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姓源流

汪姓,《古今姓氏书辨证》说“出自古诸侯汪芒氏之裔”。那么,汪芒氏是何时诸侯,汪姓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国语·鲁语下》记载有春秋时吴国使者与仲尼(孔子)的一段问答。仲尼说:当年禹在会稽山召集天下诸侯,防风氏违命后至,被禹杀死。吴使者问:“防风何守也?”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嵎之山者也,为漆姓。在虞、夏、商为汪芒氏,于周为长狄,今为大人。”《史记·孔子世家》也有基本相同的记载,但作“汪罔氏”、“釐姓”。于此可知,上古的帝舜时有个汪芒国,守封、禺二山(在今浙江武康县),国人都是身材长大的人,至禹时,国君防风氏被杀。此后,汪芒国历夏、商、周三代,亡于何时,未见史书记载。亡国后的汪芒国子孙,以原国名为姓氏,就是汪芒氏,后省文为汪氏。

汪姓还有一支出自春秋时的鲁国,系以邑为氏,即清人张澍《姓氏寻源》所云:“汪氏之先出鲁成公支子,食采于汪,因以为氏。”鲁国是姬姓封国,建都于今山东曲阜,鲁成公(公元前590年至公元前573年在位)支子(嫡妻之次子以下或妾子)食邑的“汪”当在今山东境,但具体在哪里?张澍没有交代,也不见史书记载,故尚待进一步考证。

春秋时,鲁国有童子汪踦,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与齐国军队战于郎而死,鲁人因其死于国事,以成人之礼安葬。这是见于史籍最早的汪姓人物。东汉时有汪文和,建安中以龙骧将军为会稽令,为避祸患,迁至新安(故城在今浙江衢县境),子孙蕃盛,后发展成为新安望族。据《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陈稷州别驾汪纲,陈亡,自歙州徙河间。”这说明南朝时汪氏已迁于今安微歙县,隋初有一支迁至今河北河间。又据福建《云霄县志》记载,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开辟漳州,有汪姓将佐自光州固始(今属河南)随从前往,后在福建安家落户。这说明在唐代以前中原已有汪氏的聚居点。唐初有汪华,绩溪(今属安徽,唐代属歙州)人,任歙州刺史,总管歙、宣、杭、睦、饶、婺六州军事,封越国公,其族繁衍昌盛,人丁兴旺,子孙分布于今安徽、浙江、江西的许多地方。到了宋代,汪氏已发展成为全国著姓之一,尤其称盛于黟(今安徽黟县)、歙(今安徽歙县)、婺源(今属江西)等地。宋人邓名世说:“今黟、歙之人,十姓九汪,皆华后也。”宋代以后,南方的广东、广西、贵州等省都已有汪姓聚居点。

清朝康熙年间(1662年到1722年),福建泉州人汪仰腾渡海到台湾,在新竹开垦;雍正年间(1723年到1735年),泉州人汪东文入台,广东人汪复隆入垦苗栗;此后,闽、粤汪氏又有一些人移居台湾。目前,汪姓在台湾姓氏中排名第74位。

为了进一步求发展,近代以来,有不少汪姓人走出国门,徙居海外,开拓新的事业,现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及欧美一些国家。

姓氏书列汪氏的郡望为新安、平阳;堂号为“六桂”。新安郡的治所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北;平阳郡的治所在今山西临汾市。关于堂号的来历,据《六桂丛刊》载:“宋初,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子六,分姓洪、江、翁、方、龚、汪六姓,六子处休,分姓汪。”兄弟6人同中进士,皆贵显,有“六桂联芳”之誉,所以,汪氏以“六桂”为堂号。

见于史籍的汪姓名人,主要出自隋代以后,以清代为最多。唐代有泾县(今属安徽)人汪伦,大诗人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他热情招待,李白因赋《赠汪伦》诗,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之句。南宋有文学家汪藻,诗人汪元量,宰相汪伯彦。元代有航海家汪大渊,曾两下东西洋,游踪广远。元末明初有散曲家汪元亨。明代有戏曲作家汪道昆、汪廷讷。清代有医学家汪昂,著有《医方集解》、《汤头歌诀》等,对普及医学有所贡献;有散文家汪琬;有书画家汪士慎,善诗,精篆刻和隶书,工画花卉,尤擅画梅,为“扬州八怪”之一;有军机大臣汪由敦,以办理公文敏捷干练著称,亦善书法;有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汪中,早年助书商贩书,因遍读经史百家之书,卓然成家,著述颇丰;有科学家汪莱,精通经史百家及天文历算,尤致力于西洋数学,曾自制仪器多种,测绘黄河新旧海口地势;有女作家汪端,编著有诗集、小说;还有太平天国将领汪海洋,京剧演员、剧作家汪笑侬。近现代有曾于1940年任国民政府主席的大汉奸汪精卫,还有早期话剧(新剧)活动家、演员、剧作家汪优游。

侨居海外的汪姓华人,对当地的繁荣与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涌现出一些杰出人才,其中,泰国的汪东发,拥有财富8亿美元,被列入“世界华人亿万富豪榜”。

汪姓在当今按人口多少排次序的中华姓氏中名列第57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8%,分布很广,以安徽为最,约占全国汉族汪姓人口的44%,其次,湖北、四川、江苏、湖南、浙江也较多,上述6省汪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汪姓人口的72%。汪姓不仅是汉族大姓,而且也是古今一些少数民族所使用的姓氏。例如:金时女真人姓古里申氏、汪古氏,汉姓均为汪;元代翁观(即汪古,亦作黄掴、雍古)部人以汪为氏;明、清时湖广永顺土司为汪姓;清代满洲人有汪姓,世居沈阳;清满洲八旗瓜尔佳氏、完颜氏,均有改姓汪者;清代高丽人有汪姓,世居得州;清代青海西宁木哥土司为汪姓;清代云南丽江府中旬厅土千总为汪曲批,系藏族;清代云南元江土千户为汪姓;满、土、回、蒙古、土家、锡伯、东乡等民族中也都有汪姓。

THE END
1.平阳郡汪氏宗谱平阳郡汪氏宗谱时间:2020-3-29 来源:家谱档案馆谱名:平阳郡汪氏宗谱 作者:汪厚财 版本:清道光29年(1849) 居地: 堂号:永承堂 索取号:GJ0449 联系电话:黄经理18236959530 杨经理13838390836 魏经理15324849333 0371-63605196 在线QQ:1993844815 摘要:点击排行榜 03/291左洼左氏家谱[不分卷] 12/032胡氏族谱 [9...https://www.jiapudata.com/jiapu/12187.html
2.汪氏家族辈分排名13、桐城竹林汪氏: 士德高滋植、洪谋绍翼传、修行思孔梦、积学倍增颜 (二)怀宁 1、堂号"平阳郡":祠在叶家坦。 修理本存诚,肇基由敏树,英华奕代昌,远大先荣懋。 俊秀步青云,贤良崇正务,忠厚永付家,显扬有时遇。 积德功久立,怀仁义长慕,嗣今亿万年,恪守斯垂裕。 2、马庙镇育儿村河宕组:原敦睦堂改...https://m.360docs.net/doc/1116996640.html
3.来自专栏:百家姓姓氏起源共128篇堂号:越国堂,唐代汪华封越国忠勤堂,明代汪广泽封为忠勤伯。另外,汪氏还有堂号平阳、六桂。 郡望: 平阳郡:三国时魏分河东郡置治所在平阳,相当于今天的山西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 新安郡:晋时由新都郡改置,相当于今天的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等地。隋代玫歙置,后来移到了歙县。 https://card.weibo.com/article/m/show/id/2309404801311030771855
4.汪氏家谱网汪氏族谱汪氏宗谱汪氏起源平阳郡、吴兴郡、新安郡、六桂郡;平阳堂、六桂堂 现代名人 汪洋、汪曾祺 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汪罔氏展开 字辈信息 全国各地汪氏家谱中的字辈(字派),第1至44代依次为“姬挺诵越嵩建考欣永陈良猛胜理婴晃性进达雅勇言高澄珍云讬顗广平文(和)轸澈授演道(献)恭统元(爽)叔(举)泰勋(明)僧华”,第45至57...http://www.mmxp5000.com/internet/pedia/surname-wanga
5.百家姓:汪姓的来源,姓汪的名人汪氏的堂号主要有:"越国堂",唐代汪华封越国公。 "忠勤堂",明代汪广泽封为忠勤伯。另外,汪氏还有堂号"平阳"、"六桂"。 【郡望】 平阳郡。三国时魏分河东郡置治所在平阳,相当于今天的山西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 新安郡。晋时由新都郡改置,相当于今天的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等地。https://www.51test.net/show/7314713.html
6.百家网站汪氏 休宁西门汪氏上清汪氏安徽桐城枫林汪氏安徽桐城高林汪氏赤山汪氏安徽仙源岑村汪氏中华汪氏鄞邑南雷汪氏滇黔川汪氏汪氏通宗山阴汪氏慈南汪氏城北汪氏衢山汪氏弘村汪氏安徽休宁西门汪氏振绮堂汪氏平阳汪氏杭州汪氏西溪汪氏潛川汪氏安徽西沙溪汪氏安徽余川汪氏浙江汪氏浙江岐山汪氏浙江平阳郡汪氏浙江金华汪氏浙江杭州淳安汪氏漳县...http://www.zupuyun.cn/baijia/
7.汪(Wāng)按:《通志·氏族略四》云:"汪氏,汪芒氏之裔。《礼记》有汪锜,鲁人也。"《百家姓考略》曰:"汪芒氏之后。又鲁桓公庶子满,食采于汪,因邑为氏。" 少数民族姓。湘西苗族、土家族有汪姓。 郡望·堂号 平阳郡 世德堂:出自宋代汪思温的故事。汪思温,字沫子,官至太府少卿,善待乡邻,凡迁家贫死不能葬,女不能...http://www.library.hn.cn/dfwxct/hnjpjd/wang2.htm
1.汪姓汪氏的来源和起源,姓汪汪氏的名人,百家姓排名郡望:平阳郡 名人:汪藻,汪大渊,汪昂,汪道涵,汪士慎 胜迹:缺 文献:汪氏宗谱 历史:汪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五十七,在台湾排名第七十六。汪姓主要有两个起源。第一种,是出自漆姓,古代汪芒氏的后代。上古时期,有一个巨人国,称作汪芒国。大禹为天子的时候,禹在会稽大会天下诸侯,汪芒国国君防风氏,因为晚到被杀。https://www.ceming.com/qm/bjx/%E6%B1%AA.html
2.河南内乡县永思堂汪氏渊源与史迹考略(四)平阳郡:本汪氏在唐朝前期盛于新安江流域,谓之“郡望新安”;唐开元初期盛于汪氏渊源与宋前总系·考证谱黄河西域,被敕封为“河西汪氏”。宋帝诏编全国经典百家姓,凡姓皆标郡望,新安与河西两地显然不能代表汪氏全体。于是,我汪氏宋代先贤们议定:汪氏郡望应总为平阳,平阳郡即始此也。都司马——军内部门统领或...https://www.jiapu315.com/article/6954.html
3.中国百家姓汪氏历史百家金银杏信息网主要有:平阳郡、吴兴郡、新安郡、六桂郡。 堂号 以望立堂:平阳堂、六桂堂、婺源堂、新安堂、吴兴堂、越国堂、忠勤堂。 汪氏名人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https://www.pzxxw.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82065
4.汪姓的来历和历史有哪些?汪姓的名人历史都有谁?(四)汪姓郡望和堂号分别是什么?汪姓郡望在哪些省份? 郡望 平阳郡、吴兴郡、新安郡、六桂郡 堂号 1、平阳堂:以望立堂。 2、六桂堂:以望立堂。 3、婺源堂:以望立堂。 4、新安堂:以望立堂。 5、吴兴堂:以望立堂。 6、越国堂:唐朝汪华封越国公,以望立堂。 http://xs.yishihui.net/1757.htm
5.描写清明节的雨的作文(精选77篇)年后,读到同治十年修纂的平阳郡敬睦堂《汪氏宗谱》,一揽列祖列宗之功伟,细评家规、家训、宗法、宗禁,崇尚《朱子治家格言》,为先人知书达理、文墨酣畅、富于情感,我肃然起敬,甚而骄傲,从宗法中看宗子担当,深知祭祖当是我的道义责任。尽扫墓的义务,乃宗后的孝道。 春社后的周六,回乡为故去的先人焚香,带上...https://www.ruiwen.com/zuowen/qingmingjie/2088640.html
6.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传说与区域历史...无论如何,油锅捞钱、三七分水的故事对他们还是有用的,但对霍泉南北的人们来说,它又有什么意义呢?在这里,行政区划的界限变得重要起来,因为霍泉和水神庙在赵城,不在洪洞,所有权的归属上升到县的级别。复杂的是,除五代纷乱以外,洪洞自唐至清都属于平阳郡或府(临汾),而赵城在唐属平阳,在宋则因其“姓赵”而升县...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244003416396008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