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YO怎样威胁到如家和汉庭?

酒店行业的一个核心矛盾是,没有品牌的单体酒店渴望连锁化,它的出路也在连锁化,但是它们的规模和资本、资源却限制了其连锁化的可能性。

而这就是OYO的机会所在。

OYO,印度规模和市值第一的酒店品牌,在进入中国短短18个月后,就成为中国品牌连锁酒店第一大单体品牌。其50万房间数量超过了第二名的如家和第三名的汉庭相加起来的规模。

但其实,国内酒店市场早已经被美团、携程、华住等巨头盘踞,这里面为何还有OYO生存的空间?OYO又是如何找到差异化竞争的市场的?

此外,OYO的商业模式是饱受争议的。OYO将其在印度市场得到验证了的商业模式搬到中国来,但能否长在国内土壤里?

我们来一一解答这些疑问。

从印度到中国

OYO如何找到了错位竞争机会

▍洞察印度市场痛点

1994年,RiteshAgarwal出生在印度一个小城市的中产家庭。他8岁开始学习编程,13岁就开始自己做生意,17岁创办了第一家公司,18岁时被印度管理学院录取,但当时,他迷上了一家公司的商业模式,这家公司就是爱彼迎(Airbnb)。

于是,在入学的第三天,他就决定辍学去创办一家对标爱彼迎的旅游平台。到了23岁,他与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一同被评为“最年轻独角兽缔造者”。

2018年9月,Ritesh创立的OYO获得由软银愿景基金领投的8亿美元的E轮投资,投后50亿美元估值使其一举超过了印度最大的印度酒店集团,成为印度规模和估值最高的酒店。

回看OYO创业缘起,是因为Ritesh发现了一个市场痛点——印度极度缺乏同时兼顾“价格、位置、质量”三方面需求的经济型酒店。

从前,在酒店行业,如果你想开创一个新的品牌,做法非常简单:先做几家直营店,形成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和管理模式,然后输出这个模式,进行品牌加盟,收割利润。这是行业已经被证明的商业模式。

Ritesh想,如果能把提升居住体验的价值交付给用户,但是维持原来的低成本,这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商业模式。事实上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这个商业模式叫做经济型品牌酒店,但是在2013年的印度,这样的业态是不存在的。

当时的Ritesh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他从C端用户的痛点出发,没有遵循一分价钱一分货的传统逻辑,而是开辟了一个经济型酒店的细分市场,尝试非常独特的轻加盟经营模式。

2013年,他获得了一家经营不善的、有着15个房间的小旅馆的部分房间运营权。

Ritesh首先花了3500人民币,买了一些抱枕、灯具,用软装把整个的酒店的氛围提升了许多,然后冠以这些房间一个统一的品牌“OYORooms”。

他的目标非常明确——要以产品和用户体验为中心去运营这家酒店,包括物业达标,品牌建设,合理定价,流程管理,会员体系和全网营销。

在他的努力下,这家酒店的入住率很快就从20%上升到了90%以上。

从一开始,OYO就刻意避开了自营之后再加盟的重资产的路径,发挥了自己在品牌和技术上的优势——基于既有酒店的改造,放弃了标准化,降低了运营成本,同时提升了用户体验。

这样一来,加盟OYO的小酒店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于是就有更多人愿意把自己的酒店交给OYO来打理,实现了连锁化和智能化。

本质上,在酒店行业这个赛道里,OYO做的事情就是错位竞争。错位竞争的实质就是与其更好,不如不同。在巨头已经突出的领域里,如果作为一个模仿者去和巨头直接竞争,是没有任何的胜算的。幸运的是,错位竞争是上帝给创业者开的一扇后门。

▍洞察中国市场机遇

如今,Ritesh同时兼任了印度和中国区CEO的职位。那么,他是如何带领着一家成立仅五年的创业公司,闯入全球最大酒店集团的矩阵之中的?

我们来系统地复盘中国酒店行业的情况。在中国,连接酒店和旅客最重要的是OTA(OnlineTravelAgency,在线旅行平台)。其中携程是最大的在线旅行平台,市场占有率超过50%,加上艺龙,飞猪,美团,点评等平台的市场占有率已经接近99%。

我们再看一下中国酒店的盈利情况如何。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首旅如家总经理孙坚曾说过:“酒店住宿行业经营效益率效益低下,总体经营处于亏损状态。”事实上,主流酒店的盈利能力是不错的,真正亏损的是那些没有品牌的单体酒店。

那么,如何评估酒店的盈利能力?酒店业最关键的核心指标有两个,一个是已售房的平均房价,第二个是入住率。

这两者相乘等于“每间可售房收入”(RevenuePerAvailableRoom,RevPAR),每间可售房收入直接体现了酒店的经济效益的差别。

所以,品牌连锁酒店与单体酒店间的盈利能力落差,在于巨大的“每间可售房收入”落差。

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落差?

我们按照房间规模来分一下类。在中国,大于70间的酒店,占总数的48%;而小于70间的酒店占总数52%,其中30间到70间之间的规模占26%。30间以下的,它们现在已经可以开始尝试民宿,短租公寓等模式。

唯有这26%的30间到70间体量的酒店正在苦苦挣扎,没有出路。

首先,这部分中小单体酒店的平均房价和入住率,与头部酒店都存在数倍的落差。

其次,这些单体酒店的经营者普遍没有太高的行业认知,产品没有品牌,线上获客能力弱,用户住宿体验也差,所以往往是在盈亏点上徘徊。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不赚钱就没法投入,不投入就更不赚钱。

并且这部分中小独立酒店的规模也达不到加盟的下限要求。到今天为止,中国酒店品牌连锁化率也只在20%左右,而在美国这个比率大于60%。

行业专家认为,从酒店行业来看,连锁和智能化都是重要的方向。单体酒店的出路在于连锁化。这时候我们就看到了一个核心矛盾,单体酒店渴望连锁化,它的出路也在连锁化,但是它们的规模和资本、资源限制了其连锁化的可能性。

这时候,OYO错位竞争的机会就来了。

将中国作为战略重点

OYO的打法和挑战

▍突破这26%的中小酒店

按照规模而言,在中国,70间以上的酒店有一半已经完成了品牌连锁化,这就是过去巨头竞争的主战场。但被遗弃的中小单体酒店也有它们的优点。

首先,它们的地理位置往往不错,即所谓的A类地段的C类门店,这样一来线下客流就比较稳定。此外,单体酒店的经营成本比较低,尤其体现在人工和租金上。

这里面最关键的是,由于单体酒店平均价格低,入住率低,它们提升经济效益及“每间可售房收入”的潜力就很大。

OYO是具体如何计划和执行的?我们访谈了OYO中国的合伙人李维:

对OYO来说,四个能力最重要:房地产、改造能力、运营和用户体验、分销能力。

首先是开发阶段。OYO有自己一套的物业评价体系,如果物业符合这个体系,会由BD努力说服业主参与轻加盟,并确定加盟条件,进入改造阶段。

进入运营阶段以后,OYO承诺会为每三家酒店配备一个酒店经理,免费培训酒店工作人员。并且免费提供酒店管理系统。比如有用户投诉,或者在在线旅行平台的评价由OYO来统一处理。此外,OYO统一做定价和收益管理工作,最大化各个酒店的每间可售房收入。

在分销支持上,OYO统一来做在线旅行平台的线上全网营销,并建立自己的APP会员体系,为线下酒店导流。

在这样的改造流程下,把OYO的加盟条件和传统酒店一做对比,不难发现,这对中小独立酒店是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的。

我们来总结一下OYO在中国的错位竞争的战略。从表面上来看,OYO充分利用了酒店住宿下沉市场规模的增速红利,所以有很多媒体把OYO称之为酒店行业的拼多多。

但是,OYO的模式,真正的价值在于看到了中小单体酒店急需连锁化和智能化的红利,用放弃标准化的轻加盟模式,实现了与主流品牌加盟模式的错位竞争。

▍OYO印度能否copytoChina

为了研究OYO中国的运营效果,我们请来企业增长研究机构增长黑盒做了数据分析。抓取了全网的数据后他们发现,确实有部分酒店在加盟OYO以后,入住率得到显著的上升,但也有部分酒店成绩平平。

总体来说,OYO的运营工作是能改善加盟酒店的入住率和每间可售房收入,并最终让商家看到了营收的增长的,不过这个数据还有很大的改进和上升的空间。

这也让OYO在中国市场面临着一系列的压力和挑战。

核心问题是,OYO中国是否形成了类似于OYO印度的那样的增长效应。我们归纳一下目前看到的事实。

事实一:中印市场有巨大的差别,正因为这个巨大的差别,使得在印度已经验证的商业模式,在中国要重新探索和调整。

OYO把E轮的钱6亿美元allin到中国,本质上是拿了E轮的钱到中国来做E轮的事情,但是其实从A轮到E轮所有的坑它都要踩一遍,验证一遍。

事实二:根据调研,OYO中国在关键能力上,尤其是产品和运营能力存在明显的不足,与业主的博弈阻碍着可持续扩张。

首先,OYO激进的扩张带来了非常高的成本,造成了其对融资的持续依赖。公司上下为了一个签约房间数KPI狂奔,造成了大量动作变形。它不计成本、不设限制地签约新店,很有可能使得OYO对签约的部分酒店没有盈利预期,这就会导致加盟酒店的效益提升效果参差不齐。

并且,根据我们搜集到的反馈,客户体验也没有实质性地得到优化。OYO中国并未将产品和用户体验作为增长引擎的核心。

其次是OYO与业主的博弈关系。OYO在进入中国的时候,对自己的模式非常有信心,所以第一批签的酒店全部是一年期,而且签了非常低,约3%的提成率,希望再续约的时候能提升。

但当第一批签约酒店要到期的时候,优质的酒店很有可能会被竞争对手挖走,所以,收款率和续约率存在着挑战。

事实三:中国市场中外来玩家的“水土不服”综合症。

OYO中国最大的挑战在组织能力方面。

首先,由于OYO中国的核心团队中,大部分人都不是创业阶段,而是成立了OYO中国之后招聘进来的,那么核心团队没有创业阶段的磨合,会影响达成战略、战术共识的效率。

其次,OYO刻意弱化酒店管理背景人员在核心团队中的位置的组织文化,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未必适合。

OYO印度有一个文化,就是在高层中没有来自酒店行业的人,因为他们认为OYO的文化、商业模式跟传统酒店是不一样的,而且这一点在印度也得到了印证。所以,OYO中国也几乎没有拥有酒店背景的高管,但是在中国竞争已经这么激烈的情况之下,这是否合适,要打一个问号。

未来OYO将以何种姿态应对挑战,能否破局,让我们拭目以待。(完)

THE END
1.有钱有“闲”业主讲述他们眼中的OYO2.0旅游频道面对火爆的OYO模式,面对行业巨头纷纷出手的单体酒店,在这短短50天的时间,签约业主如何看待OYO2.0的经营模式?OYO又是用什么方式让合作业主签约不断?业主对OYO人有哪些看法?近日,部分业主与OYO高层一同面对媒体,用最真诚的话语讲述了他们眼中的OYO 2.0。 恶性循环难发展 OYO精准解决经营痛点 ...http://tour.youth.cn/xw/201908/t20190801_12027088.htm
1.红利出清利润缩水,酒店与OTA如何扭转颓势实现共赢?因此,那些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机制,围绕用户解决痛点、优化体验的OTA平台,才能让客人从一次性客人变成持续性客人,铸就内生增长的不竭动力,成为打开市场的“金钥匙”。 当前,酒店与客户的非现场沟通、交流,大多借由OTA平台完成。比如入住前,用户对酒店设施环境的了解、咨询;临时发生变化,协调更改等事项,消费者大多会联系...https://blog.csdn.net/Xiaoxiang_Lee/article/details/143978855
2.锦江酒店:2年疫情市值翻2倍,靠的什么逻辑?最近一段时间,多家券商对锦江酒店保持了较高的关注度,连续出了几篇深度研报,对锦江酒店的逆势扩张表示看好。东兴证券的观点也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认为在疫情影响下单体酒店经营承压,加盟意愿提升,马太效应强化,龙头酒店抓住行业整合机遇,锦江酒店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https://m.tmtpost.com/5992907.html
3.轻住简介轻灼店轻住酒店旨在让用户以更加轻松的心情入住酒店,体验热情优质的酒店服务。 同时,轻住酒店通过“品牌认证、轻改造、线上营销优化、会员体系搭建、系统输出、运营培训指导”等多维度服务为单体酒店赋能。帮助加盟酒店提升运营效率和综合收益。 轻住集团,是中国近两年新崛起的酒店赋能平台,旨在依赖科技驱动打造系统化平台能力引领...https://www.cnpp.cn/pinpai/131806.html
4.山东酒店加盟品牌排行榜十大品牌骏怡酒店是全国知名的轻标准连锁酒店 ,隶属于尚美生活旗下,成立于2011年底。骏怡始终秉持“轻标准”加盟策略,倡导重设计、轻改造的理念,让单体酒店在无需 歇业的情况下,局部改造硬装、门店三招、大堂及客房装饰上进行软装升级即可让酒 店形象焕然一新,轻松加入品牌连锁酒店体系。 https://www.chinapp.com/shidapinpai/175996/
5.单体酒店烧钱“脱单”能走多远?今年以来,定位中低端、下沉市场的国内单体酒店“江湖”波澜汹涌,这个长期以来被忽略的蛋糕引来了包括OYO、华住、同程艺龙、携程等玩家的加入,以连锁化、品牌化的模式迅速扩张,尤其是在互联网思维下,“轻加盟”的模式让单体酒店与品牌的签约速度不断加快,“几乎每半小时就有一家新增签约酒店”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这一...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1912031310450427.html
6.OYO酒店合伙人李维:“OYO效应”解决中国酒店业四大痛点美通社PR李维表示,当前中国的单体酒店,尤其是经济型酒店领域,酒店业主普遍面临着“碎片化、同质化、管理粗放、渠道和品牌受限”四大痛点,亟需在专业化、品牌化、标准化等方面获得助力。但是要加盟传统的连锁酒店品牌,酒店主又面临着高成本、低效率和低回报的难题。 https://www.prnasia.com/story/230100-1.shtml
7.“免费邀请函”2016中国酒店服务创新论坛(苏州)论坛将揭晓“2016中国酒店业服务创新标杆酒店”、“2016中国酒店业十大卓越服务酒店”奖项及“2016中国酒店业十大优质服务创新实践”案例。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山水苏州,人文吴中。 中国服务,论道石湖; 细意浓情,体验金陵。 我们诚挚地邀请您相聚苏州,共襄盛典!金秋十月,让我们与石湖金陵有个约会!https://www.liuweihotel.com/index.php/home/article/detail/cid/28/id/534.html
8.单体酒店迎来产业升级,风口之下H连锁酒店如何打造新传奇最近这股旋风已经刮到了酒店行业,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大潮似乎已经过去,大家开始把目光关注到了更为下沉的单体酒店领域。据官方数据显示,中国有约92万家,超过85%的单体酒店存量,可触达的市场规模超过1.6万亿元。然而,单体酒店普遍存在的分散式布局、非标化产品、低消化运营等痛点严重阻碍了整体行业转型升级,用户体验不言而...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569608
9.国内最大单体酒店如何实现满房收益,IP营销?10月14【酒店高参】如今随着消费者对酒店消费的升级与变化,酒店数量激增使得行业竞争加剧,酒店管理团队的能力,对酒店经营表现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酒店经营乏力已成为了一种共识,尤其在疫情之下,数以万计的酒店惨遭淘汰。在没有业绩如同死亡的酒店行业,酒店运营还能凭借什么找到新的营收增长点?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665690138&efid=k3j0ogqbFT7dAn9zkX1yow
10.财说国庆出游,你选了连锁酒店还是单体酒店?界面新闻品牌连锁酒店的优势就在于可以用自己的订房系统为旗下加盟店导流,当然也要收取一定的渠道费但远低于OTA的抽佣。 针对单体酒店发展的痛点,OYO酒店的商业模式应运而生。 自2017年起,OYO酒店带着新的商业故事进入中国。2年过去了,OYO覆盖城市337座,加盟酒店1.3万家,房间量突破59万。OYO提出免收加盟费的“轻加盟模式...https://m.jiemian.com/article/3539659.html
11.逸柏酒店集团,助力单体酒店走向连锁化品牌化之路目前中国酒店行业已从早期追逐做增量市场,进入到深挖存量市场价值空间的新阶段,竞争越趋激烈。同时,伴随着下沉市场消费升级,消费者对于住宿产品的品质要求也与日俱增,单体酒店亟须全方位的提升。只有解决单本酒店品牌效应弱、客群渠道单一、经营成本高等痛点才可以市场竞争中站住脚跟。https://www.meadin.com/pp/213524.html
12.单体酒店市场再掀高潮,阿里入局能否改变格局?股票频道而在中国约有超过4000万间,其中90%以上是OYO酒店的潜在目标市场。这是一个隐藏的蓝海市场,市场规模近万亿元。这些中小单体酒店多分布在三线城市及以下,客房数量小于80间,无品牌、无运营管理经验、收益率低下是酒店业主长期以来的发展瓶颈和痛点。 一方面是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可挖掘的蓝海市场,另一方面是资本市场的持续...https://stock.hexun.com/2019-09-27/198703626.html
13.7月4日单体酒店及中小型连锁酒店由于没有集团化自建渠道以及会员优势,充分利用OTA平台是酒店提升业绩增长的重要途径,OTA的网评、流量与转化提升是也是酒店运营人员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 课程二:绩效管理与服务提升 酒店要实现优质服务,必须实行有效的绩效管理,这样才能激发员工最大潜能。很多酒店考核指标过于单一,过度重视财务指标...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8788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