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三下乡、地摊经济、城市管理、经济复苏
一、调查背景及意义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侵袭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项便是大力支持城市地摊经济的发展。2020年5月,李克强总理强调,城市地摊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繁荣。2020年,中央文明办明确提出,文明城市测评指标将取消对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的考核,以此来加速恢复经济社会秩序,更好地满足人民的日常需求。这一举措掀起了地摊经济的发展热潮,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城市地摊经济的开放。
以河南省为例,2020年6月,洛阳市文明办联合市城市管理局下发了《关于支持地摊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开始支持地摊经济发展;2023年5月,商丘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商丘市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方案》强调,开展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打造宜居宜业环境、满足便利消费功能;2023年2月,开封市政府印发《开封市贯彻落实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政策措施的实施方案》强调,要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就业稳定,持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2023年5月,安阳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临时便民摊群点管理的指导意见》指出,对安阳市建成区范围内临时便民摊群点管理进行规范,以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水平。
二、调研方法与内容
(一)调研方法
1.实地考察
实地考察法主要通过实地前往安阳、洛阳、商丘、开封四市的地摊夜市场所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实践调查的方式,获取当地地摊经济发展的真实现状,获取一手资源数据,从而为本报告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提供保障,为后续的意见提供提供实践支撑。
2.线上问卷调查法
本文主要采取了发放网络问卷的方法开展调查。主要针对摊贩群体、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城市居民三个群体共发放600份线上问卷,其中有效问卷550份,有效回收率为91.6%。
3.线下访问
线下访问主要了解安阳、洛阳、商丘、开封四市摊贩的基本信息,如受教育程度、户籍和经营情况等,以及摊贩对地摊经济治理的态度和建议等;第二,调查城管执法人员的基本信息、执法方式、执法过程中的难点以及地摊经济治理的建议等;最后,调查城市居民,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对地摊经济治理的态度以及对地摊经济治理的建议等。
(二)调研内容
二、调研结果及分析
本次问卷共得到550份反馈。
由上述调查对象可以得出,男性比例占60.09%,女性比例占30.91%。
调查者中10.91%为地摊经济的从业者,89.09%非地摊经济的从业者。所以此次问卷反馈可能更能代表消费者的观点和看法。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参与问卷群众是支持地摊经济发展的,并且大多都曾在地摊消费过,这与参与问卷的调查者的年龄可能有很大关系,对于年轻人来讲,地摊经济可能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如今正值夏季,地摊也是年轻人聚餐的一个不错的选择。参与问卷的人们认为地摊经济方便市民购物、降低消费成本促进就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展现一个城市的文化。但同时消费者也提出地摊经济存在一定的问题和缺点,例如,污染环境、阻碍交通、影响市容市貌、损害正规商铺利益、商品质量得不到保障等。
绝大多数参与者还是认为地摊经济是能够拉动城市经济增长,但同时也有少部分参与者认为地摊经济对于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大,但参与者对于地摊经济日后的发展抱有积极的态度,这说明大家还是认可地摊经济的作用,希望地摊经济在未来可以有更好的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一)卫生环境问题
在人流量相对较低的商业区,清洁工可以及时清理地面垃圾并安装垃圾桶,保证了街道环境的整洁干净。然而,在人口密集的餐饮区,为了方便人们扔垃圾,垃圾桶会被定点放置在道路的中心。随着人流量的增长,无法避免会出现垃圾不入桶、随意丢弃、垃圾桶容量不够等问题,从而容易出现垃圾堆积的情况。
(二)交通流动问题
安阳、洛阳、商丘、开封四市的大多数地摊位都位于步行街,并且严格禁止车辆进入。一些多出的摊位则被安置在人行横道旁,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交通拥堵,保护行人免受伤害。同时,四个城市的城管部门都建立了三级巡查机制,负责监督和纠正临时摆卖区域的违规行为。这些措施旨在保证摆卖区域的安全和秩序。
但根据调查结果现实,许多老城区的地摊街道夜晚的人流量非常旺盛,甚至可以持续到凌晨两点。当夜幕降临,街道管理人员离开,摊主们也纷纷搬离原有的经营空间,把商品带到人流量最大的地方,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踩踏、盗窃等违法行为更容易发生。人群聚集不仅会导致交通拥堵,还会影响周围居民的夜间休息。如果有车辆通过,就会增加人员伤亡的风险。
(三)消费权益问题
(四)执法管理问题
城市的精细化管理随着城市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随着摆摊放开部分限制以来,摆摊设点的摊贩越来越多,摊贩需要被管理的地方也增多,地摊经营中暴露出很多不按照规定摆摊的摊贩,由于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工作不够认真细致,很多违规行为得不到城市执法人员的及时纠正。同时走访调查发现在老旧小区附近,不少摊贩在经营中存在随地乱摆乱放,地摊经营秩序较为混乱,已经影响到周围居民生活环境的现象。其中有部分地摊摊贩在早上将蔬菜、瓜果等农作物摆放在小区底商旁边的绿化地旁进行销售,在销售过程中将农作物上摘除下来的废弃叶子就地乱扔乱放,随着摆摊撤离后也没有清理现场。
这种影响城市市容市貌和社区附近环境的问题,即使城管执法人员看到也没有及时阻止上述不规范的摆摊行为,没能做到对城市管理者对地摊经营者的教育工作,使这些不合规的摊贩认识到自身的不规范问题。同时,疫情后城管人员也不愿过多干涉摊贩的经营行为,对于其不合理不规范的地方往往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而引出了地摊经济的城市治理中城市执法人员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四、解决方法
(一)卫生方面
(二)交通方面
第一,为了解决新兴摊点随意摆摊甚至占道经营的问题,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包括明确规划摊点摆放区域,实施多时段管理和监督,并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立摊位地理位置定位平台,以便更加科学合理地安排摊位。为了更好地规划城市交通,还应该明确规划出合理且合法的摊点区域,并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监管,以保证摊位摆放的规范性,减轻交通拥堵,降低安全风险。
(三)消费方面
第二,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放宽占道许可条件,在更多的地区少量设置临时摊点,以满足不同地区居民的消费需求,减少摊点过于集中所带来的交通拥堵、噪音污染等问题,从而改善周边环境。为了更好地管理社区内的摊贩,政府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管制度,让基层群众能够自主组织摊贩,从而有效降低监管成本,让市民更加便捷地购买到自己喜欢的商品,从而推动地摊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执法方面
第一,提高政府精细化管理力度。监管网格化的地域范围中将城市地域分割成多个面积类似的小的单位,不同网单位间彼此联系,形成了不规则边界线的区域。政府部门可建立“四位一体”的城市管理监管方式。采取“依靠职责,层级设置,独立运行,相互帮扶”的方式,通过科学合理的划定市场管理范围,在执法人员、专业的地摊自治组织、社会监督员等三方面自上而下的建立市场管理方格,以建立各尽其能,相互补充,共同管理的地摊城市管理体系。网格内统一划分为各条道路并配备相应的执法人员,执法人员是各个网格的直接负责人,并采取了定岗、定人、确责的管理规范方式,真正做到了各个责任区域上都有执法人员,每个执法人员都能够肩负起责任。由此建立了各方责任明确、工作到位的全方位监督的城市监管网格制度,可以全方位的实行地摊经济的城市管理。
参考文献:
[1]梁燕.《舌尖上的“江湖生死录”》-《标准生活》
[2]吴佳丽.《新冠肺炎疫情对餐饮行业的影响及营销策略的转变》-中小企业的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3]崔健.《后疫情时期餐饮企业文化重塑研究——基于海底捞应对疫情的启示》
[4]马卫兵.《让地摊经济在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大显身手》——《科技视界》2014年
[5]郭林涛.《地毯经济更考验城市管理和智慧》——《决策探索》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