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经营风险分析范文

序论:在您撰写公司经营风险分析时,参考他人的优秀作品可以开阔视野,小编为您整理的7篇范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热情,引导您走向新的创作高度。

以前研究主要是分析公司经营治理问题,至于高管薪酬与经营风险间关系的研究很少。

2上市公司经营风险与高管薪酬的实证分析

2.1选择变量

2.1.1解释变量(高管薪酬变量)。选取四个代表性特征变量:高管的年度总报酬,年金额最高的前三名高管的报酬,年金额最高的前三名董事、监事及高管的报酬总额。

2.1.2被解释变量。用于描述经营风险的Z记分作为被解释变量,Z记分方法先是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计算出一组反映企业财务危机程度的财务比率,根据这些比率对财务危机警示作用的大小给予不同的权重,进行加权计算得到企业的综合风险分Z。

Z=1.2X1+1.4X2+3.3X3+0.6X4+1.0X5公式(2-1)

在计算时各财务指标根据实际情况其定义如下:

X1——营运资金/总资产=(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总资产

X2——留存收益/总资产=(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总资产

X3——息税前利润/总资产=(税前利润+财务费用)/总资产

X4——股权市价总值/总负债=(每股市价(流通股数+每股净资产(非流通股数)/总负债

X5——销售收入/总资产=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

2.3上市公司经营风险与高管薪酬的回归模型

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In(Zi)=b0+b1In(ZBC)+ξi公式(2-2)

In(Zi)=b0+b1In(DBC)+ξi公式(2-3)

In(Zi)=b0+b1In(GBC)+ξi公式(2-4)

Zi是第i个上市公司Z记分,ZBCi是其高管的年度总报酬(单位:元),DBCi是其金额最高的前三名高管的报酬(单位:元),GBCi是其金额最高的前三名董事、监事及高管的报酬总额(单位:元),b0,b1分别是待估计的参数,ξi是随机误差项。

2.4估计结果与公司高管年总报酬回归,系数为6.53E-07,显著水平为0.00,T为9.44,R2=0.019,R2=0.019;与金额最高的前三名高管报酬回归,系数为1.84E-06,显著水平为0.00,T为9.78,R2=0.014,R2=0.014;与金额最高的前三名董事,监事及高管报酬的回归,系数为6.53E-07,显著水平为0.00,T为9.44,R2=-0.019,R2=-0.019。

3结论分析与对策建议

上市公司这种高管薪酬与业绩增长相脱节的做法明显存在着弊端。首先,无法体现出高管对企业的责任感。其次,高管薪酬的随意性会导致公司经营风险的加剧,人性是贪婪的,公司的高管们获得合乎程序的报酬后,如果缺乏足够约束,自然会通过过度职务消费等方式谋取个人利益。

建立与完善高效科学的高管激励机制已迫在眉睫。首先,要破除体制的条条框框限制,以如何有效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制定激励机制的出发点。其次,合理界定管理者的劳动和报酬,做到既保证股东和普通员工满意,又能有效激励高管积极性;此外,学习与借鉴西方国家较为成熟的风险年薪制和股权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JensenM,KMurphy..PerformancePayandTop-ManagementIncentives[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0,98:225-264.

[2]HermalinBE,MSWeisbach.BoardsofDirectorsasanEndogenouslyDeterminedinstitution:ASurveyoftheEconomicLiterature[C].NBERWorkingPaper,2002.

战略管理对于企业的作用比较重要,能够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明确企业所处在的位置,通过分析所在的环境(包括外部宏观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来制定应对的策略,把握企业的走向,决策更加科学,从而能够取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和可持续性发展。在决策过程中,同样要根据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环境,对出现的风险及时识别和应对。

油服公司作为服务商,为油公司即作业方提供油田服务,处于作业施工第一线。作为石油勘探前期的排头兵,遇到的风险较早。因此更加需要建立风险防范和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并积极主动的对经营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并在实际操作中找到适合自己公司的风险应对模式,从而降低经营中的风险因素,减少风险对于成本的影响,并获取利润和生存发展的空间。

我们在实际的风险分析中,可以应用战略管理中的SLEPT模型,即社会、法律、经济、政治和技术这几类主要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模型给我们指引了分析的方向和思路。

二、具体的风险识别和风险因素

(一)政治环境

厄瓜多尔党派较多,2017年2月份,将举行总统选举,反对党同样参选,不同政党政见不同,经济政策也会有变更,国家政策变动预期和政治稳定性将影响公司的经营。一些拉美国家实行过能源国有化政策,而厄瓜多尔也曾经修改石油法,将石油资源的超额利润税99%收归政府,这些变动极大影响了投资,带来不确定性。

(二)法律环境

厄瓜多尔税法、劳工法等法律政策变动每年都比较频繁,有的具有突然性。例如:2015年3月起实施特别关政策,按照清关进口的原料和设备种类不同,征收5-45%的附加关税。

2016年4月底,政府以759号法令颁布了税法变更:增值税由12%增加到14%;2016年单独额外征收的3%利润税,及0.5%的外国股东权益税,以上增大了油服公司的作业成本。另外,对“中厄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2015年1月1日起执行)其中适用的金额和免税条件增加了限制。

(三)债务资信问题

厄瓜多尔石油公司(PETROAMAZONASEP)作为国有企业,投资预算均来自政府预算拨款。2014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长期处于低位,以石油经济为支柱产业的厄瓜多尔,财政收入减少,而其油质密度大含硫高,价格更低。长期处于亏本产油的状态下,政府的财政缺口日益加大。2016年4月份,厄瓜多尔西部7.8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建筑物毁损和经济损失。支持西部灾区灾后重建,国家预算更加不足。

为厄瓜多尔国家石油公司服务的油服公司,其应收款项的回收更加困难。回收期的延长使公司的流动资金和经营受到影响。

三、风险应对措施

针对以上风险,需要在具体的经营过程中予以重视,细化应对措施。

关键词:经营风险因素分析法指标体系

在市场经济中,对产、供、销各环节产生影响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常见的有经营环境的变动、经营方式的改变或经营决策的失误等等。任何一种或几种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对公司经营产生很大的风险。要想了解公司经营风险的状况,就必须对经营风险进行计量,通过具体数值来判定公司经营风险的大小。本文从经营风险的影响因素出发,构建指标体系并计算公司经营风险,为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和投资者了解公司的经营风险状况,加强风险控制或规避风险提供重要参考。

一、传统的公司经营风险计量方法分析

(一)传统的公司经营风险计量方法

(二)传统公司经营风险计量方法的局限(1)计量的风险缺乏全面性。传统的三种方法,都只能对定量的数据进行计量。而风险本身比较抽象,除了定量来表示之外,许多定性因素,对风险的影响也很大,甚至非常突出,这时,如果仅仅应用上述三种方法,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公司目前所面临的经营风险的大小,甚至有时会做出错误的判断。(2)传统方法缺乏较强的实用性。对于风险的影响,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定量因素,而是定性因素,这时传统计量的结果无法正确地判定公司风险状况,此时计量方法失效。而且,传统的方法都是基于已经发生的事实来计量风险,只能分析过去的风险,对于未来的风险如何,无法判断。而判断未来的风险,对公司的经营决策来说,无疑更具有实际意义,因而传统的计量访求缺乏较强的实用性。(3)传统方法带有主观性。对于公司经营利润的可能结果及其相应的概率,以及置信水平的设定,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而这种主观性对于风险爱好者和风险厌恶者来说,偏差会比较大从而在计量的风险上,也存在较大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计量的准确度。

二、基于因素分析法的经营风险计量模型

(二)经营风险标准分值及风险程度的设置经营风险标准分值按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设置四级,每个影响因素最高分均为5分,最高总分为100分。从第1级到第4级,分值分别为1分、2分、3分和5分。具体如表(1)所示。将表(1)的各项核心指标的影响因素进行合计,得到各一级核心指标的风险分值,然后将各一级核心指标的分值汇总,得到公司经营风险分值。分值越大,风险越小。根据分值设定6档经营风险程度,具体标准如表(2)所示。

(三)经营风险指标体系间的关系四个一级核心指标尽管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影响公司的利润,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也即是说,如果所有的一级核心指标都存在经营风险,那么这种风险将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其中部分核心指标存在经营风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其它核心指标来部分或全部化解。比如,由于市场上原材料价格全面上涨,必将对下游的公司的经营带来成本方面的风险;如果政府给予下游公司政策优惠,减免税收;或者整个行业产品价格提高;或者开辟新的销售市场,增加销售数量,那么一些优势的核心指标可以部分化解因成本指标的风险带来利润的损失,有时甚至可以全部化解。一级核心指标及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非常紧密。这些影响因素影响和制约着一级核心指标,有些影响因素会直接涉及到多个一级核心指标,如果这样的影响因素出现风险,那么,带来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四)公司经营风险计量模型

三、经营风险计量方法的应用

(一)样本选取从现已上市的中小企业中随机抽取10家作为样本,并从已公开的财务报表中,抽取2007年、2008年和2010年度的净利润资料,并以2007年度为基础,分别计算2008年度和2010年度净利润变动比率,如表(3)所示。

四、结论

关键词:保险公司;混业经营;经营风险;风险控制。

2006年9月保监会出台的《关于保险机构投资商业银行股权的通知》和2009年11月银监会出台的《商业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股权试点管理办法》,标志着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已经显现。在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过程中,部分保险公司率先转变保险经营思路,组建保险控股集团或参股其他金融机构。在金融业出现混业经营的趋势,外资保险机构即将大举进入之际,认清保险公司混业经营的利弊得失、明确其风险所在、探求风险控制的策略,对于提升我国金融机构的国际竞争力,保障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无疑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保险公司混业经营的优势。

1.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要想达到效用最大化,生产要素就必须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保险混业经营可以使保险公司与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共享客户资源,使生产要素在不同的金融机构之间得到充分流动和利用。一些大型的金融控股公司将具备超强的竞争力而成为金融市场中的多面手、巨无霸。从社会资金运行的角度来看,保险公司的资金和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相互流动,共同促进社会储蓄高效率地向投资转化,更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2.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规模效应又称规模经济,即因规模增大带来的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的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在生产规模扩大后,变动成本同比例增加而固定成本不增加,单位产品成本就会下降,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就会上升。保险公司参股银行、证券首先扩大了业务经营范围,使企业的营业收入增加。其次保险公司通过混业经营有利于减少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更为深入地挖掘信息价值、更为广泛地分摊管理费用,以及更为充分地发挥信誉功效,有利于节约交易费用,分散风险,增加营业利润。再之如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样的保险控股公司,可以通过合并财务报表,一方面防止各子公司资本金及财务损益的重复计算,降低金融风险;另一方面可以抵消部分子公司的盈亏,在最优化的利润规模下进行纳税,可以起到合理避税、获得最佳纳税成本的效果[1]。

3.有利于产生协同效应。协同效应是指企业生产、营销、管理的不同环节、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整体效应。从事混业经营的保险公司通过多元化的收购兼并,尤其是银保合作,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可以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包括管理上的协同效应和财务上的协同效应。实行混业经营的保险公司,首先通过地区的互补性、业务的互补性和业务交叉性产生所谓的交叉业务上的优势互补,形成范围经济;其次银保相互参股后产品单位成本随着采购、生产、营销等规模扩大而下降,形成规模经济;再之保险参股银行之后,可以利用银行强大的网络、人才等资源,减少保险公司重复的岗位、重复的设备等而节省相应的资源,从而达到流程、业务、结构优化或重组。而且保险公司通过成本的节约提高收入、改进服务质量,通过纳税筹划可以产生财务上的协同价值,从而大幅度降低保险业务经营的成本和费用,可取得比经营单一的保险业务更高的营业收入;同时由于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具有不同的周期,综合化经营削平了收益的波动,有利于保险公司保持稳定的经营业绩和持续经营。

4.有利于保险创新。保险公司参(控)股或与银行、证券等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实行混业经营,能够更方便快捷地开发和销售更多复合性的保险产品,满足消费者对投资理财产品需求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如近年来保险公司和银行推出的某些投资理财产品,就是结合了银行和保险的优势而设计的,不仅满足了投资者投资保障的需求,而且也满足了投资者储蓄的需要。保险公司混业经营不仅在保险产品方面做到了创新,而且在销售渠道、技术手段等方面也实现了创新,如保险公司与银行合作推出的银保业务,银行、证券、保险三方合作的投资联结型保险等。

二、保险公司混业经营的劣势。

2.经营风险增加。保险混业经营不仅易形成竞争垄断,而且随着交易规模的扩大,混业经营还会使风险不断地集中。目前我国保险公司进行保险混业经营主要是通过参股或控股其他金融机构,组建保险控股集团等方式进行的。保险入股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一是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关联交易带来的风险集中与蔓延;二是可能造成银行信誉风险外溢;三是因缺乏经验造成的管理风险;四是有可能产生资本重复计算等。对于组建保险控股集团的企业而言,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集团内部交易风险的集中,因为控股集团内部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不同业务部门的联系日益增强,不再相互独立,形成一个业务和资金链,当某个业务部门经营出现亏损或者失败之时,风险将会沿着这个链条传播到其他的部门,从而使风险快速传播。美国“次贷”危机所引起全球经济危机很真实地演示了风险的可传播性及传染性。

3.监管难度加大。保险公司实行混业经营给我国监管机构带来的首要难题就是监管难度的加大。

监管难度增大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在于我国对金融监管长期以来严格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而我国现在的国情是混业经营正处在萌芽状态,这种模式可能会导致监管和合作方面的困难,增加交易成本,造成重复监管和监管真空,降低监管效率[3]。其次在于保险与银行和证券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将带来风险的集中与风险蔓延,而金融监管机构对其交易的合理性和复杂性难以辨别,对风险不易判断,监管难度将大大增加。如美国的“次债”危机和法国兴业银行的惨剧,都清楚地告诉我们在混业经营中内部的风险防范与外部监管至关重要,它们往往决定着一个金融机构的生死。

三、保险混业经营的风险控制。

1.健全信息传递机制。信息不对称往往是风险产生的根源之一,因此信息的公开与透明是安全的保障。保险公司实行混业经营,必须健全信息的传递机制,增强经营和监管的透明度。对于健全信息的传递机制,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层面要做到保险控股集团内部各子公司的信息应该透明、清晰,及时对相应的风险进行控制;第二层面是对客户和监管部门应做到信息公开,不能误导客户,让客户在信息公开透明的情况下自由选择,亦有利于监管部门及时收集相应的风险信息和调整监管措施,避免出现监管空白地带;第三层面是应加强国际间信息的交流,如今国际间金融合作日益密切,尤其是中国入世以后,中国金融向外国投资者敞开了大门,国际间合作加强的同时风险更易在国际间传递与放大,因此只有加强各国之间的信息交流,在信息通畅前提下的合作监管,才能更有利于跨国金融活动的监管。

2.构建风险评级机制。构建风险评级机制是实行风险分级监管的前提条件,笔者认为,构建风险评级指标不应照搬照抄外国的经验,而应在借鉴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保险公司风险评级机制。在制定风险评级机制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对风险指标的制定不仅要重视各个财务性指标,更应重视那些非财务性的指标,应当把社会效益等非量化的综合因素考虑在其中;(2)对于控股公司风险的评级除了应区分存款类与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更应重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对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潜在影响评估;(3)对风险的评估不仅要重视静态的分析更要重视动态指标的分析。

3.设置内部交易防火墙。对于保险混业经营所带来的内部交易风险和关联交易的监管一直是摆在金融机构面前的一道难题,目前国内学者对内部交易监管的策略倾向于设置内部交易防火墙。建立金融控股公司防火墙首先要通过对控股公司内部不同类别的内部交易风险进行评估,从而确立适当的防火墙“级别”;然后再具体对金融控股公司内部交易性质、规模等内容提出要求,对高管人员之间相互兼职等公司治理内容提出规范[4]。笔者认为对内部交易和关联交易所带来的风险,除了要控制总量以外,还应在内部交易和关联交易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通过控制渠道循序渐进地控制总量,更利于防范系统性风险。但是该方法的难点在于如何确定各交易的环节以及在各环节如何设置防火墙。

4.加强过渡期外部监管。我国目前处于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过渡时期,因此对于保险公司的外部监管结构,我们既不应再完全实行过去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也不应完全照搬国外综合集中监管的模式,而应结合过渡时期的具体情况建立过渡时期的监管模式。首先我们应该了解过渡时期保险业混业经营的情况,目前保险公司实行混业经营的方式一是组建保险控股集团,如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二是采取保险、证券、银行合作的方式。因此我国的分业监管的模式有其合理性,但是应该有所创新,对于这种新的经营模式人民银行应该在保监会、证监会、银监会之间组建一个协调机制,让三者能够信息共享,避免重复监管和监管空白的发生。当然构建我国的监管体系,离不开严格的立法,对于目前我国这种保险控股集团的混业经营还未有明确的法律政策出台,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让监管有法可依。

[1]洪琛。金融混业背景下中国保险业经营的模式选择[J]。现代经济,2009(4):82.

[2]付春红。金融混业经营的利弊分析与风险控制[J]。铜仁学院学报,2009(3):76.

关键词:财务风险负债经营资产负债率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Aghion.Boloton(2008)认为企业利用负债融资提高企业的财务杠杆比率,可以降低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从而提高企业的价值。但是同时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Agrawal.A(2009)认为不论财务杠杆如何变化,企业综合资本成本都是固定的,因而企业的总价值也是固定不变的,即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资本结构和公司价值无关。Allen.M.P(2011)加权平均成本取决于权益成本和负债成本,当企业用负债来减少发行在外的股票时,权益资本成本上升缓慢,负债成本平稳不变,而且比权益资本成本低,所以加权平均成本逐渐下降。当负债比例加大,权益资本成本加速上升,虽然负债在全部资本结构中比例增加,但不能抵消权益资本成本快速上升的影响,结果使加权平均成本下降到最低点后开始上升。

多数学者研究的是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财务风险的关系,很少学者考虑到负债收益与财务风险之间权衡利弊的关系,本文研究是基于负债收益和财务风险之间权衡的关系,以期完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理论。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企业负债规模越大,企业还本付息的压力也就越大相应地财务风险也就越大。企业的负债规模越大,要偿还的本金及利息就越多,由于收益降低而导致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也就越大,因而其财务风险就越大。尤其是当企业经营不善时,到期债务的还本付息将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甚至会使企业破产。因此,本文提出假设: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企业负债经营效益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根据以上假设,建立模型如下:DTLi=β0+β1*DARi+β2*FE/IFMi+β3*ROEi+β4*CIGRi+β5*SIZEi+β6*OWNSPi+Ui,其中,βi为待估系数,Ui为随机扰动项,i表示第i家上市公司的数据。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本文选取了我国2011年浙江地区在沪深两市A股的304家上市公司来研究企业负债经营效益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通过筛选,最终选取了127家上市公司共计127个样本的数据。样本数据的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三)回归分析为了探究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在回归结果中计算了各个变量的方差膨胀因子,各变量的VIF值都接于1,通常情况下,当VIF值大于等于10时,共线性才会在变量间显现,所以本文模型中的各个变量之间并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另外,从表中可以得到,除主营业务增长率和所有制性质外,其他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均通过了0.01水平下的显著性检验。可以发现:(1)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对其财务风险的影响最大,在1%(sig=0.00

[1]曹德芳、曾慕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年第6期。

[2]吴井红:《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初探》,《经济周刊》2006年第8期。

[3]肖游:《试论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控制》,《商业研究》2006年第13期。

[4]沈根详:《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经营风险》,《经济研究,》2009年第6期。

[5]刘新:《上市公司所得税与财务风险关系研究》,《经济研究》2009年第6期。

[6]李春奇:《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研究》,《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第6期。

关键词:高管薪酬Z记分法经营风险激励机制

0引言

近年来,国内一些上市公司在上市后其业绩逐年下滑,被ST甚至被暂停上市或终止上市,其经营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文献回顾

2.4估计结果与公司高管年总报酬回归,系数为6.53E-07,显著水平为0.00,T为9.44,R2=0.019,

R2=0.019;与金额最高的前三名高管报酬回归,系数为1.84E-06,显著水平为0.00,T为9.78,R2=0.014,

R2=0.014;与金额最高的前三名董事,监事及高管报酬的回归,系数为6.53E-07,显著水平为0.00,T为9.44,R2=-0.019,R2=-0.019。

[1]JensenM,KMurphy..PerformancePayandTop-ManagementIncentives[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1990,98:225-264.

[2]HermalinBE,MSWeisbach.BoardsofDirectorsasanEndogenouslyDeterminedinstitution:ASurveyoftheEconomicLiterature[C].NBERWorkingPaper,2002.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财务分析财务风险激烈

一、房地产企业的风险类型和特点

(一)房地产企业项目的筹资风险及特点

1、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开发初期,自有资本比例很低,主要依靠负债进行开发

2、房地产企业再融资困难

由于我国房地产企业资金大部分来自于银行贷款,负债经营比重较大。造成房地产企业利息负担沉重。房地产企业一旦再次获得资金的能力降低,将会直接面临资金断裂的风险,这对房地产企业而言,将是致命的。

(二)房地产企业项目的投资风险及特点

房地产企业前期所需资金数额多、投入较大,这种行业特点使得投资活动成为房地产企业的活动核心。房地产企业的项目投资风险是指在房产项目投资中由于不可知因素的影响,使得房产项目无法达到预期收益或目的,而导致房地产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受到一定影响,直接造成房地产企业在投资环节需要面临不确定性风险。

(三)房地产企业的项目经营风险及特点

房地产企业的经营风险主要是指两部分,一种是材料采购风险;另一种是存货变现风险。

1、材料采购风险

是指房地产企业在当前的物价不断上涨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钢材、水泥等建筑原材料的价格日益增长。随着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房地产企业的采购成本被增加。使得房地产企业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2、存货变现风险

房地产企业在正常运营中还会受到利率波动的影响。贷款利率的增长会增加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成本,从而使其预期收益被减少。从2007年开始,我国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一共进行了六次加息。再加之当前金融市场不断收紧,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成本被持续增加,间接导致按揭贷款购房者的购房成本迅速上升,直接造成市场对房产的需求降低。

二、房地产企业应加强财务分析,防范财务风险

(一)通过偿债能力分析,防范财务风险

1、从分析短期偿债能力入手

房地产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速动资产是流动资产中变现速度较快或者偿债能力较强的资产。现金比率是立即可动用的资金与流动负债的比值。一般而言,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越高,企业拥有的可用于抵偿短期债务的流动资金就越多,短期偿债能力也越强。但是,在实际的财务分析时,尤其是在通过分析财务指标评判企业风险时,还要结合房地产企业的自身特点和行业情况,比如,房地产企业资金回流慢,前期投入通常较多。在这种情况下,财务分析时就不能将其与一般的流通企业相提并论。比如,对房地产企业而言,有时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虽然较高,但并不能简单评判其短期债务就一定能如期偿还。因为,倘若应收账款存在大量呆账、坏账,那么这两个比率可能就会因为应收账款的弱变现能力而失去其应有的特性。同理,现金比率也并非越高越好。若其过高,可能代表房地产企业没能对资金进行合理的调度,从而造成资金浪费或闲置现象。

2、从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入手

长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有净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等。其中,资产负债率表明在房地产企业的总资产中通过借款方式筹集的资金占有的比例。该指标能够直接反映出房地产企业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通常,该比率越低越好。比值越低,代表负债的偿还度就越高,财务风险也就越小。净资产负债率是房地产企业的负债总额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比值。该比值通常用于表明房地产企业的基本财务结构的稳定情况。比值越高,表明房地产企业具有较高风险的财务结构;反之,倘若比值较低,则表明房地产企业具有较低风险的财务结构。一般而言,该比值越低越好,比值越低,表明房地产企业债权人的权益就越有保障,财务风险越小。

(二)通过支付能力分析,防范财务风险

对房地产企业而言,支付能力的情况直接与财务风险紧密相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支付能力的好坏,是衡量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一个主要标志。关于支付能力,可以设置现实支付能力与潜在支付能力两种指标。

1、从分析现实支付能力入手

现实支付能力是用房地产企业本期会计期末的货币资金的全部结存额与全部费用的月平均支出额进行比较,计算出期末全部货币资金数额在月平均支出额之下可供正常支付的周转月数。一般而言,现实支付能力指标越大,房地产企业的现实支付能力就越强。反之,则相反。但是,并非该指标值越大越好。如果该指标值过大,则表明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资金浪费现象较为严重。通常,计算得出的周转月数在3上下较为合适。

2、从分析潜在支付能力入手

潜在支付能力是房地产企业在对外投资之前,会计期末的全部货币资金和有价证券(抛去借入款)的合计数与房地产企业当期费用的月平均支出额进行比较而得出的可供正常支付的周转月数。通常,房地产企业的潜在支付能力与计算所得的可供周转月数成正比。可供周转月数越多,则房地产企业的潜在支付能力就越强。反之则相反。然而,有价证券、银行存款,以及借入款的期限都长短不一,变现能力和风险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在财务分析时需作具体分析。尤其是需要注意在财务分析的过程中,运用该指标数据时,所涉及的货币资金、借出款、有价证券、借入款灯,是否均来自同一会计期某时点的静态数据指标。同时,还需要预测房地产企业近期的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企业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借出款的收回情况和借入款的归还情况等因素。唯有如此,实际支付能力的预测才能更接近实际。

(三)开展成本控制分析

无论何种企业,成本控制都是其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时常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房地产企业也不例外。因此,在房地产企业的财务分析中,还应重视与开展成本控制分析。在成本控制分析中,首先要对房地产企业的成本控制目标的执行效果进行正确评价。同时,面对成本升高与降低时,要及时分析其产生原因和对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方面所带来的深层次影响。其次,还要明确房地产企业在成本控制中的关键环节和关键的风险控制点。针对每一个关键环节和控制点,制定对应的操作规范和有效的防范方法,以寻求降低房地产企业房产项目成本的未来途径和方法,以提高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对此,可以适当借助《管理会计》中的“本、量、利”关系分析模式和边际贡献法、盈亏平衡分析法、变动成本计算法等,从整体上做好“全成本核算管理”,开展定量分析以及合理利用各种技术设备,实现对房地产企业的成本支出进行严格控制和科学规划,调动企业上下全员降低成本消耗的积极性。

三、结语

总而言之,具有一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房地产企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高成长性。房地产企业的项目投资周期较长、风险性也较高。房地产企业若要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提高资金运转效率和安全性,就要从分析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入手,分析企业的现实支付能力与潜在支付能力,并且对成本控制进行分析和掌握,唯有如此,才能更好的规避、控制和管理财务风险。继而才能进一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获得更高的房地产项目投资收益,也为房地产企业的持续经营和下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李健.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11

[2]邢姝媛.关于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1;6

[3]蔡河山.浅谈投资性房地产财务风险的分析[J].现代商业,2009;15

[4]吴耿城.我国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3

省级期刊?季刊

主办单位:济南大学

主办单位: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

省级期刊?年刊

主办单位: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律研究院

THE END
1.竞争对手分析PPT课件.pptx文档介绍:竞争对手的划分直接竞争对手:同行业——直接影响 间接竞争对手:不同行业——间接影响第1页/共28页对手的细分:竞争者细分品牌竞争者形式竞争者平行竞争者意愿竞争者第2页/共28页品牌竞争者是直接竞争者; 形式竞争者、平行竞争者、意愿竞争者是 间接(隐性)竞争者。 竞争情报分析的重点:品牌竞争者注!第3...https://m.taodocs.com/p-525423246.html
2.人工智能公司市澈品分析报告总结范文:全面调研与深度解析人工智能公司市场竞品分析报告总结范文:全面调研与深度解析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全球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各类企业和组织纷纷尝试并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本报告基于对人工智能市场的全面调研和竞品分析,旨在为公司提供深入的市场洞察,以指导产品的战略布局和发...http://www.slrbs.com/jrzg/aixuexi/228595.html
1.优秀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文(通用11篇)(5)竞争对手分析:竞争对手数量为2家;优势包括先入市场、拥有美甲经验和技术熟练;劣势包括店铺环境不佳、服务态度差、与顾客年龄差距大。本公司优势包括优质美甲材料和设备、经验、服务态度、优越位置、性价比高和与顾客有共同话题;劣势包括美甲技术欠熟练和缺乏美甲店运营经验。 https://www.oh100.com/a/202210/5444052.html
2.波特五力分析模型与应用及范文案例如果进入你的市场并进行有效的竞争只需要很少的资金和努力,或者你对你的关键技术没有什么保护,那么竞争对手会很快进入你的市场并削弱你的地位。 以上就是波特五力分析波形的主要内容,下面为大家带来一篇波特五力分析模型范文,这篇范文以苹果公司为原型,对苹果公司进行了五力分析,一起来看下这篇范文吧。 Apple Inc. ...https://www.sibikeedu.com/wp/27142/
3.关于广告策划方案范文7篇三、竞争对手分析 我们的.竞争对手在市场上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他们注重品牌形象和产品品质,同时也在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我们需要了解他们的广告策略和宣传方式,以便更好地制定我们的广告策略。 四、广告策略 创意策略:通过创意的广告设计和有趣的广告内容,吸引目标受众的注意力。例如,我们可以制作一些有趣的短...https://www.unjs.com/fanwenku/354595.html
4.竞争模式范文12篇(全文)竞争对手分析的首要任务是竞争对手的确定, 有效的确定关键的竞争对手, 分析判断其战略, 是竞争情报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从表面上看, 识别竞争对手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 企业现有和潜在竞争对手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 如果不能准确地加以识别, 就会患上“竞争者近视症”。企业被潜在竞争对手击败的可能性往往大于现...https://www.99xueshu.com/w/ikeygi3t10o3.html
5.swot分析范文(精选20篇)SWOT分析法常常被用于制定集团发展战略和分析竞争对手情况,在战略分析中,它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swot分析范文(精选2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swot分析范文 1 SWOT(Strengths Weakness Opportunity Threats)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或优劣势分析法,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https://www.ruiwen.com/word/swotfenxifanwen.html
6.营销策划方案(通用15篇)二、肉食品营销策划的方案范文的可行性分析: 1、竞争对手分析:目前青岛的肉食品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喜旺、得利斯、青联、德维等品牌在青岛也拥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他们通过不断的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以及市场份额,波尼亚面临着巨大的考验。 https://www.yjbys.com/cehuashu/4151764.html
7.市场调查报告范文(通用6篇)通过对xx品牌详细的市场调查,分析出xx童装的特点及其竞争优势以及竞争中的不足,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六、品牌竞争对手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童装消费正日益成为当前国内家庭生活消费的重要支出之一,尤其对高档童装前景看好,因此xx童装面临着许多的竞争对手,例如xx童装,红黄蓝童装,博士蛙童装,嗒嘀嗒童装,其中以xx...https://mip.wenshubang.com/diaochabaogao/1102018.html
8.竞品分析报告范文大全(实用5篇)市场状况分析 为了要了解整个市场规模之大小以及竞争对手之情势,市场状况分析必须包含一列14个项目。 1、整个产品市场的规模。 2、各竞争品牌的销售与销售量值的比较分析。 3、竞争品牌各营业通路别的销售量与销假售值的比较分析。 4、各竞争品牌市场占有率的比较分析。 https://www.77cxw.com/fl/1397943.html
9.竞品对比分析范文(通用3篇)(4) 睿智、全方位的分析。在价格战中, 睿智的分析往往能帮助企业作出准确的判断,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分析过程中, 企业应把握市场脉搏, 捕捉战机, 制定相应的定价措施, 对竞争对手进行量力而行的反击。因此, 在发动价格战以前或对竞争对手的价格挑衅采取报复性的降价策略前, 应该首先考虑还有无其他的选择。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4818xyp.html
10.商业计划书中的竞争优势应该怎么写?疯狂BP导读:竞争优势是商业计划书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在写竞争优势前, 需要先研究你的竞争对手,他们的产品、运营模式、营销手段与你的有何不同。你需要研究的还应该包括双方的目标客户人群数量、购买习惯等,这样就可以确定或创造你的竞争优势。 01 进行SWOT分析 http://www.nutsbp.com/article/2b539908-a900-425f-9104-e293cca60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