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大国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

当今世界,大国关系是牵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冷战后各国关系呈现出新发展,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进一步发展,大国之间的关系格局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然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存、局部冲突与动荡仍存,世界各国关系虽然看似风平浪静,然而却深藏着风风雨雨。国际关系时而缓和时而紧张,一切都建立在维护各国利益的基础之上。当前大国关系主要指的就是美俄关系、中美关系、欧美关系以及中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态势:美俄关系在历经曲折发展后重新走向较量,中美在相互适应中积极探索双方互利的合作关系,同时欧美盟友重新获得合作动力,而中俄关系也迎来较为缓和的时期。

由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一些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迎来了较快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不断扩大贸易、发展生产,例如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在借助内部改革和外部良好机遇的有利条件下,很快提高了自身在国际上的地位,这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有着很大的冲击,导致美国领导下的西方世界的地位有所下降。

虽然不能保证所有国家都处于良好的合作关系状态,但目前来看,大国之间关系的发展趋势一定是朝着合作互利方向发展的。从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来看,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危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恐怖主义、核扩散等全球性问题和挑战日趋严峻。现实告诉我们,必须要开展有效的全球治理才能共度难关。顾总体看来,当前大国关系正从一种利益相悖或相同的简单敌友关系走向互利合作与利益竞争并存的关系演变,相互合作、合作共赢、互惠互利正成为日后大国关系的主要演变方向。美苏冷战后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格局将会被逐步打破,取而代之的将是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迅速崛起,而这些发展中国家大都主张合作互利实现共赢,一方面带动了世界各大国关系的友好合作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过去的一超多强或者单极格局正在走向解体。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正推动着国际体系关系的新变革。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改革正实现突破,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经济中的投票权重新分配;国际政治安全体系酝酿重要变化,随着国际关系和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改革联合国及安理会的呼声越来也大;国际规则竞争日益激烈,新兴发展中国家不断追求权益的平衡;区域和跨区域合作蓬勃发展,不同经济合作组织的出现,欧洲经济政治一体化不断加强。

当前大国关系的变化无非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逐步走向共同发展。经济全球化风险和机遇牵一发而动全身,经济全球化各国都无法避免,最终只能在博弈、调整与协调中实现共同发展。

1、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

在我国周边安全诸多的挑战中,最近一段时变现得最为突出的无疑是我国与南亚五国(越南、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南海主权之争和中日钓鱼岛之争等。菲律宾驱逐我国在黄岩岛作业的渔民、越南挑衅我国台湾驻太平岛士兵、日本无理扣押我国在钓鱼岛附近作业的渔民等。事实,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我国与南亚五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的海权之争,实质是这些国家我国海洋资源的窥视、无理占有欲掠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渐渐地把更多的目光转到海上资源。因为南海蕴藏这大量

丰富的石油、鱼类等资源,所以我国周边各国都想来捞一手。

2、美国“重返”亚太

美国战略东移的实际展开,东亚和中亚地区都将成为美国军事部署和战略争夺的重点,这在客观上也势必加大对中国的军事压力。

目前,美国全球战略重心正在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其军事部署的重点也在随之调整,大量先进的海空力量逐步部署到东亚地区。同时,为了控制中亚地区的能源资源,美国也加快了谋势中亚的步伐,既和俄罗斯争夺势力范围,也对中国形成钳制。中美之间尽管在经济合作领域日益密切,政治对话也不断加强,但作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决不会改变对中国的防范立场。美国的战略非常注重前瞻性,不是考虑三五年的事情,而是预谋一二十年甚至二三十年的事情,他们不可能对快速发展的中国完全放心,军事上的未雨绸缪是应有之义。在此情况下,中美之间在东北亚、东海和南海以及中亚地区的“战略相撞”难以避免,这些问题如果处理失当,不仅会造成中美双方的磨擦甚至冲突,也会影响中国周边地区的稳定。

面对复杂的周边环境应采取的对策:

面对复杂多变的周边环境,中国应加快谋划“大周边战略”,区分陆地与海洋的不同情况,统筹各大地缘方向,针对地区热点,创新运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韬武略”,破解美国的“巧实力”及个别邻国的“小伎俩”。

(一)“大周边战略”应强调以下两大原则

一是“刚柔并济”,周边战略切忌“阴柔有余、阳刚不足”,包括在南海问题与南沙争端上。对内对外都要讲清楚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完整含义,和平发展绝不排除为捍卫自身正当利益的自卫反击,应让周边个别国家尽早“清醒”过来,打掉其幻想与错觉,以免其日后因挑衅中国被惩罚而“后悔莫及”。与此同时加快“硬实力”建设,重点提升海空远程防卫打击能力。

(二)努力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对全球事务和亚洲地

(三)发展睦邻外交,拓展我国在周边国家中的影响力

综合实力的增强,使我国营造有利周边环境的能力也相应增强。我国虽然在周边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与我国综合实力相比,两者之间并不相称。现在,我国与很多周边国家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支柱还处于经济合作的层面,如何加强我国与一些周边国家(特别是军事实力独霸的俄罗斯国家)在政治、战略层面的合作,建立起高度稳定的、经得起国际环境变化考验的战略关系,还是一个需要努力加以实现的目标。

最后我想说的是当今社会是一体的社会,只有大的国家繁荣起来了,我们千千万万的小的家庭才能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别的国家,别的民族的尊重,当今国际形式总体来说是乱中带稳的姿态,我们也应该抓住这一难得的大好机会去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我们不能

一心想着钻进大学的象牙塔,国家的事情即是我们的事情,我们应当时时牢记这样一句话:“今日我以国家为荣,明日国家以我为荣”

一、未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基本趋势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大学毕业生与社会所需人员产生“脱轨”现象。当前,市场需要的大多是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而大学校园培养的大学生刚毕业,基本没有工作经验,毕业生不符合企业的这种需要。

2、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往往过高。在大学毕业后,一般来说,大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较高,认为自己上了大学、有了文凭,就应该有个体面的工作。其实这种想法本无可厚非,然而一些毕业生不愿参加或从事比较普通的工作,一心想要找到高薪的工作。但是高薪工作往往要求很高,应届毕业生暂时还没有那个能力。

3、一些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不够到位。学校对学生进行的就业指导、学生挫折教育以及技能培训等,都还未达到相应的要求。

三、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

面对现在的社会,面对大学生越来越普遍的现象,面对下岗工人的事实。企业对我们大学生的要求也是特别的挑剔。优中选优,而相对的那些不为所知的个人素质也进入了选择之列。

1、部分企业最看重毕业生扎实的专业知识

从下面的图表中我们可以发现,企业最需要大学生所具有的能力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其次是外语水平、组织协调能力,分别占35.56%和34.66%,由此可见,在大学校园里,最主要的还是学习这一块,这也同时解决了大学生到底应以学习为主还是以工作为主的困惑。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也日趋细致,所有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一直是呈上升的趋势。在招聘中企业也越发的重视员工的专业技能,因而在缺乏一个统一的客观的专业技能评价标准的情况下,企业选择了首先了解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个这样的趋势: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也在日益向“专业化复合型”转变,在要求员工具有出色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求员工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等。

2、大多企业认为大学生综合能力最重要

3、企业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比较高

现阶段企业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是比较高的(61.90%的企业将思想道德列为对毕业生的特别要求),这主要是由于企业为了应对目前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诚信的表现以及逃避人力资源风险而采用的措施。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也日趋务实,在招聘中学历、学校名气等因素所占比重都日趋合理,企业的评价标准更加合理。

但是,还存在不少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因素,比如,家庭背景、性别等,企业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免造成就业歧视,影响企业形象。

3.1超七成学生不明企业的人才要求

在被问及“你是否尝试了解目标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时,有20%的学生认为“没有,感觉没必要”,50.8%的学生表示“尝试过,但仍然一知半解”。显然,超过70%的学生并不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THE END
1.5分钟,你也能看懂中美关系未来发展趋势3、浅析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 探讨大国关系,是当前国际政治最为重要的方向之一。 为什么?因为大国往往决定国际社会的发展方向,其中尤以中美两个大国为最。 今天想聊一聊,如何从现实主义,尤其是进攻性现实主义的角度分析中美关系的行为逻辑,让你读完这篇文章就能基本知道中美两个大国未来的关系走向。 https://www.jianshu.com/p/aad18c966493
2.北师大黄荣怀: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教学漫谈导读:近日,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三十周年暨教育信息化大会上,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长江学者黄荣怀教授发表了题为《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分析——兼谈科技融入教育的四个维度》的主题演讲。 黄荣怀教授从教育与科技的历史交汇点入手,论及了科技赋能教育的历史命题及科技引领教育变革的关键议题等。 http://ctld.scnu.edu.cn/a/20220426/4014.html
3.任泽平:百年未有之大机遇!什么是当前大势?(深度好文)大力发展制造业、硬科技、实体经济、新能源、新基建、资本市场等等。 这个时代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家一定要用新周期新时代的视角,来理解未来的政策,也包括未来的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 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也是百年未有之大机遇,看清这一大趋势至关重要,因为我们每个企业每个人,到最终都是时代的产物。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26677698904622
1.5G与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十大判断5G与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十大判断 10月31日,由广东省通信管理局指导,广东省互联网协会主办、艾媒咨询承办的2019全球未来科技大会在广州举行。国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师、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新红出席本次大会,并发表了"5G与数字经济未来展望"主题演讲。 张新红表示,“谈未来”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在信息科技领域,...https://www.ndrc.gov.cn/xxgk/jd/wsdwhfz/201911/t20191128_1205553_ext.html
2.生物质行业收储运模式的利弊分析及未来发展方向发展趋势一: 以垃圾发电为例,在市场初期,环保公司都在发展垃圾发电项目,随着竞争的加剧,有代表性公司前期发展垃圾收、储、运。只有前期“吃得饱”,后期才能效益好。 整体的产业链模式,打通了上下游衔接,以前靠单独做一个单元的模式盈利困难,整个产业链中整体盈利的模式,是环保行业最领先的创新与创造。 http://wx.h2o-china.com/news/view?id=276368
3.厉害了!专家直言:“合肥模式”未来将成为中国发展趋势!合肥巢湖...未来将成为中国发展趋势 近日,在2023安徽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会上,张晓晶专家直言:中国未来的发展有可能采取“合肥模式”,而不是“深圳模式”或其他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微博@合肥兔曹君 综合来看,在众多“荣誉”加身之后,合肥对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看出来合肥出名之后,大部分人给到这座城市的...https://dy.163.com/v2/article/detail/IKVMS1PB05560VHD.html
4.美容院加盟10大品牌有哪些?全国美容院排行榜前十名有哪些?未来发展趋势是评判一个美容院加盟品牌是否具有潜力的关键。一个优秀的品牌应该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前瞻性,能够紧跟市场潮流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百莲凯作为中国高科技美容连锁品牌,国内美容连锁经营先驱,成立于2001年,以高科技仪器(部分仪器获得国家专利)结合功效型产品为优势,旗下加...https://www.balincan.com/blk/1403.html
5.《第四种国家的出路》阅读笔记(第四种国家的出路)书评2. 第四类的国家,人口密度与职业分派,都有改良的余地。中国既然属于第四类的国家,所以中国人的问题最为艰难,而中国人对于改良的工作,也应当特别努力。(P11) 3. 我个人对于发展中国的实业,改良生产的技术,是主张各方面同时并进的。农业固然重要,工业也不可忽视。乡村古人要复兴,都市也应当发展。但近来舆论界中似...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3891788/
6.全球绿色债券发展概况未来趋势全球绿色债券发展概况、未来趋势 前言 绿色债券源于世界范围内投资者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持续关注。绿色债券市场是除了银行贷款和股权融资之外另一种长期绿色融资渠道,对于那些绿色基础设施投资需求较大但银行长期贷款非常有限的国家具有重大意义,募集资金专门为具备环境效益和气候效益的项目提供资金支持。随着全球,尤其是...https://en.jiemian.com/article/5702248.html
7.社保国家养老保险与商业养老保险基础知识国家养老保险的风险分散主要依靠国家统筹和地方补贴等多种方式。而商业养老保险则更加注重风险分散,通过多元化投资等方式降低风险。 四、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保险市场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国家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都将会面临一些挑战和机遇。 https://www.shenlanbao.com/zhishi/5-547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