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慰安妇旧址;愚园路历史风貌区(一)
(一)上海东宝兴路慰安妇旧址
眼前的“大一沙龙”所在,只是一片年久失修、无人管理的老旧居民区。但在当年,它算是颇为讲究的。有铺着马赛克地砖的舞池和熘冰场,建有假山的大花园,典型的日式榻榻米房间,木製拉门上有精緻的富士山雕花。在那个战乱的年代,这里却夜夜笙歌,被规定只有高级日本军官才能光顾的“东洋窰子”。
这个“慰安所”旧址,如今已风光不再。只是居民和租客杂居的旧里。
仅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记录在册的,日军当时在沪建立的慰安所就有149个,涉及吴淞、五角场、四川北路、浦东等多地。它们很多都已踪迹难觅。“大一沙龙”是目前资料中所见最早有记录而仍有遗蹟可寻的“慰安所”。专家呼吁,对于这类遗址也应该保护起来,建为日军侵华罪恶歷史的陈列馆,让国人铭记歷史这一页。
现在,也有许多反对的意见,比如把“慰安妇”和“妓女”划等号,于是反对把遗址作为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所以,全上海至今没有任何一处慰安妇遗址作为文物加以保护,连个说明的铭牌也没有。公平路425弄12号原慰安妇“海乃家”的遗址属于拆迁范围,现在终于拆迁停下了,四周有围墙围着,等待处理。
(二)愚园路历史风貌区
愚园路,上海西区一条著名马路。这条马路并不宽阔,但也不短,从最东端的静安寺一直延伸到最西端的中山公园附近,全长2.7公里。这也是一条不同凡响的马路:汉奸众多且级别高的如汪精卫,周佛海等;中共地下党最高领导如刘晓,刘长胜等;大名鼎鼎的大老板如严庆祥,陈楚湘,郭棣活等,民主人士如邓演达,陈友仁,沈钧儒,蒋光鼎,李济深,黄炎培等;科学家,教育家,钢琴家,作家,音乐人,连环画家,书画家,电影演员如钱学森,陈鹤琴,顾圣婴,茹志鹃,施蜇存,黎锦晖,华三川,顾炳鑫,应野平,祝希娟等。真是人才辈出,都是顶尖人物啊。
愚园路介绍
金碧辉煌的静安寺愚园路(东面还有愚园东路)东起静安寺华山路愚园路华山路口的百乐门舞厅。百乐门是上海著名的综合性娱乐场所。全称“百乐门大饭店舞厅”。1932年,中国商人顾联承投资七十万两白银,购静安寺地营建ParamountHall,并以谐音取名“百乐门”。1933年开张典礼上,时任国民党政府上海市长的吴铁城亲自出席发表祝词,当时百乐门的常客有张学良、徐志摩;陈香梅与陈纳德的订婚仪式在此举行,卓别林夫妇访问上海时也曾慕名而来。
愚园路介绍愚园路上的国际丽都公馆下图说明。
愚园路361弄愚谷邨37号应野平旧居。应野平(1910—1990)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协常务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愚园路361弄愚谷村65号茹志鹃(1974年--1998年}旧居(逝世地)。茹志鹃当代著名女作家。
愚园路361弄愚谷村121号中共上海局秘密联络点。
下图说明
愚园路395弄涌泉坊24号烟草商人陈楚湘旧居--建于1936年。
陈楚湘(1897——1973),浙江镇海人,出身于烟草“世家”,华成烟厂,为常务董事兼总经理。生产“美丽牌”香烟,成为上海滩的名牌香烟。抗战前公司职工达三四千人,成为规模最大的民族卷烟企业。涌泉坊房产是陈楚湘投资建造的,24号童话城堡一样的陈公馆已搬进了9户普通上海人家。
涌泉坊
花园住宅
愚园路460号市西中学。市西中学前身为“尤来旬学校”,于1869年由具有中英混合血统的尤来旬女士创办。
愚园路469号,孔祥熙公馆
传说此房原为孔详熙旧居,被现业主购买后改建。极其大气,为假4层住宅,带独立车库,立面为大理石外墙,有小白宫的感觉。花园全部由南美进口草皮、泥沙制造,此房位于愚园路靠近镇宁路,是长宁区重点保护路段,环境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