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明·格雷厄姆作为一代宗师,他的金融分析学说在投资领域产生了巨大震动,如今活跃在华尔街的数十位管理着上亿美金的基金经理都自称是格雷厄姆的信徒。而他目前在世的最有名的学生就是:巴菲特。
投资箴言:
1.对股票价格要斤斤计较,要像超市购物,不要像买化妆品,真正重大的损失总是在投资者忘了问“多少钱”之后。
2.高增长不等同于高盈利。上涨的股票风险增加而不是减少,下跌的股票风险减少而不是增加。
3.投机不是不行,但致命的威胁是投机却自以为投资。投机时就要像理智尚存的赌徒,只带100美元去赌场,把棺材本锁在家中保险箱里。
4.别看到星巴克生意好就去买星巴克的股票。买熟悉的好公司,这话只对了一半。另一半是还要价格合适。
5.在大家恐惧时贪婪,在大家贪婪时恐惧。行不行?这个策略的问题是熊市无底,牛市无顶。
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有钱人,希望可以发财,但是往往真的赚到钱的人只是少数。而有些人拼尽全力,每天忙里忙外,努力的程度是很多人的好几倍,但是结果却没有赚到钱,这是为什么呢?
这些人其实并不是其他人,就是咱们口中经常说的“老实人”,经常说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好像这句话并不是很实际,应该是努力了不一定有收获,这句话也在“老实人”的身上体现出来了,但是为什么“老实人”就赚不到大钱呢?下面就来看看原因吧!
1.太过中规中矩,死板教条
从字面就可以看出老实人做事很老实,说的好听叫老实,说的难听一些就是死板教条,做事有自己的一套规矩,而且是不可以违抗的规矩,不管什么事情,他们都会按照自己的一套规矩去做事,这样虽然很好,但是不够灵活。想要赚钱创业,就必须够灵活,太过于死板只会让路走入死胡同!
2.省钱的作用是有限的
在理财中,省钱有利于财富累积。但是想靠省钱来发家致富是很难的,与其花尽心思去想着怎样省钱,不如去拓宽自己赚钱渠道,开源永远比节流重要。
3.承担风险能力不高,胆子小
想要靠创业赚大钱,那必须有冒险精神,很有冲劲,如果大家看过那些创业的成功人士,你就可以看到他们身上有一种气质,他们喜欢把不可能的事情化为可能,李彦宏曾经说过,他们就是把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的,如果别人说不可能那就不做了,那一辈子都会一事无成!
4.过于谦让,错失良机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在股票交易中同样有决定投资命运的内在因素。在心理学上讲,性格的改变虽然很难,但还是可以通过后天影响慢慢改变的,而气质往往是不能改变的。这也正应了目前有些人是“富而不贵”这一说法。回到交易中来,我们不一定要有贵族气质,我们是要先富起来。所以我们要重塑交易性格,从而实现交易命运的转变!把赚钱变成我们每位投资者的精神特性!
来看一个由美国康乃尔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做过的有趣试验:
他们在两个玻璃瓶里各放进5只苍蝇和5只蜜蜂。然后将玻璃瓶的底部对着有亮光的一方,而将开口朝向暗的一方。几个小时之后,科学家发现,5只苍蝇全都在玻璃瓶后端找到出路,爬了出来,而那5只蜜蜂则全都撞死了。
蜜蜂为什么找不到出口呢?通过观察他们发现,蜜蜂的经验认定:有光源的地方才是出口;它们每次朝光源飞都用尽了全部力量,被撞后还是不长教训,爬起来后继续撞向同一个地方。同伴的牺牲并不能唤醒他们,它们在寻找出口时也没有采用互帮互助的方法。
如果说蜜蜂是教条型、理论型,而苍蝇则是探索型、实践型。它们的思维中,就从来不会认为只有光的地方才是出口;它们撞的时候也不是用上全部的力量,而是每次都有所保留;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们在被碰撞后知道回头,知道另外想办法,甚至不惜向后看;它们能从同伴身上获得灵感,合作与学习的精神让它们共同获救。所以,最终它们是胜利者。对这个试验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会说蜜蜂是烈士,而苍蝇则苟且偷生。有人说苍蝇非常聪明,而蜜蜂有些愚蠢;有人干脆把目前社会上的人分为两种,一种是“苍蝇型”,二就是“蜜蜂型”。如果先摒弃原先的对于这两种昆虫的道德附加和好恶感,你需要考虑的问题是:看看自己在投资中,你到底是“蜜蜂”还是“苍蝇”?你想做“蜜蜂”还是“苍蝇”?
大凡股民都有过套牢的经历,饱受过套牢痛苦。
第一部曲:捂股不动。买入股票之后,若股价不断地往上涨,此时投资者的心也在涨,欲望也在涨。再加上听信“股评家”的大放厥词,死守股票不放,后来,股价又跌了回来,结果被套。可惜的是新股民颇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不识“套”的滋味,一看股价跌了,越来越便宜了,急忙大批买进,甚至不惜借款买进再买进,结果等所有的钱全投进去了,股价还是跌。回天无术,只好捂着吧,总会涨上来。
第二部曲:斩仓逃命。“捂”的滋味不好受,眼看投进去的1000元变成了900元、800元、700元,心情越来越坏。妻子的埋怨,还有债权人隔三差五地逼债讨钱,让人难受。再加上听听股友们、股评家们说要跌到某某点,又看看专家“炒卖”的“割肉艺术”。于是便动了“斩”念,回家劝家人同意,最后忍着悲痛,含着眼泪,挥刀而去,抱着600元或500元愤然离开股市,发誓“永不再来”。
第三部曲:追高进货。斩仓后,股市也许会再跌,正暗自庆幸,忽然又涨了!此时,原来死捂的人总算找到了出货的良机,于是急匆匆抛出股票。但刚卖完又涨了!而此时,行情看涨,种种赚钱的“神话”遍布市场。股评家们又发出了攻占新高地的号召。于是忍不住赚钱的诱惑又跟进去,买进!涨了一块钱,卖掉!再买,又赚了!于是渐渐发现买了就卖不如买了后抱着赚钱多,于是集中资金全线投入,甚至再借钱。这时,股市又到头了。
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这就是股市。
一位讳莫如深的机构投资家在2200点买进沪市股票,到3000点时开始卖,到3300点恰好卖光,算一下,赚了7500余万元。提起卖出的原因,他轻轻地说,散户都抱股票了,我不卖,他们抢什么?散户,股价上升时,要多一份警觉;下跌时,要多一份清醒。
在股票市场中流传一句话,“从来没有见过靠画图表赚大钱的人”,包括股王巴菲特也是如此说。但是江恩的生平说明事实并非如此。
好,我们就从江恩投资理论格言中挑出十条来进行诠释。
第一条,每次入市买、卖,损失不应超过资金的十分之一。诠释:江恩这里说的实际上就是止损原则,做股票不控制风险,最后可能输掉十分之九。
第二条,永不过量买卖。诠释:江恩这里说的实际上就是永远不要满仓操作,满仓操作是散户的大忌。半仓操作才能使你在股市中游刃有余。
第三条,永不逆市而为。市场趋势不明显时,宁可在场外观望。诠释: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要同趋势做朋友,顺势而为即赢;逆市而为必输。
第四条,对市场有怀疑,即抓紧离场。入市时要坚决,犹豫不决时不要入市。诠释:江恩这里说的怀疑即运行逻辑混乱,当逻辑非常清晰时,入市或离市都要坚决。
第五条,只在活跃的市场买卖。
买卖清淡时不宜操作。诠释:这好比我们去餐厅吃饭,一定要挑人多的去吃,门可罗雀的餐厅,不是味道差就是吃不到新鲜的东西。
第六条,在市场连战皆捷后,可将部分利润提取,以备急时之需。诠释:赚了钱要将利润转出,先落袋为安,放在股票账户里,会因一时冲动而又把利润输了回去。
第七条,买股票切忌只望分红收息。诠释:在中国股市这个高市盈率市场,你如果只靠分红收息,恐怕五十年才回本。
第八条,买卖遭损失时,切忌赌徒式加码,以谋求摊低成本。诠释:补仓摊薄成本是件非常难的事,一定要等股价企稳,再次步入上升时,分批补仓。
第九条,做多错多,入市要等候机会,不宜买卖太密。诠释:江恩这里说的就是不要频繁操作,不要出利好就去追高,买股票要买在低位。
第十条,如无适当理由,避免胡乱更改所持股票的买卖策略。诠释:江恩这里说的买卖股票要有计划,短线、中线、长线资金各有分配,不能将短线资金做成了长线而打乱了全盘计划。
以上江恩十条军规,作为散户不仅要牢记,而且要印在脑子里,融化在血液中!
投资账户亏损了,你会怎么操作一般来说有三种态度:1、做鸵鸟,视而不见,顺其自然。2、低位补仓、摊薄成本。3、承认错误,割肉离场。
第一种态度很常见,但鸵鸟政策往往等不到奇迹的发生,除非再等一轮,一场大牛市的到来才能拯救。
第二种也是许多投资者热衷的做法。这样的操作方式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首先你无法确定你所摊低成本的价位有多低,尤其是熊市不言底,导致越买越套、越套越深。其次,不愿意换仓,选择继续追加套住的基金,尤其是深套的基金,放弃了更换成绩优基金的机会,这等同于劣币驱逐良币,结果就是你持有了一篮子的烂基金。
第三种态度,承认错误、果断离场,往往被证明是正确的,可惜只有少部分人能克服人性中回避以及侥幸的心理。据说世界上最伟大的交易员有一个被称为“鳄鱼法则”的原则,成为一名成功的交易员,必须反复训练对这种原则的理解程度。为什么称之为鳄鱼法则假如一只鳄鱼咬住了你的脚,而你试图挣扎,那么往往的结果是你越挣扎就越陷越深。在这种情况下,保住性命唯有牺牲一只脚。将这个法则用在市场中,就是如果犯错导致亏损,且亏损仍在扩大,不断超出你的预期,那么也许你该尽快离场,更不要试图通过补仓、加仓来摊低成本。
在一个低迷市道下上市的新股,它的股价定位比较低,再加上主力能在三天内将这个股票90%、100%地换手,这也就是表明原始股民不多了,今后股价就是庄家说了算,它爱跳空高开几个点就高开几个点,遇到这种情况,回档就是买进的机会。我们平时讲追涨,其实只能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也就是主力意图相当明确,就是要股价涨起来,我们当然可以追涨;而对于那些走势偏软,主力意图不明显,即没有跳空也不放巨量的股票,你去追它干什么啊?因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要做就要做巨量跳空,就要做新股且是市道低迷时上市的新股。符合这四个条件时,我们才能实施追涨。
小结:短线操作最讲究的是上涨角度和量的配合,短线操作最讲究的是确定性!首先一个股票在构筑适当的形态后,能够突然向上跳空,这只可能是主力行为,如果加上能够放量,且之后的回档不深,然后再放量,这就解决了几个问题,一个上涨的确定性已经基本具备,另一个上涨的角度因为有这个跳空的关系,已经处于一个由盘整或者缓涨的角度变到暴涨角度的临界点上,还解决了一个放量的问题,如果只跳空,不放量,那要小心诱空,说明主力没有投入过多的资金来作战,必须得出现【巨量跳空】才行,且还得结合该股的形态加以综合研判。
如果是2-3区间的,那就只能当作反弹来看待,一旦涨不动你就走人即可,如果是23区间的,那就是一波行情的起点了。
在运用【巨量跳空,回档买进】这个技术时还要注意大盘的配合,如果大盘已经展开反弹,那么可以操作,如果大盘正在强有力的下跌通道中运行,那么最好还是放弃。
【巨量跳空】是一个组合条件,它后面的那句话【回档买进】也是一个组合条件,具体说就是巨量出现之后的回档,看情况买进,看什么情况?看回档是否缩量,看这个回档最好能不回补跳空缺口,回档要越浅越好,回档时量要越小越好,且之后要再次放量向上攻击,那么这个时点就是一个短线打进点!
对于基础功底不扎实的人来说,在盘中发现【巨量跳空】的股票时往往犹豫不决,错失战机!
而对于基础功底比较牢靠的人来说,一旦发现合适的目标,他们是敢于下手的,这就是基础功底在短线操作中的重要性!
何为“水上金叉”?这里的水上和水下是用MACD指标的零轴线区分的,当DIF指标线在零轴线之上为水上,这里是多头市场,而当DIF指标在零轴线之下为水下,这里是空头市场,【水上金叉】就是指的DIF和DEA在零轴线之上金叉。
但并非所有的【水上金叉】都能够出现不错的涨幅,有的水上金叉,等你看清了买入,它也基本涨完了,表示过了。
通过上图,我们得知,一只股票如果在虚浪之后不能进入庄家缩量控盘拉升,那么一旦下跌波长开始变长,就会破坏原有的上升斜率,导致股价横盘,甚至转为下跌。
一只股票要维持良好的上升通道,应该是一波比一波涨势有力,一波回档比一波回档浅,直到最后没有回档的飙升出现,那就接近头部了。而一波比一波涨幅没力,回档却开始变深的时候,就要小心了。在这之后出现的所谓【水上金叉】已经没有爆发力了,所以这样的金叉不是我们能操作的金叉了。
什么样的【水上金叉】才是可以操作的?或者说什么样的【水上金叉】涨幅会大些?会安全些?请看下图。
一般情况下,越是靠近23初端处的【水上金叉】则越显可靠,请看下图。
通过上图我们就看得很清楚了,该股股价在进入23建仓后洗盘,洗盘完毕出现【水上金叉】,且是【三金叉】,这就很好,在涨势初期,有量的配合就是对这个【水上金叉】信号的肯定!至于涨势中后期如果庄家控盘了,那可以缩量后金叉,量可以稍稍放一点点就行,那是特殊情况,但无论缩量还是放量,都要求股价的波长要符合涨幅波长一波比一波长,而回档波长一波比一波短,这样才能维持住一个不断加速的良好的上升通道,一旦出现前面例子中那种黏黏糊糊的走势,股价波长开始向坏的方向发展的时候,出现的【水上金叉】就要打一个问号了。上图还显示出MACD也能够不断创新高,如果MACD不能创新高,那恐怕会在下一次死叉时出现【三死叉头背离】的信号,那就不好了。
小结:总之,一个良好的【水上金叉】必须出现在一波涨势的初中期,就是一叶行情的初中期,就是我们23系统的初中期,末期的就不好,而判断是否初中期还是末期,就是通过波长、量、MACD是否创新高、【坨理论】,以及外部条件,比如个股基本面、指数整体情况等等,综合研判,我们尽量买进23初中期,不断创新高的【水上金叉】,这样的【水上金叉】就很好。
当股价在某个价格位置长期横盘整理,筹码会逐渐在该区域形成密集。
筹码密集可以分为相对的高位密集和相对的低位密集。之所以称之为相对的高位密集和相对的低位密集,是因为在盘后分析总结时我们可以将股票历史的某个价格位置或筹码区域称之为高位或低位,但是由于市场中个股和大盘的股价始终是在不断地产生变化着的。在高位将来还可以创新高,在低位将来还可以再创新低。
当筹码密集以后,其股价的走势会有下列四种情况出现:
(1)筹码在相对的低位密集后,股价向下破位,呈自由落体持续下跌;(2)筹码在相对的低位密集后,股价向上突破,放量转为上涨;(3)筹码在相对的高位密集后,股价向下破位,呈自由落体转为下跌;(4)筹码在相对的高位密集后,股价继续向上突破,持续上涨;
000889华联商城就属于这种市场现象中较为典型的案例。99年12月,其股价被主力经过充分的炒作,累计涨幅超过100%。股价在高位见顶以后,下跌50%以后股价处于横盘。经过2000年5月到2001年1月长达半年的横盘以后,筹码转为相对的低位密集。而2000年5月到2001年1月之间大盘处于上涨阶段,而该股的股价却一直横盘不涨。
大盘2001年见顶后,该股随大盘一路下跌。股价呈自由落体下跌只有当大盘反弹时,该股才呈现反弹。
这种市场现象的显著特征就是当大盘上涨时,它横盘不涨,CI个性指标显示下跌。当行情结束时,它随大盘一起下跌。
这种市场现象的显著特征就是当大盘下跌时,它横盘不跌,CI个性指标显示上涨。当行情来临时,它即可掀起波澜壮阔的行情。通常这样的横盘出现在熊市末期及牛市初期。
筹码在相对的高位密集后,股价向下破位,呈自由落体转为下跌;出现这种市场现象通常是前面庄家已经进行了充分的出货。股价处于高位一旦有人开始杀跌出逃,那么比赛割肉的游戏就开始了。
600183生益科技就属于这种市场现象中较为典型的案例。经过三年的连续炒作,生益科技的主力将其股价炒上了天,股价翻了数倍。在2000年7月底到8月处当该的股价处于最高位置的时候,成交量明显递减表明散户投资者追高很谨慎。狡猾的主力见最高位出货困难就选择了次高位出货的方式。将股价跌下来,比最高价低20%以后开始横盘。这时筹码变发生了由下向上明显的转移过程。筹码在高位经过密集以后股价便开始跳水下跌。主力以凌厉的方式下跌将上方的密集的筹码在短期内全部套死。此后该股股价一泻千里。
这种市场现象的显著特征就是老庄股已经将股价炒作到一个不合理的位置(结合均衡定价指标),通常当出现在牛市末期。
筹码在相对的高位密集后,股价继续向上突破,持续上涨;出现这种市场现象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当前的股价处于高位,成交量小,散户不肯追高,主力无法出货,只有再拉一波,让散户看到新高,认可这个位置是低位不是高位。然后股价再回到这个位置,再出货。(2)大盘的行情没有结束,主力继续做高可以获利更加丰厚。
000935四川双马就属于这种市场现象中较为典型的案例。在2001年2月当股价处于高位,筹码密集以后。由于当前的大盘行情没有结束,主力又进行了一次向上拉升。
总结:
一、当个股筹码在相对低位密集时,需要结合当前大盘的状况来分析,判断其后股价的走势。季风战法中根据大盘做个股就是这个道理。不要错误的以为筹码低位密集就可以买,即使是强庄股也需要大盘的配合才能成为大黑马。
二、当个股筹码在相对低位密集时,是否再进行拉升取决于大盘的状况和主力的剩余持仓量。主力入场的目的不是为了将股价拉升到什么位置,无论拉升或者惯压都是主力为了获利而采取的一种方法。当股价处于高位以后无论其后主力是否再进行拉升,其最终的目的还是出货。所以当筹码在相对高位密集时我们通常不需要猜想主力是否会再进行拉升,不要参与高位的横盘,等到股价再次选择突破方向以后再做决策。
做短线先看60分钟的短线指标,KDJ是否在20附近已开始交金叉,如果已交金叉再去看5分钟线里的20日、30日均线是否在半年线以下走平或略微上翘,此时股价如突然放量下跌而20日、30日均线向上的形态不改变的话,可以大胆买进。只要是20日、30日均线在半年线附近由下降到走平略带上翘的都可买入,更精确点可参考KDJ指标和一分钟线。在以上的条件下,此时的短线买入同样也要结合量能的变化。
如已放量,你还不买进,再等就赚的少了,所以只要出现以上这种形态的包括年线、季线30日线、20日线10日线、5日线全交在一起趋势向上的,那就别犹豫了,买进等获利。一般第二天不少于3%以上的获利(保守说法)。买进之后就要考虑到卖出,看好自己手里所持股票的短线指标,短线指标KDJ到80、90以上时,J线触顶时,此时5分钟若突发大量,股价突然上升,此时就是短线卖出的机会。最慢也不能慢于第三个5分钟抛出,有时第二个5分钟的股价高点比第一个突发大量的高点还高呢。看5分钟线,一般情况它也不突发大量,就是温和的放量向上,若遇这种情况,看看分时均价线,是否还是朝向上的一个方向,如果形态变缓变平,力马抛出。
一是见好就收的思想在作怪。
散户总是这样认为:见好就收,卖出后再去买一只看好的股,这样下去,便永远不会亏损。这种看法,看似有道理,实则荒谬。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卖出一只股票后再去买其它的股票,其它的股票也在涨,既然你认为你所卖出的个股有风险了,那么,其它股票因为一同上涨了,也会有风险。而那些没有上涨的个股,并不见得它没有风险。因为,第一、它既然不上涨,那么,你买进之后,它也不一定会上涨,而你原来所卖出的个股却反而上涨了,这是踏空的风险;第二,你所买入的个股,它不但在接下来的行情中可能不会上涨,反而会大幅大跌,使你原来的利润化为乌有。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的,凡炒过股的人都有这方面的深刻感受。
二是意志薄弱在作怪。
一些人总认为自己买的股票不好。看到别的股在猛涨,自己买的股半天不涨,于是心里着急、气得半死,认为自己买的不是热点,于是在小有获利甚至亏损的情况下卖出,去追买那些已经涨了不少的、自认为是热点的好股。
这里面说明的问题有二:第一,说明你当初选股的时候就没有下足功夫,是随意买的股,没有经过精挑细选,买衣服都知道挑选,为什么投入那么多的资金去买股票却不会精挑细选呢?这点都做不到,实在是不应该。
第二、说明你的自信心不强或意志不坚定。其实,从事后来看,自己原来买的股还是一只好股呢,它竟然在你卖出之后涨了许多呢。
这里告诉我们两个道理:其一、只要所买之股不是国家政策打压的行业、不是夕阳行业的个股、不是那种产品是大路货的个股、不是追高那种已翻了几倍、不是那种趋势走坏的个股,你放心好了,它终是会上涨,只是你要耐心;其二,你一定要有顽强的意志力,不要因为自己没有跟上热点而气死自己,你要坚信,市场是公平的,上涨的日子总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的。后来者居上,这可是在中国讲了几千年的一句话。慢慢摇船先到岸讲的也是这个意思。
三、炒波段赚得更多的思想在作怪。
严格意义上来讲,炒大波段是不会有错的,这个大波段的涨幅最起码要超过30%,如果短期利润超过了30%,先卖出是不会有错的。但是很多人,卖出之后,没有耐心地等到原来那只股调整到位,却又杀进了另一只股。这种做法极为错误,也是许多人之所以赚不钱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什么会赚不到钱呢?因为,你新买的股票,很有可能在接下来的行情中会下跌、补跌,甚至比你原来卖出的那只股跌得更多。再加上手续费,亏了更多。
如果你好不容易挑选了一只好股,轻易去做波段的话,你的最终结果就是:拥有的股票数只会越来越少。为什么呢?你没有办法保证你出来转了圈后,你原来买的个股的价格还会在低位等着你去买回来的。市场就是这样,既然一波行情又在上涨,你原来买的那只个股肯定也会上涨,庄家又不是蠢子,既然盘面好,他也会奋力拉升的。所以,炒波段从理论上来讲是可行的,但在实践操作中,其成功的概率是非常低的。
只有坚定地捂有一只好股票才是上上之策。理由如下:
一是从理念来讲。
二是不会花去更多的成本。
如果总是做短线交易,则面临以下问题:一则要花去交易成本,而这个钱是要靠自己赚的——能不能赚到还只有天知道,如果一次没赚到两次没赚到,多搞几次,你的本金就自然少了;二则还要面临新买个股的价格下跌的风险,谁能保证自己下一次买入的个股就一定能赚钱呢?诚然,持有一只股不动,这只股也有可能下跌,但最起码有一点是肯定的——你不用花去交易成本啊!新买之股虽然能涨,但是你还要赚回交易成本,这就要求新买之股涨得更快才能完成这个任务,而新买之股到底能涨多快,是不是能比原来持有的股跑得更快呢?只有天知道
三是炒得轻松。
其实做短线是一件非常艰苦的工作,天天看盘,累得半死。长线持股就没有这些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