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县城开咖啡馆,日入5万酒吧新店奶茶店咖啡店

越来越多的一线城市年轻人,正在把目光投向小县城。

这来自于一种肉眼可见的变化。春节、清明返乡时,打工人们集体发现,记忆里落后的小县城,似乎已今时不同往日。

而且,当他们还在互相传授抠门秘诀,讨论消费降级,县城青年们重新诠释了“有钱有闲”的定义。没有高昂的房租物价,也没有996、极端通勤等工作压力,生活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噌噌上涨,反而愿意大方“买买买”。

2020年,“狗子哥哥”李照林回到老家徐州丰县,在父母资助下开了一家咖啡馆。起初,他只是不想上班,对在县城赚大钱不抱期待。但他后来发现,这是因为自己“思路没打开”。

找到“流量密码”后,这家来自县城的咖啡馆,做到了营业额每天破万的成绩。即便放眼一线城市,也没有几家独立咖啡馆敢与之相比。

如今,李照林面临的是双重夹击,一边是9.9元连锁咖啡的价格战,一边是自己的经验不断被同行“借鉴”。

李照林丝毫不慌。“因为,”他笑着说道,“我们做的,根本不是同一门生意。”

每天早上,还没推开店门,李照林就会听见里面传来的滴滴声。那是出单机在提示打印纸已用完,他知道,“爆单”的一天,又开始了。

李照林换上一卷新的打印纸,“让它尽情吐一会。”小票一张接一张地往外冒,很快堆满了整个吧台,出单机又响起“滴、滴、滴”,李照林熟练地补上一卷。用完了,又补上一卷。接着,他对着自己的镜头展示那些小票上的留言:

订单小票上的备注留言

忙碌的背后,是每天1万元以上的营业额。逢节假日等旺季,甚至能达到日入5万元。李照林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但在一开始,他完全没预料到今天这样火爆的场面。

打包好待寄出的订单

2020年,李照林决定回到老家徐州丰县开店。那算不上一个好的时机,实体店进入寒冬,尚不知何时复苏。但对李照林来说,站在大学毕业的十字路口,他不得不为自己选择一个方向。

李照林首先排除了绝大多数人的选择,上班。这和他从小“不爱上学”一脉相承。对李照林来说,两者都是加入一个充满管束的集体,按同一套标准生活。而他一直成绩垫底、习惯我行我素,在集体中烦扰多于快乐。

一开始,不上班去开店的决定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他们希望李照林像其他毕业生一样,走主流、稳妥的路,加入一家公司,从底层开始打拼。李照林执意要自己做决定。父母眼看不可能劝服儿子回心转意,也只好作罢。

李照林

那开一家什么样的店呢?

酒吧、咖啡馆、麻将馆......李照林首先想到了自己之前常和朋友去玩的几类场所。他很快就排除了别的选项——他不爱喝酒,打麻将闹哄哄的。

而咖啡馆,首先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追捧。其次,县城里找不到其他风格鲜明的独立咖啡馆,自己的店会是独一无二的。李照林决定,就是它了。

虽是白手起家,他经济压力并不大。父母提供了十几万元的启动资金,平时也偶尔接济,帮他付员工的工资。

对那时的李照林来说,“开店”的目的甚至不全是工作和赚钱,而更像是为自己打造一个空间,或者和朋友聚会的大本营。盈亏方面,能维持下去就足够了。

如今回头看做决定的过程,连李照林自己也觉得有些随意。后来常有人来问他,开咖啡馆的决策如此正确,是不是做过充分的市场调研?

从结局去倒推起点,是大部人的思维惯性。但李照林只是答道,“我都没想着赚钱,怎么会去做调研呢?”

装修完成前半个月,李照林才决定开咖啡店

大部分人开咖啡馆,沿街是首选的位置。再不济,也要选在容易找到的位置,以保障最基础的存在感和客流量。

李照林自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但他还有个更重要的要求,希望门店带一个庭院。这样一能凸显出自己店和其他店的区别,二能在装修时有更多设计空间。找来找去,街边带庭院的门店,房租都超过了预算。

最终,只有一家位于建筑公司院内、闲置许久的店面,被李照林看中了。他干脆舍弃了位置上的便利,租下这里。要走进一道铁门,才能看见他的“起风咖啡”招牌。

加上庭院,门店总面积有400多平米,月租金1000元出头。能以这个价格把这个偏僻的角落租出去,房东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店面刚租下时的样子

用李照林的话来说,整个店面的设计和装修,从硬装到软装,都是他“敲碎一点,填充一点”做出来的。

但是,和全国大部分小县城一样,这里的咖啡文化还很稀薄。

李照林开店后才深刻体会到,喝咖啡作为一种年轻人的饮食习惯,在常住人口多为儿童和老人的县城里,很难激起什么水花。即便对年轻人来说,一杯超过20元的饮品也需要一定程度的购买力。在县城里,这类消费者的数量不多。

刚开始时,一天到店10个顾客就算生意好,生意不好或遇上封控的时候,一连数天店里一个顾客也没有。唯一的咖啡师觉得实在无聊,这样下去压力也大,半年后就辞职了。

安静无人的县城咖啡馆

那时候,李照林想着,店里已经有个员工,就不用亲自过去了。他在外面摆地摊、参加咖啡市集、改造“后备箱咖啡”,希望为门店做些宣传,但都没什么效果。

员工离职后,李照林不得不重新招聘咖啡师。但他算了算,在所有成本里,员工工资是占比最重的。既然没生意,不如节省掉这笔支出。他开始每天自己守店。

于是,他意识到第一个关键问题——员工只是在打工,老板才有心思和顾客互动。而在顾客心中,老板是这家店的代表。通过老板展示出的形象和风格,以及和顾客之间的紧密联结,才可以真正吸引住一些回头客。

他印象最深的是,那期视频火了后,有40多万的点赞量,还被自己周围的朋友、同学刷到了。当时单纯拍着玩的李照林,没想着借此当“网红”,只觉得自己“很牛逼”。

在店里闲得实在没事做时,这件往事又回到了李照林心中。这次他才明白自己错过了什么,如果抓住当初的那一波流量,也许后来的很多事情会不同。那么,能不能用短视频再火一次?

起风咖啡的转折点,就这样来了。

订单量增多后,李照林购买的大载量烘豆机

有他曾经擅长的技术流,一大堆花里胡哨的音效转场,也有生活日常、探店等类型的vlog。李照林坚持拍了几十期,没有回音,直到2022年3月,他发现其中一期视频突然火了。

那期内容,是他在店里随手拍摄的工作日常,做咖啡、给院子里的绿植浇水,几乎是如今“狗子哥哥”视频风格的雏形。

咖啡店里,有花有猫有院子的田园牧歌式氛围,配合着李照林缓慢的独白,传递出一种松弛又治愈的感觉,引得网友纷纷羡慕:好喜欢这样的生活。

李照林立即把之前的视频隐藏了,“每天就用这种风格来拍”。他拍下自己做咖啡的每一个步骤,磨豆、萃取、拉花,还有顾客到店后点单、收银。他也拍下自己种植的葡萄,从发芽到结果,从青色到紫色。

如果距离太远了,没办法亲自到店,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把一杯现磨咖啡送到他家里?

为了确保可以成功,他先把各类咖啡邮寄给了不同地区的朋友。大家收到后一尝,不仅没有变质,口感还很新鲜。

李照林发现,使用易拉罐真空密封,配合加冰袋或干冰的保温箱,一杯拿铁可以在4摄氏度以下的温度环境里冷藏保存7天。再通过冷链邮寄,大部分城市可隔天送达。他最远曾寄到新疆、西藏,也不超过3天。

制作中的“罐罐咖啡”

流量是一波一波来的,每当有所下滑,李照林就会有新动作。他翻修店面,又推出甜品和周边。雪球越滚越大,起风咖啡的营业额开始稳定在一天2到3万。其中,超过95%来自线上。

“对我来说,来钱太快了”,李照林感慨道,“当时觉得,钱好像真的就是大风刮来的一样。”

订单最多的一天,李照林做了1066杯罐罐咖啡

李照林如今觉得,很多事情其实都是环环相扣的。

李照林淘来的陈旧铁架

另外,在新加坡出入那些店面时,不会觉得千篇一律、冷冰冰的。很多细节都体现着店主强烈的个人风格,甚至价值观。

这些观察都以感性的方式埋在了年幼的李照林心里,开店前,他又特意去了一趟新加坡,寻找当时的灵感。

这些“大风刮来的钱”,去年被李照林用来在徐州市区开了一家新店。一座街边拐角的独栋小楼,几乎覆盖了门头亮眼、交通便利、内部宽敞等各种优势。

新店开张时,除了在自己视频里告知大家,李照林没做额外宣传。但营业第一天,店里堵得水泄不通,进店的门槛都被踩烂了。

圣诞节,李照林为门店换了“皮肤”

这些决策让李照林总是领先一步。当其他咖啡店觉察到他的流量密码并开始争相模仿时,李照林已经走出了下一步棋。

近几年,瑞幸等连锁咖啡品牌进入下沉市场,9.9元的价格战愈演愈烈,导致众多独立咖啡馆面临着要么降价亏损,要么无人光顾的处境。对此,李照林十分淡然。

他卖的是咖啡,而又不止是咖啡。来到这里的人们,需要的也绝不仅仅是咖啡因。

几乎每天,都有为了“狗子哥哥”和起风咖啡专程从外地坐高铁或飞机赶来的客人。有些客人会来跟李照林聊天,也有些客人不太好意思,打个招呼就走了。李照林很清楚,如果他们需要的仅仅是食物,那么在自家附近买的和在起风咖啡买的,味道没有太大差别,更别说性价比。

这是李照林始终没有上线外卖平台的原因。在他看来,外卖是最接近于流水制品的一种销售方式,即点即送,双方甚至无需见面。而李照林觉得,在自己定价二三十元一杯的咖啡里,包含的还有店内完整的服务。

比如氛围,李照林布置店内装饰时几乎不买成品,全部和员工们动手制作,这样才能“独一无二”;又比如感受,店里的每个员工都有赠送客人东西的权利,没有数量上的限制,因为“对于每个顾客来说,开心是最重要的。”

但如果只是买一杯咖啡,“可能不太值得。”

外地顾客留下的便利贴

对于如今店里火爆的生意,李照林也觉得有些“魔幻”。作为一家从小县城起步的咖啡馆,他没想过自己会来到市区,更没想过接下来会去往其他省份——李照林已选定长沙为第二家新店的城市。

而从目前两家店的经营情况来看,无论线上订单还是线下客流量,丰县的老店都完全无法和市区新店相提并论。只因为那是“梦开始的地方”,还有几个陪伴自己一路走来的老员工,李照林没有将其闭店。

他很清楚,起风咖啡走进这么多人的视线,是一件幸运且低概率的事情。更多的县城咖啡店,默默无闻直至沉底。

因此,每当他又收到同样的私信内容,来询问如何在县城开咖啡馆,李照林总劝对方谨慎,除非已经想好了如何走出县城。

“只靠线下,不能说肯定做不起来,因为没有肯定的事情。

但我觉得,100家店里,99家会倒闭,剩下的那一家,可能,人家家里有钱吧。”

THE END
1.古茗CoCo下乡开百平大店了!要做“乡镇星巴克”?美食天地“茶饮行业主动下沉低线市场已成为这轮茶饮增长的主要形式。为迎合县乡消费升级趋势,开大店成为乡镇“星巴克”是重要趋势”。 带着这个期望的悸动烧仙草今年在江苏开了30多家60平以上的“大店”。 无独有偶,古茗、CoCo都可(后文简称CoCo)陆续在县城乡镇也纷纷开“大店”。 http://www.foodwifi.net/mobile/index.php?itemid=34078&moduleid=24
2.到县城开店去特稿精选2024年2月8日,山东东营一处商业街,幸运咖、霸王茶姬等连锁品牌盘踞在此。图:冯奕铭 文|财新周刊 冯奕铭下沉市场的餐饮加盟热潮,终于让餐饮连锁龙头海底捞也坐不住了。2024年3月初,海底捞(06862.HK)宣布开放加盟,而此前,其大中华区超过1300家门店全部自营。另一家旗下五个连锁品牌原本都自营的餐饮头部企业九毛...https://weekly.caixin.com/m/2024-03-23/102178531.html
1.经营证照公示星巴克星巴克线上点单门店信息公示https://www.starbucks.com.cn/help/legal/delivery-store-certificate/danzhou
2.星巴克在县级市能开吗,星巴克在县城开店要求建议投资者不妨考虑其他类似的咖啡饮品项目,也许更适合说不定。 参考资料:星巴克咖啡中国官网 以上是对您关心(星巴克在县级市能开吗)星巴克在县城开店要求的问题的详细解答,如果您对我们的加盟项目感兴趣或有任何疑问,请随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https://www.33cy.cn/zixun/45174.html
3.星巴克加盟条件有哪些星巴克是北京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自1999年进入中国以来,秉承“激发并孕育人文精神——每人、每杯、每个社区”的公司使命,我们始终致力于发展成为一家与众不同的公司:在传承经典咖啡文化的同时,关爱我们的伙伴,为顾客提供超越期望的星巴克体验,并为所在社区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目前,星巴克已经在中国内地200个城...https://m.xiuxianshipin.com/index.php/news/125697/
4.霸王茶姬加盟费需要多少钱,霸王茶姬奶茶店加盟费是多少加盟保证金是加盟商向总部缴纳的一笔资金,通常是为了保证加盟商能够遵守加盟合同和规定,保证品牌形象和经营权益的一种方式。加盟费则是加盟商向总部支付的一次性费用,用于获取品牌授权和经营权益。装修费则是指加盟商需要投入到店铺装修和设施建设中的费用,这是开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https://www.ldygjx.com/zixun/15067.html
5.县城的房子还有未来吗?(中)你想知道县城的房价前景,最简单就是看有没有星巴克,星巴克咖啡店选在哪儿开店会专门请专家来分析,分析的过程我们不需要知道,就看它把店开到哪儿就行。 目前全国有70多个县城开了星巴克,星巴克在县城开店的逻辑有两个我们值得借鉴,一个是弱县强县,第二个是强省弱县,这两类县城都是有希望的地方。 https://www.jianshu.com/p/541a3fa0f758
6.2023年星巴克把更多新店开到了县城事实上,客单价下滑的情况起码在2023年8月便已出现。星巴克中国2023财年第四季度,同店(仅统计开店13个月及以上的自营门店)销售额增长5%,其中同店交易量上升8%,平均客单价同比下滑3%。中国市场的消费意愿变化以及这里激烈的咖啡市场竞争,无疑对星巴克造成影响。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07671
7.星巴克突然换帅,关于中国市场走向的几个猜想澎湃号·湃客一、控制门店扩张节奏,但在下沉市场依然有独特优势:从近三年星巴克扩张节奏来看,二、三季度既是销售旺季,也是开店高峰,不过相比去年同期,今年上半年已有开店速度放缓趋势。 分季度来看,2023年一季度,星巴克净新增门店153家,二季度237家;三季度326家,四季度169家;今年一季度,净新增门店118家,二季度新增213家。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421330
8.回县城开店的年轻人:“单挑”瑞幸星巴克,活得还不错开店前,陈璜坚持,“只做咖啡,不卖奶茶,也不卖薯条”。但他不得不承认,被奶茶“惯坏”的县城消费者,不一定要求咖啡品质多高端,却接受不了口味太酸或太苦。 一个最直接的例证是,美式和拿铁是咖啡店的标配,但店里卖得最火爆的,是生椰拿铁和鸳鸯红茶拿铁,因为它们口味更甜。 https://36kr.com/p/dp1654579335936130
9.星巴克在中国:既要下沉,又要高端市场扩张星巴克试图在中国市场实现“有质量的下沉”。尽管整体思路是要渗透进乡域县域,但星巴克优先从成熟市场周边的城郊与乡镇开店,而后再进入不确定性更高的新县城。稳扎稳打的打法让扩张的积极影响占据上风,星巴克首席财务官Rachel Ruggeri也认可新店扩张是营收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http://healthnews.sohu.com/a/755740257_100194960
10.星巴克(Starbucks)最详尽相关新闻,更多星巴克电商消息星巴克创建时间:1971年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96% 好感 4% 反感 星巴克(Starbucks)是美国一家连锁咖啡公司,星巴克旗下零售产品包括30多款咖啡豆、手工制作的浓缩咖啡和多款咖啡冷热饮料、新鲜美味的各式糕点食品以及丰富多样的咖啡机、咖啡杯等商品,1992年星巴克在纽约纳斯达克成功上市。https://www.ebrun.com/label/co/starbucks/
11.从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即时零售,看县域经济的“科技树”比如,瑞幸咖啡、幸运咖等新咖啡品牌都设计了激进的县城开店计划,预计一年新开数千家店,连全球化巨头星巴克也不例外,同样把挽救市场颓势的希望放在县城。 「当我们在谈咖啡市场拓展的时候,星巴克看重的不仅仅是全国 300 多个地级市场,也包括了近 3000 个县域市场。」星巴克中国首席运营官刘文娟此前接受采访时曾如此表示...https://news.hexun.com/2023-02-18/207820394.html
12.排队一个小时!最疯狂的春节,1700家瑞幸在小县城爆单Foodaily...值得注意的是,在部分乐观的独立咖啡店老板看来,来自瑞幸的竞争并不大,而瑞幸自带流量,可以培育县城整体的咖啡市场,自己也能跟着分一杯羹。此外,相比起做流量生意的瑞幸以及做空间生意的星巴克,“与客人的交流互动”依然是自身存活下去的关键差异点。 当然,这些乐观的店主中的相当一部分,也并不回避自己“曾经向瑞幸咨...https://www.foodaily.com/articles/3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