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机构一致看好的十大金股股票频道

首旅酒店(600258);展店升级为长期蓄势静待复苏释放业绩弹性

类别:公司机构: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王洪岩日期:2022-01-11

主要观点:

短期:疫情催化中小单体酒店追求连锁提升,下沉市场空间广阔

受疫情影响,连锁与单体酒店经营情况加速分化,连锁酒店通过减免加盟费、提供疫情应对方案等方式缓减加盟商的经营压力,而单体酒店由于缺乏成熟的管理体系、会员流量和集约化运营支持面临经营危机。疫情加速了连锁化进程,截止2020年末,我国连锁化率为31.5%(+6.6pct,2016~2019连锁化率平均年增长2.3pct),对标全球平均连锁化率(41.9%)和美国连锁化率(72.9%),还有提升空间。分城市级别来看,三四线城市连锁化率仅为24%;分房量来看,房量小于70间的酒店连锁化率普遍较低,15~29/30~69间客房的连锁化率分别为6.1%/20.5%。下沉市场有望成为未来连锁化率提升的机会区域,短期来看中小单体酒店或成发展主体。连锁酒店龙头凭借规模优势、品牌优势、运营优势采用加盟方式逆势扩张,一方面可以提高单体酒店经营业绩,另一方面可以缓解连锁酒店RevPAR带来的周期性效应,带动业绩稳定增长,实现双赢。

中长期:供需双向催化,结构向中高端转型升级

从需求端来看,将旅游和商旅作为主要受众群体分析,(1)从旅游角度看,消费升级叠加出行频率增加,共同促进需求增长。不考虑疫情影响,截至2019年末,中国旅游人次达到60.1亿人,2014-2019年CAGR为10.71%。国内人均单次旅游花费从2014年的839.7元提升到2019年的953.3元。(2)从商旅角度看,商旅需求对中高端偏好增加,2020年中国商旅消费者更加偏好中端酒店,占比58.16%(+3.33pct)。在需求持续增长引导下,酒店方为了缓解经济型酒店房价上涨不及成本而带来利润收窄的压力,加速经济型向中高端转型升级。从中长期来看,酒店档次结构和人口收入结构相匹配,截至2020年末,中国中端酒店占比(32%)低于中国中产阶级占比(46%),中端酒店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公司发展:开启三年万店计划,重点发力中高端和云酒店

投资建议

疫情影响下连锁化提升,酒店龙头优势凸显。公司加速拓店,布局中高端酒店,同时推出云酒店深耕下沉市场,发力中小单体酒店,随着疫情影响转淡,需求有望全面复苏,带动公司业绩释放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EPS分别为0.12、0.55、0.77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22、47、34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影响需求回暖,拓店速度不及预期

保利发展(600048):业绩承压穿越旧周期融资优势凸显新格局

事件

公司发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公告: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850.5亿元(+17.2%);归母净利润275.8亿元(-4.74%);基本每股收益2.30元(前值2.42元)。

销售端稳步增长,权益比保持稳定

销售端:2021年1~12月,公司销售稳步增长,实现累计签约金额5349亿元(+6.4%),签约面积3333万平方米(-2.2%),销售均价16049元/平方米(+8.8%)。Q4单季度签约面积789万平方米(-18.2%),签约金额1247亿元(-8.0%),销售均价15800元/平方米(+12.6%)。根据公司公告及克尔瑞百强销售榜单,计算得公司2018~2021年权益比分别为:71.0%、69.1%、72.0%、69.5%,总体稳定在70%上下水平。

财务稳健融资顺畅,拿地兼顾规模与利润保障财务端:截至2021Q3末各项指标均符合“三条红线”中绿档企业标准,其中公司净负债率约67.6%;剔除预收账款后资产负债率约65.6%;覆盖短债倍数近2.3倍。截至Q3末,公司在手货币资金约1321.1亿元,短期偿债能力强。

融资端:公司2021年全年成功发行4支中期票据、8支一般公司债及5支ABS,共计发行规模214亿元;其中Q4共成功发行2支中期票据,发行规模共计50亿元,票面利率分别为3.25%、3.55%。并于2021年12月29日,公司董事会全票通过《关于注册100亿元中期票据的议案》。

公司于2022年、2023年到期境内债券规模分别为94亿元及84亿元。

土储端:兼顾规模与利润保障。2021年全年,公司新拓展项目145个,新增建面2722.3万平方米,总拓展成本1856.8亿元。其中,公司Q4放缓拿地节奏,新拓展项目32个,新增建面538.7万方(占比全年20%),总拓展成本422.7亿元(占比全年23%)。公司2021全年投销比约34.7%,相较40%的监控指标仍存提升空间,未来在拿地策略的调整上具备灵活性。

公司坚持以核心城市及城市群为主的战略布局,深耕国家重点发展区域,土储资源充裕且布局合理。凭借央企背景及行业龙头的双重效应,净负债率及融资成本均处于行业较优水平。公司拿地张弛有度,兼顾资源获取与利润保障,未来规模提升可期。夯实主业的同时,“两翼”业务取得长足发展。预计公司2021~2023年EPS为2.30、2.46、2.65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6.8、6.4、5.9倍,维持“买入”评级。

销售不达预期、调控政策超预期收紧、融资成本上行、利润率下行、新增项目权益比降低等。

恒立液压(601100):与埃地沃兹达成战略合作多元化战略取得突破

类别:公司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周尔双/朱贝贝/罗悦日期:2022-01-11

事件:2022年01月7日,恒立液压官方公众号宣布,公司与埃地沃兹(Edwards)达成战略合作,为其提供真空泵铸件。

投资要点

供应全球龙头Edwards真空泵铸件,有望贡献上亿元年收入体量

埃地沃兹Edwards为全球真空泵龙头,1919年成立已有100多年历史,1975年业务覆盖全球75个国家,于2014年被Atlas收购。据恒立液压公众号,Edwards在半导体真空泵全球份额高达95%,锂电池、光伏、医药等领域真空泵的全球份额达70%。2014年,Edwards收入规模约7亿英镑。根据铸件占真空泵价值量10%-20%测算,Edwards真空泵铸件年铸件采购额约为5-20亿元人民币,随着恒立与Edwards合作深入,我们预计未来单Edwards真空泵铸件业务即有望贡献恒立上亿元年收入。

切入半导体、新能源、医药行业,多元化战略取得突破

据ISVT,2019年全球真空泵的市场规模约350亿元,其中半导体用真空设备约135亿元,占比38%为最大的应用领域。Edwards收入结构方面,2012年半导体真空泵占收入比例37.3%,与行业基本一致,此外通用真空泵、新兴领域真空泵、服务收入占比分别为28.4%、7.0%、27.3%。Edwards半导体客户包括晶圆厂及半导体设备厂,2010-2012年公司最大客户为三星,收入占比分别达15.1%、13.6%、13.4%。此次合作彰显恒立过硬的铸造技术,并为公司切入半导体、新能源、医药行业打下基础。

转型通用型核心零部件公司,估值极具吸引力

根据我们此前深度报告测算,2020年国内挖机液压件市场约为200亿元,非挖液压件市场约为挖机领域3倍(600亿元),2020年恒立非挖油缸+非挖泵阀收入仅16亿元,渗透率极低,远期拓展前景可观。对标全球平台型液压件龙头力士乐,恒立由挖机专用向通用核心零部件公司转型,进入3倍于挖机液压件的通用液压件领域,打开第二增长曲线。我们预计未来公司单个新品即有望贡献上亿元年收入,品类丰富且推出新品速度加快。相对通用设备及零部件可比公司,恒立估值已极具吸引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为国产高端液压件稀缺龙头,具有强拓品平台化能力,拓展通用领域打开第二增长曲线。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27/35/45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43/33/2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非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挖机行业大幅波动。

兴业银行(601166):龙抬头

类别:公司机构: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梁凤洁/邱冠华日期:2022-01-11

报告导读

年度首推品种:本轮龙头银行,首家业绩快报超预期,开启“龙抬头”。

兴业将是本轮银行龙头

天时:稳增长是2022年最确定主线。稳增长下,看好2022年银行板块的绝对收益,阶段性可能存在相对收益。DDM模型来看,分子端,宽信用下银行营收端以量补价,成本端不良压力缓解;分母端,经济预期改善带来风险评价改善。地利:兴业是未来十年风口上的银行。未来十年银行业面临经营模式和资产投放的新老切换。模式上,兴业“商行+投行”战略从样板到全面推广,有望成为对公综合化金融的领军者;资产上,兴业前瞻性布局绿色金融,把握未来十年的“城投地产”。截至最新22年PB仅0.64x,是性价比最高的优质银行股。人和:管理层磨合有望超出市场预期。吕董事长明确表态战略不变、一张蓝图绘到底。同时,从2021年下半年兴业银行重大经营事项来看,兴银国际牌照重启申请、可转债发行等有序推进,管理层磨合成效超市场预期。

业绩超预期开启龙抬头

2021年度业绩超预期,并且2022年有望继续超预期。业绩有望成为股价催化剂,促发银行龙头的“龙抬头”。具体来看:

(1)首家快报、彰显信心。兴业银行首家披露业绩快报,2021年利润增速24.1%,打响上市银行业绩第一枪,预计增速位居股份行乃至上市银行前列。

(2)盈利加速、不良向好。在2020Q4高基数的基础上,兴业银行2021A利润加速增长至24.1%,2019-2021两年复合增速从前三季度的8%加速4pc至12%。营收增速企稳回升至8.9%,主要驱动因素推测来自于息差的企稳。盈利增长强劲的同时,不良拨备双双改善。不良率环比下降2bp至1.10%,创2015年以来历史新低;拨备覆盖率环比增厚5.6pc至268.7%,创2015年以来历史新高。

(3)ROE重启回升之路。2021年兴业银行ROE回升1.3pc至13.94%,并且ROE回升趋势有望持续(暂不考虑可转债若强赎产生的摊薄效应)。未来核心驱动力仍将来自于:中收增长潜力释放,资产质量优异带来的信用成本改善。

股价有望迎来多重催化

当前兴业银行是性价比最高的优质银行股,且未来有望迎来多重催化剂。

(1)兴银国际再申请,商投行业务有望理顺。2021年10月28日,兴业银行公告,重启兴银国际牌照申请,若顺利获批,有望理顺“商行+投行”的战略机制,使得战略愿景从样板阶段走向全面推广阶段。

(2)高级法有望获批,可提升资本运用效率。兴业银行是前2档7家系统重要性银行中唯一一家没有实施高级法的银行,因此我们认为兴业银行高级法获批概率较大。以20A数据静态测算,高级法落地可提高ROE1.2pc。

(3)地产风险将缓释,提振银行股投资情绪。2021年9月末以来,监管多次释放地产政策执行纠偏的信号。随着政策成效逐渐显现,有望催化银行行情。

盈利预测及估值

预计兴业银行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02%/15.00%,对应BPS32.24/36.22元股。现价对应PB估值0.64/0.57倍。维持目标价33.50元,对应2022年PB1.04x,现价对应2022年PB0.64x,现价空间62%。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失速,不良大幅暴露。

德赛西威(002920):业绩超预期持续重点推荐!

类别:公司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黄细里/谭行悦日期:2022-01-11

公告要点:德赛西威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超我们预期,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8.5亿元,同比+54.4%~+64.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85~8.35亿元,同比+69.9%~+80.7%。Q4实现归母净利润3.09~3.59亿元,同比+54.5%~+79.5%,环比+153.6%~+194.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05~3.55亿元,同比+30.5%~+51.9%,环比+157.4%~+199.6%。

核心客户受益芯片供应缓解,自动驾驶客户持续放量。公司核心客户一汽大众(除奥迪)/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受益于芯片供应短缺缓解,2021年四季度分别实现销量33.8/40.6/39.7万辆,环比分别为+71.3%/+39.33%/+49.32%。公司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产品IPU03搭载于小鹏P5/P7车型,小鹏汽车2021全年实现销售9.82万辆,同比+263%;2021年Q4实现销售4.18万辆,同比+195.9%,环比+62.67%。其中,P7车型全年销售60569辆,同比+295.5%,Q4销售21342辆,环比+8.17%,同比+150.29%。2021Q4新增车型P5,共销售7621辆。

IPU04即将落地量产,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业务打开业绩天花板。公司智能驾驶产品不断迭代升级,新一代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产品IPU04于2021年10月首次下线,单车价值量相较于IPU03有较大的提升,并获得多个头部客户定点,2022年即将量产装车,将进一步推动智能驾驶业务发展。智能座舱业务受益于仪表液晶化+中控大屏化趋势,产品价值量持续提升。公司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业务不断获得新的项目订单,客户结构持续优化,业绩天花板进一步打开。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芯片供应短缺缓解+自动驾驶客户放量+域控制器产品定点加速,我们上调对于公司的盈利预测,将2021年-2023年营收从82.11/102.42/136.72亿元上调至90.51/117.76/166.20亿元,同比+33.1%/+30.1%/+41.1%,归母净利润从7.55/10.25/14.38亿元上调至8.36/11.99/17.51亿元,同比+61.4%/+43.3%/+46.1%。对应EPS为1.51/2.16/3.15元,对应PE为92.7/64.7/44.3倍。考虑到22年开始新一代自动驾驶域控制器IPU04开始陆续量产,智能网联高景气度+卡位稀缺性+未来业绩高增长,德赛有望享受更高估值溢价,维持“买入”评级。

靖远煤电(000552):甘肃国有龙头煤企多渠道布局增量打开成长空间

类别:公司机构: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张绪成日期:2022-01-11

甘肃国有龙头煤企,多渠道布局增量打开成长空间靖远煤电是甘肃省属国有煤企背景上市公司,煤电一体化经营。煤炭主业在高比例长协加持下业绩稳健,在建的白岩子矿及集团旗下窑街煤电资产注入有望在未来贡献产能增量;同时布局以尿素为主的煤化工项目,延长煤炭产业链,打开多元化经营格局。我们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6.88/7.55/13.33亿元,同比增长54.7%/9.6%/76.6%;EPS分别为0.29/0.32/0.57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2.6/11.5/6.5倍。考虑到在建矿井、资产注入、煤化工项目将贡献未来业绩增量,布局新能源项目具备远期转型潜力,理应获得估值溢价,我们看好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前景。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煤炭业务:高比例长协稳价,白岩子焦煤矿贡献增量公司在产煤矿核定产能共计1054万吨,煤炭资源丰富,系甘肃省第二大煤企。

煤炭产品主要为动力煤,公司生产的“晶虹煤”是甘肃省著名的煤炭品牌,在省内享有较好声誉。公司煤炭长协比例约64%,定价机制为“基准价+浮动价”,煤价保持稳定,利好业绩平稳释放。公司在建矿井白岩子矿主产炼焦煤品种,产能90万吨,预计2022年内可建成投产,有望拓宽公司煤炭产品品类,提高盈利水平;存量产能方面,王家山煤矿产能利用率较低,有望通过技改升级提升产量。

多渠道布局增量,未来成长看点十足

煤化工项目:公司于2020年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投建煤化工项目,一期项目规划产能包括合成氨30万吨、尿素35万吨、甲醇4万吨以及其他副产品。该项目承接集团旗下尿素项目,可充分利用现有的市场销售网络和品牌优势;原料煤采用自产煤,具备煤化一体的协同效应。甘肃省尿素供给因天然气限制供应常年存在缺口,公司采用煤头路线,可保障尿素稳定供应弥补省内尿素缺口,同时在成本及价格方面均有较高市场竞争力。预计项目投产后可贡献年化业绩3.9亿元。

集团资产注入:公司二级大股东能化集团或将于2023年前将旗下窑街煤电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窑街煤电系甘肃省第三大煤企,产能规模570万吨,煤质优于公司所产煤炭,盈利性较好,未来若完成资产注入将为公司贡献54%产能增量。

新能源项目:公司组建合资公司晶虹新能源并投资建设靖远煤电28MW光伏自发自用工程项目,选址位于公司矿区,有助于节能降本,提升公司资源综合利用。

另外,公司远期规划靖远矿区1GW农光互补智慧能源工程项目。项目当前仍处于前期规划阶段,或在远期为公司提供新能源转型增长潜力。

风险提示:经济增长放缓;煤价下跌超预期;在建项目及资产注入不及预期

蒙娜丽莎(002918):B端C端均衡发展产能优势持续加码

类别:公司机构: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尹沿技日期:2022-01-11

快速成长的建筑陶瓷头部企业公司自1992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建筑陶瓷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坚持创新为先、把握消费趋势。公司旗下蒙娜丽莎等品牌均拥有较强品牌实力。公司股权激励到位,助推业绩快速增长。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64亿元,2014-2020年CAGR为22.48%;归母净利润5.66亿元,2014-2020年CAGR为39.47%。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27亿元,同比增长47.69%;归母净利润4.17亿元,同比增长10.07%。

成熟市场超千亿,集中趋势加速演绎

我国建筑陶瓷行业发展已进入成熟期,房地产竣工韧性将支撑瓷砖需求端,瓷砖市场规模在3000亿元左右;行业市场集中度低、高度分散化,典型“大行业、小公司”;对比美国瓷砖行业龙头超过50%的市占率,头部企业的市占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环保政策趋严推动落后企业出清、下游房地产行业集中度以及精装房渗透率的提高带来B端占比提升等多重因素的催化之下,建筑陶瓷行业的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品牌实力强,产品品质与产能规模兼备的头部企业将有望充分受益。

核心竞争力:品牌实力、产能规模、销售渠道兼优1)品牌实力:公司的建筑陶瓷薄型化、大型化技术行业领先;公司创新研发多种高附加值的建筑陶瓷产品,在市场中树立良好口碑,构筑雄厚的品牌实力。2)产能优势:2020年底,公司瓷砖产能达11520万平方米,产能规模业内领先。预计随着广西基地生产线的全部建成投产,公司的规模效应有望进一步凸显。3)销售渠道:公司工程与经销业务均衡发展,B端房地产客户优质稳定,C端渠道下沉空间依然广阔。

原材料及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风险;应收账款逾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市场集中度提升不及预期。

兴业银行(601166):营收增速环比提升不良率下行

类别:公司机构: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王剑/陈俊良/田维韦日期:2022-01-11

兴业银行披露2021年业绩快报

公司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26.8亿元,同比增长24.1%,较前三季度提升0.65pct。其中,第四季度单季实现归母净利润186.4亿元,同比增长26.4%。

收入增速较前三季度提升0.83个百分点

2021年实现营业净收入2212亿元,同比增长8.9%,较前三季度提升0.83个百分点,实现拨备前利润1622亿元,同比增长6.7%,较前三季度下降1.07个百分点,预计成本收入比有所提升。我们认为2021年公司营收维持较好增长主要是手续费净收入维持高增,前三季度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了26.4%。

规模稳步扩张,预计净息差已企稳。2021年总资产扩张9.0%,贷款扩张11.7%,其中四季度分别扩张2.7%和1.2%,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规模稳步扩张下,营收增速略有提升,预计净息差或已企稳。

不良率环比下行2bps,拨备覆盖率环比提升5.7个百分点公司2021年末不良率1.10%,较9月末下降了2bps,较年初下降了15bps,资产质量延续改善趋势,2021年公司不良率水平降至2015年以来的低位。考虑到资产质量较好,公司今年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同比下降,但受益于不良率下降,期末拨备覆盖率为268.73%,较9月末提升了5.7个百分点,较年初提升了49.9个百分点,绝对水平位于2015年以来的高位。

公司发行500亿元可转债进一步扩充资本实力,未来在“商行+投行”

战略下将维持较好增长。公司表现符合预期,我们维持盈利预测不变。

预计其2021~2023年净利润为833亿元/946亿元/1072亿元,同比增长23.1%/13.5%/13.3%,对应摊薄EPS3.84元/4.38元/4.98元,同比增长24.4%/14.1%/13.8%;当前股价对应的动态PE为5.4x/4.7x/4.1x,PB为0.72x/0.65x/0.58x,维持“增持”评级。

中国巨石(600176):21Q4粗纱量稳价增22年或维持供需紧平衡

类别:公司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孙伟风/冯孟乾日期:2022-01-11

事件:中国巨石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公司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8.0-70.1亿,同增140%-19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8.5-58.3亿,同增150%-200%。预计21Q4实现归母净利润14.9-27.0亿,同增31%-138%,扣非归母净利润9.1-18.8亿,同增14%-136%。

点评:

21Q4粗纱量稳价增,22年或维持供需紧平衡。判断21Q4公司粗纱销量约57-58万吨,环比大致持平。受益于21Q4对部分粗纱产品提价,判断21Q4粗纱吨均价环比稳中有升。21Q4公司对粗纱产品涨价主要原因有:1)供需偏紧,需求向好;2)天然气等燃料成本上涨。我们判断22年粗纱市场或将继续维持供需紧平衡,粗纱价格或维持在高位,公司粗纱业务盈利增长或主要来自销量增长。

21Q4电子布价格回落,22年或仍将承压。判断21Q4电子布含税均价约为6.0-6.5元/米,环比下滑约1.0-1.5元/米。我们测算公司21Q4电子布销量约1亿米;单季度电子布净利润或在2.8亿元附近,环降约2亿元。21Q4末,电子布价格已降至5-6元/米;在22年新增供给压力下,电子布价格或仍将承压,22年公司电子布板块利润或有较大压力。

21Q4扣非归母净利润环比或下降,主要由于电子布价格下降以及计提超额利润导致。我们判断扣非归母净利润或落在业绩预告区间中值附近,参考21Q4扣非归母净利区间中值13.9亿,较21Q3环降约3%,主要由于21Q4电子布价格下降,以及21Q4超额利润奖金计提规模较21Q3环比增长(判断21Q4计提超额利润奖金约4-5亿元)。此外,21Q4非经常性损益约5-6亿元,主要来自于成都基地搬迁所获得的政府补贴以及出售铂铑合金所获收益。

风险提示:玻纤需求不及预期风险;玻纤产品价格下跌风险;原燃料价格上涨风险;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失风险;海外子公司受当地政策影响风险等。

天坛生物(600161):业绩超预期增长静丙销售良好

类别:公司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贺菊颖/程培日期:2022-01-11

天坛生物发布2021年业绩快报

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1.09亿,同比增长19.24%,归母净利润7.64亿,同比增长19.53%;计算第四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2.91亿,同比增长59.38%,归母净利润2.06亿,同比增长45.07%。

简评

业绩超预期增长,预计静丙销售好于同行

公司2021年4个季度单季营收增速分别为11.8%、20.97%、-6.89%及59.38%,单季利润增速分别为15.06%、21.96%、3.77%和45.07%,四季度环比三季度显著好转,三季度表现不好主要是疫情影响、20Q3同比基数较高因素,而四季度公司表现靓丽预计主要是上半年采浆恢复高增长使得四季度可售产品大幅增长,及销售端静丙销售好于预期。采浆方面,上半年采浆874.89吨,同比增长25.48%,从采浆至产品有8-10个月间隔,对应四季度可售产品同比高增长。销售方面,2021年由于进口白蛋白批签发量大幅下降,致国内白蛋白销售紧平衡,预计天坛白蛋白销售也将比较不错;静丙销售表现预计显著好于同行,一方面是公司静丙产品品质行业最佳,免疫球蛋白的种类及含量优于同行,另一方面公司今年持续加大学术推广,上半年覆盖终端总数同比增长68.46%。

展望2022年,公司旗下成都永安基地已取得GMP认证,预期2022年年中全面投产,新工艺结合增加新产品生产将大幅提升公司吨浆盈利能力。同时2021年浆站建设全面提速,2021年新增建设15家,2022年采浆有望大幅增长,“量”“价”齐升有望推动天坛业绩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血制品行业龙头,长期增长前景确定,维持增持评级公司是血制品行业目前规划产能最为明确的公司,预计成都永安、云南基地和兰州建成后,公司将拥有4000-5000吨的血浆处理能力,赶上国际一线血制品公司规模。我们上调2021-2023年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盈利分别为7.64、9.26和11.42亿元,同比增长19.6%、21.1%和23.4%(原预测为7.29、9.09和11.40亿元,同比增长14.0%、24.8%和25.4%),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3分别为52.3、43.2和35.0倍PE,维持增持评级。

THE END
1.慧住(南京)无人智慧酒店方案优势——用智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在如今,互联网+酒店正逐渐填充酒店市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产业是无人酒店。如今酒店产业普遍低迷,因为疫情严重,单体酒店生存愈加艰难,根本无法与大型连锁酒店竞争;且线下酒店同质化严重,没有特色的线下酒店逐渐无人问津。因此,无人酒店渐渐在行业中占据上风。 https://hea.china.com/article/20221024/102022_1163459.html
1.酒店投资人的视角:酒店单体运营和连锁酒店的优缺点如果具备丰富的酒店行业经验、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和个性化服务打造能力,且资金相对充裕,可能更适合选择酒店门店运营;如果资金有限,缺乏酒店运营管理经验,但希望借助品牌优势和成熟的运营体系进入酒店行业,酒店连锁运营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二)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和竞争态势 ...https://www.jiudianrong.com/newsdetail/id/11985.html
2.未来的中档单体酒店,还有生存的空间吗??设计主观能动性大。单体酒店设计师来自品牌的束缚少,在设计过程种只需要考虑到物业的可行性、目标客户的住宿需求、经营坪效即可。品牌酒店更像一个标品,而单体酒店设计的主观能动性强,是单体酒店产品力的最大的优势。 单体酒店,只有通过设计来区别于品牌的装修,才能赋能后期的运营和销售,与品牌避开正面的竞争,否...https://www.meadin.com/zl/222026.html
3.单体酒店与宜尚酒店对比单体酒店与连锁酒店品牌宜尚酒店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从多个方面来对比单体酒店与宜尚酒店的特点。 1. 品牌优势 单体酒店:通常没有强大的品牌背景支持,可能会在市场推广和品牌认知度方面较为薄弱。 宜尚酒店:作为东呈国际集团旗下的品牌,宜尚酒店享有集团的品牌影响力,更容易获得客户的信任和认可。 https://www.jmdossen.com/NewsStd_3365.html
4.单体电竞酒店翻牌加盟连锁电竞酒店的前景与优势单体电竞酒店翻牌加盟连锁电竞酒店的前景与优势 近年来,电竞酒店行业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跨越娱乐、体育和文化领域的融合业态,投资方式也多种多样。而电竞酒店作为一种重资产,投资方式正在不断轻量化。其中,蓝弧电竞酒店加盟锦囊泛娱酒店,在锦囊连锁品牌的经营下,RevPar由130元迅速攀升至551,直接翻...https://www.jinnanghotel.com/newsdetail/id/9881.html
5.疯狂的单体酒店:酒店业的“ofo”还是“拼多多”?中工民生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8日电(记者 吴涛)“1小时就有1家新店加盟”、“1秒钟就为业主带来一个新的间夜”,原来被认为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单体酒店市场正在上演这样一种“疯狂”。这个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 单体酒店迎来“春天” 单体酒店,又称独立酒店,指由个人、企业或组织独立拥有并经营的单个酒店。印度酒店品牌OYO...https://www.workercn.cn/32851/201908/08/190808080137585.shtml
6.从单体酒店到汉庭加盟,我“躲”过了什么?加盟汉庭血泪史2019年之前,我还经营着一家单体酒店,虽然当时酒店业内的竞争已经很激烈了,但是靠着比较好的地段优势,收支还能勉强维持,直到年底出差,住进了一家汉庭酒店,客房有一百多间,几乎客满,出租率远超过我经营的单体酒店,在2019年到来之前,我就决定好要加盟汉庭酒店了。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8975266/article/details/118328423
7.东呈酒店集团韩冰:会员+官方渠道做得越大,酒店集团的单体管控能力...刚才讲了回报周期、房量下滑以及OCC的情况,我们再看一个数据对比,一侧的数据是连锁+单体经济型酒店,主体是单体的;另一侧是加盟连锁酒店。可以看到,虽然房量都在下滑,但整体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加盟连锁酒店整体的房量仍然高过单体酒店,后面我们会详解原因。 https://36kr.com/p/1987278168597511
8.中国住宿业陷入“规模不经济”的原因?提高营收,是酒店后期运营的核心能力要求(酒店房租和人力成本固定)。品牌酒店在筹备期,在产品迭代能力和前期调研确实比单体酒店有一定优势。项目竣工进入后期运营,店长是决定酒店营收的王牌。品牌酒店职能部门,实际赋能门店实际经营能力有限。酒店大部分的工作需要店长执行和解决,店长是门店后期中枢神经。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619531471&efid=ILWpI0elr5wFBn5JYrdB0Q
9.我国酒店pms行业品牌各持优势市澈争格局总体较稳定酒店PMS即为酒店信息管理系统,属于软件服务业,具有高研发投入,高资本投入特点,近些年来我国酒店PMS行业竞争格局总体较为稳定。具体来看,当前我国酒店pms行业主要品牌有西软、金天鹅、绿云、中软好泰、订单来了、住哲、罗盘、云掌柜、别样红、麦田云等,以上这些品牌各具有不同优势,其中西软成立时间较早,主要服务于高星酒...https://www.chinabaogao.com/jingzheng/202310/668345.html
10.《2024年中国酒店业数字化转型趋势报告——创造价值》8000字长文...在酒店业的整个新价值体系中,除了钻石模型以外,还有一个非常稳固的三角模型:由业主、酒店集团和单体酒店所打造的一个利益共同体。 在围绕三方价值共建的体系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是4大价值系统:价值生产系统、价值供应系统、价值营销系统、价值分配体系,以及企业价值创造体系的5个要素:组织治理、内部运营、客户服务、产...https://sd.ifeng.com/c/8YHv4jYLTv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