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众熟悉的上校老爷爷换成了年轻的肌肉帅小伙,还公然上演“脱衣舞”这事儿,反正隔壁麦当劳是干不出来的。
还不断推出炸鸡味的指甲油、炸鸡味的泡澡粉、炸鸡味的防晒霜、肉汁味香薰蜡烛等等周边商品,身体力行地证明自己脑洞之大。
在这些营销动作之中,出镜率最高的,除了上校,就非「全家桶」莫属了。虽然经常被网友吐槽,K记全家桶应该叫“单身桶”,因为只够一个人吃饱。
一、炸鸡是用来吃的,全家桶是用来玩创意的
一直被网友戏称为“开封菜”的肯德基,早已经不再满足于只卖“炸鸡全家桶”,进而推出了“撸串桶”、“月饼桶”、“K记饭桶”等等,把洋快餐开成了中餐馆。
甚至引发网友疑问:难道万物皆可肯德基?
在阿慕看来,更为准确地说法是“万物皆可全家桶”。
无论桶里叫卖什么,全家桶就像是一层滤镜,为里面的食物自动蒙上“肯德基特色”,把一切操作合理化。
同时,全家桶还是用来蹭热点的利器:哈里王子大婚的时候,肯德基顺势推出皇家婚礼桶,把原来全家桶的红色换成皇家风范的金色+白色,瞬间高贵了起来,蹭得一手好热度。
去年在英国因为新的鸡肉供应商掉链子,导致全英国700+门店因为没有鸡肉而被迫停业,闹了一场“鸡荒”,肯德基趁机候把桶上的KFC改成FCK,爆了一下粗口来自黑,瞬间圈粉。
走马灯不少人都见过,但全家桶版的你见过?肯德基曾推出过激光镂刻限量全家桶。关上灯,把手机放到镂空桶中,一个走马灯就出来了。配合肯德基手机App的功能,还能一边吃着炸鸡听故事。
肯德基还是一个科技公司,在全家桶上安装打印机,让你可以打印照片。
把全家桶做成浴缸、渔夫帽操作也不在话下。
最近肯德基还发起一项活动,让人们把全家桶戴在头上进行各种运动项目,提供不少恶搞笑料。
官方经常拿桶来开涮,还引发了网友的创意,纷纷使出看家本领发挥创意,把桶改造成耳机、架子鼓、雨伞、挂钟、头盔等等:
玩了这么多创意,营销最终还是要回到卖货这件事上。作为营销老司机的肯德基可以说相当有发言权了。
1.Bug营销
在2017年的时候,网友发现肯德基App出现了一个重大Bug,只要用户将账号生日改为“20160828”,即可获赠一张六人全家桶半价券。于是热心网友纷纷出动,呼吁大家一起去薅羊毛,趁着官方还没修复漏洞赶紧下单。
今年3月的时候,肯德基App再次出现Bug,只需35元即可买到原价110元的全家桶。
当然,这两个Bug很快就被官方修复。薅到羊毛的消费者忍不住炫耀,没抢到的消费者心里羡慕发酸……这到底是不是肯德基自导自演咱们不知道,咱也不敢问,但无疑肯德基一定是这两场Bug事件中的最大赢家。
全家桶的“桶”,说白了只是炸鸡的“包装”和“器皿”,但全家桶的戏码,可比主角炸鸡还要多。这样做其实有两个好处:
1.创意不用局限于“炸鸡”
2.形成品牌记忆点
一个包装上的改变,可能会带来品类的创新,也会形成大众记忆点。
把坚果装到一日份的小包装里,就引发了零食行业各品牌之间的“每日坚果”大战;把茶叶装到袋子里颠覆传统饮茶模式,立顿开创了“袋泡茶”的品类;肯德基把炸鸡放到桶里卖,就造就了肯德基的一个记忆点。
不过麦当劳也来势汹汹地推出了金拱门桶,对标肯德基的全家桶,还玩起了“寻亲启事”、“2019第一桶金”的活动,大受欢迎。
由一只“桶”引发的快餐生意之争,故事才刚刚开始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