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家欢喜几家愁,美国餐饮连锁品牌在日本市场的现状分析

这三家连锁企业关闭店铺各有各的原因。但是随着深入调查,可以发现这三家企业正面临着美国连锁店品牌必须要解决的共同难题。日本市场究竟潜藏着怎样的陷阱呢?下文将会为大家分析各公司的情况来一探究竟。

汉堡王在日本国内有99家店铺,截止到6月底,共计有23家店铺关闭。经营汉堡王的BKJapan表示此次关闭店铺是其淘汰和重建战略的一环。一方面关闭没有前景的店铺,另一方面,今年下半年计划开设20家新店铺。

当年汉堡王号称是美国仅次于麦当劳的汉堡连锁店,于1993年由西武集团引进日本,汉堡王在日本的出现在当时一度引起热议。泡沫经济破灭后,西武集团梳理了流通业务,将汉堡王在日本的经营权出让给JT公司,但最后由于业绩不振,汉堡王于2001年遗憾撤离日本市场。

2006年日本乐天与企业支援基金Revamp联手,尝试将汉堡王再次上市日本。虽然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但是业绩并没有达到预期增长值,2010年日本乐天以1400韩元(约100日元)的象征性价格将汉堡王经营权转让给韩国乐天利。此后,即便在竞争对手麦当劳爆出丑闻事件业绩下滑的时候,汉堡王也没能乘机扩大业务规模,2017年经营权又被转让给香港投资公司——骏麒投资公司(AffinityEquityPartners)。

伴随着经营权新一轮的转让,笔者认为汉堡王确实是按照其淘汰与重建的战略来投资新店铺,但是汉堡王没有达到美国总部预期效果,且未能在日本市场取得成功,反而业绩不振的状况一直持续到现在。

汉堡王之所以面临困境,据说是因为其将消费人群定位为中高端人群,试图维持较高价格,而麦当劳以低价战略成功占领了较高市场份额,从消费者的角度看,两家产品没有太大差别。如果深究这一点的话,应该可以发现更复杂的原因。不过,笔者觉得还是先看看其他连锁店的情况吧。

与汉堡王相比,赛百味门店关闭的情况更加严重。上个月还在首都圈运营20家店铺的一家大型特许经营企业,出乎意料的就被宣布破产,这似乎也暗示特许经营业务其实并不赚钱。另一方面,赛百味日本法人也持续亏损,投资能力下降。整体来看,从巅峰时期的2010年中期来算的话,至今为止赛百味在日本已有200家店铺关闭。

3家公司跨不过去的坎在哪里?

赛百味三明治连锁店以“新鲜健康”著称,曾经在日本急速增加店铺数量。顺带一提,现在赛百味店铺数量已经超过麦当劳,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快餐连锁店,并在全球开设了约44000家门店。自1992年上市日本以来,赛百味便打出“蔬菜SUBWAY”的口号,店铺数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日本街头。

但是赛百味最明显的问题在于,销售额大部分依赖于午餐消费,并且餐食是现做的,效率比较低。此外,同类品牌在“健康”方面并不逊色,而且它们的产品比赛百味更丰富,这就致使赛百味的顾客逐渐流失。从价格来看,赛百味同汉堡王出现了相同的问题,那就是定价颇高,赛百味的客户群体主要是女性,在开辟新的市场需求方面也乏善可陈。

卡卡圈坊是同一时期与汉堡王一起由乐天利(LOTTERIA)与Revamp联手引进日本市场。1个甜甜圈售价160日元,微甜的原创口味在日本大受欢迎。新宿SouthernTerrace是卡卡圈坊的1号店,当时人们想要吃一个甜甜圈,甚至需要在其门口排队2小时。据说卡卡圈坊店铺刚开张时消费者的狂热与后期销量的萎缩有一定关联。巅峰时期,卡卡圈坊在日本全国有64家店铺,而此后店铺数量便开始逐渐减少。自2015年以后,日本全国共计有20家卡卡圈坊店铺关门。

曾经如此受欢迎的新宿1号店铺在2016年也关门大吉。但卡卡圈坊将这一连串的关店潮称作是战略转型。具体来讲,就是不再一味追求人气,让顾客排队,而是从客户体验出发,追求可持续发展。卡卡圈坊一边关闭大型店铺,一边又在地段好的位置开设精致小店,例如在新宿的地标建筑——东宝哥斯拉大厦的底层就开设了这样的新店。

由此可见,3家连锁企业的关店情况各不相同。但是,即便情况各异,也能找出相同点。

这3家企业在美国本土取得巨大成功后,开始将目标定到日本,并将经营方法原封不动地复制到日本,一开始也受到了日本市场欢迎。但是,由于较高的定价在中途起到了负面作用,导致需求逐渐减少。透过现象看本质,3家企业都有这种弊病,其背后似乎有着某种魔力在操纵,使得三家公司无法渡过难关。

然而,同样是来自美国的连锁品牌,星巴克却获得了成功。星巴克咖啡实施适度溢价战略,成为高收益连锁店的标兵。那么上述3家公司究竟错在了哪里呢?

事实上,三家连锁品牌虽然在美国获得巨大成功,但是其消费理念并没有获得日本市场认可,这是共同的深层次原因,也是他们跨不过去的坎。

汉堡王为什么在美国成功了呢?原因在于汉堡王准备了和麦当劳很相似的菜单,并且在烹调时通过铁网烘烤的方式除去多余的脂肪。汉堡包原本是垃圾食品,但是汉堡王在制作的过程中通过改善流程,在健康方面有所改进,这就是汉堡王获得成功的秘诀。

星巴克为什么在日本那么成功?

汉堡王从最初进入日本到现在,已经过去20年了,但是其经营理念并没有在日本市场很好地传播,结果导致儿童顾客很少。喜欢垃圾食品的客人选择去麦当劳,喜欢健康汉堡的顾客选择去FreshHamburger,顾客不断流失,消费者也不清楚为什么市面上会有汉堡王。

说到赛百味,原本美国就有把三明治当晚餐吃的文化习惯,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赛百味能获得成功并不奇怪,因为其完全符合美国人的饮食习惯。赛百味原本想灌输的理念是,半个细长的面包适合午餐吃,整个细长的面包适合晚餐吃。可是这个理念在日本市场没能扎根,日本的饮食习惯是,只有午餐才会吃三明治。

结果,赛百味只能满足女性的午餐需求。20年来,日本市场特有的需求过于集中,文化习惯没有发生变化。除此之外,赛百味的商品缺乏创新和改进,没能满足顾客新的需求。而且对于男性来说,赛百味的份量有点不足。抛弃男性顾客,抛弃晚餐市场,赛百味在日本的业绩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这样的结果是意料之中的。

严格说来,赛百味进入日本市场的这27年来,照搬了之前美国市场的经验,没有因地制宜地调整投资策略,没能发挥出自身的核心优势,在日本市场处处碰壁。

卡卡圈坊在美国生产的口味非常香甜松软,力争让顾客“吃了还想吃”“打包一打甜甜圈带回家”,通过这样的理念业绩获得快速增长。当初日本也接受了这个理念,不过现在他们开发了微甜新品,只做小众市场,通过小店提供服务。虽然不能说这是错的,但是在美国灵验的方法,复制到日本就变味了,这与另外2家连锁品牌的情况相似。

星巴克咖啡为什么在日本那么成功?因为它没有背离在美国获得成功的经营理念。

原本在美国获得成功的关键,就是成功改变美国市场的消费习惯。例如浓缩咖啡原本在美国是没有的,最初兴起于意大利,逐渐传播到西雅图的咖啡店,后来风靡全美国。就这样,星巴克成功地改变了美国的文化,在日本也改变了以往日本喝茶的习惯,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笔者认为,这些连锁品牌在美国如此成功,他们的经营理念就是核心的优势所在,这一点任何一家连锁品牌都是适用的。但是遗憾的是,这3家连锁品牌并没有因地制宜调整经营策略,以至于业绩不振,大量店铺被迫关闭。

THE END
1.星巴克市场分析报告.docx星巴克的市场分析报告 星巴克的市场分析报告 随着消费水平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有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生活的品质和情调,咖啡进入都市人的生活,以一种优雅的姿态吸引着都市中追求休闲和时尚的白领及商务人士。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星巴克在中国就成了一个时尚的代名词。它所标志的已经不只是一杯咖啡,...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518/6103003013002032.shtm
2.星巴克市场营销策略分析的翻译是:Starbucksmarketingstrategy...aI am only left over the body 我只被留下在身体[translate] a星巴克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正在翻译,请等待...[translate]http://riyu.zaixian-fanyi.com/fan_yi_8556828
3.星巴克的中国市场营销策略分析研究.doc[原创毕业论文]星巴克的中国市场营销策略分析研究.doc 摘要:星巴克的前身是一个咖啡豆交易店铺,经过1971年到如今近5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拥有2万多家门店、市值超700亿美元的连锁咖啡企业。在中国,更是以令人惊叹的速度融入复杂的人文环境,从台湾的第一家门店扩张到全国2000家直营店也仅仅用了十几年时间。http://www.eeelw.com/shuoshi/79472.html
4.星巴克市场营销战略思维导图这是一篇关于星巴克市场营销战略思维导图,包含目标市场分析、产品 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等。 亿图脑图MindMaster原创思维导图社区提供海量优质的思维导图模板资源,一个各类脑图创意思维绘制,整理知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 用思维导图来表述星巴克市场营销战略思维导图https://mm.edrawsoft.cn/template/1131437
5.新产品分析瑞幸咖啡瑞幸咖啡定位咖啡店,主营咖啡类饮品,并提供了三明治、糕点等简餐,与同业态的星巴克、costa等咖啡店类似,然而本质上却有不同,瑞幸定位更像是咖啡界的便利店,星巴克等更像是中型超市。 2.市场分析 咖啡是舶来品,1988年雀巢进入中国并引入速溶咖啡,1999年星巴克的中国第一家门店开业,中国的现磨咖啡市场经过外资多年的...https://www.jianshu.com/p/928e43efa832
6.20242024-2030年中国咖啡饮料市场深度调查研究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咖啡饮料是全球流行的饮品之一,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品质和健康的关注,咖啡饮料市场呈现出多样化和高端化的趋势。精品咖啡和手冲咖啡的流行,反映了消费者对咖啡品质和制作工艺的追求。同时,低糖、无糖和植物https://www.cir.cn/r_shipinyinliao/97/kafeiyinliaoshichangdiaoyanyuqianjingyuce.html
7.星巴克市盈率分析理想股票技术论坛分析星巴克的市盈率,包括财务数据、市场表现等方面,探讨其股票的投资价值和未来发展潜力。 ,理想股票技术论坛http://m.55188.com/tag-08542193.html
8.星巴克SWOT分析(简要)上海营销策划公司星巴克是全球公认的咖啡和饮料品牌,已迅速进入世界所有主要市场。该公司领先其最接近的竞争对手,包括Barista和其他新兴竞争对手。事实上,星巴克在整个西半球都是众所周知的,它已成为咖啡界家喻户晓的名字。尚略上海营销策划公司特此分享星巴克简要SWOT分析,供大家学习如何做好SWOT分析。 https://www.shinerayad.com/news_info.asp?id=3884
1.星巴克的市场定位分析星巴克的市场定位分析 历史简介 市场定位 新动态 历史简介 ?1971年4月,星巴克第一家店正式开业。当时,星巴克只卖咖啡豆,不卖一杯杯煮好的咖啡。不过有时候也会现场泡煮,供顾客试喝,以便让顾客逗留久一点,聆听专人解说的咖啡经。 ?1972年年底,他们在华盛顿大学校区附近开设了第二家店。创办人与顾客分享咖啡...https://doc.mbalib.com/view/49b234f03f0c5e5fb64b2e3cadbda760.html
2.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策略分析摘要:星巴克于1999年对外开放蓬勃发展时期进入中国市场,面临着中国政府调整外资政策、缺少咖啡文化、成本增加及其他同类企业竞争诸多等压力,但经过短短21年,星巴克已成为中国市场上成功的跨国咖啡企业.本文在阐述星巴克进入中国市场的时代背景下,分析了星巴克在进入中国市场的渠道选择、咖啡文化推广、成本控制及同类竞争等方面...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zhonggsm202120018
3.中国星巴克规模,微观到宏观的全面解析技术开发摘要:本文将从微观到宏观的视角解读中国星巴克的大小。从店面数量、员工规模等微观层面分析星巴克在中国的发展规模,探讨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从宏观视角出发,分析星巴克在中国咖啡市场中的影响力,以及其对中国咖啡文化的影响和推动。星巴克通过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和品牌文化,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功,成为行业内的重要力...https://blog.hyjdsb.cn/post/4852.html
4.星巴克项目创业计划书(星巴克项目创业计划书)本项目旨在我国一线及二线城市繁华商圈开设一家特色星巴克咖啡馆,以提供优质咖啡、舒适环境和一流服务为核心理念,吸引都市人群,打造城市新地标。 市场分析 星巴克作为全球知名的咖啡连锁品牌,在我国市场拥有广泛的知名度和稳定的消费群体。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咖啡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星巴克项目的成功提供了...https://chuangye789.zaixianjisuan.com/jihuashu/xing-ba-ke-xiang-mu-chuang-ye-ji-hua-shu.html
5.瑞幸咖啡的竞争对手:品牌与市场分析4、竞争对手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瑞幸咖啡的竞争对手在未来发展方向上也有着各自的规划。星巴克计划在中国市场上开设更多门店,并且加强数字化转型;雀巢咖啡则是通过不断推出新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提高品牌价值;而喜茶则是计划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并且推出更多健康饮品。 http://coffee.cn/blog/post/227231.html
6.2016客户专线:0755 - 82925195 / 82925295 免费热线:400-068-7188 售后热线:0755-33013088 报告价值:为行业进入参考、市场调研、战略制定、VC/PE、投资并购、可行性论证、IPO募投可研等领域提供行业全面分析与数据支持,也可根据需求个性化定制报告。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在线咨询 决策? 投资 一定要有前瞻的眼光最新...https://bg.qianzhan.com/report/detail/7cc7fec0a26f41b4.html
7.上市企业品牌建设与员工认同和组织文化的塑造这包括了解目标客户的需求和偏好、竞争对手的品牌形象以及市场的趋势和变化。通过市场分析和调查研究,可以获得有关目标市场的信息,例如目标客户的年龄、性别、收入水平、购买习惯、消费心理等方面的信息。此外,了解竞争对手的品牌形象可以帮助企业确定自己的差异化战略,以便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最后,了解市场的趋势和变化...https://www.rhtimes.com/news/Design-NEWS7662.html
8.中国咖啡市场行业数据分析:27.24%“星巴克中国”APP用户月收入在5K...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2022年“星巴克中国”APP用户月收入分布中,27.24%用户月收入在5K-10K之间,23.61%用户月收入在3K以下,18.78%用户月收入在10K-20K之间,17.99%用户月收入在3K-5K之间,12.38%用户月收入在20K以上。 本文数据节选自艾媒咨询发布的《中国咖啡市场发展状况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数据集,...https://www.iimedia.cn/c1061/90485.html
9.全面解析波特价值链模型,企业战略规划的关键!星巴克的波特价值链模型分析 (4)蜜雪冰城的生产和供应链管理 蜜雪冰城的入境物流主要涉及原材料的采购,如果汁、奶茶原料等。他们通过建立稳定的供应链,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质量。在生产操作阶段,蜜雪冰城通过标准化的制作工艺和配方,确保每杯饮品的口味和质量一致。在市场营销方面,蜜雪冰城通过多样化的产品组合和创...https://boardmix.cn/article/what-is-poter-value-chain-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