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新能源汽车所用新材料及“双碳”展开,会议旨在探讨如何利用各种新材料开发更先进、更高效的汽车技术,产品。重点研究新能源汽车中使用的铝合金、铜、锌、镁、钢铁、复合材料等材料的性能、工艺及生产过程。
近年来,为迎合全球低碳、环保战略方针,全球汽车产业加速向轻量化、新能源方向转型,中国的汽车产业更是成为全球车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8月我国汽车产销实现同环比双增态势,前8个月产销继续保持恢复态势,汽车出口依然表现良好,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更是强劲,如同中国车企们那股子倔强、坚韧和勇猛!
每个时代都有悄然出现的风口,而有些人早早发掘、早早布局,也成为红利的最早获益者。这成功的背后不仅需要对信息有足够的敏锐性,还需要对产业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形势有正确的研判,此外,技术硬实力也是必备条件!
9月15日
主论坛
开幕致辞
致辞嘉宾: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阮力
(阮力贺信由主持人上海市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梁元聪代读)
上海市工业经济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管维镛
上海有色金属行业协会副会长/江铜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苏友明
广东华劲铝业集团董事长、总裁邝满兴
嘉宾发言
访谈:中国汽车智能制造之路(低碳新材料、一体化压铸、智能数字化制造)
主持人:SMM高级副总裁胡健
嘉宾:理想汽车增程系统部高级总监张贵强
广东华劲铝业集团华中区总经理李宏伟
爱驰汽车(上海)有限公司总监韩志勇
力劲集团一体化压铸专家钱勇
汽车结构件发展论坛
发言主题:铝加工材基于汽车行业的发展应用与未来展望
发言嘉宾:SMM高级分析师曲健汇
汽车产量稳步抬升新能源汽车表现亮眼
预计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使用铝的比例将从原占铝消费总量的3.80%升至29.40%。汽车已是铝材消费重要终端之一!
一体化压铸前景可期
一体化压铸顺应了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特斯拉于2020年实际应用于ModelY的后地板制造,将原方案中的七八十个冲压焊接零部件集成为一个铸件,实现了30%的减重及40%的降本。在特斯拉的示范效应下,多家车企均已开启一体化压铸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同样带动产业链中设备厂、零部件厂及材料厂积极布局此领域。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市场渗透率上升至13.4%。
?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705.8万辆,同比增长近1倍,市场渗透率超过25%。
?2025-2030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达到40-50%。
?新能源汽车对轻量化的要求更加突出和迫切,推动了铝合金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
发言主题:汽车车身结构用高性能挤压铝合金的研发与应用
发言嘉宾:敏实集团新事业产品线&电池盒产品线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蒋海春
整体市场前景
全球市场:新能源汽车2022年销量破1000万辆,渗透率达到13%。
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2022年销量达到650万辆,渗透率达到25.6%。
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的路线预测,到2025年,国内铝合金零部件市场空间有望达到3365.7亿元左右。
发言主题:汽车轻量化用铝材整体解决方案
发言嘉宾:天津忠旺铝业有限公司高级研发工程师陶志民
汽车轻量化发展现状
燃油车方面,轻量化系数降低将有利于整车油耗的降低。汽车整备质量每减少100kg,每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3--0.6L(二氧化碳排放可减少约6-14克/公里),以5L/100km为标准,可以降低油耗6%-12%,因此对于传统能源乘用车,轻量化技术将有效减少油耗,有利于油耗标准的达标。
熔铸技术
(1)超大规格铸锭质量提升技术
生产难点:成分偏析、组织及晶粒不均匀影响后续产品内部质量;
生产方法:通过合金配比优化、外场电磁搅拌技术实现铸锭质量调控;
技术成果:有效提升铸锭合金元素及晶粒尺寸的均匀程度。
发言主题:铝制电池壳市场应用发展前景与技术挑战
发言嘉宾:上海友升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材料研发经理董朋轩
发言主题:铝挤压行业向汽车材转型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发言嘉宾:奋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梁观荣
发言嘉宾:格朗吉斯铝业(上海)有限公司ESG经理沈朝张
发言主题:超大型一体化压铸结构件的应用方向与趋势
发言嘉宾:力劲集团一体化压铸专家钱勇
发言主题:铝合金轻量化材料在新能源车辆各系统部件中的应用
发言嘉宾:亚太科技汽车零部件事业部部长周梁
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创新技术论坛
发言主题:新能源商用车动力总成趋势及关键技术
发言嘉宾:合肥工业大学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贺林
合肥工业大学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贺林讲解了新能源商用车动力总成趋势及关键技术,他表示,动力电动化、控制智能化、结构轻量化、信息网联化、使用共享化是汽车产业发展五大主流技术。
近三十年来汽车动力电池经历了从材料体系、能量密度、成本降低的一系列突破。
燃料电池技术可能是将来汽车动力的选择之一
汽车上应用的燃料电池类型主要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其燃料为氢气,氧化剂为空气。
发展趋势
集成电驱动桥+集成电力电子单元
智能化与电动化相互促进、不可分离,智能化是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发言主题:中国碳中和战略和动力系统技术路线
发言嘉宾: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秘书长崔东树
发言主题:商用车的电驱动技术及关键零部件发展
发言嘉宾:上汽集团商用车技术中心动力总成部传动系统总工程师方伟荣
发言主题:政策驱动背景下混合动力技术发展趋势研判
发言嘉宾:中汽信息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主管邵丽青
发言主题:扁线电机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发言嘉宾:上海易唯科电机技术有限公司项目总监徐小伟
发言主题:高压连接技术在新能源电驱系统的应用
发言嘉宾:弗迪动力有限公司(BYD)产品总监卢胜军
中国锂电回收产业高峰论坛
圆桌论坛:技术创新引领产业未来
1、车用动力系统技术路线多元化发展前景2、电驱动未来的发展形态和趋势3、大数据时代下混动技术
主持人: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全产业链技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贡俊
嘉宾: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研发总院首席专家李金成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秘书长崔东树
合肥工业大学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朱仲文
上汽集团商用车技术中心动力总成部传动系统总工方伟荣
发言主题:退役动力电池高效清洁直接物理再生回收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
发言嘉宾:北京赛德美资源再利用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小勇
北京赛德美资源再利用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小勇表示,全球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发展即将提速,预计在未来五年突破千亿规模,其中锂资源的回收市场空间最为可观。预计到2030年,全球可回收报废锂电池及锂电池生产废料有望达到1483GWh,其中锂电池是回收报废中的主力。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前景
中汽研数据显示,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84.3万辆和84.6万辆,环比增幅为4.7%和8.5%,同比增幅为22%和27%,8月份的市场占有率达高达32.8%;1-8月的数据是,新能源汽车产销为543.4万辆和53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9%和39.2%,市场占有率为29.5%。
动力电池退役高峰将至: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退役量退役量将接近140GWh/达到20.7GWh/年的规模,同比增长57%,进入规模退役期。2022-2030年CAGR(复合年增长率)为53.9%,市场规模2000亿元。
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年,全球可回收报废锂电池及锂电池生产废料有望达到1483GWh,其中锂电池是回收报废中的主力。
发言主题:全球锂电回收格局分析与展望
发言嘉宾:SMM锂电回收产业分析师韩欣桐
发言主题:基于再生料的高性能材料再造-锂电池绿色短程高值循环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发言嘉宾:中科新能董事长、北京绿色引领研究院院长张洋
发言主题:锂电池资源化循环利用装备关键技术
发言嘉宾:杰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闫荣杰
发言主题:退役锂离子动力电池全组分资源化技术新进展
发言嘉宾:上海大学教授张灵恩
大会晚宴-华劲之夜
汽车用铝合金板带低碳产品技术规范”社团标准起草单位授聘仪式
晚宴花絮
发言主题:汽车低碳再生新材料发布会&铝合金汽车零部件绿色低碳全流程解决方案介绍
发言嘉宾:广东华劲铝业集团董事、副总裁张海泉
低碳再生新材料
免热处理汽车结构件一体化压铸铝合金
该材料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低碳环保,循环利用再生铝,目前已经突破了30%的添加比例。具备良好的流动性,其压铸性能、力学性能等指标都表现优异。
该免热处理压铸铝合金材料在材料开发、性能优化、制造工艺等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已通过某知名企业汽车结构件以及电池托盘零件验证,能满足不同性能与应用场景的需求。
零件本体力学性能平均达到:抗拉强度Rm:264MPa,屈服强度Rp0.2:125MPa,伸长率A:9.68%,可以满足支架类、车身类、底盘类及三电系统等零部件性能要求,可实现场景化免热铝材料应用,打破了国外免热铝材料专利的限制。
低碳再生新材料及应用场景
3.铸造铝合金绿色低碳全流程解决方案
完整的全流程服务
华劲铝业集团拥有行业内最完整的铝合金全流程服务,为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提供低碳环保的综合解决方案。
发言主题: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发言嘉宾:上海碳纤维复合材料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青
发言主题:新材料开发亟待绿色化——浅谈汽车材料有害物质检测标准
发言嘉宾:上汽乘用车中心何玉松
发言主题: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之路
发言嘉宾: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技术副总监庞天舒
发言主题:SMM专家网——让行业专家触手可及
发言嘉宾:SMM执行副总裁周柏
发言主题:如何利用金融工具实现风险防范与降本增收
发言嘉宾:上海有色网金属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小楼
9月16日
工厂参观-蔚来汽车
蔚来第二先进制造基地(NIOhouse&车身车间&总装车间&试乘试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