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推动案例教学在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北京交通大学本科生院将推出课程思政建设优秀案例,营造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
本期推出的是: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教学团队:张星臣、毛保华、陈军华、杜鹏、王志美、许奇、徐彬、许红)课程思政建设案例。
课程思政融入《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行车调度指挥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完成人:许奇、陈军华、张星臣
审核人:陈军华
一
课程和案例的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
授课对象: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方向大三本科生
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
2010年获北京市及国家级精品课程、2020年获国家级五类金课、2021年获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
案例简介:本案例教学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管理》课程中调度指挥技术章节内容,紧扣《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人才队伍精良专业、创新奉献”主旨,致力于打造素质优良的交通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增强行业凝聚力和战斗力。案例内容是行车指挥调度内容,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的核心内容。案例教学内容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课中教学活动围绕专业教学内容和思政嵌入两方面内容展开。以专业教学为主,实践反思为辅,潜移默化嵌入思政元素,通过专业知识学习带动思政教育。从培养技能体系,学习劳模精神,树立责任意识,担当责任使命层层过渡,为交通强国建设培养有力后备军。
二
案例蕴含的思政元素分析
(一)思政元素内容设计
①以行业标准为基础培养技能体系
图1职能岗位技能和素养要求教学
②以技能大赛为渠道树立荣誉典型
技能大赛生动再现专业实践知识,以优秀工作者为榜样,弘扬劳模和工匠精神,增强行业凝聚力,树立学生职业荣誉感。鼓励学生参与创新竞赛磨练自我,调动学生创新积极性。
图2荣誉典型案例思政教学
③以案例分析为切入点加强职业素养
以轨道交通安全事故为切入点学习在突发状况下的调度指挥,对事故进行分析讨论,让学生认识到城市轨道交通从业人员肩负的重要责任,培养学生“为他人安全负责”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
图3事故案例分析思政教学
④在实践反思中担当责任使命
图4总结反思思政教学
(二)课程改革创新点
①教学方法多样化
对教学方式探索与改革,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专业内容的熟悉程度,提高学生课程参与度与活跃度。
②教学内容实际化
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插入众多教学实践案例,以极具实际应用的效果,结合专业,紧跟时代要求,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③思政元素匹配化
三
案例教学整体设计
(一)教学设计
1.设计思路
案例思政教学从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及思想政治两方面结合入手,在理论概念讲解的基础上,结合不同教学方法,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分析中,嵌入相应思政元素,两者层层递进与深入,紧密结合,循序渐进对学生专业能力及情感态度层面的引导,思政教学总体设计思路图如下图所示。
图5思政教学的总体理念和思路图
2.设计理念
案例思政教学总体理念设计以专业知识教学为主,结合思政嵌入,有以下几点设计理念:
①以多元化教学及循序渐进方法培养学生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关键岗位职能基础、技能体系及职业素养,建设专业精良人才队伍。
②进行轨道交通安全案例分析,树立行车关键岗位的安全责任意识,建筑交通安全环境,提升创新奉献精神,为交通强国建设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接班人。
③加强知识回顾,注重课程反思。通过技能大赛思政元素的引入,培养学生劳模和工匠精神,鼓励创新思维的发展,提升职业认同感与使命感及爱岗敬业精神。
(二)教学实践
1.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剖析
教学内容:一是基础专业知识,主要为轨道交通系统架构及组织模式等调度指挥基本概念;二是专业实践知识,主要包括调度员日常工作内容及要求、行车调度员故障(事故)应急处理要求、车辆基地调度指挥方法、故障(事故)应急处理要求,在此处嵌入专业技能大赛的讲解;三是案例分析讲解,在特殊情况下的调度指挥、大客流下的调度指挥方法。四是回顾反思,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回顾,专业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反思两个层面。
教学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发现于解决问题能力、综合实践与应用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根据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通过章节学习贯彻探索理念,培养创新意识,加强学生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知识,建立职业认同感与建设交通强国的使命感。
2.教学方法设计
本课程特点为知识的基础性与应用的广泛性,对专业能力要求较高,在教学方式主要还是以课堂讲授为主,嵌入丰富的教学形式。
②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结合课前预习、课中教学、课后反思,在不同时段加强基础知识及时政的学习了解。
③运用案例研讨法,结合实践分析法及试听教学法。
④选用小组研讨、头脑风暴等形式,讨论为主,讲述为辅,充分提高师生互动程度,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
⑤嵌入思政与时事元素培养学生专业素养。
3.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包括课前(准备),课中(教学),课后(巩固)三个环节,预计采用2讲(4学时,每学时50分钟)完成,主要环节如图所示。
图6教学过程设计图
(1)课前
①教师课前准备
②学生课前准备
(2)课中
课中的课堂是教学工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针对2讲4课时涉及的主要内容,如下图所示。
图7调度指挥技术第一讲主要内容
第一讲内容以基础概念为引入,通过对北京地铁、广州地铁的案例教学,掌握体系知识,在学习专业知识后引入行业标准,包括不同岗位的职能素质要求(思政元素内容设计①),进而从要求过渡到以情景假设为主的日常工作、故障应急处理要求等专业实践知识,技能大赛即专业实践能力的体现,因此可从实践过渡到技能大赛的思政内容(思政元素内容设计②),从学习专业榜样到鼓励科技创新,参与力所能及的创新实践项目。
图8调度指挥技术第二讲主要内容
以上述2讲课堂内容为基础,建立四个环节课堂安排主要内容如下。
①成果展示及师生互评:是对学生课前预习成果的展示与自主学习后的交流,对基础概念及内容进行纠正补充及梳理。
②知识讲授:以启发式教学方式为主,引入本节课案例分析的主要专业内容及专业实践知识,通过有趣的视听案例教学,加强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以及专业技能的掌握。
③学习深入: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本次教学观点的探讨,嵌入最新有关政策及上述对应的思政元素进行探讨学习。
课堂安排时长(按每讲2课时共100分钟)设置概况主要如表1所示。
表1课堂安排时长设置
(3)课后
①课后习题:课后习题的布置、课程思维导图绘制。
②课后实践:鼓励学生进行课后锻炼实践,对于本专业可参与竞赛(如创新创业大赛、交通科技大赛等)进行宣传指导,提升学生创新精神。
③课后反思:学生对自身知识掌握及课程上完后自己相应专业情感态度的转变总结反思,理解践行人才队伍精良专业、创新奉献的内涵。
(三)教学反思
1.教学效果简析
①教学效果
②遇到实际困难与问题
2.改进思路
①课程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或者交流的方式,从各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对于案例教学的满意度及存在的不足。
②课程实施效果及改进,设置分层课前启发思考题、考虑学生不同性格特质针对性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