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南粤古驿道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发挥南粤古驿道对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的带动作用,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于2022年3月30日发布首批驿道乡村酒店,此次共有13个城市、23条古驿道的34家乡村酒店入选,此次评选也标志着驿道乡村酒店首次被政府官方层面所“提及”,开始成功进行大众的视野。
驿道乡村酒店是指地处乡村,客房量在15-40之间,将驿道文化、农业景观、田园风光、自然生态、民俗风情等元素融于一体,并与住宿、餐饮设施进行结合,能提供乡村生活体验、旅居度假、休闲娱乐、研学教育等功能的经营场所。驿道乡村酒店作为一种特殊的住宿业态,具备如下特点:
目前乡村酒店大多数物业来自旧民房的改造,归属于民宿管理范畴,但其规模却超出了民宿标准要求的800平米,这也意味着对于驿道乡村酒店的标准仍需要进一步的制定。
(二)发展意义
是发扬传播古驿道文化的重要载体。驿道乡村民宿酒店是广东省推动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载体之一,沿线乡村酒店可将南粤古驿道文化和当地文化融入民宿酒店装饰设计、开发古驿道文创产品、开发古驿道探秘研学旅游产品等,成为广东传播活化古驿道文化的重要窗口之一。
是助推古驿道周边乡村振兴的重要业态。“因一间房赴一条驿道”,特色的乡村酒店或民宿具有极强的带动作用,一家特色乡村酒店或民宿能够带动一个村的乡村旅游发展,南粤古驿道沿线乡村民宿酒店的发展对于促进当地村民就业创业、古驿道文化弘扬和活化、当地农业发展、乡村振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驿道乡村酒店的发展对于南粤古驿道可以起到宣传、传承、利用和保护的作用,发展驿道乡村酒店充分活用了南粤古驿道这一“闲置资源”,是开发新型住宿业态和新型旅游资源的双赢局面,对于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三)发展问题
一是缺乏总体发展规划。广东驿道乡村酒店散落在各条古驿道上,大多为自发发展,服务质量、硬件条件参差不齐,缺乏专项普查和发展规划。
二是缺乏驿道主题元素。目前位于南粤古驿道的乡村酒店各有特色,但是缺乏体现驿道文化的主题元素,标志性不强,辨识度不高。
三是缺乏规范经营建设。在经营规范方面,企业发展驿道乡村酒店普遍呈现着“摸石头过河”的状态,一切和驿道乡村酒店有关的案例都“无迹可寻”。
四是缺乏行业标准体系。驿道乡村酒店作为乡村住宿新业态,不像民宿那样具备国标(GB/T39000-2020)、行标(LBT065-2019)、省级地标(DB44T2248—2020)和团标(TGDTAS1.2—2021)完备的标准体系。
五是缺乏政策扶持发展。目前在驿道乡村酒店建设用地方面,部分项目存在用地或建设手续不全,或者违规占用南粤古驿道保护用地,使得驿道乡村酒店存在政策风险。另外,目前也缺乏针对驿道乡村酒店的专题扶持政策和资金支持。
五、驿道乡村酒店发展的建议
(一)做好专项规划,完成顶层设计
驿道乡村酒店由广东省首次提出,属于一个新兴事物,要实现其规范、快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自顶层向中层到底层的设计理念和实施策略,建议研究和制定《广东省驿道乡村酒店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发展纲要》,做好驿道乡村酒店专项规划,完成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最主要的是明确发展目标,围绕南粤古驿道的旅游发展,制定驿道乡村酒店在2035年前需要完成的目标。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统计数据,2021年清明节假期三天(4月3日-5日),纳入监测14段古驿道沿线重点区域接待游客105.3万人次;2021年五一假期五天(5月1日-5日),纳入监测的14段古驿道重点区域接待游客209.2万人次。按20%的游客有住宿需求计算,每天需要接待8万人次,平均每间夜入住2.5人计算,需要3.2万间房,假设乡村酒店平均客房量为20间,预计需要1600家(此数据为初步估算,仅供参考)才能满足目前的接待需求。
由此建议在深入市场调研之后,着眼未来古驿道旅游的迅速增长预期,结合更科学的预测机制,做出更为精准的预判,明确到2035年需要的驿道乡村酒店数量,并分解出短期、中期、长期的规划目标,为顶层设计提出合理的实施路径,使其规划成果具备实践的可行性、可实施性、可操作性。
(二)做好首批示范,实现动态管理
2022年2月广东省遴选出了分布在23个古驿道附近的34家首批广东省驿道乡村酒店,初步构建起了广东省驿道乡村体系,能有效的为古驿道游客提供住宿、餐饮、休憩等服务,具备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制定发展指引,实现规范发展
(四)制定扶持政策,确保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8.参考文献:颜铭辉.如何规划100公里麦理浩径?王福義浅谈40年前拣路原则[N].香港01,2019年5月19日.
南粤古驿道是历史上中原汉人入粤和岭南商贸活动的主要路径,就像活力奔腾的动脉,源源不断地将物流、人流、文化在其中往来输送。南粤古驿道由港口而内地,由内地而岭南,由岭南而海外,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形成了广东多民族民系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和彰显了海外侨胞深厚家国情怀的归根纽带,是我省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