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45亿!超越雀巢和星巴克!五年登顶!案例

三顿半是成立于2015年的原创精品咖啡品牌,通过创新的咖啡产品,不断构建精品咖啡的消费场景,呈现更为日常的新咖啡生活方式。公司定位精品速溶咖啡,开创性地将冻干技术应用到咖啡领域,与雀巢、麦斯威尔等速溶咖啡龙头错位竞争,并通过高颜值、小杯装造型及品牌文艺调性的输出,抢占用户心智。2018年双十一,三顿半即以黑马之势问鼎天猫销售榜,2021年双十一,三顿半更以1.3亿元销售额完美收官。过去三年里,三顿半基本保持每年2-3倍的增长节奏,复购率近50%。

成绩BACKGROUND

01索象基于目标用户需求痛点,洞察竞争对手的弱点或盲点,针对消费者“随时随地喝上一杯高品质咖啡”的需求点,以“精品超即溶咖啡”的口号,直击用户心智。

02为了塑造新兴品类的形象认知,索象聚焦"随时随地”“日常生活”关键词,大胆摈弃了传统速溶咖啡的袋装形式,为三顿半打造颜色多样的迷你小罐造型,形成品牌差异化的视觉符号。

服务内容SEVICE

客户第一,质量第一。

索象为三顿半重新梳理品牌赛道,品牌战略和产品战略:

一、品牌定位:精品速溶咖啡品牌

二、二、战略性产品聚焦:冷萃超即溶咖啡

三、三、品牌战略转型:从传统咖啡到冷萃超即溶咖啡的进阶

四、品牌话语体系:品牌话语、产品话语

五、五、品牌理念:精品咖啡生活方式

六、产品战略:聚焦好看+好喝+好玩

服务策略STRATEGY

1、洞察策略

三顿半和索象合作伊始,咖啡赛道还是雀巢和星巴克的天下。

彼时,瑞幸还没烧钱补贴“请”国人喝咖啡。喜茶、奈雪这样的新式茶饮品牌也还尚在襁褓,没有获得消费者和资本的青睐。

但是,中国人对于咖啡的喜爱早已溢于言表。2018年,仅上海就有4912家咖啡馆,咖啡馆数量全球第一。

对于三顿半这个项目,索象董事长卢永峰尤为重视。在他眼里,瑞幸还是一个年轻的创业公司。

他坦承,“目前三顿半的使命只完成了不到10%,我们还有90%的路要走。现在,三顿半只是一个少年英雄,还没有变成真正的王者。我愿意助其一臂之力。”

众所周知,索象在业界以一句“无洞察,不品牌”闻名,一切项目的开始都是实地调研走访、数据分析研究。

索象坚信,前期市场调研是非常底层和基础的工作,甚至可以直接造就一个品牌的成功。对于这个项目,索象调动了一众精英,可以说,三顿半项目团队是集团里战略规划能力最强,落地执行能力超强,而且商业洞察能力或者说洞悉消费者的能力非常强的一支团队。

“现在的商业模式,往往都是线上线下结合,除了要把线上逻辑讲清楚,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同时拥有线下的执行能力和调研能力,这对团队的要求非常高。”

从团队接手项目第一天起,卢永峰及集团首席战略咨询专家邱志泽,便通过实时的业务大数据,不断为团队的每个调研方向和判断提供修正和支撑。这种探索,正在实时提供一个现阶段新品牌崛起的新商业逻辑。

三顿半项目团队奔赴咖啡文化最繁荣的上海,去实地探索咖啡市场的更多可能性。据团队成员讲述,被调查者之一的95后女生罗曦,是一位需要每天靠咖啡“续命”的打工人,“一天一杯星爸爸,一个月上千的支出,嘴上在喝,心在滴血。但不喝,又觉得少些什么。”罗曦对索象项目团队表示,速溶咖啡解决了她想喝美式又怕钱包干瘪的矛盾,但是速溶咖啡的口感却远不及现磨咖啡更美味,满足感的矛盾依然存在。

无论是咖啡风味的描述还是咖啡的引导冲饮过程,消费者在整个服务的过程中对于体验的要求都更高。

毋庸置疑,消费者的要求高,赛道也很“卷”。“这个赛道的竞争是激烈的,但是整个行业的增速也一直很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到更多关于咖啡的内容和生活方式。”在索象团队看来,像三顿半这样的咖啡品牌,远不止是产品的销售那么简单,更多的是为消费者打造一种生活方式、创造更多的情绪价值。

通过全面市场走访、调研及行业研究,索象对行业发展变化及三顿半品牌发展现状做了全面地洞察梳理:

①行业研究发现

2017年,瑞幸以低廉的价格和快捷的场景切入市场,率先打破了现磨咖啡的“中产”溢价,创造出新的“平价”咖啡市场,大众咖啡市场真正崛起。

而对于爱喝咖啡的中国年轻人而言,咖啡的意义远不止于提神醒脑,而是一种自我慰藉的生活态度。泡一杯香气四溢的咖啡,在工作间隙远望城市的喧闹繁华,又或者融入书海云霞之中,实在是一种小确幸。

这让索象董事长卢永峰看到了希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挑战。“消费者越来愈懂咖啡了”接到三顿半项目的伊始,卢永峰便如此感叹道。团队的整体感受是现在的消费者在细分的场景里面的需求不一样,每一个需求也更明确。

“新的产业链带来新的机会。我们从过去的大品牌笼聚的世界,到一个新品牌层出不穷,崭露头角的世界。

“消费降级、升级的说法,我都不太认同。今天的社会是消费分级,当用户面临过剩的货品时,会有更加细分的需求出现,催生更多的新品牌。”卢永峰如是说。

那么,我国的咖啡市场还有哪些市场机会。对此,索象利用API大数据系统,对当下的咖啡市场做了全面的研究与复盘:

市场规模大——我国拥有极大的咖啡消费市场,且咖啡消费增速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尽管我国是以茶文化为基础的国家,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咖啡文化认知的不断深入、城市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我国咖啡消费将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市场增速快—2020年我国咖啡市场规模达860亿元,同比增长23%,2013年至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7.7%,远高于世界咖啡市场2%的增速。伦敦国际咖啡组织数据也显示,2025年预计我国咖啡消费市场可达1万亿规模。

消费潜力大—与发达市场相比,我国人均咖啡消费量仍有极大的发展空间。据瑞幸咖啡招股说明书,2018年我国人均咖啡消费量为6.2杯/人/年,而饮食习惯相近的台湾、香港、日本市场均达到了200杯/人/年以上,德国则更是高达867杯/人/年。未来我国咖啡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种类潜力大—就种类而言,咖啡市场可分为速溶咖啡、现磨咖啡与即饮咖啡。据Mintel调研数据,我国咖啡市场中,速溶咖啡高达71.8%,而现磨咖啡和即饮咖啡则分别占比18.1%和10.1%。

2.速溶咖啡市场竞争格局

速溶咖啡市场集中度较高,雀巢稳居第一。据淘数据,2018年我国速溶咖啡市场规模约700亿元,其中雀巢咖啡以28.5%的市占率位居第一,远高于第二名Lim’s5.7%的市占率。行业CR8为53.7%,集中度较高。

图五:速溶咖啡市场份额占比

①国内咖啡赛道无论从用户心智、市场供给都过于单一

就品类来看,无非速溶咖啡、即喝(罐装)咖啡以及手磨咖啡,且市场分别被雀巢、星巴克长期把持,用户的可选空间并不大。尤其是雀巢,同时占据了速溶咖啡、罐装咖啡两个赛道。以至于《彭博商业周刊》曾指出,咖啡史上总共有三次革命,而雀巢的即溶咖啡、星巴克的手磨咖啡就占据了两次。

②国内咖啡赛道价格鄙视链明显。

雀巢长期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主打速溶、便携,均价1~3元/袋;

另一方面在精品现磨咖啡领域,寡头星巴克主打精品、现磨,均价30~40元/杯;

而流行于商超便利店的即饮(罐装)咖啡售价大多为10~15元。

③「早C晚A」国人消费咖啡消费习惯养成、需求升级

受咖啡新零售品牌瑞幸疯狂低价促销的影响,许多速溶咖啡人群直接升级消费,饮用现磨咖啡。这无疑提升了他们对咖啡口味的要求。但是,空空的荷包无法承受现磨咖啡高昂的价格,劝退了很多追求极致性价比的人群。因此,他们开始寻求新的精品咖啡解决方案——追求口感和性价比的双向满足。

三顿半之前,速溶咖啡一直处在咖啡鄙视链的底端,“没有风味”是其最大的诟病。

造成速溶类咖啡风味丢失的主要原因有二:

一、传统速溶咖啡出于成本考虑,在咖啡豆的品种上普遍选择了罗布斯塔豆,其香气与风味都明显不如阿拉比卡豆。

二、与制作工艺有关。传统速溶咖啡主要生产方法为喷雾干燥法,即用高温空气直接烘干细密的咖啡液体喷雾,从而获取咖啡粉,但“烘焙-磨粉-萃取-热干”的每一个过程,都会导致咖啡风味与香气的大量损失。

此外,传统速溶咖啡冲饮时必须配上热水搅拌,不能随时随地饮用,这也会阻碍不少消费者。瞄准这些痛点,三顿半以“精品速溶咖啡”的新品语义,精准切入速溶咖啡赛道。

行业机会:

价格空白:「3-10元」

目前中国咖啡市场主要由现磨咖啡星巴克以及速溶咖啡雀巢占据。一杯星巴克的定价在30元左右,一般现磨咖啡的定价都在10元以上;雀巢等速溶咖啡的定价一般则在5元以下。而索象正是瞄准了5-10元这一空缺区间,因此,每颗三顿半咖啡最终的平均定价在5-10元。

雀巢速溶咖啡:1-3元

即饮咖啡:10-15元

精品咖啡:20-30元

现磨咖啡:30-40元

场景需求:「早C午T晚A」

早上一杯咖啡,午后一杯茶,晚上Alcohol助眠

那除此之外呢?

商务、旅行、聚会、露营......

新世代需要未来咖啡将融入多元无限场景

消费升级:「拒绝粉末现象」

中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巨大,发展前景广阔。据《中国咖啡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中国咖啡消费市场规模约1000亿元左右,其中速溶咖啡占72%,现磨咖啡占18%,即饮咖啡占10%,咖啡渗透率已达67%。咖啡的主要饮用场景分慢咖啡场景,占比65.7%,以及快咖啡场景,占比34.3%。一系列数据表明,快咖啡场景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而在广阔的市场前景中,咖啡产品创新力却不足,整体市场供给落后于需求。

③竞品研究发现

通过对头部品牌星巴克、雀巢、麦斯威尔、星巴克等的洞察研究,索象团队为三顿半总结了以下结论:

线下品牌:

1、传统连锁—品牌大多在20世纪成立,并在千禧年(2000年)前后进入中国市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批在中国连锁布局的咖啡店,在一定程度上教育了中国市场。虽然近两年来的舆情讨论量变化不大,但门店数量和市场份额等“硬实力”仍属第一梯队。如星巴克。

2、老牌焕新—品牌大多在20世纪成立,在最近3年才真正进入中国市场。在产品和沟通上积极地迎合本土消费者和潮流,但仍保持了老品牌独有的理念和咖啡情怀,如peets,tims。

国潮新势力—中国新锐本土品牌,成立还未超过10年,但近1年的舆情讨论增长迅速,并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正在快速扩张中。

随着入局者越来越多、行业内卷加剧,由此,越来越多的新茶饮品牌也开始打起咖啡的主意。在过去一年,喜茶、奈雪的茶、茶颜悦色、书亦烧仙草等品牌,不是入股了咖啡品牌,就是推出咖啡门店。蜜雪冰城在2017年就推出咖啡品牌幸运咖,目前其门店数量超1800家。

这对于三顿半来说,可谓是前有虎豹,后有豺狼。

③消费者研究发现

18-35岁,女性为主,月收入8k-2w;接受高等教育;独立时尚;注重服务和细节,爱生活,追求品质;感性而细腻,容易引发共鸣;相对于产品性能,更在乎产品带来的情感附加值.

他们对便捷又高品质的服务、独特且个性的品牌有着极大的热情,不仅追求口感不输现磨咖啡、制作方式更为便捷的咖啡产品,而且要求有个性的品牌价值观和具有社交价值的品牌故事。

她们希望,三顿半可以为她们构建品质、情感与价格都亲民的“咖啡理想生活方式”。

各式茶品增出不穷,以组合代用茶、组合型花果茶为代表的具备新包装形式、新口感,新养生化的新中式茶成功出圈,消费热度提升明显

,冷泡茶、茶咖成新风尚,其中茉莉花茶底消费热度高

④品牌研究发现

通过对三顿半的品牌内部调研发现,三顿半已经具备了向行业、向竞品发起挑战的绝对优势,针对茶品牌的同质化、规模散化的弊端,三顿半24年的强大品牌背景无疑是最大的产品品质保障的利剑。但目前仍处于传统保健品的三顿半,显然赛道还未摸准,尚未找到最能征服消费者的品牌利益输出点。因此为三顿半形成旗帜鲜明、高度差异化品牌金字塔和品牌发展矩阵,将是索象项目组接下来地工作重点。

通过市场、消费者、竞品、品牌的多维洞察,索象认为打造品牌亮点,形成超级符号,让消费者和用户记住三顿半是亟待解决的第一场重头大戏。为此,索象为三顿半制订的竞争策略是:跳出传统保健品的竞争红海,进入功能食品赛道建立优势竞争关系,并以体重赛道作为先发赛道,强势入局,将三顿半打造成国潮轻养的头部品牌。

我们都知道三顿半的成立,是在2015年,但是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在2015年之前,就已经在线下有了7年开咖啡店的经验积累,对于消费者的洞察以及对咖啡的需求,有足够深的了解。

但是三顿半的发展仍然是一波三折,再创立三顿半后创始人吴骏又经历了3年的沉淀与产品打磨变革,才走上了如今“超即溶精品咖啡”的这条路。

2、定位策略

1.市场定位:切入“速溶+精品”咖啡赛道,进行差异化竞争

三顿半是什么?

用索象董事长卢永峰的话讲,三顿半,是一个咖啡生活方式品牌。三顿半+,是平行、独立、融合的世界观。

他们所要做的,是一场无限连接的游戏。

三顿的品牌定位决定了品牌壁垒壁垒,不是墙壁,是一个用户体验的系统

三顿半的产品哲学,有一个核心,叫作“用户体验”,所有的组织架构都是围绕这个核心而设计,而不是产品本身。就是真心地为了解决用户的需求。

针对传统速溶咖啡风味不佳、品质有限,和现磨咖啡耗时耗财的不足,索象项目团队提出“速溶咖啡”这一创意概念,并让其三顿半推出“精品咖啡”的品牌战略,从而进行差异化竞争。

选择这个塑料小罐,甚至因为太通用而不能申请专利。选择,只是因为TA看起来就像外带的小咖啡杯,人拿到这个小罐,就能直接想到喝咖啡。

还原了场景,短链路,让用户减少思考。

就连款式都只用数字区分,遇上对的口味,记住数字就行。当然,三顿半都是混合装,总让你尝尽人生百态,之后再三千弱水取一瓢。

在价格上,三顿半的产品定价为5-10元,比传统速溶咖啡高出1-2元,凸显其“精品”地位,同时又比星巴克咖啡、便利店咖啡价格更为亲民,填补了速溶咖啡此价格区间的空白。

图七:三顿半主要定位于年轻群体及白领群体

无论是从“传统品牌”向“新锐品牌”转变还是从区域品牌向全国性品牌跨越,“品牌力”是决定三顿半能否成功实现战略转型的核心关键。只有具备强势品牌力,才能对大众消费市场形成品牌拉动;也只有具备强势品牌力,才能支撑三顿半从区域市场向全国市场扩张。

三顿半开辟出与传统速溶咖啡喝现磨精品咖啡相区别的新赛事:“精品+速溶”咖啡赛事,以品牌自研的冷萃提取冻干技术,使咖啡粉能够快速溶于冷/热水,传统的速溶咖啡要热水才能冲泡,而三顿半的冻干咖啡粉则在冷水中就可以瞬间溶解。

以下是主要战略配称内容:

高度定位:中高端精品咖啡

核心概念:无需搅拌,3秒即溶

产品定位:冷萃超即溶咖啡

品牌差异化价值

冷萃风味

3秒超即溶

随时随地

品牌愿景

让咖啡变得触手可及

何为是三顿半?

一天三顿正餐在外,还需要半顿精神食粮,就是咖啡生活方式

3、传播策略

传播策略,也是为了用户体验。

虽然是电商新消费品牌,但索象的运营方式却很独到。三顿半的主阵地——公众号,很多人形容其走的是“佛系风格”。

索象首席传播官杜白羽说,公众号这个渠道,你要明白每篇推文都是一次沟通。内容不到那种自然的状态,就不能拿出来,否则消耗两次,大家就会觉得,没意思,不想看了。

很多东西还是要妙手偶得之。

只有清楚自己和谁在沟通,有很强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传播能力、感染能力,在那个品质金线之上,去做内容,才是好的品质,才能带来好的用户体验。

所以,索象项目传播团队,就是聚焦“用好的用户体验,去连接咖啡的那个无限世界,连接浩瀚宇宙当中的那些觉醒者。”

因为,咖啡是没有止境的。

“正如水无形,在桑亚塔的世界里,空杯是永恒的状态,成功是无限的探索。

那么,如何才能让「这些咖啡」快速的进到用户的生活里,我们运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认知的品牌模型-AISAS模型来解析三顿半的品牌传播策略。

A-引起注意(Attention):新品启动,培育用户

针对目标用户,三顿半选择了美食生活APP-下厨房,用将产品样本寄送给平台上的KOL和重度用户,征询建议,不断优化改善产品。在新品研发阶段就让用户参与进来。

针对大众用户,三顿半选择了两个微博博主——张特价和野生珍妮合作,透过vlog镜头讲述三顿半的咖啡空罐“返航”故事,瞬间引起了用户的注意。

除了KOL,三顿半还和KOC保持紧密合作。在2018年产品推出的时候,三顿半就从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挑选具有典型特征的KOC:他们既有身在东京的书籍装帧师、旅居巴黎的自由插画师、东京蓝带糕点技工师傅、也有世界咖啡杯测大赛的中国冠军,他们有大V、有素人、有咖啡爱好者,三顿半将他们培养成品牌的种子用户,并授予他们“领航员”的称号。正是借助这群KOC在各自圈层积攒的影响力将三顿半辐射到不同的圈层,从而助推新产品的冷启动上市。

针对咖啡爱好者,索象助力三顿半参加咖啡界的“奥运会”——上海国际咖啡展。

2018年,三顿半带着冷萃超即溶咖啡1号、2号和3号产品参展。“3秒完全溶解+新鲜冷萃风味”的核心亮点,吸引了约2000位专业人士试喝,他们的认可让三顿半对自己的新品有了信心。在展会结束5个月后,三顿半正式入驻天猫旗舰店,并成为阿里新国货计划的扶持对象。

2019年,三顿半带着1号、2号、3号、4号、5号、6号超级还原产品进行组合,形成了用数字1~6号表达10%烘焙差异度的超级咖啡系列,还加上了Demo版的单一产地新品0号咖啡。在展会期间,冲泡了3000杯咖啡进行新品公测,吸引了众多咖啡爱好者和专业人士,他们提出了不少建议,给三顿半带来了很多灵感和启发。

I-激发兴趣(Interest):跨界联名,1+1>2“

2018年

2019年

与国内原创设计线上生活方式品牌MOREOVER联名,推出托特包和咖啡礼盒;

与自由插画师Dongo联名,推出主题玻璃杯和咖啡礼盒;

与独立插画师MONSTER联名,推出主题毛巾和咖啡礼盒;

实体Demo店落地长沙国际金融中心附近,并邀请易建联个人品牌US17联名入驻;

与播客节目「迟早更新」联名,推出主题杯子、徽章、咖啡礼盒;

与文创IPWHIKO谜之生物联名,推出咖啡、徽章、贴纸礼盒;

与中国杯测冠军和中国烘焙冠军治光师合作,推出“改变游戏的人”0号特别合作款;

与“日本咖啡之神”田口护合作,推出“天生填感”0号特别合作款;

与首尔冠军咖啡店FRITZCOFFEE联名,推出咖啡、保温杯、咖啡包、徽章、明信片礼盒,还有“隐藏世界”0号特别合作款;

2020年

2020年“双11”前夕,两个诞生于长沙的新消费品牌——三顿半和茶颜悦色——跨界合作,不仅开出了首家实体联名店,还推出了咖啡+茶的限量礼盒,以及联名款饮品“三毛坨”和“Mary·颜”。

「每周一小联,每月一大联」。联名早已成为品牌寻求合作、拓展用户圈层的家常便饭。三顿半通过一系列联名塑造出自由独立、新鲜、奇怪并可爱、怪诞主义、孤独等品牌形象在一众咖啡品牌里显得更新潮、更有创意和更有艺术性。所以在品牌跨界合作时,品牌调性趋同才有利于实现用户相互转化,塑造品牌良好形象,达到合作共赢。

S-开始搜索(Search):塑造品牌,人格为先。

A-采取行动(Action):返航计划,转化复购

三顿半的主要销售平台是天猫旗舰店,通过自主搜索,下一步就是用户转化购买。

2018年,三顿半入驻天猫旗舰店,在淘系电商“新国货计划”的支持下,三顿半通过产品组合型让利促销,在“双11”和“双12”、超级年货节、“6·18”大促、店铺周年庆,以及多次限定优惠日活动下,成为咖啡赛道飞速成长的黑马。2019年“双11”,在速溶咖啡细分赛道,三顿半仅次于老大哥雀巢,拿下第二,到了2020年,则一举超越雀巢,成为新晋龙头。

与此同时,三顿半2019年在长沙开了首家线下实体店,延续了品牌一贯的简约工业风,以店内所摆设的全系列产品来进行品牌文化宣传及品牌理念的延展。“线上电商旗舰店+线下新消费品牌门店”打通了零售场景新渠道,在为消费者提供沉浸式购物体验的同时也形成了品牌——消费者的全渠道沟通。

三顿半的速溶咖啡系列产品外包装采用极具特色的小罐子,高颜值的包装本身具有一定可玩性,用户在喝完咖啡后,大开脑洞发挥自身的创意进行DIY,做成花瓶、小装饰、小玩具等内容,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

这是三顿半基于圈层文化以及「Z世代」人群特征之下所贩卖的生活方式,让自己的小罐子变成了年轻人的社交货币,并反复在多个社交平台予以强化与巩固,从而进一步推动三顿半品牌在社交媒体破圈。而品牌则坐享产品设计所带来的审美红利下的高成图率,以品牌——消费者双向互动带动产品内容产出,形成「浏览/购买—成图晒照—回流购买」这一完整闭环,不断扩大品牌认知力和购买力。

总结

过去几年,在新消费浪潮迅猛发展下,新茶饮在国内快速崛起,在资本的加持下开始跑马圈地。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资本对于咖啡品牌的态度更为谨慎,MannerCoffee等资本宠儿也许久没有传出融资的消息,咖啡赛道开始进入了比拼内功的持久战阶段。

不过,这并不代表着新势力再无出头之日。

索象董事长认为,在疫情管控大幅放宽的大背景下,成长期的新兴品牌依然大有可为。

THE END
1.星巴克商业模式分析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星巴克在全球旳成功重要源于它旳商业模式,其商业模式旳重要构成如下表:https://bbs.pinggu.org/thread-12658398-1-1.html
2.181021三“魏朱六要素商业模型”深度解构企业应该通过哪种方式捍卫它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和战略、营销、组织到底有什么区别?那些成功的企业,可口可乐、星巴克、360、他们到底做对了什么?本讲中,魏教授将用“魏朱六要素商业模式”模型为您深度解析企业成功的奥秘。 一、技术创新商业模式 1.1 技术创新类型 ...https://www.jianshu.com/p/7e7f0bd87fb4
3.星巴克(SBUX.US)成长启示录——商业模式和品牌文化共塑传奇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燕首席”,作者中信建投社服,分析师贺燕青、李铁生、陈语匆,研究助理陈如练,原文标题《星巴克成长史——商业模式和品牌文化共塑传奇》 。 摘要 星巴克(SBUX.US):咖啡帝国成长史。星巴克成立于上世纪70年代,最早为咖啡豆和咖啡器材销售商,霍华德舒尔茨于1987年收购星巴克,发展现制咖啡连锁店。1992...https://m.zhitongcaijing.com/contentnew/appcontentdetail.html?content_id=214193
4.星巴克营销策略的意义(体验营销策略及星巴克经典案例分析)在诸多战略层面进行拆分,然后在特定阶段影响消费者,形成一系列的引导性活动体验带动消费者心智对品牌或产品的高度关联,并付诸于其日常生活、工作、社交、娱乐等方向带动品牌及产品的发展。比如星巴克接连推出的品牌特色咖啡杯便是成功的关联带动效应产生的营销结果,这种情况也常见于美妆、日用,以及高端房产和交通工具行业...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604073-1.html
5.瑞幸咖啡与星巴克咖啡商业模式比较研究.pdf瑞幸咖啡与星巴克咖啡商业模式比较研究 摘要 中国正处于技术与资本驱动下的新商业时代,技术方面,移动互联网基础设 施的建立实现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充分连接,能够有效降低综合成本;资 本方面,巨量热钱的加持使得零售行业、饮品行业进入壁垒不再高筑。咖啡文化 在中国的接受度和渗透度逐步提升,消费场景的多元和消费...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1218/5100100233003043.shtm
6.浅谈星巴克在无锡地区的营销策略分析及对策毕业设计网在星巴克在中国的商业模式最初是向地区合作伙伴授权的。星巴克总部从特许经营者那里获得专利权后,将星巴克的商标使用权授予特许经营者,总部只能从特许人的营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佣金。例如上海联合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在上海、杭州、苏州、无锡等地行使代理权;绵心星巴克餐厅(华南)有限公司,目前拥有在中国澳门、广东和...http://www.bysj1.com/html/10250.html
1.2022年星巴克发展现状及竞争优势分析星巴克采用数字化运营有效...第一阶段(1981-1996):打造“高品质咖啡豆”+“第三空间”社交新商业模式,快速打开美国市场。星巴克品牌 成立于 1971 年,当时美国现磨咖啡市场由于发展时间较早,扩容空间较小,消费者已经具备长期饮用现磨咖啡的习 惯,美国消费者饮用现磨咖啡的比例高达 87%,市场因发展成熟而导致增长速度较为缓慢,现磨咖啡的消费理...https://m.vzkoo.com/read/2022061746238757f2cbcb070c3a8ba5.html
2.商业模式的创新(精选6篇)商业模式的创新(精选6篇) 凡是愿意把营销作为战略基础加以运用的企业,就有可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风险获得产业或市场的领导地位。——彼得·德鲁克如果作个调查,“创新”估计是本土企业的文化纲领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不断创新是所有企业实践者的愿望,但做起来却很https://www.360wenmi.com/f/files61b283n.html
3.一文讲透:企业为什么需要战略咨询知识库8.数字化战略 战略咨询的服务可分为以下: 1.预算和财务决策 2.商业模式转型 3.公司决策 4. 数字换转型 5.经济政策 6.功能 7.管理 8.市场调查 9.并购 10.运营 11.机会 12.组织架构 13.生产研发 战略咨询对企业的重要性 为什么战略咨询对企业来说很重要? https://www.shichangbu.com/index.php/know_info/64162.html
4.从咖啡到数据:揭秘luckin的成功商业逻辑本文揭秘了luckin coffee的成功商业逻辑,从营销和运营的角度分析了其独特的优势和战略。文章指出,luckin并不仅仅是一家卖咖啡的公司,而是借助大数据和智能科技进行全场景切入的效率革命者。通过分析星巴克和luckin的商业模式,文章总结了核心商业法门——框架思维,作为普通人在营销和商业领域提升的关键。 https://ltd.com/article/5397089575060455
5.大学生创业计划书(精选15篇)摆摊创业是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对于大学生来说,既可以提高自身的创业意识和经验,又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在创业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市场需求、团队协作、供应链管理、市场推广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力求做到最好,实现创业目标。 大学生创业计划书 15 一、 项目战略 ...https://www.oh100.com/chuangye/6988013.html
6.运营模式有哪些种类四、组织模式 组织模式是企业实现商业模式和业务模式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它是企业内部运营和决策的基础,需要选择合适的组织模式,以实现最大的效率和协同作用。组织模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结构:企业需要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即如何划分部门和职责。例如,互联网公司通常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以便快速决策和响应...https://www.linkflowtech.com/news/1671
7.战略策划品牌营销……28本好书,广告人假期也要充充电!三、商业模式类书籍 营销不能解决全部问题,企业运营还有一个重要环节需要考虑,就是商业模式,如果不了解商业模式,品牌无从下手,毕竟品牌是商业模式的表达。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商业模式,有利于战略决策,有利于营销执行。 8、《商业模式新生代》 作者:(瑞士)亚历山大·奥斯特瓦德(Alexander Osterwalder),(比利时)伊夫·皮尼...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842064.html
8.最新商业模式100个案例中国动向通过直接收购品牌或品牌所属公司的方法,成功实现了 Kappa国际知名品牌的收购,收购完成后公司并不是完全依附于其原本的品牌价值,而是积极扩大收购规模,降低运营成本,完善营销模式,形成自己独特的商业模式。在战略上,中国动向同时追求"国际体育品牌本土化"和"中国企业品牌全球化",在逐渐成为多品牌运营商的同时,努力...http://www.somz.net/user/news_content_mobile?id=305
9.创新案例咖啡连锁星巴克门店体验创新的5大策略–Runwise.co同时,星巴克非遗概念店的创新路径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走出现代之路树立了榜样。 星巴克不仅体现了品牌的本土化战略,更是在承载文化传承的同时,用轻松、美好、愉悦的方式呈现非遗文化,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希望星巴克的创新路径能够为更多品牌提供启示,同时也期待更多本土文化能够在现代生活中得到传承和创新。 2...https://runwise.co/dtc-user-experience-innovation/188147/
10.五种商业模式(新零售的商业模式主要有哪些)1、运营性商业模式。 重点解决企业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包括与产业价值链环节的互动关系。运营性商业模式创造企业的核心优势、能力、关系和知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产业价值链定位:企业处于什么样的产业链条中,在这个链条中处于何种地位,企业结合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发展战略应如何定位。 https://www.dsjiameng.cn/cjwt/2497.html
11.既要下沉又要升咖,星巴克的胜算到底在哪?要知道,“第三空间”可是星巴克原商业模式的核心价值。 图源:网络 更关键的是,星巴克如今的整体定价仍然是高的。 今年夏天,星巴克换帅,Brian Niccol接任星巴克新CEO之后,宣布将放弃此前的“低价策略”,决心重振品牌活力。这意味着“买一送一、降价50%”等优惠活动或将成为过去式。[5]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063718/article/details/143699140
12.星巴克是如何赚钱的?星巴克收入 星巴克遵循连锁商业模式战略,其大部分收入来自其自营商店。例如,2023 年,收入接近 36 亿美元,大部分收入来自自营店(29.46 亿美元),而特许经营店(4.51 亿美元)和其他收入来源(2 亿美元)。然而,与特许经营店相比,自营店的运营成本更高。 星巴克利润 ...https://fourweekmba.com/zh-CN/?post_type=post&p=88893
13.甜品创业计划书(精选16篇)5、投资者可以接受日式甜品品牌的经营商业模式,认可和接受日式甜品的理念和使命。 6、个人信誉良好,有良好的商业道德。 7、加盟商要把加盟事业当成自己的主业务,要多费心思,要对当地的市场有一定的掌握,要熟悉一下当地的市场发展规律,促进加盟店的良性发展。 https://www.yjbys.com/chuangye/ziliao/chuangyejihuashu/630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