王遇难血染战袍之日,为了记念土王遇难,翻晒衣物,直到第二天早晨天大亮才收进屋,表示给土王送衣服。民族节庆习惯32民间工艺西兰卡普:“西兰卡普”是土家语,意为织花的被面。雕刻:以木雕和石雕为主。大梁、门窗、栏杆、家具;门、磉磴、石花钵以及墓碑等。编织:濯水古镇的编织技艺其种类大致可分为“藤编”“竹编”“草编”三大类。绣花
烟房钱庄38汪家作坊体现了“前店后坊”的古商业建筑形式;三道大门和三个天井在一条中轴线上,庭院深深;前店与街平,作坊和居住的两进高出了几十公分;濯水古镇近代工商业的领头羊。汪家作坊39汪本善旧居镇上唯一有封火山墙的临江吊脚楼,极好的体现了徽派民居与土家族民居的完美结合;镇上唯一站在街面上,透过这栋楼的大门和地下通道就可以看到江景的建筑;我国著名有机地球化学家汪本善先生的旧居。汪本善旧居40濯河坝讲堂
并不多见的凉厅式义学讲堂,而作为“凉厅街”这一古建筑形式,目前仅存四川犍为和濯水古镇两处;镇上唯一没有大门和售货柜台的大院;宅院空间具有较为严谨的空间序列,造型独特,各进呈梯级移位,递次变化;凉厅街更是体现了徽派古民居与土家族民居建筑的完美结合。濯河坝讲堂41龚沛光故居——龚家抱厅龚家抱厅是镇上最具建筑空间特色的古民居之一,这种抱厅式的干栏建筑,在我国民居中非常少见;物理学家龚沛光故居。龚沛光故居——龚家抱厅42光顺号
佛光洞的“穴珠”等景观属国内同类洞穴少见,令48四、濯水古镇保护规划简介四、濯水古镇保护规划简介49黔江区委、区政府注重完善规划。近年来,在开展旅游资源详查的基础上,邀请市内知名机构先后编制了《濯水古镇保护性详细规划》、《蒲花河旅游度假区详细规划》,使旅游资源开发做到了科学、有序,使濯水古镇的保护有章可依。
第一条为加强濯水古镇的保护和管理,弘扬历史文化,促进集镇建设和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濯水古镇保护、开发和利用的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三条古镇的保护,坚持统筹规划、依法保护、合理利用、科学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濯水古镇内文物古迹进行整体修缮和保护,应体现濯水的历史文脉,建筑风格必须体现渝东南民族文化,使古镇风貌得以延续和承承。
第六条濯水镇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均有保护古镇的义务,应积极参与保护古镇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全社会保护意识。
第七条鼓励社会各界、国内外组织和个人以投资、捐赠等形式,投入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第八条古镇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纳入濯水镇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保护和管理经费列入濯水镇财政预算。
第九条古镇保护应依据濯水古镇保护性详细规划,编制古镇保护专项规划,控制区域内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恢复性详细规划。编制规划应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确保规划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十条编制古镇保护性详细规划,应当突出保护古镇的完整格局,符合下列要求:
(一)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保护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二)注重保护古镇的历史风貌、空间环境,体现古镇特色;
(三)严格控制建筑物高度、色彩和风格;
(四)符合古镇保护性详细规划要求,适应古镇周边居民生活和工作环境。
第十一条古镇保护保护性详细规划,应按有关规定程序批准后实施,并向社会公布。需要作局部变更和调整的,应当按原批准程序报批并公布。
第十二条古镇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因特殊需要,在古镇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建设工程的,须报经核定公布古镇保护范围的政府批准,批准前应征得上一级政府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对不符合古镇保护规划要求的,不予办理规划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建设单位不得施工建设。濯水古镇保护管理规定76第十三条古镇保护应当体现历史风貌,保持原有吊脚档群落格局、街巷特色和名称。
第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应自觉保护古镇的环境。第十五条古镇保护范围内的工程建设,应严格执行古镇保护性详细规划,从严控制古镇内的单位和居民的用房建设,翻建、改建原建筑须采用传统工艺和建筑的地方特色
第十六条古镇保护范围内不得建设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不得进行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对已有的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应当限期治理或迁建。
第十七条传统建筑民居实施分类保护,对典型民居建立档案,挂标志牌。维修、改建、翻建传统建筑物、构筑物和传统民居、店铺,应当修旧如旧,保持原貌。
第十八条加强古镇园林、绿地、古树名木的保护管理工作,严禁砍伐古树。有计划地新建、扩建绿地,增植行道树木,扩充植被面积。
第十九条各有关部门应按照各自职责,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做好古镇的防火、防盗、防汛、防震等工作,保障古镇安全。
第二十一条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传统建筑的民居、店铺,由产权所有者或使用者负责保养、维修。
第二十二条古镇保护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道路、摆设摊点、堆放杂物和实施其他妨碍道路交通、游览参观等行为。
第二十三条禁止机动车进入古镇保护范围内。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区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资质证书:
(一)擅自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的;
(二)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建设工程,其工程设计方案未经文物行政部门同意和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对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风貌造成破坏的;第十三条古镇保护应当体现历史风貌,保持原有吊脚档群落77(三)擅自迁移、拆除不可移动文物的;
(四)擅自修缮不可移动文物,改变文物原状的;
(五)擅自在原址重建己全部毁坏的不可移动文物,造成文物破坏的;
(六)施工单位未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擅自从事文物修缮、迁移、重建的。
第二十六条刻画、涂污或者损坏文物尚不严重的,或者损毁依法设立的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的,由公安机关或者文物所在单位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第二十七条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堆放物资和易燃、易爆物品,排放有害气体污染环境,损坏消防设施、移动文物保护标志、危害文物安全的,由文物管理部门会同公安、环保部门给予警告或罚款,并责令限期治理。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的其他行为,由规划、国土资源、旅游、环保等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二十九条实施古镇规划、保护、管理的国家工作人员,因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拖延或者拒绝履行法定职责,造成古镇保护对象受到损害的,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三)擅自迁移、拆除不可移动文物的;
(四)擅自修缮78置身于濯水古镇,好似进入一个很大的有滋有味的渝东南特有的民俗博物馆,可以从中感受和领略到历史的韵味和当今的美丽。濯水古镇有理由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置身于濯水古镇,好似进入一个很大的有滋有味的渝79重庆黔江濯水古镇申报历史文化名镇教学课件)课件80一、濯水概况及历史沿革一、濯水概况及历史沿革81
濯水古镇位于重庆市黔江区南部的阿蓬江畔,距城区约12公里,包茂高速、国道319线和渝怀铁路从濯水而过。濯水古镇位于重庆市黔江区南部的阿蓬江畔,距城区82濯水古镇濯水古镇的商埠历史起于唐末宋初。从濯水一带的考古发现分析,西周初期,渝东南一带以水路为主轴的人口聚落框架实质上已经构成,随之而起的居住形态也遍布这一些地区,这种人口聚落的空间是濯水古集镇形成的基础。1000多年来,濯水古镇积聚了巴、楚文化的交融和久远的华夏文明。来自全国各地的商户,让这里成为土家族地区最具开放和文化交流意义的商贸集镇,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文化遗产。
濯水古镇濯水古镇的商埠历史起于唐末宋初。从濯水一带的83古人类发现
古人类发现84濯水编钟
编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宫廷乐器,被视为国宝,这个时期濯水古镇所在的古代巴国已学会了制造这种乐器。战国到东汉或更晚一点的历史阶段中,濯水一带除发现了一些文化遗址与墓葬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现象,这里的氏族或部落集团,对青铜器有一种特殊的厚爱现象。他们似乎是有意的把青铜器送至山林进行埋藏。1990年在濯水镇原张家村出土编钟一件,经考证,系2400年前的战国时期出品;濯水杨家湾一带也出土的编钟2个。濯水编钟85濯水的宋代砖瓦陶窑考古发现
史上濯水还是兵家必争之地,土司武装在濯水发动过两次战争,太平军在这里驻军,红三军在这里强渡阿蓬江,民国时国军部队在此进行“川东整训”并设置军工企业。便利的交通,重要军政地位和悠久频繁的民族文化交流使濯水发展成市场发达的商贸重镇。久远的濯水濯水所在的阿蓬江流域,早在一万年前93交融的濯水青石街的规模不算宏大,但却非常别致。两旁的房屋均为木质结构,而山墙则是以马头墙、小青瓦为特色的徽派风格。有高达四层的吊脚楼、抱厅、过街楼、凉厅(现误为凉天)等特色集镇建筑群。濯水古镇建筑群的最大特点是土家族吊脚楼和徽派建筑的完美结合。它在总体布局上,依山就水,构思精巧,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丰富,讲究韵律;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堂皇。
文化的濯水濯水古镇的商号、商船、游摊、赶集的农民,都秉承“天理良心”的训条,这或许也正是这一点,这一“核心价值观”让他们共同构筑起了濯水的繁荣。交融的濯水青石街的规模不算宏大,但却非常别致94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宁静的夜色,如水的月光,星空笼罩下的濯水如母亲的摇篮曲,在我记忆的最深处清唱。清馨的空气之中,我享受着这些深宅大院积淀的气息,疲惫的灵魂终于找到了皈依。濯水古镇,原来你一直在这里,不动声色地等我,等了一千年。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宁静的夜色,如水的月光,95青瓦的屋顶深深的院落漫步在青石铺就的街上脚步声在时空的隧道响起勾起你久违的记忆和麻木的神经当你刚刚感觉到古建筑散发出的盐油味道突然之间发现在那一缕阳光之下浣女的欢笑充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青瓦的屋顶96
徐庭泽,1963年6月2日,原国民党空军第二联队11大队43中队上尉飞行员,驾美制F-86F喷气式战斗机飞返大陆。时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叶剑英元帅等接见了他并授予徐廷泽少校军衔,并奖2500两黄金。徐廷泽驾驶的这架编号为6272的F-86F美制"佩刀"战机被送到军事博物馆作为展品供人参观,带回来的那支突击步枪,目前陈列于重庆市警察博物馆。驾机起义归来的徐庭泽徐廷泽驾驶的这架104抗日爱国将军、重庆首任市长潘文华
1939年后,国民党军于在濯水进行“川东整训”期间,驻军中的著名爱国名将有潘文华和夏铎等人。潘文华出生于四川仁寿。国民党高级将领、二级陆军上将。历任川军教导师师长、国民党第7战区23军军长、28集团军总司令兼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西南长官公署副长官。1929年2月任重庆市历史上首任市长。1949年4月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12月9日在四川彭县龙兴寺总指挥总联名发出起义通电,宣布脱离国民党政权,接受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新中国成立后,潘文华被任命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常务委员。1950年于成都病逝,终年64岁。抗日爱国将军、重庆首任市长潘文华105
汪本善,男,1933年9月生,濯水古镇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是我国有机地球化学方面的权威专家。1956年毕业北京地质学院矿产地质及勘探系。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从事有机地球化学、石油和天然气地球化学研究。物理学家龚沛光龚沛光,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首批学生,1963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研制激光雷达高频高压电源等设备,被评为科学院重要成果;研制火箭雹云探究仪,龚沛光负责研制整套遥测系统,实现了预期设计目标;1980年从事珠峰科考气象遥测仪研制,大气物理研究所授予当年成果奖;北京325米气象塔微机系统研制,被中国科学院授予二等成果奖。著名有机地球化学家汪本善106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河古戏后河古戏是濯水独有的地方剧种。当时人们称这班戏为“人大戏”,到濯水旅游,听一场后河古戏,感受一下古镇的传统戏曲是一件必不可少的事。
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河古戏107非物质文化遗产——濯水绿豆粉濯水绿豆粉运用优质大米、绿豆,经“泡、磨、烙、烫”四道工序精制而成。将上好的大米洗净,加入一定比例的绿豆,在清水中浸泡两天后磨制,再烙成绿豆粉。烫绿豆粉也很讲究,新鲜肉末加豆瓣煸炒,加入骨头汤熬制。待汤翻滚后,绿豆粉放进水里烫约十秒钟,然后飞快地用漏勺沥起放进大碗,浇上精制的哨子,洒上姜末、葱花,淋上香醋,一大碗让人垂涎欲滴的绿豆粉就可以品味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濯水绿豆粉108民间歌舞戏曲
打镏子打镏子是土家族的打击乐,土家语称“家伙”。主要用于结婚、年节等喜庆场合,喧染气氛。民间歌舞戏曲109
110民族节庆习惯过赶年:濯水土家族春节,一般比汉族提前一两天,这就是土家族过赶年。四月八:为濯水土家族的一个重要节日。杀猪宰羊,打粑粑。女儿节:这里的端午节就是他们的女儿节,出嫁的女儿要被接回娘家,定亲的姑娘要被接到未来的婆家过节。也少不了要包棕子、挂艾草、赛龙船。六月六:相传这一天,为土王遇难血染战袍之日,为了记念土王遇难,翻晒衣物,直到第二天早晨天大亮才收进屋,表示给土王送衣服。民族节庆习惯111民间工艺西兰卡普:“西兰卡普”是土家语,意为织花的被面。雕刻:以木雕和石雕为主。大梁、门窗、栏杆、家具;门、磉磴、石花钵以及墓碑等。编织:濯水古镇的编织技艺其种类大致可分为“藤编”“竹编”“草编”三大类。绣花
烟房钱庄117汪家作坊体现了“前店后坊”的古商业建筑形式;三道大门和三个天井在一条中轴线上,庭院深深;前店与街平,作坊和居住的两进高出了几十公分;濯水古镇近代工商业的领头羊。汪家作坊118汪本善旧居镇上唯一有封火山墙的临江吊脚楼,极好的体现了徽派民居与土家族民居的完美结合;镇上唯一站在街面上,透过这栋楼的大门和地下通道就可以看到江景的建筑;我国著名有机地球化学家汪本善先生的旧居。汪本善旧居119濯河坝讲堂
并不多见的凉厅式义学讲堂,而作为“凉厅街”这一古建筑形式,目前仅存四川犍为和濯水古镇两处;镇上唯一没有大门和售货柜台的大院;宅院空间具有较为严谨的空间序列,造型独特,各进呈梯级移位,递次变化;凉厅街更是体现了徽派古民居与土家族民居建筑的完美结合。濯河坝讲堂120龚沛光故居——龚家抱厅龚家抱厅是镇上最具建筑空间特色的古民居之一,这种抱厅式的干栏建筑,在我国民居中非常少见;物理学家龚沛光故居。龚沛光故居——龚家抱厅121光顺号
佛光洞的“穴珠”等景观属国内同类洞穴少见,令127四、濯水古镇保护规划简介四、濯水古镇保护规划简介128黔江区委、区政府注重完善规划。近年来,在开展旅游资源详查的基础上,邀请市内知名机构先后编制了《濯水古镇保护性详细规划》、《蒲花河旅游度假区详细规划》,使旅游资源开发做到了科学、有序,使濯水古镇的保护有章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