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新媒体与品牌传播创新应用重点实验室
本期作者
LongLong
本期关键词
内容营销|青年群体|吐槽文化
不理解老板:明明我不想上班,他却总用「你不用来上班了」威胁我。
不理解饭圈:自己过得多惨不在乎,一定要让人知道我爱豆的辛苦。
不理解职场:锅最多的地方不是厨具市场,而是职场。
吐槽式网络文化为何流行?
1.媒介发展与信息选择
2.后现代主义青年亚文化浪潮
后现代主义思潮于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与现代主义相比,具有“解构性、多元性、反主体性、反理性、反权威与去中心化”等特征。而青年亚文化是青年这一特定群体所奉行的“价值体系、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如今的青年群体成长于开放的互联网空间,青年亚文化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色彩,更加追求个性化与流行性。在自由和开放的互联网环境中,他们更加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们通过吐槽这种表达方式来实现与主流文化的对话。
3.媒介狂欢场景对受众心理需求的满足
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中提到,狂欢节构建了亲昵的、自由的、平等的世界,人人可以在狂欢广场里用最世俗的最戏剧的最生活化的语言来表达宣泄,体现了强烈的反抗意识和主体意识。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便给大众带来了畅所欲言,互动狂欢的场景。我们经常可以见到“翻车”“难听”等词汇登上热搜,引发网友们纷纷参与讨论的现象。使用与满足理论中曾提到:人们对于特定媒介的接触与使用,是为满足自己的社会和心理层面的需求。大众正是在这种吐槽中宣泄精神压力,寻找现实世界中缺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笑果文化如何出圈?
1.凭借营销优势,精准定位受众
3.从流量到口碑,内容保驾护航
从线上网综到线下巡演,再到整合营销,笑果都充分展示了较强的内容生产能力。如今的笑果文化已成为喜剧行业的内容头部公司,几乎每个节目都能突破10亿+的流量。在网络空间自由的环境中,笑果文化以“吐槽文化”为切入口,严格注重内容的逻辑和质量,采取“吐槽”的表达方式凸显对年轻群体生活的关怀,满足年轻群体的情感需求,进行正确价值观的输出。在节目内容和创意营销的双重作用下,笑果的内容实力已然成为年轻态喜剧领域佼佼者,打造了许多喜剧爆款。
在内容营销的道路上,笑果文化也积极在“喜剧+”跨界中打破圈层壁垒。第五季《吐槽大会》邀请各领域的代表进行“吐槽文化”的交流与切磋,节目期期成为爆点,热点话题频上热搜。但爆笑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以前国脚范志毅为例的范“式”吐槽便引起了轩然大波。因“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名言出圈的杨笠在代言英特尔,却遭到不少男性消费者的抵制。以内容出圈的笑果文化,也因内容而连连碰壁。内容营销的正确打开方式究竟是什么样的?
内容营销的正确打开方式
1.深度洞察,建立情感共鸣
2.创意形式,打造社交属性
创新形式下的内容传播能让人眼前一亮,脱口秀演员王勉能够脱颖而出,正是因为讲“吐槽”与音乐的形式创新结合。除了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优质的内容还需要吸引用户主动传播,散发内容的社交属性。《隐秘的角落》中“一起爬山吗?”的经典台词在朋友圈中广泛传播;《脱口秀大会》的中“那么普通,却那么自信”成为普信男名句;易立竞犀利而冷静的反问吐槽句式也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的热梗。让观众不仅成为内容的消费者,也成为内容的互动者和创造者,才能让用户在内容营销中体验到极大的价值满足。
3.价值导向,正向观点输出
未来的营销市场将更加充满活力,局势也会发生极大变化。各大品牌和企业在内容营销方法论的道路上也将不断展露新的招数。如何激发目标群体的共鸣?如何在嘈杂的信息环境中精准到达用户?如何让用户也成为内容的创造者?如何让用户在内容中体会到最大的价值满足?都是品牌和企业在实践过程中思考的问题,都需要品牌和企业在深度洞察消费者的基础上寻找创新灵感。
秦蓉|文字
郭冰冰|编辑
陈沐纯|责任编辑
END
Shop!学生大奖赛宣讲会—华南理工大学专场顺利开展|实验室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