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阿里?杭州马?雷峰塔?还是……或许还有这句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文字里没有杭州的美,但想象中有。
从文案的角度看,这句话太棒了!
没有平铺直叙的说杭州有多美,而是借用“天堂”的力量来衬托杭州的美,给了人无限的遐想和探索的欲望,其他再多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
营销中如果能够正确借力,往往也能起到四两拨千斤之效。
这样的案例也有很多,比如华与华在推广河北固安工业园区的时候,就借了北京天安门的力,用一句“北京天安门正南50公里——固安工业园区”,让一个本来无人知晓的园区成了投资人眼中的“香饽饽”。
其实,这只是借力中的一种,我总结和归纳了四种,希望我能够讲完整,你能够看明白。
先上大纲:
在营销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通过发送信息来影响消费者的感受和行为,借力的目的,就是为了更有效的影响消费者的感受和行为,用更小的资源撬动更大的收益。
借力指的是用信息本身关联其他信息之后,组合去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和感受,以达到想要实现的效果。
固安工业园区是信息本身,可能投资人看了之后没有什么感受,北京天安门则是其他信息,二者一关联,就成了“北京天安门正南50公里——固安工业园区”,此时给投资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固安工业园区离北京天安门很近,可以享受北京的超级都市配套,是个很有投资价值的地方。
其实,品牌请明星代言也算是一种借力,借用明星的力量来让产品更畅销或者为品牌树立某一种形象,只不过要花很多钱。
不过,竟然是借,那就是不花钱或者是低成本的,接下了讲的四种借力思路,几乎都是零成本。
借力思路可以应用到营销中的方方面面,大到品牌定位,小到一句文案。
借对手的力,指的是借用竞争对手的信息为自己赋能,从而更有效的达到目的。
在酱香型白酒里面,最有名且价格最贵的是茅台,青花郎就借了茅台的力,直接定位为——“中国两大酱香型白酒之一”,给消费者的感受就是:可以和茅台并列的白酒,那应该也是好酒。
当可乐市场厮杀得非常激烈的时候,如果再进入可乐市场,肯定会成为炮灰,七喜反其道而为之,借用了可乐的力,直接定位为——“非可乐”,不仅蹭了可乐这个品类的知名度,更给消费者的感受是:不想喝可乐的时候,试试七喜也不错。
蒙牛刚开始打出“蒙牛乳业,创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的口号,借的是伊利的力,当时伊利是行业中的老大,蒙牛是牛根生从伊利辞职后创办的,如今两个品牌不分上下。
早期,从双种子改名为真功夫,定位为“营养还是蒸的好”,直接与洋快餐品牌开战,并迅速崛起,也是借了肯德基麦当劳等知名品牌的力。
巴奴毛肚火锅打出——“服务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的口号,也是借了海底捞火锅的力来突出自己的特色。
正确的做法是以目标群体的需求为底层支撑,再去分析能否借用竞争对手的力来拉高品牌势能,比如真功夫,是找准了“健康、营养”是很多人吃饭的底层需求,再借用对手的力,才有四两拨千斤之效。
上文提到的固安工业园区的例子,固安工业园区在北京天安门以南50公里,是实际存在的信息,但北京天安门和固安工业园区在位置上的关系,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大部分人都只看到了离北京很近而不是离北京天安门很近,但天安门是个超级符号,可以降低传播成本。
吉林市抚松县在推广家乡特产蓝莓的时候,用——“抚松蓝莓,产自人参之乡抚松县”,就借了当地特产人参的力。
因为,抚松县是人参之乡,每年全球有70%的人参交易在抚松山货市场完成。借力之后给消费者的感受是:和人参之乡产自一个地方的蓝莓,那品质应该也不错。
名校毕业、名企出身、名师门下、成功案例、权威背书、名人使用、著名机构投资、产自何地等等,都是在借“自身”的力。
借自身的力,最关键的是不要尽局限于信息本身,而要把思维发散出去,一切有关的信息,都可以分析能否借用。
借认知的力,指的是在目标群体的认知中去找信息,来为自己要传递的信息赋能。
借认知的力是我们平时用的最多的,也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就是借了天堂在人们认知中的力。
比如,九阳通过调研得知,在人们的认知中,电饭煲的内胆重是内胆好的表现,于是九阳就借了消费者认知中的力,设计了一个内胆重1550克的电饭煲,结果自然是卖得很好。
比如,飞鹤奶粉定位于“更适合中国宝宝的体制”,也借用了人们认知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力。
借认知的力,最关键的是去发现常识、利用常识,深入了解目标群体,在其认知中去找答案。
借时势的力,指的是借助社会背景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力量,来为自己或者品牌赋能。
海尔张瑞敏曾说过:“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意思就是企业所谓的成功只不过是踏上了时代的节拍。
早年,叶茂中老师,就借助时势的力做了两个很成功的案例。
如今,虽然两个品牌还在市场上活跃,但火爆程度早已不敌当年,归根结底,是时势赋予它们的势能在消减,而它们自身也没有踏上时代的新节拍。
追热点也算是借时势的力的一种,只不过热点的势能小,来的快去的也快,往往价值不大。
借时势的力,最关键的是要具备深刻的洞察能力,看到很多人看不到的机会,其次是,要有先人一步的魄力和行动,抓住时势赋予的势能。
借力的本质是一种思维,一种充分利用信息,用更小的资源去撬动更大收益的思维,运用借力思维,既能帮助企业降低资源成本,又能更有效的将价值传递给目标群体。
每当要发送信息去影响目标群体的感受和行为的时候,不管在战略上,还是在平时的宣传上,都可以去思考:可不可借对手的力?借自身的力?借认知的力?又或者是借时势的力?
不一定每次都能找到合适的借力机会,但几乎所有优秀的创作都是在思考中诞生的,唯有思考才有可能。
祝好运。
作者:七邵
本文由@七邵原创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公司新来了一位同事姓康,平时不太爱说话。一美女同事就逗他:“康师傅,我能泡你吗?”然后康师傅说了一句话,嗨翻全公司,你知道他说了什么吗?
献上津津的膝盖,日常膜拜大神
在某上市公司做运营,今年真的好难,据说以后会更难。只能多学习沉淀提升内功了,太焦虑了。
手动点个赞
对于一个每天996的运营人来说,简直扎心了。
一女人抱狗去看兽医。医生说:“您这只贵宾犬…”“对不起”女人打断医生的话:“请你尊重点儿,不要叫他‘犬’,他是我宝贝儿子。”医生说:“请问你儿子多大?”“9个月”“请问你儿子哪不舒服?”“他最近心情不好,喜欢咬人。”“请问你儿子打过‘狂你儿子疫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