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能替代是能源互联网实施的关键环节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面临重大的挑战。在这些重大挑战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气候变化、可持续能源,全球能源互联网就是应对这两个问题的。能源的总路线是低碳化、智能化和终端能源电气化。要从根本上解决人类能源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约束,需要推行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电能容易控制、容易输送,所以终端用它。同时,终端用电也是清洁化的需要。
在能源消费上实施电能替代,以电能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提高电能在终端消费中的比重,尽快实现电能替代,是从需求端主动改善能源消费结构,进而促进电力系统能效的整体优化。
2016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与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指出电能具有清洁、安全、便捷等优势,实施电能替代对于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落实国家能源战略、促进能源清洁化发展意义重大。电能替代重点领域包括,生产制造领域的电锅炉、电窑炉、电灌溉,交通运输领域电能替代燃油,北方地区集中管网覆盖范围以外居民采暖等。
(2)用户是电能替代实施的终端服务对象。不同的电能替代技术适用的用户群体也不同。其主要受益来自于用能成本的降低以及节能减排后环境质量的改善。
(4)综合能源服务商也可参与电能替代技术的推广,其主要受益来自于用户用电量增加带来的经济利益。
(5)设备制造商提供需要更换或升级的设备,其主要受益来自于设备销售及设备租赁等产生的经济效益。
(6)金融机构可参与电能替代项目建设中的投资环节,参与融资、银行贷款等。其受益主要来自于投资活动中获得的经济回报。
三、盈利模式和收入分配
作为新兴技术,电能替代项目的盈利模式是产业培育初期的难点之一。
电能替代项目的主要盈利模式包括:用电量增加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针对特定用户提供差异化定制服务获得的经济效益;用户根据其用能要求及碳排放约束,采用合适的节能优化方案,节约的碳排放指标可以参与碳交易市场获取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