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2022年全球及中国抗生素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新冠持续刺激需求增长「图」
一、抗生素综述
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现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微生物培养液中提取物以及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目前已知天然抗生素不下万种。抗生素品种繁多,主要分为两大类:-内酰胺类和非-内酰胺类,其中,-内酰胺类品种最多,临床应用最多、最广的一类。
抗生素分类
为了应对抗生素滥用的情况,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强监管政策。2011年,为了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卫生部发起一项为期三年的全国性整治活动。依据国际上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成功经验,政府将抗菌药物处方限制作为核心战略,制定了管理目标,进行了教育和培训,并向医院推荐合理抗菌药物使用策略。并且卫生部在每年年底对此进行监督和检查,以推进整治活动的落地。此后,又出台了多个文件来进一步加强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监管。
三、抗生素产业链
目前国内抗生素药物的生产工艺路线主要为生物发酵酶化提取合成工艺,即以玉米、黄豆等为原料,加工成淀粉、糖、豆油等含碳、氮化合物,以此为菌种提供营养,通过微生物转化的方式,制取头孢菌素、青霉素工业盐等核心中间体,并进一步生产合成抗生素药物。
抗生素产业链
产业链上游玉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玉米深加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养殖、纺织、汽车、食品、医药、材料等行业。从玉米消费结构来看,2021年我国按照玉米消费量从高到低依次是玉米淀粉及淀粉糖55%、酒精26%、味精7%、赖氨酸7%、柠檬酸3%、其他2%。
2021年中国玉米深加工产品结构情况(单位:%)
四、抗生素行业现状分析
1、抗生素制剂市场现状
2013-2024年全球抗生素制剂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随着政府对抗生素药物分级管理等限抗措施的推行,我国抗生素市场增速在2017年出现明显下滑,但仍保持增长趋势。2020年抗生素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780亿元,同比增速约4%。
2012-2022年中国抗生素制剂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
中国抗感染药及抗生素用药结构情况(单位:%)
2、细分品种市场规模
我国头孢注射剂基本均在医疗机构使用,其整体规模占到市场份额的80%以上,口服头孢药品市场占比不足20%。我国公立医疗机构是头孢药品的最主要市场,2019年度我国公里医疗机构头孢类药物市场规模为791.88亿元,2020年为572.88亿元,2021年为569.46亿元。2020年头孢药物市场规模大幅下滑主要是受到疫情的影响,2021年疫情常态化防控后,头孢市场规模降幅收窄,与2020年度市场规模基本相当。
2019-2021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头孢类药物终端市场规模
2016-2021年中国阿莫西林制剂行业市场规模情况
五、抗生素行业竞争格局情况
1、硫氰酸红霉素
硫氰酸红霉素市场刚性需求大,短期内波动较小,一直保持着稳定高速的增长。2020年全球硫氰酸红霉素需求约为9000吨/年,短期内市场依然需求略大于供给。从90年以来国内生产的硫氰酸红霉素约60%用于出口,在主要的出口国家中,印度市场占比70%,份额最高。近几年来,随着国内需求旺盛一部分转为内销,我国在2011年硫氰酸红霉素的产能已经突破万吨,但受环保等政策的影响,近年来多家厂商退出生产,生产端进一步出清。目前国内,硫氰酸红霉素市场东阳光和川宁生物合计占比达到94%,其中川宁生物产能为3000吨/年,产能市占率为43.9%,产能略低于东阳光。
中国硫氰酸红霉素行业市场竞争格局情况(单位:%)
2、头孢霉素中间体:7-ACA、D-7ACA和7-ADCA
头孢霉素上游中间体主要分为:7-ACA、D-7ACA和7-ADCA。其中7-ACA和D-7ACA是以临床注射类为主的抗生素中间体终端产品,7-ADCA是以临床口服类为主的抗生素中间体终端产品。7-ACA是头孢菌素关键性中间体,已成为当今国际抗生素市场的主角。而头孢菌素品种几乎均为半合成产品,故7-ACA是合成头孢菌素的关键性中间体。而D-7ACA则是7-ACA的下一步产品。7-ACA和D-7ACA最终产品主要包括临床注射使用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钠、头孢呋辛钠以及头孢唑林钠等。7-ADCA是一种重要的头孢类抗生素中间体,是传统的合成头孢菌素三大母核之一,其下游的系列产品主要有头孢氨苄、头孢拉啶、头孢羟氨苄等抗生素的中间体。
2018年全球7-ACA等中间体行业需求量为6000多吨,国内产能接近8200吨,川宁生物7-ACA、D-7ACA和7-ADCA合计拥有3000余吨/年的产能,市场占有率为37%,为行业龙头。目前,7-ACA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现状在短期内难以改变。
中国7-ACA行业市场竞争格局情况(单位:%)
3、青霉素中间体:6-APA
青霉素是抗生素的一种,是指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青霉素是世界上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抗感染类药物,已成为全球广泛应用的一线抗菌药物。
6-APA是生产半合成青霉素类阿莫西林和抗生素氨苄西林(钠)的重要中间体,是重要的出口品种。它一般采用生物发酵法一体化生产,生产环节投资大,污水处理量大,环保要求高,同时当前产能过剩,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限制新企业进入该行业,因此6-APA行业具有较高壁垒。6-APA市场需求约为30000吨/年,国内企业中产能较大的是联邦制药,产能约为24000吨/年,威奇达产能约为7000吨/年,但尚未满产,川宁生物产量约为6700吨/年,市场产能占有率为18%,实际产量高于威奇达,为行业内的主要生产厂商。
中国6-APA行业市场竞争格局情况(单位:%)
六、抗生素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抗生素药物在医药市场仍将长期占据重要地位
尽管近年来在国家治理抗生素滥用的背景下,中国抗感染药物市场的规模增速有所放缓,但抗感染药品作为基础性药物,其市场规模依然庞大。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地不断加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加上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新医改和新农合政策的全面推进,预计未来抗感染药物的市场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在我国医药市场仍将占据重要地位。
2、抗生素产业链环保压力不断加大,技术升级成为趋势
随着抗生素药物的规范使用成为全球性的趋势,市场监管政策的不断加强和技术创新的持续升级正日益改变着抗生素用药结构和市场格局,未来全球抗生素市场的竞争走势将更加趋向于原料药行业与中间体行业的产业结构优化、综合质量标准的提升以及环保技术的创新和提高。
3、酶法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在发酵类制药工业中应用逐渐广泛
近年来,生物酶规模化制备及其工业催化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制药领域,酶法技术以其高选择性、高效率、条件温和、低污染等优势成为绿色制药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以酶法技术替代高污染的化学法技术已经成为发酵类制药产品清洁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