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康养产业或将替代“房地产”成为中国第一产业?

一、健康产业首次被定位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并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中国大健康产业正步入黄金期,健康服务业将翻四番,3.8万亿增至16万亿,健康服务业已被国际经济学界确定为“无限广阔的兆亿产业”。

康养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

二、各地纷纷拉开康养产业大开发的序幕

1

整合康养新业态

2

构建健康医学新体系

3

打造康养服务新平台

01.康养产业界定

(一)产业定义

康养产业的内涵分为狭义和广义两方面。从狭义方面看,康养产业发展起源于健康和养老,其基本保障在于健康和安全。根据我国当前的发展情况,狭义的康养产业主要是为了应对老龄化冲击、迎合并开发老年人口消费市场,而提供的包括健康、养生和养老三方面内容的产品和服务,主要的服务对象也是老年人和对康养服务有较高质量和多层次需求的群体,目的在于健康的促进和管理,养老和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

从广义看,康养主要是指通过一定的养生和医疗手段,为满足人们对健康幸福生活的追求,使人在身体、心理、生活以及社会适应性方面都处于一种健康良好的状态。康养产业服务于全年龄段、全体居民,由健康、养生、养老向医疗、文化、体育、旅游等诸多业态延伸,逐渐形成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

(二)产业类型

表1康养产业业态分类

02.康养基地类型

(一)康养基地概念

康养基地是康养产业的载体,为康养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土地与空间资源,支撑各类康养业态蓬勃发展。对康养产业布局就必须找到适合发展的地方,并利用其自然禀赋,结合人文历史、区位便利等优势将其建设成为因地制宜的、资源互补的康养项目,开发形成康养基地。

(二)康养基地主要类别

康养基地主要包括康养主题小镇、康养产业园区、康养养护社区、康养康复医院、康养旅游区、田园综合体等产品开发模式。由于康养基地的选择和建设受地区自然禀赋的差异的影响较大,通常以基地的资源条件作为分类依据,按照森林康养基地、温泉康养基地、中医药康养基地、气候康养基地、海洋康养基地等类型,各类型康养基地的特征如下表所示。

表2主要康养基地类型及其特征

03.产业融合模式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康养产业呈现出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特征,康养+文化旅游、康养+医疗、康养+体育等融合发展模式不断涌现,康养产品和服务供给日益多元化,康养产业生态日趋完善。

康养+体育。体育运动在推进健康关口前移、慢性病干预、健康促进、生活品质提升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康养产业和体育产业的融合程度不断增强,运动康养也逐渐成为康养产业、康养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各地区发展运动康养,多数与体育旅游目的地建设相结合,依托当地的地理条件(比如山地、气候、森林、湖泊、滨海、沙滩、草场等),发展对应的大众体育活动和户外运动,比如山地运动(山地骑行、登山、攀岩、越野、射箭、探险)、水上运动(游泳、钓鱼、跳水、冲浪、划水、潜水、帆船)、户外拓展、康养运动(太极拳、瑜伽、健身操)、常规体育活动(徒步、马拉松)等康体康养活动,形成全民健身品牌,打造职业体育赛事和精品赛事IP,规划体育旅游线路,开发建设运动康养基地。

康养+保险。伴随“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以及我国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金融机构(尤其是人寿保险企业)在竞争中高净值人士的商业养老金、人寿保险、家庭资产配置(如信托)等业务过程中,为提升服务水平、实现差异化发展,逐步走向整合康养产业链资源,围绕“康养+保险”打造生态圈的道路。具体来说,保险机构通过自行打造或者外部合作,链接医疗健康资源(如生命银行/细胞库、康复医院、肿瘤早筛等检验检测机构)、养老服务资源(如高端养老社区、城市养护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各类养老地产商),从而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医疗健康养老服务解决方案。

04.康养旅游概况

(一)市场规模

康养旅游蓬勃兴起,银发族为重要推动力。从全球市场看,根据全球健康研究院GWI《2023全球健康经济监控报告》预测,2023年全球康养旅游市场规模达到8680亿美元,超过疫情前水平,2024年将达到1万亿美元,2027年则将增至1.4万亿美元。老龄化是我国未来较长时期基本国情,而银发族展现出更频繁的出游意愿和更强大的消费能力,则推动了兼顾保健、休闲、居住属性的康养旅游新业态日渐兴起。中国旅游研究院在2023年发布的《中国老年旅居康养发展报告》中指出,老年旅游将是老龄产业经济中增长最快领域,“十四五”末我国老年国内旅游收入将达到1.14万亿元,市场规模较大。

(二)发展现状

国内康养旅游初步形成以资源为依托,多种模式综合发展的格局。我国已初步形成以森林、温泉、中医药、海洋等资源为主要依托,以运动休闲、康体养生度假、康疗旅游、养老度假、文化康养等多种模式综合发展的格局。目前,国内初步形成了围绕发达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特色资源(北方森林草原、西南生态文化、海南生态气候、山东滨海)的重要康养旅游目的区域,发展出了一批以康养旅游为主要产品类型和品牌目标的企业。

我国康养旅游处于初级阶段,市场体系尚未形成。中国康养旅游仍浮于表面,现有康养旅游产业设计粗放,遍地开发却未成体系,行业内缺少康养旅游龙头企业和高端特色项目引领,康养旅游产品在规划、创意、设计等方面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养生特色难以突出,康养旅游市场体系尚未形成,与国际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

康养旅游市场竞争不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市场格局较为分散,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均较小。康养旅游企业依托的旅游资源和经营模式不尽相同,游客在出行旅游时可选择的目的地与游玩形式较为广泛,因此,本行业内各企业的市场竞争不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同时影响客源的因素还包括资源景区(点)的性质与知名度、地理位置与交通便利情况、接待能力水平以及宣传和推广等,所以各康养旅游景区(点)所占市场份额都比较小。但康养旅游行业整体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主要集中在资源、品牌、交通、网络等方面,呈现为区域性的竞争。

(三)发展趋势

开发多元化、特色康养旅游产品体系。康养旅游产品的打造更加注重将目的地特色资源与整个旅游过程相融合,开发与之相配套的多种活动,增加游客的舒适性。同时,康养产品的层次应根据旅游市场需求打造高、中、低三种类型,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人群的康养需求。低端产品主要依托景观资源优势打造“养眼”系列基础产品;中端产品可通过运动康体类养生项目打造“养身”系列产品;高端产品则以人文资源为主打造“养心”系列产品。

品牌缔造康养旅游新纪元。发挥品牌的作用对康养旅游目的地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积极发展康养旅游的大背景下,树立品牌形象,找准品牌定位是未来的康养旅游营销的关键。以地区特色资源要素为支撑构建康养旅游品牌体系,打造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如天津健康产业园、河北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江苏泰州市姜堰区等示范基地已形成大品牌。

05.森林康养概况

(一)概念及分类

表3森林康养产品分类

发展模式与市场主体。森林康养基地的主要模式为借助地方政府资源,锁定森林康养需求并建设森林康养基地,通过森林资源、森林体验项目吸引市场客群,以门票、项目经营收入、酒店以及其他配套设施收入获取盈利。森林康养基地中大部分作为国家自然保护区,其生态价值极为重要,因而在第一批以经营主体为单位申报的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中,超过60%的运营主体为林业管理局或各地政府投融资的平台企业,在保障森林林场质量、康养基地建设标准方面执行力到位。森林康养市场快速发展,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之前也吸引了诸多旅游景区开发公司、酒店管理公司以及投资机构,其在森林康养基地投资中也占据了重要地位,森林康养的具体观光、运动体验、疗愈康复等项目由专业运营公司参与开发,会更符合市场需求趋势。

森林康养重点地区。全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较好的省份为浙江、四川、贵州、福建、广西等地。

——浙江。森林康养是浙江林业第一大产业,2021年森林康养产值2348亿元,市值10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9个;全省共有70多个县(市、区)、600多个乡镇、3000多个村、50多万人直接从事森林康养经营活动,带动社会就业200万人,带动其他产业产值近1000亿元,重点地区农户增收40%以上来自森林康养产业。

——贵州。贵州省2021年森林康养全产业链实现产值1965.72亿元,占林业总产值一半以上,重点打造“大生态+森林康养”林业经济发展新模式,形成了山地气候型、山地温泉型、林茶复合型、林药结合型等多种特色康养方式,并在全国率先将森林康养合规性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广西。2021年广西林业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年接待游客1.45亿人次,总消费额1300亿元,占广西文旅产业收入总额的20%以上。根据《广西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致力打造广西成为森林康养大省(区)和世界级森林康养目的地,力争到2025年,森林康养综合收入达1000亿元。

06.温泉康养概况

温泉康养是体验旅游与康养产业相结合的特色产品,以温泉酒店、温泉公寓、温泉疗养院、温泉度假村为主要载体形式,具体业态大致为各类温泉泡池、特殊疗浴(如泥疗、沙疗、盐浴等)、按摩、养生膳食、健身运动等。我国很早重视温泉的康养功能,1983年卫生部发文设立4个康复中心,其中北京小汤山康复中心(现为北京小汤山医院-三级综合医院)、辽宁汤岗子康复中心(现为辽宁省鞍山市汤岗子医院)、广东从化康复中心均充分利用当地的温泉资源。

(二)竞争格局

企业区域性布局特征明显,集中在温泉资源丰富的省份。2005年经国土资源部地质普查后初步统计,全国各省(区、市)已发现温泉3150处,各省(区、市)都有分布,其中,云南、西藏、广东、四川和福建温泉出露的数量最多,居前五位,约占全国温泉总数的70%。据中国温泉协会数据显示,梳理全国重点温泉企业,主要集中于广东、云南、辽宁、河南、江苏、福建等地区。上述地区温泉企业密集度高,说明温泉开发程度较高。

表4全国重点省份温泉企业数量(2021年)

温泉开发和运营具有较高的行业壁垒。1)企业需要拥有温泉水资源开采资质。开发地热温泉项目需要获得相应的地热采矿许可证。采矿权许可证由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由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按照法定的权限颁发。采矿许可证不得买卖、涂改、转借他人。这一规定提高了企业进入温泉开发的门槛。2)较高的资金投入。温泉建设属于重资产投资,温泉企业平均投资额超过3亿元。但据中国温泉协会《2019中国温泉旅游产业发展报告》数据,温泉旅游企业的年均利润在1000万元左右,温泉行业投资盈利率普遍偏低。

因疫情影响温泉康养市场向酒店运营模式回归。近些年,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追求,温泉与地产关系愈加密切,围绕温泉主题的度假公寓、旅居社区等温泉小镇、温泉综合体等地产项目呈现井喷式爆发。市场的盲目开发使得温泉康养发展同质化严重,市场供给趋于饱和。疫情影响下,温泉康养的开发和运营重新回归到温泉养生的本质,重点发挥好温泉康养酒店的商业模式,在此基础上寻求未来市场突破。

“温泉+”多样化的主题温泉旅游产品是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温泉旅游的深入发展,温泉地区将结合本地特色旅游资源,进行多样化产品打造,如“温泉+民俗风情”“温泉+自驾车”“温泉+体育”“温泉+美食”等。同时,未来结合医养功能,聘请医疗保健专家团队,设计各具特色功能的温泉池,如加入各种中草药和花粉的药浴温泉,具有泉水按摩功能的音波喷射泉等。

07.中医药康养概况

图1我国中医药康养基地分布情况

08.运动康养概况

(一)概念及类别

运动康养是在康养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运动与旅游、医学相结合发展的一类重要业态,消费者通过日常休闲运动、运动旅游、运动康复方式达到健身、娱乐、诊疗等效果。运动康养按照康养效果可分为健身运动康养、健美运动康养、娱乐运动康养以及医疗运动康养。从经营内容看,运动康养业态包含运动体育场馆、运动旅游小镇(也称为“体育旅游小镇”)以及运动节事运营等。

图2运动康养类别

运动康养的主要载体为运动体育场馆、运动旅游小镇(体育小镇)等。由于疫情影响,运动康养业态受到全面冲击,各类运动场馆、运动小镇等项目暂时关闭,运动体育赛事不断取消,运动康养领域的企业承受巨大的运营压力。

运动体育场馆通过聚集地产企业或投资机构注入资本,吸引体育企业、旅游企业参与运营。运动节事运营通过策划观赏型或参与型的大众业余运动赛事等,吸引大众消费者参与,塑造运动节事品牌,从而通过与各类赞助商、转播方合作获取盈利,如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马拉松比赛、泥泞跑或观赏娱乐性较强的哈尔滨冰雪节等。

社会变老,是我们每个中国人跳不过的一道大题。

希望我们从今天开始,行动起来。让更多人可以有尊严地老去,有尊严地离开。

为了我们的父母,这是我们人生的来时路;同时也是为了我们,老去是我们人生的归途。

如果我们知道十年后有哪些事必然发生,那今天最好的策略,就是走出去看看,哪些人和哪些模式,能够在老龄化社会和低增长时代继续前进,走在前面。

THE END
1.2024名称:2024-2030年中国旅居养老市场现状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编号:2735155 ←电话咨询时,请说明该编号。 市场价:电子版8500元 纸质+电子版8800元 优惠价:电子版7600元 纸质+电子版7900元 可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 热线: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邮箱:KF@Cir.cn 下载《订购协议》 提示...https://www.cir.cn/5/15/LvJuYangLaoHangYeFaZhanQuShi.html
2.明日开幕!2024Hotel&ShopPlus蓄势待发,精彩抢先看!2024 IDF中外设计师高峰论坛以“突破·重塑”为主题,嘉宾阵容令人瞩目,包括知名设计机构Concrete创始人Rob Wagemans、法国国宝级设计大师Tristan Auer、活跃于中东高奢酒店设计圈的Kristina Zanic与国际酒店管理集团设计总监等。他们将聚焦奢华设计、翻新改造、可持续发展等热点话题解读最新行业趋势,首度解密大阪W酒店、戛纳丽...https://m.jufair.com/information/109704.html
3.酒店设计新趋势:康养型酒店成全球新业态高星级酒店设计通常只需要考虑健身房和游泳池的功能空间,但康养酒店还包含了按摩空间、锻炼空间、水疗空间、美容空间、体检中心、咨询用房等功能空间设计,需要设计师更全面的进行康养服务了解与空间动线规划。 三、客房设计不同: 由于使用人群具有高端性、私密性、中长期等特征,康养酒店的客房设置与常规的星级酒店也有诸多...http://www.tailormatch.com/h-nd-10.html
1.民宿业拐点已至,银发族订单占比增长超五成!“民宿+养老”成行业破...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再次提到:培育一批中高端酒店品牌和民宿品牌,支持住宿业与旅游、康养、研学等业态融合发展。 (图源:小红书) 国家层面政策牵引下,各省市相应也推出了一系列民宿产业发展的方案与措施。 今年以来,贵州、安徽、湖南、广东、哈尔滨等地相继出台相关文件,进一步规范...https://www.ageclub.net/article-detail/4532
2.高投资回报率康养设施提升酒店收入与体验TTGChina而且,当今酒店康养概念不再局限于水疗中心或健身房,更涉及客房内设施、健康饮食和社区活动、静修课程等,酒店有越来越多的发挥空间。通过各种设施和服务的整合,酒店还可提高交叉销售或追加销售率,同时进一步加强客户体验、渗透新的细分市场。 酒店应考量自身属性以及目标市场 提供合适康养产品...https://ttgchina.com/?p=114251
3.新市场环境下,酒店如何重构营销路径,迭代运营模式?产经在随后的讨论环节中,嘉宾们就酒店行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一致认为,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酒店需要不断创新和迭代运营模式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这包括提升服务质量、优化产品线、加强品牌营销等方面。 黄鉴中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本次论坛为酒店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https://www.xyxww.com.cn/jhtml/chanjing/4639.html
4.酒店新业态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多选题】集团总部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有( )。 A. 服务功能外包 B. 总部组织结构不断精简 C. 战略等功能强化 D. 提高总部影响力 E. 提高集团综合效应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参考解析: 度假酒店势不可挡;美丽乡村体验乡情;分享住宿渐成时尚;产权酒店投资多赢;智慧酒店颠覆传统;康养酒店拓展领域 AI解析 ...https://www.shuashuati.com/ti/e45a3fb22c4e45e6a69caa3d18405076.html
5.2018年度中国十大城市中高端酒店市场大数据白皮书(精华版)本报告选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苏州、重庆、成都、天津和武汉十大城市,四个维度分析其酒店市场现状,并提出了未来发展趋势猜想。 数据说明 文中涉及市场规模、各大酒店运营状况等数据,均来源于当地统计局、当地旅游局、网络公开数据以及相关调研考察,由迈点研究院整理统计完成。 https://jdgl.qchm.edu.cn/2019/0401/c5282a43745/page.htm
6.Wellness后疫情时代的1210亿美元精神康养产业经济vol.3前两篇介绍道,精神康养产业是身心健康(Wellness)产业下的一个分支,属于非医疗/非传统医学/预防性医学的一个分支,于2020年达到1210亿美元的全球规模,全球康养研究院(GWI)将其分为自我提升,冥想和正念,健脑保健品和植物制品,感官、空间和睡眠四大板块。下面将逐个板块介绍它们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2Fnote%2F841220248%3F%26
7.一文看懂酒店行业未来10年发展格局同时,2014年国务院出台的旅游意见指出,“鼓励发展特色餐饮、主题酒店”,引导国内外酒店开始全面布局主题酒店。 这一时期诞生了IP酒店的代表品牌“亚朵”,以及各地民宿类酒店、康养酒店、养生酒店、文化酒店、城市旅行酒店、目的地酒店等多种类别及形态,酒店行业的品类开始多样化、多元化、丰富化。 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1222717.html
8.中国酒店业趋势发展论坛暨康老板·氧吧酒店周年庆典在京举行其中近七成较疫情前实现正增长,平均增长42%,新的住宿业态不断涌现,如绿色饭店、亲子酒店、休闲度假酒店、康养酒店等为酒店行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比如康老板推出的“氧吧酒店”,正在把酒店客人的健康住宿体验普及到千家万户,中国饭店协会在未来的服务过程中将以绿色化、数字化、品牌化、特色化高质量发展推行五大...https://china.qianlong.com/2023/0711/806890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