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网讯记者黄宙辉实习生吴大海通讯员邓佳静报道:正在广州举行的2018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是纪录片行业的一个风向标。金羊网记者采访观察发现,纪录片行业或迎来最佳发展时期——民营资本集体发力,进军纪录片行业。从购买纪录片的播映权、出资投资纪录片,再到拍摄属于自己的纪录片,民营资本对纪录片行业的涉足越来越深入。不少民营资本表示将在纪录片领域不断加码。不过,纪录片的盈利模式正在探索中。
民营资本强势亮相纪录片节
扶持力度如此大,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也流入纪录片市场。“本届纪录片节一个相当重大的亮点就是民营资本强势亮相参会。”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组委会常务办公室副秘书长张鹂介绍,腾讯视频、百度好看视频、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等新兴当红的互联网内容平台纷纷参展。截至2018年12月11日(节展第一天)17:00,本届纪录片节的参会机构有666家,其中民营机构有476家,占比70%以上;27家参展商中,民营的有13家,创下历史新高。
张鹂告诉记者,国内主流的民营机构都来了,他们带着资金来现场买片、物色导演和制作团队,也带着项目和平台到节展上进行展示、推荐,其中很多项目都是首次发布,也出现了不少中外联合制作的大项目。哔哩哔哩连续三年在纪录片节现场举办论坛,去年孵化出《人生一串》、《历史那些事》等多部点击量破千万的纪录片。今年,百度·好看视频也在纪录片节现场与中国电影资料馆联合举办“纪录片守护计划”,携手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共同推出“中国纪录片生态计划”。
民营资本全面进军纪录片界
纪录片在移动端新媒体的播放量也实现了非常高速的发展,网络端移动视频传播占了主导地位。
曾参与创办上海、北京两个电视台纪录频道的朱贤亮是个老纪录片人,目前在哔哩哔哩担任纪录片高级顾问,是今年爆款纪录片《人生一串》的总编审。他表示,“从只购买纪录片的网络播放权,到出资金投资纪录片拍摄,再到出人出力、亲自操刀拍摄属于自己的纪录片,民营资本在纪录片行业走得越来越深。”
“现在年轻人所看的纪录片大多是从几个大的民营视频网站上看的。”朱贤亮回忆,他以前在台里做纪录片,收视率常常低至0.001%,如果能达到0.01%就算是大爆款。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曾在电视上播过,收视率中等。可该片在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站上的点击量达到360万,标志着纪录片在网络走红。2017年,《寻找手艺》因为“拍摄手法粗糙”被各大电视台拒播,却因为接地气在哔哩哔哩受到年轻人的一致好评。“我们惊呆了,居然年轻人们不是不喜欢看纪录片,只是很少从电视上看纪录片!”
纪录片必须形成市场化生态
“纪录片行业刚刚开始市场化,原来纪录片的拍摄根本没有盈利、或者收回成本的概念。”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纪录片学者和制作人张同道表示,时代变了,靠拨款拍纪录片不能满足国民的需求,必须改变整个纪录片行业的生态,让计划体制下的纪录片真正市场化,让资金进来,从业者有饭吃,投资人有钱赚,这个行业才会真正繁荣。
“现在很多资本都想进入纪录片行业,可是因为行业生态不完整,都在犹豫。”张同道表示,纪录片人拍惯了“任务片”,但如果要拍能盈利的纪录片,所有人都需要转型,去市场中接受检验,同时与国际接轨,借鉴国外完整的纪录片机制。
纪录片盈利模式正在探索中
“纪录片不能商业化,但是应该兑现商业价值。纪录片必须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不该只由慈善家‘包养’,这是纪录片尊严的一部分。”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大优酷事业群副总裁干超表示,如何在维持生存和初心之间保持平衡,是个经久的难题。
纪录片依然须坚持“内容为王”
“不管是民营资本还是体制内的电视台,纪录片要变现,到头来比拼的还是内容,而且是头部内容、能成为品牌的内容。”浙江卫视总编室副主任、中国著名纪录片导演许继峰在电视机构供职20多年,他认为,今年的爆款纪录片《人生一串》和《风味人间》都是靠内容取得成功。许继峰表示,此次浙江卫视参与打造了《风味人间》,与腾讯实现了台网互动,使《风味人间》成为今年少见的一部爆款的纪录片。“现在《风味人间》已经实现了盈利,我认为纪录片行业的整个前景将会越来越乐观。”
“作品所取得的传播上的成功可能要大于一切。”张同道也表示,近两年,观众大多通过新媒体而非抱着电视机、荧屏看纪录片,新的传播方式让纪录片进入到过去没有进入的领域,抵达了没有抵达的人群,带来了纪录片生产、收视的变化。他建议,纪录片工作者今后在影片拍摄时必须考虑到传播问题,特别是在新媒体方面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