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酒店行业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四大因素助推行业快速发展前瞻趋势

近年来,我国酒店住宿行业销售收入总体呈逐步上升趋势,2019年酒店住宿业整体销售收入达到6770亿元。从文旅部披露的星级酒店数据来看,我国星级酒店数量持续下降,在疫情冲击下,2020年上半年我国酒店行业业绩大幅下滑,下降幅度接近60%。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不同等级酒店中,中端型酒店占据市场供给主流位置,占比接近50%;按照不同酒店集团品牌,行业市场集中度仍然较高,CR10达到了59.76%,锦江集团、华住集团和首旅集团三大龙头为我国酒店行业的第一梯队;从不同区域酒店的经营指标来看,上海地区酒店的平均房价、平均出租率、客房收入均居前三。

由于我国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有效得当,我国酒店行业所受到的冲击在逐渐减弱,随着旅游和商务市场的恢复,酒店行业也将进一步复苏。而从长期来看,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的便捷性提升,加上科技进步对酒店管理效率的提高,都将有助于行业快速发展。

1、中国酒店产业全景图谱分析

酒店产业链下游为终端消费者,类型包括旅游消费者、商务或公务消费者、结婚探亲祝寿消费者、从事科技文化交流/参加会展的消费者等;

酒店行业位于产业链中游,包括各种类型的酒店、酒店管理集团等。

2、中国酒店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星级酒店数量下滑,业绩受疫情影响严重

2011-2019年我国酒店业市场规模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2014年增速逐年上升,到2017年开始增速逐年放缓。2019年我国酒店业销售收入市场规模为6770亿元,同比增长2.72%。

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星级酒店数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012年全国星级饭店统计管理系统中共有星级饭店13304家,至2017年下降至10645家。2019年,全国星级饭店统计管理系统中共有星级饭店10667家,8920家星级饭店的经营数据通过了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的审核。截至2020年第二季度,全国星级饭店统计管理系统中星级饭店数量为9923家,共6345家星级饭店经营数据通过审核。

2013年以来,受三公消费限制以及整体宏观经济放缓影响,我国酒店市场整体不景气,2013-2016年我国星级酒店收入连续四年下滑,2016年我国星级酒店营业收入为2076.3亿元,同比下降1.45%,为近十年来最低。

2017年,我国星级酒店营业收入为2083.93亿元,摆脱了连续4年的负增长趋势,同比增长了2.07%;2019年全年,我国星际酒店营业收入为1907.77亿元,同比下降12.93%。从2020年文旅部公布的星级酒店一季度和二季度数据来看,在疫情的冲击下,我国星级酒店2020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396.27亿元,同比下滑幅度达到57.76%。

通过对比2019年上半年和2020年上半年各类星级酒店经营情况数据可以发现,受疫情影响,总体营收下降幅度最大的为五星级酒店,同比下降62.6%,下降幅度最小的为一星级酒店;

在客房收入方面,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的也是五星级酒店,同比下降70.9%,受疫情影响最小的为一星级酒店,同比下降42.8%;

在餐饮收入方面,受疫情影响最大的为二星级酒店,同比下降63.7%;受疫情最小的为一星级酒店,同比下降48.2%。

对于五星级酒店而言,营收主要靠较高的平均房价较高和出租率来拉动,2019年五星级酒店营收中客房收入占比为41.05%(2018年为52.22%),而疫情阻碍了人们的出行进而影响到酒店的入住率,因为给五星级酒店带来的冲击最为严重,这一点也能五星级酒店客房收入下滑幅度可以看出。

而对于一星级饭店而言,餐饮收入占比较大,在此次疫情中,不少饭店采取提供外卖餐饮服务等方式来止损,因此一星级饭店整体受损严重程度最低。

3、三星级酒店占据主流,行业集中度较高

2020年第二季度,共6345家星级饭店通过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审核,包括其中一星级19家,二星级784家,三星级2988家,四星级1874家,五星级680家。

三星级酒店占据目前星级酒店的主流地位,为我国酒店行业结构调整,市场需求导向所致,三星级酒店数量占比达到47.09%。

2015年到2018年,我国酒店行业集中度逐年提升,而在2019年,酒店行业集中度有所下降。根据市占率的大小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梯队。市场份额占比超过10%的分别为锦江集团、华住集团和首旅集团,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50%、11.99%和9.27%,三大龙头为我国酒店行业的第一梯队,行业集中度CR3达到了40.76%。

位于第二梯队的有格林酒店集团和尚美生活集团,市占率分别为6.48%和3.59%,行业集中度CR5为50.83%。

位于第三梯队的酒店为东呈酒店集团、都市酒店集团、亚朵生活等,市占率在1%-5%之间。总体上看,我国酒店行业市场集中度仍然较高,CR10达到了59.76%。

美国酒店行业市场集中度CR10约为82.3%,中国较美国还有一定差距,根据发达国家酒店行业发展经验,未来我国酒店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中小酒店集团没有足够的力量自建会员体系,客源依赖OTA,独立生存非常艰难。

因此可以看到近年来行业整合的事件频频发生,大型酒店集团正不断并购中小型酒店集团,进一步提升龙头集团的市场竞争力。

4、重点旅游城市中,上海地区星级酒店经营指标领先

截至2019年底,全国50个重点旅游城市共有星级饭店3631家,有3212家的经营情况数据通过省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审核。在这50个重点旅游城市中,五星级酒店占同等级酒店比例最高,为64.84%。

2019年全国50个重点旅游城市星级饭店营业收入为1185.43亿元,占全国营业收入的62.14%。其中北京、上海两地星级饭店营业收入超过了150亿元,北京营业收入最高,达到199.91亿元。

从各重点旅游城市经营情况看,平均房价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41.76元/间夜的有28个城市,位居前10位的分别为上海、深圳、北京、三亚、广州、厦门、南京、成都、武汉和苏州,其中上海的平均房价最高,为749.49元/间夜。同时也可以看到,上海市在客房收入和平摊营业收入这两项指标上也排名第一,平均出租率排名第二,达到65.77%。

5、疫情影响减弱,市场将进一步复苏

从短期来看,疫情对酒店行业的影响有限,2020年第二季度我国酒店行业的各项经营指标下降趋势减缓,这一点从文旅部披露的2020年一季度和二季度我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可以发现。

10月8日,经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八天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6.37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79.0%;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665.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恢复69.9%。

从长期来看,旅游和商务出行市场的规模扩大、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的便捷性提升,加上科技进步对酒店管理效率的提高,都有助于行业快速发展。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酒店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酒店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酒店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做...

THE END
1.羊城晚报“疫情之下,旅游酒店业更易受损。”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卫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酒店业作为高敏感性及高固定成本行业,对于经济、社会的依赖性非常大,“即使收入大幅减少,固定的支出不可避免,在疫情爆发对消费者心理产生压力、其整体消费开支压缩的情况下,酒店业承受的...https://ep.ycwb.com/epaper/ycwb/html/2020-03/02/content_11_240321.htm
1.2024年酒店行业分析:对比海内外酒店龙头,看中国酒店企业发展机遇从2023年各酒店企业的房间管线数量来看,万豪管线房间数超过50万,希尔顿排列第二46万间,洲际、雅高、锦江、 温德姆均在20万以上。华住和亚朵公布的是管线酒店数量,截止2QFY24,华住和亚朵的管线酒店数分别为3294间和 712间。 酒店Revpar的周期性 制造业PMI是酒店周期先行指标,领先一个季度。疫情前,以数值为51的...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1205382635349a508e69e407847.html
2.供需失衡业绩承压,酒店行业如何缓解“增长焦虑”?沪深其次,数字化技术、AI等工具正在成为各个国家、各个行业,以及每个企业不容忽视的核心要务,唯有那些能够充分利用大数据、AI等前沿技术,从多维度优化产品与服务体验的OTA平台,才能成为酒店业实现高质发展的“动力源”。 部分头部OTA平台显然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早早开始布局,比如同程通过数字化在“赋能”酒店上做文章...https://www.moer.cn/articleDetails.htm?articleId=473083
3.疫情背景下酒店业韧性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旅游学刊2022年09期疫情背景下酒店业韧性建设与高质量发展,酒店业,高质量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旅游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旅游经济在过去两年时间内经历了持续性衰退。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一环,酒店业也不可...https://wap.cnki.net/qikan-LYXK202209005.html
4.新冠疫情中行业应对之师见吴本:新环境下关于酒店组织变革与人力...那么,面对如此百年一遇的疫情,酒店业还能做些什么?应该如何从长计议?作者认为,所谓危机,危难之中必含机遇,是时候好好思考一下酒店业下一步的革新方向了。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我国酒店企业的组织及行为就已经面临着内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的巨大挑战了,而此次Covid-19疫情进一步使多种矛盾及问题凸显了出来。 http://www.mta.fudan.edu.cn/57/4b/c8911a415563/page.htm
5.首旅酒店2022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股票频道根据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2022年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期末,全国酒店业设施25.24万家,在全国1,346.86万间酒店客房中,连锁客房数为471.99万间,连锁化率为35%,较2020年期末的31%增加4个百分点,较2019年期末的26%有明显提升,酒店连锁化的空间仍较大。 https://stock.hexun.com/2022-08-29/206659900.html
6.新冠疫情下的思考:酒店业将会发生怎么样的结构性变革?正如严冬终将过去,新冠疫情也终将结束,酒店业即将迎来复苏,一切都将回到正常。因此,我们有必要提前预判疫情后酒店业发展趋势。 一、 新冠疫情以前所未有的外在动力催生酒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变 众所周知,酒店业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最早、也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产业。40年间,国际品牌无一例外选择中国进行品牌扩张,同时,...https://www.jinnanghotel.com/newsdetail/id/4786.html
7.长灼店——后疫情时代的旅游住宿业的最强复原力(迈点网讯 王丹丹)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各种对于住宿行业未来发展的预测,不断。 谷歌垂直旅行搜索主管亚太地区负责人Laura-Marie Arens指出,该公司发现搜索旅行查询在3月和4月下降到正常水平的三分之一,但在5月开始恢复。她在行业会议上对外发布了旅游业的趋势:其一旅行者的出行充满不确定性,7月份的一项内部研究表明,...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538365012&efid=4DDMqp7EBI6xdlVVN6AQAQ
8.纾困的信心复苏的决心后疫情时代,酒店业如何破局自救?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酒店行业也加速迭代与洗牌。位于绍兴市上虞区城北商圈核心地带的上虞天玥开元名都大酒店,在疫情冲击之下不断创新经营思路,拓展客源市场,以更高的品质标准和更多元的发展模式突围自救、寻求发展。 做好防疫保障 深耕供应领域 由于疫情影响,酒店接待宾客数量大大减少,走进天玥开元名都大酒店...https://news.ccmapp.cn/news/detail?id=a3dfbfde-28ca-4496-8bcb-09a09aa784eb&categoryname=%E6%9C%80%E6%96%B0%E8%B5%84%E8%AE%AF
9.2022年7月中国酒店业发展报告界面新闻·JMedia7月,随着疫情反弹进入尾声,政策层面稳经济导向、解冻旅游出行、助推消费反弹、纾困政策逐步落地及规范助力酒店业发展,叠加暑期旅游旺季,虽然部分地区疫情有所反复,但整体冲击可控,市场信心正在重塑,酒旅业迎来较大提升与反弹。数据显示:新疆7月已累计接待游客约2554万人次,同比增长15.7%,独库公路变成“堵哭公路”、“民...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7864851.html
10.在坚守与转型中寻找发展新动能21世纪住宿业高峰论坛在沪举行希尔顿大中华区及蒙古总裁钱进认为,“大家常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可预测的是在国家政策的红利下,以及随着后疫情时代,为了常态化,懂市场、抗风险、懂人才是时代对国际酒店集团在华发展的基本要求,也将是中国向全球展示其服务的窗口。身处新时代,我对酒店业的未来充满期许,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都有自己的目标...https://www.prnasia.com/lightnews/lightnews-1-77-39396.shtml
11.关于疫情影响下促进酒店及旅游行业平稳降发展提案的答复您提出的“关于疫情影响下促进酒店及旅游行业平稳健康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首先衷心感谢您对我市旅游行业及酒店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结合您提出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正如您在建议中提到的,新冠疫情突发以来,加之恶劣天气、汛情等影响,对旅游业发展造成了致命打击。酒店行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一环的,为国家经济发展、民...https://public.zhengzhou.gov.cn/D1102X/6016524.jhtml
12.季琦定调,华住“下沉”,疫后酒店业下沉扩张趋势加速2020年5月25日,华住集团在西安召开“行业复兴计划”启动仪式,并发布“安心360白皮书”作为中国酒店行业首份酒店防疫消毒标准。华住董事长季琦、华住中国CEO金辉等高管以及多位业内专家在场,对疫后酒店行业的发展做了解读,分享了华住在疫情时期的策略以及未来的计划。https://www.techorse.cn/news_infr.php?cid=146&id=493
13.疫情影响下,”酒店+新零售“助力酒店开启新业态在疫情影响下,消费从线下转移到线上,重塑了新的消费习惯和商业模式。尤其是在偏向传统的酒店业,在丰富住客体验基础上,利用酒店除住宿以外的地方积极寻找收入,实现新的业绩增长点,新零售也即将迎来爆发式的发展。 据艾瑞报道显示,疫情恢复期里,30岁以下的90后年轻人成为了旅游的主力,他们的消费观更多元化和个性化,更...https://www.stourweb.com/peixun/fangfa-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