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5日)上午,江苏省消保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积分兑换消费调查结果。
一起来看
积分兑换消费调查报告
「基本情况」
积分兑换消费现状
问卷调查显示:
积分兑换成普遍现象,以青年人为主要消费群体
超七成的消费者曾使用过积分兑换商品或服务。
积分兑换的受众主要集中在18~40岁。
分布领域广,兑换模式、消费偏好多样化
有积分兑换经历的消费者中,选择电商平台进行积分兑换的人最多,占比达38.7%,其次是商场超市、第三方积分商城等。
近五成的消费者偏好兑换话费、流量、里程等,其次是纸巾、电器等商品和抵扣现金。
调查结果分析
01
积分换购产品价格虚高
问卷调查中,28.9%的消费者表示在进行积分兑换时遇到商家虚标商品价格;30.4%的消费者认为积分兑换商品性价比一般或者不划算。
02
积分可兑产品少
因积分兑换尚无统一运营模式或价值换算体系,目前各平台积分的实际价值不一样,但是线上和线下均反映存在积分无可使用的情况。问卷调查中,有47.7%消费者反映在进行积分兑换时可选择的商品或服务少。
03
积分兑换套路多,存在强制消费情况
积分兑换的规则由经营者制定,但部分经营者在积分使用上设置了各类门槛。线上问卷显示,37.6%的消费者表示遇到过商家擅自调整积分使用方式,例如限制使用积分额度。
体验调查发现,浦发银行“积分+现金”兑换形式中,商品标价基本要求分期支付,剥夺了消费者一次性付清款项的权利,如果想使用积分服务,消费者就必须接受分期服务,该行为涉嫌侵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投诉案例:
04
积分兑换产品质量欠佳,或存在三无产品
问卷调查显示,超过36%的消费者认为积分兑换的商品质量一般或者非常差,其中商品的保质期或限制使用日期过短问题突出,其次是货不对板、包装破损、质量不佳等。
体验调查发现,部分平台积分兑换商品质量欠佳。如在淘宝平台,通过6088天猫积分+1元兑换的垃圾桶,关合开关不灵敏。在该产品评价中,也有消费者反映桶体薄、卡扣不匹配,品控存在问题。
05
积分兑换页面信息标注不全面不规范
调查发现,积分兑换平台在信息标注方面水平参差不齐。问卷调查显示,28.8%的消费者反映商品或服务信息介绍不全,16.5%的消费者认为积分兑换和商家宣传不符。
体验员在苏果超市兑换商城,发现一款儿童牙膏标注“含食品级原料”,违反《儿童化妆品监督管理规定》,儿童化妆品标签不得标注“食品级”“可食用”等词语或者食品有关图案。
06
超六成消费者遭遇积分清零不提醒
问卷调查显示,66%消费者遇到过积分到期清零不提醒的情形。当问到对积分兑换建议,延长有效期、有效期显著展示、退货后适当顺延有效期、到期短信提醒等被诸多消费者提及。
07
售后服务存争议,七天无理由退货难
问卷调查中,对售后服务不满意的消费者中有38.8%的消费者遇到过积分兑换产品不可退货,38%的消费者遭遇退货后只退现金不退积分或优惠券,35.6%消费者遇到人工客服难以接通或没有,31.4%消费者遇到平台和商家推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