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中国最大的对手还是自己

星巴克依然保持着那种绅士般可靠的稳健调性,同时面向市场的持续创新也让它拥有了年轻的基因,更加时尚化,甚至有些“性感”。

01

新财报背后透露了什么?

10月31日,星巴克发布2024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截至2024年9月29日)财报。第四季度(7月至9月),星巴克中国净收入7.837亿美元(约55.83亿人民币),环比增长6%(去除汇率变动影响)。2024财年,星巴克中国净收入达29.58亿美元(约210.71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去除汇率变动影响)。

门店数量方面,第四季度,星巴克中国净新增290家门店,新进入78个县级市场。季度末,星巴克中国门店总数达到7596家,覆盖近1000个县级市场。2024财年,基于年度门店拓展规划,星巴克中国净新增790家门店,同比增长12%,创下历史新高。

星巴克财报中特别表示,门店数量的增长得益于“下沉战略”,而且低线城市的新开门店展示出良好的高成长性。

2024财年,星巴克新进入166个县级市场,创下历史新高,该数量较上个财年接近翻倍。一半的新增门店位于三线及以下城市。可见,下沉市场在上个财年以及未来一段周期内,会成为星巴克重要的新增长引擎。

随着中国咖啡市场不断走高的渗透率,低线城市的消费者完成了对咖啡品牌良好认知以及消费习惯的培育成长,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年中国咖啡市场的风起云涌为星巴克培养了大量低线城市的成熟潜在客户。

另一大亮点来自于用户的活跃度及忠诚度。数据显示,四季度,星巴克中国新增星享俱乐部活跃会员达150万,活跃会员规模达2350万,创下历史新高。最忠实顾客的光顾频次更高,钻星会员、金星会员的消费频次同比、环比表现均有增加。此外,总会员规模增加至近1.4亿,会员销售占比达74.4%,同比上浮3.9%。

活跃用户数据规模最直观地表现在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成为品牌与用户粘性之间的晴雨表。星巴克会员销售占比达到74.4%,这一数据非常亮眼。对品牌来说,高比例的会员贡献,预示着品牌可持续的长期发展,会员的稳定性可以为品牌带来积极的销售贡献;另一方面,在如今惨烈的竞争格局中,高用户粘性可以极大降低竞争带来的不利影响,构筑品牌护城河,可以说,高占比的会员贡献,是品牌稳健经营的“压舱石”。

星巴克中国首席执行官刘文娟表示,“当前,中国咖啡市场高度活跃,市场震荡变革仍在延续。这个季度,星巴克敏捷响应市场环境变化,进一步夯实发展内核。凭借强大的品牌势能、组织敏捷性和营运实力,构建起了强劲且充满韧性的业务发展态势。净收入、门店交易量、经营利润、经营利润率这些关键业务数据均实现环比攀升。”

02

如何向世界重新介绍星巴克?

刘文娟在财报发布后同时认为,“中国咖啡市场持续发生深刻改变,促销频繁,整个行业集体承压。令人振奋的是,行业环境变化也进一步锻造了我们强大的营运能力。”

从全球范围来看,可能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咖啡市场有如今中国市场这般竞争激烈、风云变化。在如此巨大的行业动荡之中,创新成为主旋律。这样的创新表现在多个维度,无论产品的推陈出新、携手联名还是9.9价格战、免费券再到从咖啡延伸到其他譬如新茶饮品类的跨界等等,大量的新生代咖啡品牌甚至呈现出不拘一格的“乱战”态势。可以预见的是,新生代咖啡品牌无疑需要通过出圈的创新策略引起话题效应,吸引注意力,同时对曾经的头部品牌发起挑战。

作为领导品牌,星巴克如何应对这样的局面?10月23日,星巴克全球CEOBrianNiccol发布名为《前行之路》的视频,其中他提到,要向世界重新介绍星巴克。BrianNiccol强调,“我们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营销方式”。

在上财年,星巴克中国的创新表现得更猛烈,更“勇敢”。

据统计,在2024财年,星巴克中国共推出78款创新饮品,一方面,新产品丰富了咖啡主品类,另一方面,一些非咖啡品类也呈现出独特的出色表现。

今年夏天,星巴克中国推出全新限定饮品“山系风情牛乳系列”。形成抹茶冻山系拿铁、抹茶冻山系茶拿铁、抹茶冻山系星冰乐三种口味,以大麦苗、菊苣、薄荷三重草本浸入牛奶,形成山系沁凉体验。

更为多元的是,除了产品创新,星巴克一直以来都在门店形态上自我突破,创造更多空间和社会价值,譬如在北京、上海和苏州相继开设了融入民间非遗艺术的艺术的非遗门店,招募听障人群为咖啡师的手语门店等等。

03

中国咖啡市场的新变局

据环球网报道,2024上半年,国内典型咖啡品牌的开店速度明显放缓,而闭店数则显著上升。今年7月,23家连锁咖啡品牌新开门店数量同比下降48.69%,显示出市场增长进入一个相对平和的稳定成长期。

在资本市场,咖啡领域的投资烧钱模式开始退烧。今年上半年咖啡赛道的融资数量和金额均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表明投资者对于行业的增长潜力更趋理性,更加注重企业的可持续盈利能力与可持续发展后劲。

咖啡赛道的价格战在逐步弱化,统计显示,不少咖啡品牌自今年年初开始悄然退出旷日持久的价格战。小程序中将9.9元的咖啡优惠券适用范围缩减至仅六款产品,并采取多种策略积极将产品价格拉回至更为合理的均衡价格带。

中国咖啡市场,在疯狂扩张,混乱竞逐之后进入稳健健康的发展是必然趋势,对众多咖啡品牌来说亦是裨益良多。在咖啡竞争的2.0新阶段,所考量的,不再是单一的“市场声量”,不再是一味以博眼球为导向的杀敌一千自伤八百。更重要的是,要考量企业的“持久深耕能力”以及核心竞争优势在哪里,核心竞争能力是什么?

无论产品、品牌、门店模式等等的创新需要围绕既定的核心价值以及固定不变的品牌调性,从而使得这些能被直观体验的外在创新求变成为有效积累品牌资产的加分动作。这无疑是当下众多咖啡品牌需要厘清并锚定的发展聚焦点。

04

星巴克最大的对手还是自己

星巴克在财报中表示,“2025财年,公司将继续秉持高质量、可盈利、可持续的增长策略,扎根中国市场,以长期主义发展思路,携手产业链伙伴,行稳致远,积极穿越咖啡行业变革,助推中国咖啡产业高质量长远发展。”

这样的战略宣言可能不仅仅适合星巴克,甚至适合所有当下想活下来并追求持续活好的咖啡品牌。商业发展的本质规律大多平淡无奇,甚至有些乏味,就是保有长跑的耐性,日拱一卒,不断深耕。

从经营数据规模、品牌认知来看,星巴克依然是中国高端咖啡赛道的第一品牌;从公司经营模式,到创新能力,再到供应链和规模化运营管理实力,也都呈现出“潜心静气”的可持久增长潜力。

星巴克在既有品牌认知价值的基础上,打造出更丰富的新体验和新感受,让星巴克的市场穿透力更强,这是中国当下其他大量新生代咖啡品牌所不具备的。对新生代品牌而言,需要致敬星巴克的成长耐性,需要学习其几十年如一日沉淀的品牌资产以及精心营造出来的独特体验。

不得不承认,星巴克在中国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其实是“自己本身”,无论市场如何变化,无论竞争对手如何混战,最重要的是做好那个“最正确的自己”。对整个咖啡行业来说,在长期主义的发展远观之下,应该摒弃一些浮躁,撇去更多的泡沫。

THE END
1.星巴克在中国开店100%成功的原因1971年成立的星巴克,是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有近21300间分店遍布世界各地,仅仅在中国就有2000多家门店,开店成功率几乎是100%。 这套选址系统到底有什么秘诀?来听听星巴克中国高管怎么说。 一、选址先定城市再定区域 星巴克在中国的发展,是先通过布局,再到选址。在布局上,星巴克的策略是从一线城市扩张到二三线城市...http://www.duanxinwang.cc/html/news/2766.html
2.星巴克的商业模式拆解星巴克在全国就有1.3万家,仅在中国就有54星巴克在全国就有1.3万家,仅在中国就有5400家,现在拆解一下它的商业模式: 1.客户细分 ①中产阶级 ②白领人群 ③热爱社交 ④喜欢喝咖啡 ⑤追求生活品味 2.客户关系 ①不打广告的口碑营销 ②星享卡钱包 ③熟客俱乐部优惠券 3.渠道通路 ①线上渠道:KOL ...https://www.360doc.cn/article/14788_1048655796.html
3.星巴克在华发展进入调整期预计2020财年中国同店销售额仅增3%事实上,最近几年星巴克销售已经出现业绩放缓的信号,关于星巴克要用涨价维持利润的质疑更是多次引发热议。尤其是在中国市场,去年第三季度星巴克在华业绩9年来首次下滑,中国区同店销售下降了2%,低于去年同期的上涨7%,成为全球表现最差的市场。 今年11月,星巴克首席执行官凯文·约翰逊曾在19财年四季度分析师会议上提到,预...https://wap.eastmoney.com/a/201912161324835444.html
1.星巴克的困境折射“高端咖啡”的尴尬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早在2018年7月A轮融资时,瑞幸对外宣布当时的销售杯量为1800多万,销售额5917万元,平均一杯的售价仅3.3元左右。2023年瑞幸咖啡和库迪咖啡再掀价格战,竞相推出“9.9元”优惠活动,继续带动咖啡市场客单价走低,这一年,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额虽然实现2%的增长,但依然弱于全球同店销售额8%的增长率。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424053
2.中国市场营销(精选十篇)一、中国香蕉产业营销现状分析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许多国内消费者已经把视线转移至绿色消费上来, 而我国香蕉市场在经历了最近几年的快速增长和数量扩张后, 现在也正向着提升质量的路上迈进, 随着香蕉营销软硬件设施的改进, 我国香蕉产业营销运行势态良好。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92f3xqv.html
3.世界500强在苏州有多少家苏州世界500强企业有哪些→买购网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恒力集团、盛虹控股、沙钢集团、协鑫集团、亨通集团、永钢集团等苏州名企常年上榜,涉及化纤纺织、光电缆、钢铁、新能源等行业。苏州上榜企业数量虽然每年各有些许差异,但进榜企业保持了稳健发展态势,大部分企业名次实现较大提升,保持着强大的竞争优势。 https://www.maigoo.com/news/611098.html
4.星巴克的未来制胜秘密,藏在霍华德·舒尔茨带来的新品意榄朵里...即便在中国咖啡市场进行价格激战、以茶咖创新驱动流量的环境中,星巴克依旧坚持着自己以创新和人文联结为基础的长期主义发展路径。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0963320.html
5.星巴克曾陷种族歧视危机走向海外的中国车企需要注意用工制度合规...星巴克这是在美国自己本土上遭遇到用工危机事件。这对于正在走向海外市场的中国本土汽车企业来说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走向海外 2023年,中国第一次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市场。这证明了中国自主汽车品牌正在崛起的事实。 数据显示,2024年1-2月,汽车出口82.2万辆,同比增长30.5%,远远高于整...https://www.dongchedi.com/article/7347317224975106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