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网的分析报告也指出,到2025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达到5万亿元,年复合增速将达8.8%左右。山西证券研究报告更是明确的指出,体育产业是万亿级消费蓝海,具备长期投资的高确定性。
为何体育行业有如此大的发展空间?这一定是政策,经济,社会,科技等因素共同助力的结果,普林斯特(UNCP)联合商学院将通过PEST分析,带领各位读者去解读,目前中国体育行业发展的大环境因素,以及与商业融合时面临的机遇。
2.政策环境
提倡全民健身:
国家体育总局也于近日正式发布《“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我国体育产业规模要达到5万亿元的目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要达到38.5%;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公共健身设施全覆盖;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16名。
政策的大力扶持,为中国的体育产业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外部环境。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2014年10月
中国计划到二零二五年,建立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提供完善的体育机制,同时合理分配体育资源。到二零二五年,中国体育产业的市场规模有望超过人民币5.0万亿元。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年7月
中国计划到二零二零年,体育产业的市场规模增至人民币3.0万亿元,从业人员总数超过6百万人。此外,到二零二零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有望超过1.8平方米,中国的人均体育消费额占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超过2.5%。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2016年10月
中国健身休闲产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子行业,到二零二五年,其市场规模有望超过人民币3.0万亿元。
《“十三五”公共体育普及工程2020年第一批中央预算内投资》2020年3月
共安排中夹资金24亿元,支持24个省(区、市)及15个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城市的社会足球场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全民健身中心等项目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3月
计划于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健康中国。
图表:中国推出的刺激体育行业增长的政策
运动用品的市场空间广阔:
在倡导“全民健身”的大环境下,同样带来的是也是健身用品的需求量暴增,2020年中国训练健身器材行业销售收入为395.19亿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32.8%(东方财富网),但是中国的健身人口的渗透率目前仅仅只在百分之5的较低水平,随着政策的引导,中国的健身人口渗透率目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消费者对运动的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多层次化,这也就意味着,健身器材类体育用品需求尚存较大市场空间。
3.经济环境
国内经济大环境发展趋势良好:
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0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约40倍,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7%增长至17%,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人均消费支出21210元。
人们更愿意在体育用品上支出:
京东大数据显示,2017年-2020年人均体育消费金额持续提升,2020年同比增长超3成。2017-2019年,线上体育消费的用户渗透率持续提升,从年龄结构来看,最大的体育消费群体是26-35岁的青年人,占比超过4成,其次是36-45岁和16-25岁的群体,占比分别为26%和22%
由此可推断,当习惯了运动的青少年阶段的消费者,拥有了更强的经济能力之后,必然会成为体育行业的消费主力群体;并且,当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减弱之后,脱离了集体性户外运动已久的消费者,极有可能爆发出一批“报复式的消费行为”,大量的增加户外集体运动,给体育行业创作出一个新的风口。
商业地产面临的发展机遇:
体育用品需求量的增加,意味着供应商的也会随之增加,相比于适配性较强的商品,体育用品本身带有注重体验性、个性化以及差异化的属性;例如,同为41码的运动鞋,可能因为不同生产商精准化生产能力的不足,导致细小的差异性,从而影响了使用者的实际穿戴感受;所以,相比于去网上购买产品,很多消费者对于体育用品的选择,更喜欢去实体店“试一试”。
这种属性,导致体育用品的供应商仍然摆脱不了传统的线下运营的模式,所以,实体店铺的选择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商场里的不同位置,店铺的大小,店铺的展示,都直接影响着销售表现。
同时,集运动、餐饮、社交娱乐、零售等为一体的一站式室内运动中心逐渐兴起。如刚拿下千亿级天使轮融资的BOMBOMSPACE弹力猩球,将室内运动场景赋予了更强的娱乐性,吸引年轻消费者和亲子家庭用户。今年6月获得千万元A轮融资的PARTYKING运动街区,将小酒馆融入运动场景,主攻有社交需求的年轻客群。在存量竞争时代,哪个购物中心能率先在优化顾客的社交体验上发力,谁就能够在竞争中占据先机。而娱乐性强、能融合餐饮、亲子主题的运动空间,正能为消费者带来更有社交氛围、更有趣、更人性化的“第三生活空间”,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4.社会环境
人口总量的增加: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示,近十年来我国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尽管增速放缓,但仍然保持了平稳增长,10年间实现了13亿人到14亿人的跨越。当前我国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18%,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体育运动的新理念:
对专业性体育指导的需求上升:
另一方面,普林斯特商学院在对中国体育产业发展进程的研究中发现,人们对专业运动设施和专业运动指导的需求正在快速提升,而我国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依旧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体育专业人才管理和体育教育尚未满足市场的需求,还需持续发展,这也意味着专业运动培训机构的发展潜力较大。
5.技术环境
内容体育行业的创新能力快速提升:
本土品牌认可度提升:
中国体育制造业产品种类多、规模优势强,体育产品畅销世界。文化自信背景下,国内运动纷纷品牌升级,消费者对国货的认可度逐步提升。类似李宁、鸿星尔克的本土运动品牌发展势头强劲,受到越来越多年轻消费人群的青睐。
科技的发展为体育行业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资本市场的进入,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培育数字体育、在线健身、智慧传媒新业态,支持线上培训、网络体育赛事活动等新业务逐渐兴起,这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可以预见的是,我国体育产业将在科技力量的加持下,迎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6.结语:
综上,在国家政策支持、国民经济水平提升、人口持续增长、科技进步等宏观环境的影响和推动下,我国体育产业正在快速重塑升级,进入新一轮蓬勃发展阶段。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