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深圳打工人的早晨,不是阳光唤醒的,而是一杯咖啡。
根据企查查显示,截至2022年9月,处于存续状态的深圳咖啡企业已经超过了10000家。
深圳不仅诞生了不少优秀的本土精品咖啡品牌,诸如GeeCoffeeRoasters、KUDDOCoffee、SAANCI山池咖啡、SomethingFor等,也是外资咖啡连锁品牌布局的重要战场,例如星巴克、咖啡界的祖师爷PeetsCoffee、加拿大国民咖啡Tims咖啡、意大利国民咖啡LAVAZZA等。
那么,深圳哪些地方的咖啡浓度最高?
哪些本土咖啡品牌在深圳布局最多?
深圳万象城、深圳万象天地、宝安壹方城等购物中心到底引入了哪些咖啡品牌?
独角Mall选取了深圳40个购物中心,盘点出200+咖啡店,试图呈现深圳购物中心咖啡品牌布局情况,给到业内人士一些参考。
南山区购物中心“咖啡因”含量最高
壹方天地和万象天地咖啡店最多
据独角Mall不完全统计,深圳40家购物中心里,共开出了203家咖啡店。
从区域来看,南山区购物中心“咖啡因”含量最高,福田区次之。
从表格中可以看到,南山区有66家咖啡店,占比32.3%,在统计的各区购物中心里咖啡店最多,“咖啡因”含量最高,其次是福田区,开出了60家,占比30%。
一方面是因为南山GDP在深圳乃至广东各地区都是独一档的存在。2022年上半年,南山区地区生产总值为3895.11亿元,同比增长3.1%,在省内排名第一,经济发展较好,有较强的消费能力。
另一方面南山区有不少高校及科技园、工业园等高新技术企业。深圳特区报从南山统计局获悉,截至7月底,南山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4300家,上市公司达到196家。高新技术企业多,白领多,这也意味南山有不少咖啡消费客群。
而在福田区,咖啡可以算是最受政府“重视”的细分领域之一。福田已经举办了两届咖啡节,福田区也是全国咖啡密度最高的城区之一,据统计,福田区拥有1300+咖啡店,平均每万人拥有八家咖啡店。
宝安区、龙华区、罗湖区、龙岗区相继跟随其后,也处于“第二档”。不过光明区、坪山区、盐田区这三个区开出的咖啡店较少,平均只有2-3家。
从购物中心来看,壹方天地和万象天地咖啡店最多,都有11家。
壹方天地体量较大,其中还包含25万㎡的龙华壹方城,引入的咖啡品牌较多也实属正常;万象天地则毗邻南山科技园,华润置地大厦也有不少白领消费者。
OneAvenue卓悦中心、福田星河COCOPark及前海壹方城也均开出9家咖啡店,不少购物中心也有7-8家,从表格中可以看到,福田、南山的购物中心咖啡整体分布较为均匀,差别并无太大。
外资咖啡积极抢占市场
本土咖啡品牌强势“应战”
本次表格共统计出了50多个咖啡品牌,从品牌细分,也能发现不少有意思的点。
一、星巴克独占鳌头。
咖啡品牌里最多的,还是咖啡巨头星巴克。星巴克普通门店有23家,星巴克臻选则有22家,星巴克臻选咖啡·酒坊有2家,总占比为23%。
基本上每家购物中心都有星巴克,且PAFCMall、海岸城、云城万科里等不少购物中心,会同时开出星巴克和星巴克臻选。
这也与星巴克一直以来在中国快速扩张的策略有很大关系。根据星巴克中国发布的2025战略愿景,三年内星巴克中国的门店数量将达到9000家,而截至7月,星巴克在中国有5700多家门店,门店数量仅次于美国。
二、外资咖啡积极抢占市场,本土咖啡品牌强势“应战”。
从表格中可以看到,深圳布局有不少外资咖啡品牌,很多都是近一两年才在深圳开出首店,快速抢占深圳市场。
比如Tims咖啡去年7月在欢乐港湾开出深圳首店,目前在深圳有20家门店,去年9月在万象天地开出华南首店的PeetsCoffee已经有5家门店,去年12月在海上世界开出华南首店的LAVAZZA咖啡也有5家线下店。
且以星巴克为代表的外资咖啡品牌,基本上占据着深圳咖啡的高端市场,进驻的也基本都是偏中高端购物中心。
而本土咖啡品牌则表现强势,本土咖啡品牌里,MANNER、瑞幸咖啡、Mstand等品牌的开店数量排在前三位。
相较于不少外资咖啡品牌更多进驻购物中心里,MANNER、瑞幸咖啡等不少本土品牌选址于写字楼、街边小店等,更注重性价比,以中低端市场为主,表现出更多活力。
三、小众咖啡品牌“开花”。
除了星巴克、MANNER、瑞幸、MStand等连锁咖啡品牌频频开店,深圳咖啡市场上也涌现出了不少小众咖啡品牌,在深圳市场上只有几家线下店,比如广州精品咖啡品牌storebyjpg、日本咖啡品牌PlusTrunkCoffee、深圳本土咖啡品牌乌鸦咖啡等。
不少咖啡品牌以独立门店的形式输出个性化的环境和品牌内容,丰富了深圳咖啡市场。
深圳本土咖啡品牌更为“含蓄”
值得注意的一点,从表格中可以明显看到,深圳咖啡市场除了外资咖啡品牌星巴克,以Manner、MStand为代表的上海咖啡品牌也是“主角”,NOWWA挪瓦咖啡、Seesaw咖啡等精品咖啡品牌也都来自上海。
但不同于上海本土咖啡品牌擅长“走出去”的“高调”个性,深圳本土咖啡品牌的发展则更为“含蓄”,拓店也会更为审慎。
SomethingFor
SomethingFor成立于2017年,创始人李文静在创办该品牌之前,曾在中兴通讯任职,也曾有过在澳洲开咖啡馆的经验。
不同于前期的性价比路线,目前SomethingFor更接近于以精品咖啡为主的网红咖啡品牌,主打“高端精品咖啡”+“社交”新商业模式,布局有品牌店和商务店,针对不同的消费场景和消费客群。
目前SomethingFor有17家线下店,其中16家位于深圳,品牌在今年6月正式走出深圳,在合肥银泰中心开出了安徽首店。
KUDDOCOFFEE
KUDDOCOFFEE成立于2019年8月,诞生于深圳蛇口,最开始的KUDDO是一个15㎡的集装箱。
目前KUDDO有KUDDOCOFFEE概念店和KUDDOCOFFEEtogo两种门店类型,且保持者“一店一风格”的特色,有集装箱店、银行主题风、户外露营风、太空舱店、摩登复古等多种风格。
KUDDO以基础款为主,再结合基础款打造差异化,店内的爆款产品豆花拿铁甚至能做到单店最高日销200杯+,日均100杯左右。
不过KUDDO目前还是以深圳市场为主。
GeeCoffeeRoasters
Gee咖啡成立于2012年,作为深圳本土咖啡界的“元老”,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咖啡师,Gee咖啡业务涉及咖啡生豆国际贸易、咖啡豆生产、咖啡零售等领域。
不同于一般咖啡品牌,Gee咖啡早期不少门店都开在了Ole精品超市里,且不做宣传推广,靠卖咖啡豆,就积累了5万多会员。
目前,Gee咖啡布局有广深两个城市,仍然以深圳市场为主,走“小而美”的精品咖啡路线。
当然,深圳的独立咖啡品牌很多,据了解,深圳在营咖啡馆数量有2000多家,有些是街边小店,或者社区店,此次统计也只是涉及了一小部分。
这些独立咖啡品牌,以后也可能会进购物中心,进一步丰富整个深圳咖啡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