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版主答疑更新202303

2、请教陈老师,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金额的计算问题?

3、【求教陈版主:外币货币性项目披露问题】

4、审计人员如何复核评估报告

5、“”关于销售设备时存在安装调试付款节点,如何确认收入“”

6、佣金手续费扣除限额问题

7、土地开发收益权

8、与指数挂钩的租赁付款额

9、租赁负债按合同条款还是实际支付时减少

10、请教陈版关于其他权益工具投资问题

11、关于外币折算请教陈版

12、金融负债展期摊余成本法计算

13、房抵债

14、求助陈版主,关于客户支付费用获得生产线优先供应权的会计处理

15、非同一控制下账上已经计提完折旧的固定资产评估增值如何进行摊销

16、同一控制下子公司注销

18、贴现问题

19、超额亏损

20、农行e信保理利息的账务处理

21、请教陈版主,股权交易问题

22、联营企业上缴给母公司的特殊利润,投资企业是否按比例计其他权益变动?

23、自建养老院对外承包

24、请教陈版主,关于委托加工业务

25、委托研发账务处理

26、合作经营的账务处理

27、关于非经常性损益

28、股权回购

29、求助各位生产性生物资产现流

30、关于质量保证型与质保服务型产品质量保证的判断问题

31、新收入准则下关于无形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

32、如何理解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抵销条件

33、关于商业模式有没有商业实质的问题?

34、同一控制下企业无偿划转部分股权的账务处理

35、求助,股权0元转让后要求新股东溢价出资,财务和税务如何处理?

36、求助陈版,二级子公司收购三级子公司少数股权权益,一级合并报表还原问题。

37、求助陈老师和各位大牛,买方付息应付票据是融资吗?

38、关于非经常性损益

39、购买少数股权与处置股权,“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的理解

40、关于非经常性损益的探讨

41、求助陈版及其他前辈:基建期政府补助的账务处理

42、合并范围内子公司之间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改如何处理

43、可转债的后续计量

44、合并范围内关联方借款利息披露

45、关于瑞华研究2010-2016汇编

46、明股实债

47、新租赁准则下,合并报表中的逆流交易

48、关于租赁变更

49、请教陈版,银行定期存单被质押

50、求助陈版!关于多次交易实现同控

51、《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会计类第3号》3-4是否需要追溯?

52、收入问题

53、求助陈版主:关于合作办学收入适用总额法还是净额法

54、打印上一主题下一主题关于业务尚未开始前先开增值税发票的账务处理

55、股份支付是否确认递延所得税

56、请教陈版,关于无形资产摊销年限的问题

57、管理人业绩报酬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58、请教陈版基金管理费收入确认

59、求助陈版主:医药项目共同投资利益分层

60、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推到重建问题

61、现金股利的会计处理

62、丧失控制权

63、陈版主

64、缴纳土地竞拍保证金

65、陈版主

66、请教陈版主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新租赁追溯的疑问

67、请陈版主赐教:母子颠倒期初数的账务处理问题

68、请教陈版官方的会计准则纸质版

69、【求助陈版主!!】给供应商的补贴怎么入账

70、合作项目共同收益如何账务处理

71、请教版主股份支付费用计算问题

72、在合并报表中的勾稽关系问题

73、专有技术投资

74、现金流

75、积分购买商品

76、资产担保会计处理

77、关于永续债分类的问题

78、请求助陈版,该项收购交易应认定为业务合并交易还是资产购买?

79、判断是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cwl752023-3-2020:55:53

chenyiwei2023-3-2307:37:27

cwl752023-3-2402:11:35

这个单位的利润一直很好,如果不确认会不会有问题?我看天健出具的报告没有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wuyanjun1232023-3-2202:21:52

本帖最后由wuyanjun123于2023-3-2209:28编辑

陈老师,您好!请教一个非经常性损益所得税影响金额计算的问题。

问题背景:

2022年10月,公司处置一家子公司,该子公司账面全部为金融资产投资,无其他业务,公司将其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该金融资产成本为100万。该子公司金融资产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时候同时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假设该金融资产至处置日累计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金额为100万,其中2022年1-10月确认40万。公司适用税率为25%,对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为25万。该子公司母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适用所得税率为15%。该子公司转让价格为250万元,母公司单体报表确认处置子公司投资收益150万元(250-100),合并报表确认投资收益75万(250-100-60*(1-25%)-40*(1-25%)),母公司不考虑此项股权处置,仍然需要缴纳所得税。

问题:

1.由于公司2022年10月处置了该子公司,合并报表合并子公司2022年1-10月利润表,假设该子公司无其他业务,这样合并利润表因合并子公司1-10月利润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0万,递延所得税费用10万,净利润30万。由于合并报表不再合并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请问陈老师,就上述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计算非经常性损益时对应的所得税影响如何考虑?是否为:非经常性损益=40*(1-25%)=30?如何考虑被处置子公司递延所得税的影响呢?

2.处置子公司形成投资收益,合并报表确认的投资收益与母公司单体报表确认的投资收益不一致,该处置子公司确认投资收益,如何考虑非经常性损益影响?是否为:非经常性损益=合并报表确认的处置子公司投资收益-

母公司单体

确认的处置子公司投资收益(为正)*15%=75-150*15%=22.5

请问陈老师,我的理解是否正确呢,如果不正确,请老师指导一下,谢谢陈老师!@chenyiwei

chenyiwei2023-3-2300:15:48

1、被处置子公司年初至处置日期间的利润表仍纳入合并报表,此期间内该子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金额及其所得税影响按常规方法计算,即非经常性损益=40*(1-25%)=30。

山里斌2023-3-2123:22:00

【紧急求助】请问陈版主,在披露外币货币性项目事项时是按照以下哪种方式披露比较合适?还是说这三种披露方式都不对,正确的披露方式是?还望陈版主不吝赐教,期待您的回复。十分感谢🙏🙏🙏

前提

:集团母公司A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全资境外子公司B的记账本位币为港币,全资境外子公司C的记账本位币为美元,期末货币性项目余额:

第一种披露方式:除母公司A本位币以外的项目披露

第二种披露方式:除母子公司本位币以外的其他币种

第三种披露方式:各母子公司外币项目汇总披露

chenyiwei2023-3-2311:22:15

理论上是第三种最合理,因为是从各组成部分的视角,分别反映了各自的外汇风险敞口。实务中第一种做法较多,但严格来说是不恰当的。

山里斌2023-3-2319:14:02

收到,谢谢您。

11112222222023-3-2019:50:04

对于资产组减值审计项目组一般依赖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请问审计人员如何对评估报告及结果进行复核?需要执行哪些程序,谢谢。

chenyiwei2023-3-2307:35:13

以商誉减值测试中利用评估师工作为例,可以参考《浙江省注册会计师协会专业技术委员会专家提示(第6号)——如何利用管理层聘请的商誉减值评估专家出具的评估报告的有关建议》。该条提示在视野法规库中有收录。

11112222222023-3-2319:06:05

谢谢陈版

在路上on2023-3-2015:46:29

1、公司与客户签订的合同通常有两种付款模式,

第一种:预付30%、到货30%、安装调试30%,质保10%;

第二种:预付30%、到货50%、安装调试10%,质保10%;

yechengcheng2023-3-2212:30:02

在路上on2023-3-2215:26:47

你好公司生产的产品属于定制化产品,如果安装调试不成功客户是可以不支付30%的款项的,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在加上控制权的解释的话“客户需要产生付款义务”这个角度去理解的话是否需要等待安装调试成果才确认收入呢?

chenyiwei2023-3-2307:11:15

如果本企业不负责安装调试,由客户自行安装调试,则为何要将安装调试设定为一个重要付款节点?且在第一种情况下该节点的付款比例高达30%?

在安装调试过程中,本公司虽然不负责具体的安装工作,但是否需提供重大的技术支持服务,包括安装调试方案的具体细化和技术指导等?在这一阶段,本企业预计需发生的工作量和成本是否重大?根据以往经验,安装调试不成功需要重大返工的可能性有多大?

在路上on2023-3-2319:02:28

陈老师好:

第一、安装调试设定为一个重要的付款节点主要原因系公司的客户都是大型的投资项目,怕提供的设备出现问题,所以有一个安装调试的一个节点。

第二、安装调试过程中部分需要提供技术指导,但是此阶段无需发生大的工作量和成本;安装调试不成功目前企业尚未发生。

第三:公司的产品属于定制化,这个是否可以作为我将安装调试作为收入确认的依据之一呢?并且按照收入控制权转移的解释“企业就该商品享有现时收款权利,即客户就该商品负有现时付款义务”是否可以作为解释的理由呢?因为安装调试款占的比例确实过高了。

慕容小钻2023-3-2122:18:49

最近在看税法,税法有规定佣金手续费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是有限额的。想不明白为什么单独规定这种费用税前扣除做限额,是因为这个容易造假,或者是通过这个来调节税负?还是说不鼓励发生这类费用?

另外,如何理解佣金手续费呢?比如我委托一个有经验的中介机构帮忙申请一些政府补助项目,按照收到补助金额的一定比例去支付服务费,那这种是否也属于佣金呢?

一、保险企业发生与其经营活动有关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不超过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8%(含本数)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允许结转以后年度扣除。

二、其他企业:按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不含交易双方及其雇员、代理人和代表人等)所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的收入金额的5%计算限额;超过部分,不得扣除。

chenyiwei2023-3-2311:24:21

1、这些目的和考虑很可能都有。尤其是佣金很多处于灰色地带,监控困难,从运作合规性和征管便利性等不同角度出发,都不鼓励发生大额的此类支出。

2、委托一个有经验的中介机构帮忙申请一些政府补助项目,按照收到补助金额的一定比例去支付服务费,那这种也属于佣金。

hebirong04152023-3-2317:51:05

引用一个文件:

税务咨询:

•我公司因历史原因有一些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委托财务公司帮我们催讨应收账

款,我公司付给财务公司催回款项的20%,请问是否符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29号)中所

说的手续费和佣金内容,是否按5%的比例税前扣除?另外,财税〔2009〕29号中

的手续费和佣金都包括哪些项目?

•回复意见: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

(财税〔2009〕29号)文件第二条规定:“企业应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企

业或个人签订代办协议或合同,并按国家有关规定支付手续费及佣金。

”可见具有

合法经营资格的中介服务企业或个人才是手续费和佣金的支付对象,如果该财务公

司不具备上述合法经营资格,则不属于手续费或佣金支出。

•国家税务总局

那么这解答是不受5%限制,还是指全部不给扣除

wx_60764ff2e2a12023-3-1820:29:43

本帖最后由wx_60764ff2e2a1于2023-3-1820:42编辑

陈版您好,请教您一问题。我们这市政府2016出了一个通知,将XXX范围内的25.8平方公理的土地一级开发权及其开发收益注入A公司(附件注明那些地块),作为增资。A公司就根据评估的价值100多亿作了无形资产和实收资本处理了。到2022年末无形资产未摊销,也未取得任何收益。像这种包括湖面收益权、滩涂等自然资源收益权能确认为资产吗?如果不能确认为资产,有什么规定吗?,麻烦您了!

chenyiwei2023-3-2105:41:22

此问题应对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资产”这一会计要素的定义和确认条件的规定予以判断,其中最重要的是具备产生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潜力。

wx_60764ff2e2a12023-3-2111:11:47

公司法第二十七条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

能否依据这条,这类资产一般都无法转让,不符合“并可依法转让”,来判断,不能作为出资的资产呢?

chenyiwei2023-3-2313:38

1、这类资产在法律上是可以转让的,因此在法律上可以作为出资,即使不能作为出资也可以通过计入资本公积而不增加注册资本的方式来规避。2、主要的问题还是会计方面的。

wx_60764ff2e2a12023-3-2315:24:01

陈版您好,如果能确认为无形资产,后续怎么计量呢?,是在开发收益年限内摊销呢(评估报告有开发了出让土地的年限,评估报告假定开发周期4年各年比例30%、30%、20%、20%。从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以后每年出让各类土地多少亩)?还是收到收益冲减无形资产呢?还是其他什么合理的方法?(以过评估报告的开发年限,未进行任何开发。

DP_hyper2023-3-2210:39:20

请教陈版主关于与指数挂钩的租赁付款额的问题

公司签订了已付租赁合同,合同约定每年以CPI涨幅作为租金涨幅,但同时约定若CPI涨幅低于2.5%则租金涨幅为2.5%,若CPI涨幅高于5%则租金涨幅为5%,也就是设定了2.5%-5%的区间。

想请教陈版主这种合同约定如果预计租赁付款额?

我设想的方案:

方案一:按照单纯与指数挂钩的方式处理。在初始确认时以第一年的租金作为整个合同期间的租金,在第二年租金变更后,将剩余合同期间按照第二年的租金进行租赁变更。以后每年保持同样的处理。

方案二:将2.5%作为固定部分。在初始确认时以每年2.5%的涨幅预计合同期间的租赁付款额确认,在第二年租金变更后,将剩余合同期间以第二年的租金为基础+2.5%涨幅进行租赁变更

望陈版主不吝赐教~

chenyiwei2023-3-2312:06:44

建议采用主帖中的“方案二”,因为每年最低2.5%的涨幅可以视为固定租金。

wx_5fcf12e13db82023-3-2315:01:44

2.5%的租金上涨可以比照着实质性固定付款额处理,5%-2.5%的部分属于可变付款额,如果没办法估计的话,等到实际上涨结果公布后,实际结果跟2.5%之间的差额直接计入第二年的当期损益。

第三年及以后的上涨基数的变动,可以作为租赁变更处理。

比如说第一年租金1000,我们初始计量时后续按照每年上涨2.5%计入租赁负债,也就是第二年是1000*1.025=1025,第三年是1025*1.025=1050.625;

第一年CPI实际上涨4%,那么第二季度实际租金1040跟1025的差额15计入第二年当期损益,同时把1040*1.025=1066跟原租赁负债的账面价值1050.625之间的差额15.375,作为租赁变更处理。

阿飞4469282023-3-2212:37:23

租赁合同中经常遇到支付租金的节奏跟合同条款不一致,那租赁负债是实际支付租金时冲减账面价值还是按合同条款冲减,将应付未付的租金转为应付账款

chenyiwei2023-3-2311:50:44

和其他负债类似,建议在实际支付时减少,即已逾期的租赁负债继续体现在租赁负债中列报,但在附注中应披露其已逾期的事实。

wx_5fcf12e13db82023-3-2314:45:34

个人理解实际支付时冲减。

蒋大大果2023-3-2210:30:44

A公司系投资单位,B公司系一家基金合伙企业,B公司成立的目的主要系为了投资C公司,投资比例为46%。现A公司投资B公司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B公司投资C公司作为联营企业以权益法核算,现在C公司已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根据后定协议(目前还未进行转让处置),B公司股权以0元转让,那么我想请教陈版,截止2022年12月底,B公司是不是需要将长期股权投资全额计提减值;A公司是不是需要将对B公司的投资公允价值降为0?

chenyiwei2023-3-2312:09:14

“根据后定协议(目前还未进行转让处置),B公司股权以0元转让”:该转让价格的确定依据是什么,能否代表该标的股权的当前公允价值?

该协议是否与其他协议构成一揽子安排?如果是,能否通过该一揽子安排中的其他协议获得其他后续补偿?

审计SJ1232023-3-2211:20:57

陈版您好:

A公司应收客户款项为美元,该应收账款在2017年全额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请教陈版,在以后年度是否还要进行外币折算进行账务处理,目前被审单位账务处理是进行应收账款外币折算产生汇兑损益,同步调整信用减值损失金额。

谢谢陈版,恳请指导。

chenyiwei2023-3-2312:05:37

后续仍需每年进行汇兑损益调整。

如果按照美元计算的可收回金额无变化,则同步对坏账准备也进行汇兑损益调整,调整的影响计入财务费用——汇兑损益,与应收账款原值部分确认的汇兑损益可以互相抵销。即:

借/贷:财务费用——汇兑损益,贷/借:应收账款

借/贷:坏账准备,贷/借: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附注披露坏账准备的增减变动时,需单列“汇兑损益调整”列。

akiazhou2023-3-2211:58:49

请教版主,背景如下

公司发行公司债券,以摊余成本法计量作为金融负债

后来进行了展期,展期中支付了部分承销费。

经过计算,展期后现金流现值与原先差异不大于10%,不终止确认金融负债

按照准则规定,应当按照修改后的现金流以原先的实际利率计算新的摊余成本,差异计入当期损益,然后修改合同发生的成本还需要调整金融负债账面价值并摊销。

这里有点不理解,关于展期支付的承销费,在按照修改后的现金流计算新的摊余成本的时候,我已经加进去一起计算了,后面还要再调整?

还是说按照准则意思,第一步的时候不考虑承销费进行计算,然后再第二步再对承销费进行摊销?

chenyiwei2023-3-2312:01:47

第一步在测算修改后的合同现金流量现值时,是依据修改后应支付给债券持有人的现金流出计算现金流量,不包括中介机构费用。在确定不含中介机构费用的未来修改后现金流量现值与原摊余成本相比差异不大于10%,因而不终止确认原金融资产的情况下,才是将为此发生的增量中介机构费用(交易费用)计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在后续的剩余存续期内摊销,作为对后续利息收入的调整。

wwleixinyu2023-3-2121:02:19

请教陈版,我们是一家国有施工企业,承建了另外一家国企的办公楼项目,由于建设单位资金紧张,并且办公楼他们计划自用一部分,另外一部分可以向外出租。我们原计划通过抵账方式,抵入部分房产冲抵工程款,但是由于对方土地证有问题,不能办理过户。目前我们商量用对方的部分房产的使用权抵我们的工程款,我想问的是这种方式适用租赁准则还是其他准则,我们和对方如何做账务处理,我们的工程款和使用权资产的价值差是记入营业外收入还是投资收益呢?因为是抵债,所以我们不需要支付给建设单位租金,使用权资产的价值如何确定呢,需要评估吗?谢谢。

沉默羔羊2023-3-2215:14:03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chenyiwei2023-3-2311:47:44

以房屋使用权抵债,属于债务重组。房屋使用权(使用权资产)的入账价值为以下两者中的较低者:(1)被抵偿的应收账款和合同资产的原值;(2)该房屋在约定期限内的市场租金的折现值。与被抵偿的应收工程款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负数)。

该项使用权资产无对应的租赁负债。使用权资产的折旧年限为合同约定的使用年限。如果为长期使用权的,则折旧年限按照该房屋折旧年限确定。

无名氏6662023-3-2121:41:58

陈版主您好,在IPO项目中遇到了一个问题,没想明白应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请您解惑:

发行人现在生产的产品属于紧俏商品,一直供不应求,现在一个客户提出来可以向发行人支付一定的费用,获得三条生产线一年的优先供应权,即该客户如果下单,发行人必须保证这三条生产线都用来生产向该客户供应的产品,如果该客户没有下单,那这三条生产线可以生产向其他客户交付的产品。

1、收到款项时

借:银行存款120万元

贷:递延收益120万元

2、每月末

借:递延收益10万元

贷:其他业务收入10万元

我的上述理解是否正确,请陈版主不吝赐教。

chenyiwei2023-3-2311:43:48

该业务可以认为是“无需退回的初始费”。根据新收入准则第四十条规定:

zhanlianke2023-3-2122:13:40

请教陈版主,非同一控制下,账上已经计提完折旧的固定资产评估增值1000万,这增值部分如何进行摊销?

chenyiwei2023-3-2311:25:58

账上已经计提完折旧的固定资产评估增值1000万,说明该项固定资产的实际可使用年限长于其在被收购方账面的原折旧年限,此时应根据重置成本法评估的原值和净值确定其成新率,在此基础上重新合理确定其剩余折旧年限,在预计的剩余使用寿命内折旧完毕。

大象爱生煎2023-3-2116:24:36

1、2X20年初母公司A下设子公司B外购一家企业C的80%股权,初始对价1000。C公司账面可辨认净资产500,A公司编制合并报表中,确认商誉500。当年末,发现存在商誉减值迹象,

合并层面确认商誉减值准备500

.

2、2X21年初母公司A取得C公司80%股权,构成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21年末,A公司合并层面将

支付对价高于部分500冲减合并层面资本公积500.

3、2X21年6月30日,母公司A的

另一子公司D自C公司的少数股东处购入20%股权

,自此A公司合并层面达到100%控股。此项交易合并层面为权益性交易,D公司支付对价高于C公司自处于A公司合并范围后持续计算的

可辨认净资产*20%的部分冲减资本公积,假设为100

以上,假设数次交易不构成一揽子交易且各次交易均具有商业实质;各公司之间在各会计期间均无内部交易事项发生。

4、2X22年初,C公司持续亏损,出于商业因素考虑,A公司管理层决定注销C公司。此时,C公司账面净资产-500(其中实收资本100、资本公积100,未分配利润-700)。A公司挂账OR-C公司100,管理层决定双方签署债务豁免协议。

我想请教下,C公司注销时在A公司合并层面的处理。

我理解的是:A公司、D公司账面已经分别处置了长投,确认了投资收益。1、从A公司合并层面看,不需要抵消长投、不需要抵消C公司的净资产,但C公司自购买日至处置时点的未分配利润,A公司的合并层面应予以还原。2、冲减商誉,同时结转商誉减值准备。3、

内部往来挂账豁免,在子公司C确认营业外收入100,在合并层面冲回(不影响合并层面损益)

。4、那事项2、3中因为同控合并及少数股权交易形成的“在合并层面冲减资本公积”的分录还需要做吗,我感觉是需要的。那是不是在合并层面的调整抵消处理:

借:资本公积500+100

商誉减值准备500

贷:投资收益600

商誉500

借:营业外收入100贷:营业外支出100

数据粗糙,请粗看。麻烦解答了,十分感谢!

chenyiwei2023-3-2311:13:18

1、母公司A从子公司B取得孙公司C的股权,对母公司而言并非企业合并,只是合并范围内的内部交易。这个过程对合并报表无影响,不应“将支付对价高于部分500冲减合并层面资本公积500”。而是作为常规的逆流交易未实现损益的抵销处理。

3、C注销后,在A的合并报表层面,历史上因D收购C的少数股权导致的资本公积变动仍需保留,后续每年编制抵销分录恢复该项资本公积。

一云2023-3-2117:00:29

一云

chenyiwei2023-3-2311:07:27

除了本期签订的、尚未履行完毕的合同总金额,也包括前期签订合同,但截至本期末尚未履行完毕的合同所对应的合同负债余额。

wwleixinyu2023-3-2121:00:14

请教陈版,我们今年遇到一种情况,被审计单位将应收账款出售给保理公司,保理公司没有直接支付保理款,而是给被审计单位开立了一张商业承兑汇票,允许被审计单位拿该票据到银行办理贴现,贴现的授信额度用的是保理公司的,截止期末,该商业承兑汇票已贴现未到期,企业的解释是保理业务是无追索保理,所以不应该将应收票据还原,现金流也应该属于经营活动,但项目组认为商票贴现,银行有对所有前手的追索权,风险报酬并没有转移,所以应该认为是未终止确认的应收票据进行还原,想请教您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比较妥当。

chenyiwei2023-3-2311:04:30

可以这样理解。

在本案例中,票据是支付保理款的对价,不论保理业务中的标的应收账款是否终止确认,该项作为对价的商业承兑汇票的贴现都是不能终止确认的,而是确认为短期借款。应收商业承兑汇票不能终止确认,应见收到的贴现款确认为短期借款(尽管该贴现业务使用的是保理公司的授信额度)。

5馒头52023-3-2115:28:34

您好,陈老师

截止到年末对联营企业投资账面价值为30,明细如下: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100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90

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20

期末被投资单位按照持股比例发生亏损-100,应计入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0,其余亏损-90登记到备查部。

截止到期末长投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为20(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20)

请问发生差额亏损为什么不冲减其他权益变动

chenyiwei2023-3-2310:52:23

权益法下确认被投资企业亏损是将整个长期股权投资冲减至零为限,包含“其他权益变动”在内,所以本期最多可确认的投资亏损是30,而不仅限于将损益调整增加到与投资成本相同的金额。

zhengyunjiao2023-3-2114:07:20

企业收到农业银行e信向银行获取融资,将收到的款项作为短期借款,融资利息逐月摊销,未摊销金额作为短期借款的备抵金额,是否有对应的准则条文可以解释这样处理是正确的

chenyiwei2023-3-2310:50:40

考虑该融资是否满足终止确认金融资产的条件。如果不满足,则需初始确认一项金融负债,预扣的利息作为该项金融负债初始计量金额的减项,在融资期限内按实际利率法确认各期利息支出(融资期限短于一年的,基于简化考虑也可以用直线法摊销)。总体上主帖引述的客户处理未见重大问题。

dotaauditor2023-3-2110:58:18

背景:A和B同为甲的二级子公司,甲持有A股权80%,甲持有B股权40%(B为上市公司)。C为A全资子公司,2021年1月1日成立,实收资本50万元,2021年1-6月C公司净利润50万元,截至2021年6月末,C公司净资产100万元。2021年6月末,B以100万元对价购买A持有C的100%股权。

请教陈版主:

上述C公司从甲持有80%股权子公司转让至甲持有40%股权子公司,该交易对甲公司合并报表影响是什么?是否会影响甲公司合并层面少数股东损益及少数股东权益?

观点1认为:该笔交易中,交易对手完全在集团内,不涉及与集团以外的外部少数股东进行交易,因此其效果与母子公司之间的内部存货、固定资产等交易的处理原则一致,最终应完全抵销其影响。

观点2认为:虽然该交易为集团内部交易,但交易前后涉及到少数股东享有权益的变化,转让前,C公司在甲合并报表中体现的归母权益为100*80%=80万元,体现的少数股东权益为100*20%=20万元,转让后,C公司在甲合并报表中体现的归母权益为100*40%=40万元,体现的少数股东权益为100*60%=60万元,假如6月末即对C公司清算,应分给少数股东权益为60万元,因此该交易导致甲合并层面归母权益减少40万元,少数股东权益增加40万元。

chenyiwei2023-3-2309:54:32

赞同观点1。虽然该交易对B而言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但站在集团合并角度,不论B自身如何处理,对集团合并报表均无影响。该交易不涉及外部股东,任何参与方的外部股东持股比例均未发生变化。

Roronoa-Afei2023-3-2110:58:17

chenyiwei2023-3-2309:47:10

请说明该交易的具体背景?为何“专门上缴给母公司的特殊利润,不包含给其他小股东”?该安排是一次性的,还是今后将会一直如此执行?

eanaiwalker2023-3-2110:51:51

背景

:A公司是一家小城市的综合性民营企业,应当地政府要求,A公司在当地的景区建设一所B养老院,投资2000万元。实控人考虑到该养老院难以盈利,故将该养老院承包给其亲属甲,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每年缴纳10万元固定收益即可。甲成立了B养老院管理有限公司,以A公司和B养老院的名义全面负责养老院的日常经营。当地政府每月将一部分残疾老人补贴发放给A公司。A公司将B养老院计入固定资产,每月计提折旧,并将残疾老人补贴款和B公司的固定收益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问题

:在上述情况下,A公司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呢?

hanbingzhi2023-3-2117:02:14

区分,亲属甲是租赁,还是承包?

chenyiwei2023-3-2309:46:18

'将该养老院承包给其亲属甲,独立经营,自负盈亏,每年缴纳10万元固定收益即可',这个安排存在几个问题:

1、承包期限多长?承包期结束后如何处理?

2、甲的承包权限多大?是否有权决定养老院的经营方向、重大投资筹资活动、服务收费标准等重大事项?

3、既然该养老院本身难以盈利,那么为何其亲属甲愿意承包,还每年缴纳10万元固定收益?政府拨付的补贴款也是给A?即,这里存在明显的关联方之间的利益输送关系,如何合理解释?

冲锋小海螺2023-3-2110:25:37

陈版主,您好。1、现公司业务如下:公司根据客户要求,设计出A产品的图纸,交给外部单位甲生产出A产品,为降低管理成本,材料由外部单位甲自行采购,公司不提供主材。

2、问题:(1)主材由生产单位甲自行采购(即包工包料),仅提供设计图纸,是否无法构成委托加工业务;(2)如果无法构成,在不提供主材的情况,还有其他方式能构成委托加工业务吗?

chenyiwei2023-3-2307:59:19

在会计处理方面,如果承揽人的选择、加工承揽合同的谈判和签约均由你公司主导,客户不参与,且所产出的产品以你公司的品牌销售给客户,需对客户承担主要责任的,则你公司仍可能是主要责任人,按总额法确认整体合同的收入和成本。

sjcpa1234562023-3-2100:05:10

陈版:

chenyiwei2023-3-2307:54:07

研发成果的法定所有权不是主要考虑因素,关键是看对研发成果使用的控制权的归属和研发过程中技术风险和经济性风险的承担情况,即“控制权标准”、“风险和报酬标准”两者的综合运用和考虑。在此基础上从严确定可计入研发支出的金额。

sjcpa1234562023-3-2023:22:17

您好。公司为软件服务行业,公司为促进业务发展,开展了合伙人模式,即公司外有业务资源和技术能力的人可以与公司合作开展业务,公司提供办公场所,资质并提供一些项目后勤管理工作。项目结束后,按项目利润乘以约定的比例向合伙人支付利润分成,并按照分红所得申报个税。向陈版请教:该业务是否合规,是否属于借用公司资质?向合伙人支付的利润分成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目前合伙的项目中还有一个亏损项目,按规定需扣除合伙人的保证金,扣除的保证金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chenyiwei2023-3-2307:50:06

2、由于该合作业务以本企业名义开展,故该项目的所有收入、成本均纳入本企业报表。本企业收到合伙人投资款或保证金时确认为负债,每期末根据合作协议约定计算出应归属于合伙人的盈亏份额,计入损益(调整营业成本)并相应调整上述负债的账面价值,如为亏损则做相反分录。

孤单的力量2023-3-2023:14:20

chenyiwei2023-3-2307:46:33

hwy03182023-3-2022:05:33

背景:ABC三方共同出资成立甲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49%、21%、30%。甲公司董事会成员由ABC三方各自委托一名,甲公司章程约定公司董事会、股东会所决议的事项,均需所有董事、所有股东一致同意才能通过。请教陈版主以下问题:

问题1:由于ABC三方没有单独一方可以控制甲公司,因此对于ABC三方来说,甲公司是属于合营企业是吗?

问题2:ABC三方约定,BC两方需要在未来三年内回购A持股甲公司的部分股权,回购价格为以下两个价格的较高者:①回购股权时的评估价格;②A实际出资额加上回购时归属于A所享有的甲公司未分配利润。由于未来回购价格不确定,也较难估计,BC公司是否可以在A公司目前的实际出资额乘以相应的回购份额进行确定?会计处理是否为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贷:交易性金融负债,贷方负责科目是计入交易性金融负债还是其他应付款或者其他非流动负债更合适。

感谢陈版主。

chenyiwei2023-3-2307:45:37

2、由于未来回购价格不确定,也较难估计,理论上B、C在其个别报表中,应假设在当前的资产负债表日即需回购,在此基础上测算回购价格高于标的股权当前公允价值的差额,将该差额确认为一项交易性金融负债。并不需要就需支付的回购款全额确认长投和负债。但如果确定B或C实质控制甲公司的,则在该控股股东的合并报表中,需就回购时需支付的款项全额确认负债。

zhs74032023-3-2318:07

在该控股股东的合并报表中,需就回购时需支付的款项全额确认负债,是否需要折现?为何与个别处理不同?

于一于一2023-3-2019:38:45

公司本期将未达到标准的非成熟性生物资产进行销售(该部分非成熟性生物资产未达到成熟性生物资产的标准,所以打算按照肥猪进行销售),会计处理先将其转至消耗性生物资产,销售后确认收入成本,请问该部分由生产性生物资产-非成熟性生物资产转入的销售成本在现流编制时是否正常处理为营业成本编制。麻烦各位解惑!

chenyiwei2023-3-2307:32:37

生产性生物资产转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并作为商品出售,是农业企业的特例。一般企业不会发生固定资产转为存货后确认收入和成本的情况。这种情况是由农业企业的特殊经营模式导致的。

个人理解,在现金流量表间接法部分中,当生产性生物资产转为消耗性生物资产时,不体现为存货增加;实现销售时也不体现为存货减少,即这部分变动在跨期时需特殊处理。

AriminaZhang2023-3-2018:16:18

各位老师好,

我想请教一下我有个客户是汽车整车制造商,现在客户跟总代的合同里产品质量保证的条款是:

整车(不含动力电池组的部分)质保期限为3年/15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动力电池组为8年/15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

我们查了一下

《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第3章第18条家用汽车产品的三包有效期不得低于2年或者行驶里程50,000公里,以先到者为准;包修期不得低于3年或者行驶里程60,000公里,以先到者为准。

我们想请教的问题如下:

1.虽然3年保修期跟国家规定一致但是客户规定的公里数高于国家标准请问这是质量保证型还是质保服务型产品质量保证呢?

2.3年/15万公里以先到者为准,由于不确定15万公里需要花费多久,导致客户不确定合理的质保期间,请问这种情况质保期多久比较合理呢?

3.动力电池组质保期为8年/15万公里明显高于国家规定,是否需要将高于国家规定的部分作为一项单独的履约义务确认收入?

谢各位老师,麻烦各位老师帮帮忙~

chenyiwei2023-3-2307:28:17

1、除了国家规定标准以外,还要考虑以下问题:(1)业内提供的质保服务的年限或者里程限制是否均高于该项国家强制性规定;(2)属于免费服务的范围是否大于国家强制性规定。如果与业内通常的标准是一致的,则一般可以认为均属于保证性质保义务;如果在期限、里程、免费服务范围等方面显著高于国家强制性规定和业内惯例的,则超出部分属于服务性质保。

2、“不确定15万公里需要花费多久”的问题,建议根据以往经验,依据该产品种类对应的使用场景,估计一个平均数。个人理解完全无法合理估计的可能性应不大。

yozen2023-3-2017:52:24

chenyiwei2023-3-2307:22:37

老兵7012062023-3-2016:13:10

一、《会计准则讲解》(2010版)规定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在特定的条件下,是可以抵消的,其具体的情形包括:

1、企业拥有以净额结算当期所得税资产及当期所得税负债的法定权利;

二、问题

1、单体报表层面

假设2022年末,A公司递延所得税资产9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100万元,转回期间分为3年和5年,则各期净额结算金额如下表:

纳税期间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金额递延所得税负债转回金额各期净额现金流量影响

20233020102.5

20243020102.5

20253020102.5

202620-20-5

202720-20-5

合计90100-10-2.5

注:正数表示增加现金流量,负数表示减少现金流量

如上表,递延所得税资产9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100万元,直接抵销后递延所得税负债10万元,表明企业未来存在纳税调增义务10万元。

但实际情况是,未来5年期间,企业有纳税调减义务30万元,有纳税调增义务40万元。

请问:此种情况,递延所得税资产9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100万元能否直接抵销?

个人观点:按准则规定的条件判断,可以直接抵销,但从权利义务角度和现金流量角度考虑,直接抵销不妥当。

2、合并报表层面

同一税务机关,不同纳税主体

假设2022年末,A公司递延所得税资产90万元(母公司),递延所得税负债100万元(子公司),转回期间分为3年和5年,则合并层面各期净额结算金额如下表:

纳税期间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金额递延所得税负债转回金额各期净额现金流量影响注1

注1:正数表示增加现金流量,负数表示减少现金流量。

准则规定的抵销条件是未来每一具有重要性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转回的期间内,涉及的纳税主体意图以净额结算当期所得税资产及当期所得税负债或是同时取得资产、清偿债务。

请问:

1、纳税主体意图以净额结算当期所得税资产及当期所得税负债中的“意图”该如何理解?,能否理解为母子公司合并纳税?

“同时取得资产、清偿债务”可否理解为母公司调减当期所得税,子公司调增当期所得税?

2、此种情况,递延所得税资产9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100万元能否直接抵销?

老兵7012062023-3-2017:45:39

未来5年期间,企业纳税调减义务30万元,纳税调增义务40万元。可否在单体报表层面抵销60万元,即递延所得税资产保留3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保留40万元?

chenyiwei2023-3-2307:20:05

1、单体层面,你的理解合理。

2、合并层面,如果母子公司汇总纳税,才有抵销的可能性,分别作为独立纳税人的,则不能进行抵销处理。因为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分属母子公司,故不能抵销列报。同时,母子公司各自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时,仅考虑其自身未来有无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不能考虑合并集团内其他企业的状况。

xm19862023-3-2015:42:04

本帖最后由xm1986于2023-3-2016:26编辑

(1)A公司既是我公司的客户又是我公司的供应商,在2022年02月、03月给我公司做供应链金融,给我公司购买的主要材料,然后再卖给我公司,我公司车间利用这批材料加工生产成产品卖给别的客户;在2022年05月、06月得时候我公司自己生产的产品卖给A公司,由于我公司与A公司都在一个产业园区里面,没有实物流转的运输单、仓单,想咨询的是这个业务属不属于委托加工业务,不应当全额确认收入,仅应当确认委托加工收入?

(2)B公司既是我公司的客户又是我公司的供应商,主要管理人员与我公司不是关联方,但两个公司在一个产业园区里面,且B公司租用我公司的厂房。我公司的存货部分存放在B公司生产车间。2022年我公司销售给B公司的产品销售额在前十大客户中是第一名,从B公司采购产品在我公司供应商中占第二名。从B公司采购的是大宗原材料(及产成品C类的主材),我公司采购之后车间生产成C类产成品卖给B公司,B公司经简单加工后生产成D类产成品(与C类产成品功能相似)对外销售同时又销售给我公司,我公司加工成E类产品(与C类产成品功能相似)卖给F公司及B公司,我公司与B公司之间由于都在一个产业园区里面,没有实物流转的运输单、仓单,想咨询的是我公司与B公司之间的这个业务有没有商业实质?是不是应该按照净额法计算收入而不是总额法计算全额收入?

(3)我公司2022年3月、4月从Z公司进固定资产(生产线)入账价值合计是:9,852,295.80元(不含税),该生产线在此之前是我公司于2018年10月卖给Z公司1,485.89(不含税)万元,后于2020年7月1日-2025年6月30日开始从Z公司租赁使用该生产线,每年租金880,733.94元(不含税)。我公司目前有两条功能相似的生产线已经闲置,且该生产线没有移动过,一直在我公司生产车间使用,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该生产线已经使用了8年。我公司与Z公司在同一个产业园区,且管理层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我公司与Z公司平常业务往来比较大,Z公司同时在租赁我公司的厂房。想咨询的是该交易行为有没有商业实质?需不需要对该固定资产交易价格的公允性进行评估?

chenyiwei2023-3-2307:07:30

2、可参考《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会计类第1号》之“1-15按总额或净额确认收入”之“二、以购销合同方式进行的委托加工收入确认”所述原则判断。

3、该交易实质是什么?售后回租?从你的表述来看控制权未转移的可能性较大,是否属于融资交易?后续租金的折现值是否基本相当于购买价款?在目前有两条功能相似的生产线已经闲置的情况下再购入生产线的目的是什么?该生产线目前由谁实际使用?

半壶纱2023-3-2015:08:24

请教一下各位老师们,同一控制下企业无偿划转部分股权,一方丧失控制权且不形成重大影响,划入方形成控制,假设划出方剩余的部分股权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计量,那剩余部分的公允价值跟账面价值差额也是计入“投资收益”么?如果剩余的部分股权作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差额是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么?

chenyiwei2023-3-2306:59:28

对转让方而言,剩余部分的公允价值跟账面价值差额也是计入“投资收益”。

剩余的部分股权作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只是其后续计量中的公允价值变动和转让价差要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但此处讨论的是金融资产初始计量问题,故在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点(即丧失控制权时点)的重新计量差额仍然是计入投资收益。

chenq08112023-3-2014:47:49

大股东A把其持有的认缴的10%(注册资本100万)股权0元转让给新股东B,约定工商变更后B股东需溢价出资(合计500万元)。

1、因为是0元转让认缴的股权,因此A股东转让行为未交税。税务上是否合规?

2、收到B股东500万,100万做实收资本,400万做资本公积,IPO时是否合规?

chenyiwei2023-3-2306:57:34

这是否通过利用受让方溢价增资,增厚归属转让方的权益的方式,变相支付股权转让款?

从合规角度看似乎未发现重大问题。基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新股东B溢价出资时,大股东A应将归属自身的溢价份额确认为股权转让收益,相应增加长投成本。

三条鱼8882023-3-1823:24:30

陈老师好,咨询问题:

甲公司是乙公司的母公司,持有乙公司100%的股份,乙公司是A公司的母公司,乙公司持有A公司60%的股份,第三方丙公司持有A公司40%股份。2022年6月末,乙丙同时对A不等额增资,导致乙公司持股比例上升至70%,多出来的部分视为购买少数股东股权产生权益性交易,乙公司合并报表由于无资本公积,该部分权益性交易产生的变动调整了未分配利润。在甲公司一级合并报表中,该部分差异是否需要从未分配利润中还原到资本公积列示?

也即子公司收购孙公司少数股东权益产生的资本公积变动,在大合并层面全抵销到未分配利润之后要还原出来么?是否有准则依据。感谢陈版。

chenyiwei2023-3-2105:33:47

站在甲公司合并报表层面,这同样是一项收购少数股权的权益性交易。如果甲公司合并报表层面有足够的资本公积,则在甲公司合并报表层面应调整为将差额冲减资本公积。

三条鱼8882023-3-2220:53:45

感谢陈版,辛苦陈版!!!

{:1_358:}

xingzhi4122015-1-1922:41:20

陈版主和各位大牛:关于买方付息的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买方作为融资还是作为应付票据核算?相应的贴现利息是属于融资费用呢还是借款利息呢?是否可以分摊?

谢谢各位

xingzhi4122015-1-1922:43:44

买方付息商业汇票贴现业务。

xingzhi4122015-1-2009:57:00

急求各位解答。跪谢

chenyiwei2015-1-2019:13

个人意见:买方从该业务中获得递延付款的好处,但该利益是间接的,买方不是直接的融资受益人。因此通常情况下对于买方承担的利息应直接费用化处理,不进行分摊。

SHU深海的鱼2023-3-2217:55:14

请问陈版主,买方承担的贴息是属于经营活动还是筹资活动呢

孤单的力量2023-3-1910:59:26

陈版好,公司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股权投资取得的分红作为投资收益,是否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呢,因为是投资活动是否属于非经常性损益?谢谢版主!

chenyiwei2023-3-2106:23:54

阿飞4469282023-3-2212:33:33

受教了

快枪2015-4-1418:31:37

新合并准则47条和49条,分别对购买少数股权和不丧失控制权处置子公司股权作了规定:

47条:母公司购买子公司少数股东拥有的子公司股权,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因购买少数股权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与按照新增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49条:母公司在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部分处置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处置价款与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相对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这里我们看到,购买少数股权或者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部分处置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取得股权或者放弃股权与“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的处理都是一样的。那么,这种处理不区分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两种情况?

但感觉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应该不是一回事。

非同一控制下,应该是自购买日起子公司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份额,而同一控制下,似乎可以理解为就是按合并日起子公司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持续计算的份额。

不知是否可以这样理解。

hcl19862015-4-1422:55:26

持续计算就是视同购买日根据评估值调账后,进行正常的账务处理比如折旧摊销,结转成本后的计算出的净资产

chenyiwei2015-4-1500:14:32

“子公司自购买日或合并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可以理解为子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注意:不含商誉)在合并报表层面的账面价值,不区分当初该子公司的取得方式(新设、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或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均是这个原则)。这样的表述可能更清楚些,可以减少歧义。

zhs74032015-4-1507:03:35

陈老师,我理解含义就是合并日在合并口径的数字延续到购买少数股权与处置股权日的价值,对吗?

chenyiwei2015-4-1508:36

如果是通过企业合并方式取得的子公司,可以这样理解。

chinayuanji2015-4-1508:51:13

你的理解关于同一控制下合并是错的,应该自合并方与被合并方孰处于最终控制方较晚时起持续计算

fensonhuang2017-5-410:27:12

谢谢!回头看这部分内容,在这里蒙住,百思不得姐。您的回答解决我的疑惑。

7sure2019-8-1715:20:23

陈老师,这里是不是说如果子公司是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那么持续计算的净资产就是子公司按照账面价值持续计算到今天的价值。如果是非同控购买取得的,那么持续计算的净资产就是购买日账面价调整成公允价后持续计算到今天的价值?

chenyiwei2019-8-1803:33

大致上可以这样理解。

lxykevinjj2023-3-2212:09:21

chenyiwei2023-3-2312:14

理论上是购买日。实务中如果购买日距离基准日不满一年的,一般按基准日评估值为基础前推计算。

sunday_3112023-1-1618:09:24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

何为非经常性损益?它包括哪些项目?

解答:

二、非经常性损益应包括以下项目:

(一)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

(二)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的税收返还、减免;

(四)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但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有经营资格的金融机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除外;

(五)企业合并的合并成本小于合并时应享有被合并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损益;

(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

(七)委托投资损益;

(八)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

(九)债务重组损益;

(十)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出、整合费用等;

(十一)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

(十二)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

(十三)与公司主营业务无关的预计负债产生的损益;

(十四)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支净额;

(十五)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chenyiwei2023-1-1704:31:18

2、由于疫情管控导致的对经济活动和人员流动的限制现已解除,经济已开始复原,可以合理预期疫情期间的专项补贴政策将会逐步退出,这些补贴日后并不能持续获取,不能作为报表使用者预测本企业未来持续盈利能力依据,故也应当作为非经常性损益。

sparkool2023-3-2211:06:46

请教陈版主,园区在2021年跟公司签订合同文件,承诺每月按照公司缴纳税金的一定比例通过财政扶持平台返还给公司。至今也一直在执行中,公司每月也收到了该等扶持资金。但合同文件中有说“如果政策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园区不履行的,不视为违规”。这个园区财政扶持资金是属于经常性损益吗?盼复,谢谢。

chenyiwei2023-3-2313:32

属于非经常性损益。这是政策不鼓励的事项。

yl82298802021-5-2310:10:57

求助陈版及其他前辈:基建期政府补助的账务处理

A公司处于基建期间,收到稳岗补贴,该部分稳岗补贴有两种处理意见,(1)冲减在建工程;(2)计入其他收益;

若计入在建工程,是否有相应的文件支撑。

chenyiwei2021-5-2317:20:39

对于此类情况,建议将收到的补助款计入递延收益,后续随着作为补助对象的支出逐步发生,相应逐步转入其他收益。

沉默羔羊2021-5-2409:57:49

稳岗补贴大部分都是事后补贴吧?

chenyiwei2021-5-2413:22

如果是事后补贴,则收到时计入其他收益处理。但相应地,作为补助对象的支出应当是费用化的。

奥迪特112023-3-2210:31:55

借这个问题,麻烦问一下基建期企业收到的个税返还款,是不是应该计入其他收益?而不是冲减在建工程。

是,不论是基建期还是运营期,个税手续费返还都是计入其他收益。

younger032023-3-1811:14:45

求助陈版,被审计单位利用合并范围内子公司之间的应收账款向外部进行质押融资,质押率90%,这种情况下卖方和买方该如何处理?

如果全额确认,内部之间往来会出现差异;A公司作为买方,向B公司采购100万元,B公司以A公司的应收账款向甲保理商做质押融资90万元,A公司全额将应付B公司款确认为其他应付款-甲保理商;B公司作为卖方是否需要终止确认?如果终止确认,确认金额是多少,90还是100,如果以收到的现金做终止只有90,那AB双方的内部往来对不上。如果按100终止确认,差额10万怎么处理?

虽然是有追索权,但是合并范围不能确认两个对保理商的债务吧?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

chenyiwei2023-3-2105:22:38

合并报表层面,内部往来(100)正常抵销,合并报表中仅体现对外融资形成的负债(90)及其利息支出,以及外部融资到期后的偿还情况。

younger032023-3-2208:49:15

可能没表达清楚,合并最终只有对保理的一笔负债没有问题。问题是现在到期是A公司需要全额支付即100万保理公司款项的,A公司要不要做债权债务的转移:借:应付账款-B公司,贷:其他应付款-甲保理商;而B公司仅收到90万的时候对A的应收是否需要减少。而且保理商待到期A公司付款后再支付10万的尾款给B公司。

chenyiwei2023-3-2313:34

A、B各自报表可按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整。A将负债转为其他应付款——甲保理商;B减少对A的应收款项,增加对保理商的应收款项。

Ryan_q2023-3-1814:09:36

本帖最后由Ryan_q于2023-3-1814:13编辑

@chenyiwei,陈版主,现存在一问题想请教:

公司收到其他方借款,该借款允许在未来其他方以10个亿的价格以借款金额购买若干。

目前公开处理案例:

公司将此可转债整体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A.初始确认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非流动负债

B.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四、混合工具的分拆

企业(发行方)对可转换工具进行会计处理时,还应注意以下方面:

(一)在可转换工具到期转换时,应终止确认其负债部分并将其确认为权益。原来的权益部分仍旧保留为权益(它可能从权益的一个项目结转至另外一个项目)。可转换工具到期转换时不产生损失或收益。

其后续计量均不进行任何处理,转换时计入资本公积。问题:

1、上述方式哪种方式正确,为什么?

2、公开处理案例中,若公司估值尚未超过10个亿,是否无需进行后续计量(借:其他流动负债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因为其他方不会行使该权利换股,其公允价值仍为出借本金?

望陈版主指导!

chenyiwei2023-3-2105:12:21

首先要考虑该可转债是否满足“固定换固定”的条件,即转股价格是否已经事先确定,后续不再随着标的股票的市场价格或估值变动而调整。

如果是,则其中的转股权属于权益,涉及37号准则应用指南中提到的混合工具分拆问题。

如果否,则其中不含权益成分,通常整体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也可以分拆为一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普通债券部分)和一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转换权部分)。

转换权是授予持有人的买入期权,其公允价值不可能为负数,所以“若公司估值尚未超过10个亿,是否无需进行后续计量(借:其他流动负债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合理的。

Ryan_q2023-3-2117:43:13

@chenyiwei,感谢陈版主回复:

现有问题,该工具就是固定换固定,但是公开案例按照后续计量时,公司估值超过10亿时(例如15亿),企业后续计量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似乎与37号准则应用指南中提到的混合工具分拆处理方式存在相悖?准则提到的后续计量均不再进行任何处理,待转换时差异计入资本溢价。

公开案例是否存在处理上的错误?

望指导!

OAYzzz2023-3-1720:56:05

陈版主您好,出一家单体报告时,如果涉及合并范围内关联方带有借款性质的往来款的应付利息,怎么列报披露呢?要考虑是否逾期吗,如果逾期放在应付利息,未逾期放在其他应付款披露吗?感谢解答!

chenyiwei2023-3-2107:07:05

与一般原则相同。如果已过合同约定的付息日,则单列应付利息;尚未到付息日的,并入相应负债账面价值列报。

OAYzzz2023-3-2115:16:52

谢谢陈版主!

xm19862023-3-1814:21:39

陈老师,您好,能不能发一份Word版的瑞华研究2010-2016汇编,主要是原来帖子上发的都是PDF版的,汇编里面的EXEl公式无法查看!

chenyiwei2023-3-2104:57:31

可到这里下载《中审众环研究2020•实务案例卷》的CHM版本,查看其中的excel附件。但这个版本也是2年前出的,即将全面更新。

xm19862023-3-2112:32:30

谢谢,陈老师!!!

summerxxy2023-3-1820:53:22

请教陈版:

甲公司持有A公司72%股权,某政府基金持有A公司18%股权,甲公司实际控制A公司,政府基金为明股实债,甲公司对政府基金持有的A公司75%股权负有回购义务和支付利息义务,甲公司合并报表层面将政府基金对A公司的投资作为负债处理。

请问甲公司报告附注披露对子公司的持股比例如何披露?

1、按照工商登记的比例

2、考虑明股实债后还原的比例

个人理解政府基金对A公司投资在合并报表是一项负债,应披露还原后的持股比例

望陈版指教

chenyiwei2023-3-2105:32:30

可以这样理解。同时以文字脚注方式补充披露法律上工商登记的股权比例,以及说明两者差异原因。

summerxxy2023-3-2111:48:50

感谢陈版

zzz212023-3-1718:18:42

陈老师您好!

实务中遇到如下问题:A持有B60%股权,B第一年首次将某一房屋出租给A使用,B确认年租金100万,A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当年使用权资产折旧和财务费用合计120万。合并时抵消上述事项后净利润多出20万,因A账上此时(使用权资产-租赁负债)为负20万,是否要视为未实现的内部交易损益,而去调整少数股东损益和少数股东权益?

之前根据您的回复是:“在新租赁准则下,当某项租赁从出租人视角分类为经营租赁时,承租人和出租人的会计处理并不对称,因此不能直接基于承租人和出租人各自报表中已作出的会计处理进行抵销,而是要首先冲回承租人报表中基于新租赁准则作出的处理(使用权资产、租赁负债,及其后续折旧和利息费用),再按原租赁准则下承租人对经营租赁的会计处理规定进行调整后,才能与出租人的会计处理进行抵销处理。

相应地,此时合并报表层面没有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也就不存在内部交易未实现损益。”

就此我还有一些疑问,假设子公司净利润是30万,少数股东比例20%,租赁收入是100万,折旧和费用是120万。按您说的先冲回承租人新租赁准则,再补上原租赁准则,如果是子公司出租房屋给母公司的,合并上将母公司的利息+使用权资产折旧120万冲回,记上100万原准则的租赁费,调增了20万的净利润,算作母公司头上,所以少数股东损益是30万*20%。

但是如果

是母公司出租给子公司,合并上将子公司的利息+使用权资产折旧120万冲回,记上100万原准则的租赁费,调增了20万的净利润,算作子公司头上,那么少数股东损益是(30+20)*20%吗?

再次麻烦陈老师!

chenyiwei2023-3-2107:23:32

是。在顺流交易的情况下,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净利润是按原准则下经营租赁规定计算的100万元租金支出,相应地依据该金额计算少数股东损益。

zzz212023-3-2110:53:09

感谢陈版,祝万事如意。

yeliping2023-3-1414:16:35

请教陈老师:公司有一个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的租赁合同,每年付款额递增,且2021年存在几个月的免租期。2022年9月1日合同变更,变更为2022年9月-12月不支付租金,2023年每月租金上涨,但剩余期间总的付款金额减少了。

问题:1、是否是租赁变更?

根据准则,租赁变更承租人应当相应调整使用权资产的账面价值,在附注中披露时是指调整使用权资产的原值吗?

2、在2022年9月1日按照剩余付款金额重新计算使用权资产后,发现使用权资产实际调增,是因每月租金不同,且2021年有免租期,但折旧按直线法每月计提。此影响是否需要调增使用权资产,冲减管理费用-折旧?还是不考虑免租期影响,仅按重新计算后的租赁负债差额调整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

chenyiwei2023-3-1702:58:17

1、可作为租赁变更处理,变更影响金额调整使用权资产的原值,该部分变动金额在剩余租赁期内计提折旧。

2、不考虑免租期影响,仅按重新计算后的租赁负债差额调整使用权资产原值。

yeliping2023-3-1715:52:40

“2、不考虑免租期影响,仅按重新计算后的租赁负债差额调整使用权资产原值。”

这样调整后的使用权资产净值,就不等于按照变更后的付款金额重新计算的使用权资产价值,如何理解呢?租赁变更后使用权资产是否也应该是一项新的资产,重新计算?

chenyiwei2023-3-2107:28

租赁变更不作为单独租赁时,就是以租赁负债的调整金额相应调整使用权资产,无损益影响,所以是会出现你所说的情况。因为不是一项新的租赁,所以使用权资产也不是一项新的资产。

yeliping2023-3-2110:09:00

陈老师,还想再问个问题,关于受疫情影响减免房租的会计处理,如果使用租赁简化处理,假如协议有免2023年一季度的,按简化处理在2022年冲减管理费用,会导致2022年管理费用明细项目出现个负数,怎么办?

chenyiwei2023-3-2313:39

免除2023年一季度租金,按简化处理是冲减2023年的管理费用,所以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SSSS11112023-3-1713:40:32

本帖最后由SSSS1111于2023-3-1715:12编辑

背景:公司20年办理了一年期的定期存单1个亿,(实际情况是银行要求如果想在银行这办下贷款,那就得先办个定期存单,然后用定期存单质押,银行再给放贷款);请教陈老师,1、假如定期存单不存在质押情形,因公司持有到期获取定期利息的动机很小,会有临时变现的资金考虑,可赎回存款,利息按活期计算,这种情形下,理解是可以作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可以在期末不计提利息,相应本金存取和利息收取的现金流属于经营活动,这个理解是否正确?

2、目前定期存单被用于贷款质押了,企业无法临时变现了,这种情况下就不符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义了,

核算定期存款的会计科目是否仍然可以在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是否可以按照固定利率计提利息,计提利息使用的会计科目是财务费用还是投资收益?此时把受限的定期存款相应本金存取和利息收取的现金流属于投资活动,这个理解是否正确?

chenyiwei2023-3-2107:42:01

1、是。但如果定期存款作为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则其本金存取不会产生现金流。

2、被质押的定期存款仍可在“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可以按照固定利率计息,计提利息所属科目应为投资收益(实务中也有计入财务费用的)。此时把受限的定期存款相应本金存取和利息收取的现金流属于投资活动。

khyung2023-3-1713:51:09

求助陈版!对于多次交易实现同控,准则里的案例要求将同控时点至合并日之间的损益调整冲掉,这个我能理解,相当于单体层面权益法的确认的部分和合并层面权益法部分重复了,应该吧单体层面确认的冲掉,但是我没明白为什么冲减长投,单体层面不是已经在合并日根据子公司的净资产份额调整了长投,那就是说,在合并日,母公司调整后的长投和子公司净资产份额抵消时,刚好抵消完,再冲减长投那不就长投负数了,我认为应该调整资本公积,因为单体层面是将原权益法账面+新对价和子公司净资产份额的差异调整资本公积,那也就是说单体层面的资本公积少确认了,原权益法账面应该扣除权益法还原那部分

chenyiwei2023-3-2107:38:50

这可能是合并过程中不同人的习惯做法不同。只要保证最终合并结果准确,合并过程中按个人习惯采用不同的处理中间过程都是可以接受的。

wx_616447b93a3e2023-3-1717:49:15

《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会计类第3号》3-4计算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时如何考虑应收子公司债权的影响:当母公司存在应收超额亏损子公司款项时,如果母公司所有者和少数股东之间对超额亏损分担不存在特殊约定,母公司综合考虑子公司经营情况、财务状况以及外部经营环境等因素,判断应收子公司款项已经发生实质性损失、未来无法收回的,合并报表应将该些债权产生的损失金额全部计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扣除该债权损失金额后的超额亏损,再按照母公司所有者与少数股东对子公司的分配比例,分别计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和“少数股东损益”。

请问陈版,若母公司以前年度未按照上述规定对子公司的超额亏损进行分配(超额亏损按大股东及少数股东的持股比例分摊),那本年需要根据上述规定追溯调整年初数吗?如果需要,那本年是否会造成出表子公司的超额亏损转投资收益的金额过大?

wx_616447b93a3e2023-3-2013:20:42

你好你好你好你好你好

chenyiwei2023-3-2107:25:35

该事项可作为2022年度的会计政策变更处理,追溯调整前期合并报表。如你所述,日后丧失对超额亏损子公司的控制权时,可能导致较以往更大的投资收益,这是前期将超额亏损更多地归属于母公司的影响转回所导致。

banxia20212023-3-1719:06:39

@

chenyiwei2023-3-2107:20:58

陈老师,您好,有点问题需要您指导下A公司为B公司(两者都属于国资企业)实际控制人,2021年B公司从A公司租赁一块12亩土地(已签订合同,租赁4年),并将土地租赁给C公司,与C公司签订租赁协议,租期为4年。

协议第五条权利与义务约定“除协议另有约定外,A公司不得向B公司收取约定土地租赁费以为费用”

现在个人认为:①B公司从2022年7月开始不应确认使用权资产

②B公司收取得土地租赁费并不会导致其所有者权益增加不应确认为其收入,应当考虑作为往来款形式;同时其委托期间的税费及经营费用,不应计入损益。

③A公司收到的租金,应当确认为收入

④停车场收入、充电桩收入B公司可以确认为其收入。

烦请您指导下,谢谢

chenyiwei

会计上判断是否构成或者包含租赁,并不是依据合同的法律形式,而是看是否具备“租赁三要素”:特定的已识别资产;特定的期限;转移在该特定期限内对特定已识别资产使用的主导权。

因此,将租赁协议改为委托管理协议,而标的资产、期限、租金等实质条款不变,不会导致会计处理发生变化,即不会因此规避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的确认。所以你的处理意见中的①②是不合理的。

kangmengjia2023-3-1720:21:58

陈版主您好,年审中遇到个问题,希望得到您的解惑

问题背景:A公司为教育类型公司,和B学校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协议中规定A和B共同成立x艺术学院,A每年其申请不少于500人的招生,学费暂定为10000/生/年。A负责承担办学的各项硬件设备投入费用,负责为学院学生推荐工作,负责外聘老师的所有工资等,B负责提供教学场地、学生住宿、学生录取,学籍处理等日常学生管理工作。AB分成是按照学费收入4:6分成。

A由和C签署合作协议,委托C代表A参与学院的日常管理,分成方式为:A每学年根据实际从校方(B)获得的教育服务收入扣除各项成本费用后的净收益与乙方分成,分成比例按照:A占51%,C占49%。

问题:A本期收到了B学校支付的学费1000万的40%共计400万,共发生成本支出300万(不含支付给C的49%分成)

问题:1、收入是按照1000*40%的总额确认?

2、还是按照从校方(B)获得的教育服务收入扣除各项成本费用后的净收益的51%=(400-300)*51%确认?

3、按照净收益支付给C的49%是作为一项成本吗?

以上需要按照总额还是净额,希望能得到陈版主的点拨,非常感谢陈版主

chenyiwei2023-3-2107:14:26

要考虑A对整个合作项目是否具有主导权。按照一般理解,对该合作项目的可变回报影响最大的应当是课程设计、教师聘请、教学组织管理、毕业生就业支持等活动。如果这些活动事实上由A主导,校方主要是提供场地、资质和日常管理服务,C主要是负责日常行政事宜,则A应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和成本。在总额法下,给C的分成作为营业成本处理。

yjc7301232023-3-1722:55:02

陈版,您好!请问企业业务合同成立后,客户要求先开票,这时候既没有实现资金流,也没有实现业务流,企业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chenyiwei2023-3-2107:03:57

此时,因为先开票,增值税纳税义务已经发生,故按照发票上注明的销项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同时借记等额的应收账款。不含税合同价款部分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

LouisZrj2023-3-1310:02:39

陈版,您好!

目前我遇到这样一个情况:

我的疑问是:

LouisZrj2023-3-1812:01:01

期待陈版能解答我的疑惑

chenyiwei2023-3-2107:00:45

如果日后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金额依据行权或解锁时的股价来确定,则等待期内的每年年末测算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时,是根据该时点的标的股份公允价值来计算,无需估计未来行权或解锁时的股价。

gpqg2023-3-2021:11:20

陈版,A公司从外部购买B公司全部股权。B公司属于典当行业,拥有典当经营许可证。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的规定,

一、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应如何确认取得的被购买方拥有的但在其财务报表中未确认的无形资产?

答: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在对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资产进行初始确认时,应当对被购买方拥有的但在其财务报表中未确认的无形资产进行充分辨认和合理判断,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应确认为无形资产:

(一)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及其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

根据准则解释的规定,A公司购买B公司,应该在合并报表层面将B公司的典当经营许可证作为一项无形资产。

我的问题是,

该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该如何确认呢

②根据《典当行业监管规定》第39条的规定,

地市级商务主管部门应在年审报告书上出具初审意见。对于年审结果,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应予以公告。年审中没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典当企业定为A类;年审中有违规行为,但情节较轻,经处罚或整改得以改正的典当企业定为B类;

年审中有违法违规行为,情节较重,经整改仍不合格的典当企业

不得通过年审

年审不予通过的,收回《典当经营许可证》

谢谢陈版。

chenyiwei2023-3-2106:38:28

按照一般理解,年审不通过是小概率事件,因此每三年一次的审核不应成为确定无形资产摊销年限的首要因素。主要考虑的是该典当行的预计剩余经营年限,及其持有的许可证的剩余有效年限。

如果当初收购时是以收益法评估作价的,则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理论上应与收益法评估中预测现金流的年限一致。

基于谨慎考虑,一般不建议摊销年限超过10年。

jhs10279290792023-3-1916:04:56

A公司投资某基金公司,按照权益法核算。基金公司对外投资了一个项目,账面核算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本期基金转让项目一定股权,实现一定的收益。根据合伙协议约定收益80%的部分由合伙企业分配,20%给予普通合伙人分配。目前企业将80%的收益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利润分配。20%的管理人业绩报酬想请问一下如何处理,如果直接进基金公司当期的费用,A公司按照权益法核算,当期投资收益亏损较大;如果与80%的收益分配是同一处理原则,是否可以直接计入基金公司的其他综合收益。

chenyiwei2023-3-2106:31:56

合伙企业应将100%的收益计入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利润分配。另外对管理人的收益分成计入损益处理。

需注意:此类基金合伙企业多为投资性主体(或者“风险投资机构、共同基金以及类似主体”),将其投资项目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是否合理?

lcx7112023-3-1914:47:38

如果合伙协议明确约定:1、一次收取5年管理费;2、如果基金提前终止,管理费不予退还;

是否可以一次性确认收入,不分配到每年?

chenyiwei2023-3-2106:27:08

参考;新收入准则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

zty1232023-3-1817:14:14

1、投资项目

甲乙丙丁四方有意以合作形式共同投资开发********注射液项目

2、投资额及投资比例

2.1各方一致同意合作项目投资总额按临床仅开展PK研究方案整体研发投入5000万元预算,在各方按照以下投资比例且完成实缴出资后拥有合作项目对应的所有权,其中甲方拥有该项目40%的所有权、乙方拥有该项目30%的所有权、丙方拥有该项目20%的所有权,丁方拥有该项目10%的所有权。同时,各方一致确定各方按照以下内容负责各自投入,即甲方作为该项目的MAH持有人,负责项目的生产加工;丙方负责项目获批上市后的全国销售推广;丁方提供协议项目研究及上市后用原料药;甲丙丁三方同意指定甲方与乙方签订协议项目技术开发合同,由乙方负责项目技术开发和注册申报,直至获得生产批件。

求问,这是共同经营业务吗?甲方如何会计核算

chenyiwei2023-3-2105:51:08

但是,如果该合作项目并未设立法人主体,因此最终的会计处理很可能还是各方分别将各自负责部分纳入自身报表,而没有一方完整地将整个项目全周期的全部资产、负债和损益纳入。

Lois20202023-3-1816:58:59

企业拥有自建厂房,折旧年限4年,根据公司战略调整,计划推到目前的厂房,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建造厂房,但是厂房楼层增加,地基需要加固。

问题:原有厂房的会计处理方案,一是转入在建工程,待新建活动完成转固在预计可使用年限摊销;

二是固定资产清理转入营业外支出。

个人观点:偏向第一种。理由如下: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第四条固定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一)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二)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第六条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符合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税法规定:《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第四条规定:企业对房屋、建筑物固定资产在未足额提取折旧前进行改扩建的,如属于推倒重置的,该资产原值减除提取折旧后的净值,应并入重置后的固定资产计税成本,并在该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的次月起,按照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一并计提折旧;如属于提升功能、增加面积的,该固定资产的改扩建支出,并入该固定资产计税基础,并从改扩建完工投入使用后的次月起,重新按税法规定的该固定资产折旧年限计提折旧,如该改扩建后的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限低于税法规定的最低年限的,可以按尚可使用的年限计提折旧。

请陈版主给予答疑。

chenyiwei2023-3-2105:45:17

应作为原资产拆除清理处理,差额计入损益,不应将原资产账面价值转入新资产成本中。参考:《中审众环研究2020》之“问题1-1-4(拆除旧房并建造新房时,旧房原账面价值的处理)”。

如果建造新房时利用了旧房留下的地基,则可将旧房的地基部分的账面价值作为旧房的净残值予以保留,转入在建工程(新房)的成本中。如果无法合理确定旧房地基部分的账面价值,则一并转销计入损失处理。

无极0112023-3-1910:46:55

如果企业买了100元股票,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假设到年底产生股利10元,而100元账面值经过公允价值重估,变成120元。那么,是应该认为120元里面包含10元股利,因此不需要再做应收股利和投资收益?还是像教科书一样单独做投资收益?

chenyiwei2023-3-2105:37:47

一般情况下对应收股利单独确认投资收益。

同时,在股利宣告和发放后,股价会因从含权变为不含权而下跌,由此导致的股价下跌金额体现在公允价值变动损失中。

jiuzhou0102023-3-1908:38:12

陈版,想问一下,如果母公司将A公司持有B公司的管理权划给了下属的C公司,让A出表,C合并B,但是长投又不转的话,是否可以按无偿划转做合并报表了呀?

chenyiwei2023-3-2105:35:59

为何不是采用股权转让或划转,而是采用管理权划转的方式?管理权划转导致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认可难度很大。参考《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会计类第1号》之“1-9控制的判断”中“一、委托、受托经营业务”。

天之蓝20222023-3-1723:09:53

母公司支付子公司货款,母公司用应收票据支付子公司(1)若母公司用客户开的应收票据支付子公司,那么这部分算内部现金流吗?在合并现流中需要抵消吗?(2)若母公司自己开的票据支付子公司,则这部分算现金流吗?

chenyiwei2023-3-2105:30:43

用应付票据结算,交易双方均无现金流,也就不存在合并报表层面抵销的问题。

母公司自己开出的票据给子公司,也不产生现金流。日后票据贴现或者到期兑付时才产生现金流。

anlizhaomi2023-3-1811:10:31

缴纳的竞拍土地的保证金如何分类:

出让方文件表示企业参与竞拍活动后则在规定日期退还保证金。文件内容多了一句表述(退还的保证金用于缴纳土地出让金)

企业在本期10月缴纳,文件写明参与竞拍活动后5月31日前退还,相距日期不到1年。

在对方文件表示退还保证金用于缴纳土地出让款,此时的分类应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还是其他非流动资产合适?

chenyiwei2023-3-2105:29:28

后续收到退回的保证金后用于缴纳土地款时,再作为“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天之蓝20222023-3-1811:48:29

票据到期贴现和未到期贴现是分别计入销售货物现流和短期借款现流吗

chenyiwei2023-3-2105:19:58

票据到期收款,或者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开具的银行承兑汇票在到期前贴现,可以终止确认,相应现金流列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其他票据在到期前贴现,不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则其相应现金流列入“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wx_63106716a28c2023-3-1813:58:14

背景:A集团持有B公司100%股权,B公司长年亏损,未确认过递延所得税资产。B公司于2022年5月进行少数股东增资,增资后A集团持有B公司55%股权,A集团合并报表以按准则要求,差额调整至资本公积。B公司作为承租人有N笔租赁期到2029年的经营租赁。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出台前,A集团按照使用权减去租赁负债后的净额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B公司2022年属于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但因长年亏损没有确认。

问题:1.2023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进行追溯时,B公司是否按照使用权资产金额以及租赁负债金额,同时确认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还是只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2.2023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进行追溯时,在少数股东增资时点A集团公司是否重新计算B公司新旧股比之间的差额,重新计算调整记入资本公积的金额?

chenyiwei2023-3-2105:18:14

2、少数股东增资时点,由于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将导致该时点子公司净资产发生变动,故也会影响到该时点合并报表层面应按权益性交易原则调整资本公积的金额。

c小装2023-3-1816:35:26

经过一系列股权转让,A公司把持有的B公司的股权卖给A公司的股东,B公司又从股东手上100%收购回A公司的股权,至此母子关系颠倒,此时B公司成为A公司的母公司,B公司持有A公司100%的股权。

此时需要以B公司的身份编制合并报表,期初数合并如何处理?

1、视同B公司一直都是母公司,A公司对B公司长投是85万,A公司实收资本为800万。B公司实收资本是100万。A对B公司的长投需要与哪个实收资本进行抵消。如果是抵消B公司的,那么抵消后合并的实收资本就剩A公司的。期初数与本期数逻辑不合理。

2、如何确定少数股权和少数股东损益等问题。如果期初确定了少数股权如果在本年度继续调整。

3、期初对于资本公积的还原又如何还原。

我的思路:期初数合并抵消时,A公司账面的长投和A公司账面的实收资本抵消,同时按照B公司的净资产余额确认少数股权,上述三个数据之间的差异计入资本公积。请问是否合理。

{:1_358:}{:1_358:}

chenyiwei2023-3-2105:06:10

由于A+B的合并主体并无变化,同一控制下合并又是以账面价值为基础的,所以母子颠倒之后B的合并报表中,支出、负债和损益项目可以是原先以A为母公司而编制的合并报表的延续,无需复杂调整。

此前B是A的100%子公司,现在A是B的100%子公司,因此合并报表层面不会有特殊的少数股权确定问题。如果此前B是A的非全资子公司,重组后A变为B的全资子公司的,则针对重组前B的少数股权,体现一项收购少数股权交易,即A先收购B的少数股权,B的少数股东变为A的股东,然后再进行上述母子颠倒操作。

合并报表中的资本公积为其他各项目确定后的平衡数。即现确定合并报表中实收资本、留存收益和少数股权的金额,再倒挤出资本公积。

2009one2023-3-1719:52:38

陈版,现在市面上职责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有立信出版社出版,还有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请问哪一个出财政部官方出版的2023版本会计准则?

hanbingzhi2023-3-1816:41:23

立信出版社的,“作者”财政部制定,就是把财政部官网的制度打印、装订成册。

邮电出版社的,“作者”是准则委员会编审,有加入“再加工、整理”的内容。

chenyiwei2023-3-1914:04:39

《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2014年后新发布或修订的准则都会出版包含准则正文(中英文)、应用指南、起草或修订说明的单行本,这些单行本均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或者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立信会计出版社和人民邮电出版社都不是财政部官方文本的出版单位。

2009one2023-3-2011:30:44

请教陈版,财政官方出版的会计准则,最新是哪一个版本?2020年版本,不知道是不是最新版本

chenyiwei2023-3-2104:47

印象中在2020年左右出过官方的汇编本,后续没有再更新。

陈老师铁粉2023-3-1411:36:38

业务背景:公司经营一项回收业务,将从各地零散商贩处回收的商品统一出售给回收厂,商贩与回收厂互不相通,公司把车辆买断后承担存货风险,再卖给回收商。为了加强零散商贩的提供商品的力度,公司为零散商贩开展了一项活动,活动内容:1、活动期间首单可获得相应补贴;2、活动期间累计回收某数量扣获得相应金额补贴。这些补贴都在当地回收时以现金形式支付给商贩们。

观点一:业务活动中的商贩就如供应商的角色,而这项支出是采购环节的支出,与销售无关,因此应记入成本,如果可与购进商品匹配,则记入相应存货成本,随出售结转销售成本,如无法匹配则直接记入主营业务成本。操作类似供应商提供返利时,公司会冲减成本一样。

提问:1、想问陈版主这种反向的返利哪一种观点更合理?

麻烦陈版主看看!!感谢!!

陈老师铁粉2023-3-1610:29:58

顶一下帖子!陈版主路过看看呢!

chenyiwei2023-3-1702:40:09

更倾向于观点一,作为向供应商支付的额外对价,可对应到特定采购业务的,则列入采购成本;不对应到特定采购业务的,直接计入营业成本。

陈老师铁粉2023-3-1714:33:57

嗯嗯我们的主要观点确实也如陈版主所说是一后来看到陈版之前回复过一个帖子感觉比较类似的帖子

想问问这个帖子的情况和我提问的情况有本质的区别嘛?

chenyiwei2023-3-2107:35

不同案例背景可能有差异。还是要具体案例具体分析。

陈老师铁粉2023-3-2011:13:22

麻烦陈版再看看这里呢

糊糊abc2023-3-1318:33:27

本帖最后由糊糊abc于2023-3-1318:37编辑

陈版主,请教下:

本公司与A公司签订《关于共同投资XX设备协议》,协议约定:双方同意对A公司在市场寻得一台XX设备进行共同投资。设备是以A公司去购买并办理手续,设备自身价格为200万美元,预计拆机、拖出、CCIC、包装、运输、清关、境内运输费用等为10万美元,合计此次投资总额为210万美元。双方各出资50%,按照实际出资比例享有设备所有权。实际费用可能存在一些变化,变化部分由A公司承担。

对于利润分配约定如下:利润等于总销售额减去总的对外成本(含增值税垫付利息和翻新改造、包装运输、安装调试及保修服务费)。利润的60%作为资本的贡献,按出资比例分给双方;其余利润的40%作为技术和商务的贡献,其中解决货源采购的一方得20%,解决客户完成销售20%(本协议是客户开发、销售以本公司为主进行解决)。

请问:从采购一直到销售,本公司全程未参与实物流、业务流,目前只承担资金流。这个事项在会计处理上,能否作为一项投资收益,作为非日常经营活动的一项收益进行处理?

感谢回复。

chenyiwei2023-3-1701:55:41

根据主帖信息,该设备投资和使用均由A公司主导,本企业只是资金提供者角色,依据所提供的资金取得财务收益。故应将本企业的出资额确认为一项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如果其期末公允价值难以确定,也可以在实际分回款项时,根据收益分配约定合理确定应冲减投资成本和应确认为投资收益的金额。

zty1232023-3-1909:34:16

那么A公司收到这笔款项由该记在何出,这笔款项目不归在实收资本下,但挂在其他应付款下,好像也不太合适

chenyiwei2023-3-2106:44

A根据预计的合作期限,列入其他流动/非流动负债。

yinpopo1232023-3-817:29:08

本帖最后由yinpopo123于2023-3-819:37编辑

版主,您好,请教个有关股份支付的问题,谢谢!!

甲公司系一家IPO公司,2020年公司员工通过持股平台A合伙企业(持股平台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均为甲公司员工,无实际控制人参与)获取甲公司新增发股份100万股,甲公司每股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0元/股,员工按10元/股出资。2020年A持股股平台公司向甲公司增资1000万元。

2022年员工有部分辞职,A持股平台按员工原投资成本10元/股回购2万股份额,并按12元/股激励给其他有业绩的员工作为激励(2022年甲公司新的公允价15元/股)。这部分持股平台保留的2元/股价格差额主要是用于支付持股平台日常办公费和其他费用。

假设没有等待期,请问:

①2022年计算股份支付费用时,是按(公允价15元/股-授予价12元/股)*2万股确认,还是按(公允价15元/股-回购价10元/股)*2万股确认?如果按15元公允价和12元授予价的差额计算股份支付,持股平台保留的部分价格差额是属于股份支付费用还是职工薪酬,甲公司需要做借:管理费用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②如果员工因为违反公司制度造成损失按惩罚价格9元/股由平台回购,之后再次授予其他员工按12元/股,甲该如何处理。

感谢版主指导。

chenyiwei2023-3-1122:03:48

1、2022年计算股份支付费用时,是按(公允价15元/股-授予价12元/股)*2万股确认。与原回购价无关。但如果回购价10元与再次授予价格12元之间的差额由原激励对象享有的,应将该差额作为职工薪酬费用处理,甲公司需要做借:管理费用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处理原则同上。如果回购价格与再次授予价格之间的差额由原激励对象享有的,则确认职工薪酬费用。

yinpopo1232023-3-1815:39:49

感谢版主,回购价与授予价格的差额由持股平台留置用做日常管理费用,已退出的员工不享有这部分差额。这种情况下,您讲的“原激励对象”是剩余的全部未退出员工吗?因为这笔钱并没有具体到哪个个人享有,而是用于了平台日常费用支出。这种情况下,要视作职工薪酬?

chenyiwei2023-3-2106:55

“原激励对象”是剩余的全部未退出员工。如果日后不会分配给个人的,则不作为职工薪酬。

欧阳乐2018-4-2421:42:56

A集团,存在已子公司B,B公司为境外公司,采用外币作为核算基础。在年末对A集团进行审计时发现,A集团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年末数减年初数不等于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同理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的年末数减年初数不等于计入损益的折旧金额。这种差异为外币报表折算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报告披露的金额,对于应收账款中计提的金额应该填期末减期初,还是填与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对应的金额?

嫂嫂自重2018-4-2500:19:17

我恰好刚刚披露的就是类似企业

第一:债权的坏账,我是按照期末坏账-期初坏账,因为我觉得此处应当是体现实际坏账余额的变化情况(对此我要验证我的想法和一些企业比对了一下,不排除有的是不考虑汇兑折算)

第二:由于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是按照平均汇率纳入合并,但资产负债表是按照即期汇率入账,此时肯定有差异,只要是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现流表的勾稽大概率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哪怕是资产负债的期初期末勾稽也会体现在汇率折算差异上。

勾稽的汇率差异在现流表附表上体现尤为明显。因为现金流量表附表是动态和静态的结合。

chenyiwei2018-4-2505:37:39

欧阳乐2018-4-2516:23:41

我当时是这么想的,假设一个极端情况,原币坏账准备期初期末没有变化,但汇率发生变化,这样的话,转换成**报表后,坏账准备期初期末就会有差异,这样的差异理论上来说不是计提的坏账金额,而是汇率变动产生的,所以我认为不能填列期末减期初的金额,而是应该填列资产减值损失中对应的金额。

欧阳乐2018-4-2516:24:01

谢谢陈老师,我也是这么想的。

diyyam2023-3-1812:57:34

陈老师,请问下:

1.对于现流附表中应收、应付款项的变动,是否也同样不考虑外币报表折算的差异?

比如其他应付款期初期末余额不变,但是汇率变动导致折算后往来余额变动。

2.如果问题1是无需考虑外币报表折算的影响,是否可以理解为:外币现金流量表的折算过程是类似利润表的直接折算,而不是基于已折算BS、PL报表数据后再按照间接法编制?

谢谢陈老师!

chenyiwei2023-3-2106:58

1、不考虑。2、是,直接折算。现金流量表的间接法部分本身也是直接折算。

srmx12222023-3-1008:46:19

请教各位老师,甲公司已一项专有技术使用权投资乙公司,专有技术使用权经评估后增资至乙公司(规定知识产权双方共有),占增资后乙公司的22%比例,甲公司对乙公司有重大影响,按权益法核算,专有技术在甲公司账面无价值,甲公司是否应按照投资后占乙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计算增加长期股权投资,对应科目是计入资产处置收益还是营业外收入为好?还有一个问题,投资一年后,乙公司的其他股东以各自持有的乙公司股权投资至甲公司,使乙公司成为甲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甲公司当时投资的专有技术使用权在合并层面与甲公司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抵消处理?该交易是否还涉及了顺流交易?

chenyiwei2023-3-1310:36:21

1、甲公司是否应按照投资后占乙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计算增加长期股权投资,对应科目是计入资产处置收益。但同时需按比例(22%)抵销该项顺流交易损益,故长投的初始账面价值实际上是该项非专利技术的公允价值的78%。

2、如果“投资一年后,乙公司的其他股东以各自持有的乙公司股权投资至甲公司”与当初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投资不是一揽子交易,则作为一项重新取得的无形资产处理,在合并报表层面对该项非专利技术按公允价值重新入帐。

srmx12222023-3-1811:21:24

谢谢陈版主,如果该交易构成一揽子交易,那么第一次的占比22%的投资,因为付出的专有技术使用权无账面价值,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应按照零值入账,按照成本法-子公司核算?

chenyiwei2023-3-2107:01

也可以。

天之蓝20222023-3-1607:08:14

求助陈版主,在编制合并现流中,母公司代子公司支付的工资,是否需要抵消现金流?

chenyiwei2023-3-1701:46:51

母公司个别现金流量表中作为“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子公司无现金流。合并现金流量表中调整到“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天之蓝20222023-3-1720:56:16

如果子公司将代付的工资还给了母公司,现流如何处理?

chenyiwei2023-3-2107:05

如果能够单独识别偿还这笔代付职工薪酬的现金流,则作为“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如果不能单独识别,与其他往来款一并结算的,则并入“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shichengqi2023-3-1115:09:52

本帖最后由shichengqi于2023-3-1716:07编辑

【某案例】假设2022年2月客户消费140100元,其中用积分抵顶货款4500元,

东百公司实际收到现金135600元,给客户赠与积分13560个。

东百公司根据积分兑换情况,2月对积分的兑换率重新进行估计,预计兑换率为90%。积分使用规则:客户在东百公司每消费10元即可获得1个积分,积分从取得的次月即可使用,使用方法是客户在东百公司购买商品时每1个积分可以抵减1元货款。

【会计处理】2月公司重新估计积分兑换率,本月销售给客户的积分单独售价为12204元(13560×1×90%)。

甲公司按照商品和积分单独售价的相对比例对交易价格进行分摊:

销售商品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5600÷(1+13%)×13%=15600(元);

商品分摊的交易价格:[135600÷(135600+12204)]×120000=110092(元);

积分分摊的交易价格:[12204÷(135600+12204)]×120000=9908(元)。

借:银行存款1356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10092

合同负债990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5600

因甲公司对积分的兑换率进行了重新估计,按照新估计的兑换率计算客户将会兑换的1月积分总数为10170个(11300×90%),甲公司应以客户兑换的积分数占预期将兑换的积分总数的比例为基础确认收入。

2月应当确认已兑换的积分收入=4500÷10170×7407=3277(元),剩余未兑换的积分对应的金额3647元仍然作为合同负债确认。

借:合同负债3277

贷:主营业务收入3277

【问题】

请教陈版主,案例中客户在使用积分购买商品时,交易价格分摊是否应当是合同总金额,即140100元?而不是本次实际收到的135600元,客户消费140100元,已经反应该项商品的公允价值,无非是用积分抵顶了货款4500元。谢谢!(注:暂不考虑税金)

chenyiwei2023-3-1307:39:25

2022年2月客户消费140100元,其中用积分抵顶货款4500元,该4500元是耗用前期形成的积分,应根据该等积分在本月初形成的合同负债余额为基础分摊确认。但此处题目中为给出期初预计兑换率和期初合同负债余额。我理解这个题目只是考虑了2月新收到的款项和新授予的积分如何处理,实务中当然是不完整的。但如果给出“不考虑前期积分在本期结转收入的情况以及递延到本期末的合同负债余额情况”的假设前提,则该例题中的处理可以接受。

shichengqi2023-3-1716:06:47

谢谢陈版主,补充提供如下案例1后,本人在一楼中的意见是否合理,还是说仍然是按照实际收款金额分摊收入,谢谢!

1.假设2022年1月客户共消费113000元,获得11300个积分。东百公司估计该积分的兑换率为80%。

(1)会计处理

东百公司判断该项积分活动是为客户提供的一项重大权利,应作为单项履约义务确认。

根据估计的积分兑换率,甲公司计算积分的单独售价为9040元(11300×1×80%)。

甲公司按照商品和积分单独售价的相对比例对1月取得的交易价格进行分摊:

销售商品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13000÷(1+13%)×13%=13000(元);

销售商品实现的不含增值税收入:113000-13000=100000(元);

商品分摊的交易价格:[113000÷(113000+9040)]×100000=92593(元);

积分分摊的交易价格:[9040÷(113000+9040)]×100000=7407(元)。

借:银行存款113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92593

合同负债740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3000

(2)涉税分析

chenyiwei2023-3-2107:27

shichengqi2023-3-1120:00:42

本帖最后由shichengqi于2023-3-1120:14编辑

【背景】A公司以某房产为债务人B的借款提供抵押担保,后B到期无力偿还借款,法院一审判决

债权人有权以A公司抵押的不动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经咨询律师意见,A公司二审败诉的可能性很大,故应计提预计负债。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一十三条,抵押财产折价或者拍卖、变卖后,其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即

担保人A以抵押物的价值为限承担担保责任。

请教陈版主,项目组的判断是否合理?谢谢!

chenyiwei2023-3-1309:32:34

“抵押物价值”并不等于会计上的账面价值,而是其变卖价值。鉴于抵押物的司法拍卖一般折价幅度很大,因此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A公司正常情况下应选择以现金方式代偿债务。

因此,鉴于抵押物价值仍可能高于其账面价值,故不能仅以账面价值为限计提。

shichengqi2023-3-1715:46:46

请教陈版主,如公司按照抵押物的评估价值确认预计负债。但鉴于抵押物的司法拍卖一般折价幅度很大,且可能会流拍。鉴于此,1.在实际拍卖清偿时,如其金额小于原先计提的预计负债,其差异是否应计入营业外收入?

2.考虑未来折价、拍卖以及流拍的可能性,评估师无法作出合理假设以评估抵押物价值,公司基于账面价值确认预计负债,是否也是一种可行的方案?同时,就审计程序而言,是否有其他注意事项?谢谢!

chenyiwei2023-3-2107:31

如果无法合理估计担保物变现价值的,则按被担保债权的名义金额和该担保物正常情况下的公允价值两者孰低计量预计负债。实际完成拍卖后再调整。

jdm01092023-3-1409:24:12

A公司与B信托公司签订了一份永续债投资合同,合同主要条款如下:

1、投资期:初始投资期2年,A公司有权延续

2、利率:初始7%,延期后增加250BP(2.5%),再延期则继续增加,

利率上限MAX(12%,同行业同类型工具平均水平)

3、递延支付:除强制付息事件外,A公司可以递延付息,且不受次数限制,递延付息,利率上升50%,第二次递延则再增加50%,最高不超过MAX利率;

4、不能付息事件:(1)A向股东分红;(2)A公司宣布清算;(3)A公司自行决定的事宜

5、投资者保护机制:A公司发生如下情况时,启动保护机制:

(1)A

公司发生超过净资产10%以上重大损失,出现重大经营及财务状况恶化、分立、合并、清算、改组、撤销、歇业、停业整顿、被吊销营业执照、被宣告破产或被解散等可能影响本合同项下投资资金本息按时足额支付的情形

……

(2)A公司现拖欠金融机构债权本金或利息的情形:A公司在其他任何融资或类似协议项下的违约,或A公司在该等融资或类似协议项下的债务被宣布提前到期的;

(3)A公司为被告或第三人的重大诉讼或仲裁事项(金额在50000万元以上),或A公司在银行开立的帐户发生被查封、冻结、扣划资金等法律强制措施或执行措施的,或被法院(或仲裁机构)作出其他查封、冻结、扣押财产的裁决或被法院作出强制执行的裁决;

(4)…………

发生上述情形时,B信托公司有权要求A公司作出补救措施:

(1)在接到B公司书面通知后10个工作日内,A公司应纠正完毕违约行为且B公司认为投资资金安全未受到影响;

(2)A公司应提B公司认可的担保措施以保障B公司在本合同项下投资资金安全,且A公司应在接到B公司书面通知后10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B公司认可的担保手续并使担保措施达到有效状态

。。。。。。。。。。。。。。。。。。。。。。。。。。。。

(3)A公司宣布全部投资资金到期。

若A公司接到B公司发出的书面通知后未就采取何种补救措施向B公司做出书面回复,或者A公司虽做出回复但在B公司发出书面通知后10个工作日内未能完成上述第(1)或(2)项补救措施的,

则视为A公司宣布全部投资资金到期

。。。。。。。。。。。。。。。。。。。。。。。。。。。。。。。。。。。。。。。。。

问题:该合同是否属于债务工具?

个人判断:(1)利率是MAX二者,可能会高于同行业(因为12%);(2)保护机制中10%的损失等3项内容并非A公司自己所能主导的事宜,如果A公司无法完成B公司要求的(1)和(2)补救措施,则A公司就不可避免的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即不满足权益工具分类的标准

如果跳升次数有限、

有最高票息限制(即“封顶”)且封顶利率未超过同期同行业同类型工具平均的利率水平

,或者跳升总幅度较小且封顶利率未超过同期同行业同类型工具平均的利率水平,可能不构成间接义务;如果永4续债合同条款虽然规定了票息封顶,但该封顶票息水平超过同期同行业同类型工具平均的利率水平,通常构成间接义务。

jdm01092023-3-1520:47:44

@chenyiwei

chenyiwei2023-3-1623:18:38

你在主帖中的分析基本合理。由于这些原因,故本案例中的永续债不满足分类为发行方权益工具的条件。

jdm01092023-3-1714:54:40

谢谢陈版!追问下:永续债合同中有一个承诺:即A公司承诺将会计(审计)处理为权益工具,且需提交给B信托公司备案——当然,我理解此承诺实则无效,但对于发行方而言,该承诺是否具备法律效应?或对发行发而言,处理为应付债券-永续债:是否会对A公司造成实质影响?

chenyiwei2023-3-2107:34

对发行方而言,不能仅以该承诺而将其列为权益工具,还是要对照合同条款和会计准则规定处理。该约定本身等于无。

SSSS11112023-3-412:18:09

案例背景:甲公司拟收购乙公司全部股权,乙公司评估基准日为2020年7月31日;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未同时采用收益法评估;乙公司主要资产为其拥有的一项大楼;2020年12月10日,甲公司支付收购价款4千万;同日完成了工商变更,董事监事进行了更换变更;评估基准日资产评估简表如下:

问题:1、陈版,购买日在2020年12月10日,还是2020年12月31日?

2、该项收购交易应认定为业务合并交易还是资产购买?

3、假如是资产购买,审计报告披露是在哪里披露?还要在合并范围变更,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披露(股权取得时点、股权取得成本、股权取得比例、股权取得方式、购买日、购买日确定依据、购买日至期末被购买方的净利润)吗?

4、要是属于资产购买,首先将评估基准日评估值持续计算到2020年12月31日,陈版这种会计处理对吗?

收购乙公司不构成业务收购,按购买资产处理:

(1)、按相对公允价值分配资产购买价款

由于甲公司承担了负债义务,甲公司购买资产成本实际为40,000,000.00+负债54,807,323.9,合计为94,807,323.90,其中付出的对价中获得了1,794.44银行存款,因此甲公司购买资产的对价为94,807,323.90-1794.44=94,805,529.46

(2)、合并报表中乙公司在建工程金额,在建工程=94,805,529.46

(3)、不构成业务下的合并抵消分录:

评估增值:(资产收购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借:在建工程31,171,504.73(94,805,529.46-63,634,024.73)

贷:资本公积31,171,504.73

所有者权益抵消:

借:实收资本10,000,000.00

资本公积31,171,504.73

贷:长期股权投资40,000,000.00

营业外收入1,171,504.73(这个营业外收入不知道对吗?)

5、要是不按照资产收购,而是按照业务合并交易,则购买日2020.12.31日处理:

借:在建工程56,788,893.27

贷:资本公积42,591,669.9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14,197,223.32

抵消净资产:

资本公积42,591,669.95

贷:长期股权投资40.000,000.00

营业外收入(负商誉)12,591,669.95

chenyiwei2023-3-422:28:30

1、由于乙公司主要资产为其拥有的一项大楼,可通过集中度测试,故属于不构成业务的资产购买。

2、购买日为2020年12月10日。

3、附注中对该交易的披露放在“合并范围的变更”中的“其他变更”。不在企业合并中披露。

4、资产购买无需将评估基准日评估值持续计算到2020年12月31日,仍以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分摊基础。

SSSS11112023-3-1713:57:40

陈老师,如果是购买资产的话,我写的购买资产的分析和会计处理正确么?感觉怪怪的好像,谢谢您的指导

chenyiwei2023-3-2107:36

不构成业务的情况下,是将全部购买对价按一定比例在各项资产、负债之间分摊,分摊结果不应出现营业外收入。

悠悠youyou2023-3-1517:58:45

2022年6月,A公司进行重组,具体情况为:A公司原来为B公司的子公司,国资服务中心为B公司的股东。2022年6月,国资服务中心将B公司无偿划拨给A公司,B公司又变成A公司的子公司,那A跟B公司是否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同时,2022年6月,国资服务中心将其持股的C公司也无偿划拨给A公司,那A跟C是否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恳请陈奕蔚老师回复,万分感谢!

chenyiwei2023-3-1705:51:02

如果ABC此前均隶属于同一个国资委,该一系列交易均系在该国资委主导下完成,则该项重组构成同一控制下合并。其中,对于A和B的“母子颠倒”,相当于B先将其对A的长投划转给国资委,国资委再将剥离对A投资后的B公司剩余净资产划转给A。

C和A就是一般的同一控制下合并。

悠悠youyou2023-3-1713:37:59

感谢陈老师,我还想问下,我现在要编制2022年度A公司的合并报表,那如果是同一控制下的合并,B公司该如何合并进来呢?另外就是2022年6月底,A公司对于划拨进来的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金额该如何确认?

chenyiwei2023-3-2107:42

1、直接合并,B的实收资本并入资本公积。2、按划入日(合并日)B的账面净资产份额作为合并成本和长投成本。

THE END
1.如何探索创新的商业模式?这些商业模式有哪些发展潜力?股票频道这些商业模式有哪些发展潜力?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探索创新的商业模式已成为企业取得成功和持续发展的关键。 创新的商业模式往往能够打破传统的商业逻辑,为企业创造新的价值和竞争优势。例如,共享经济模式就是近年来的一大创新。以共享单车为例,它改变了人们短距离出行的方式,通过智能锁和移动支付技术,实现了...https://stock.hexun.com/2024-11-19/215641127.html
2.蔚然成风陈版主答疑2023.03.23审计工具控16、关于商业模式有没有商业实质的问题? 提问人:xm1986 (1)A公司既是我公司的客户又是我公司的供应商,在2022年02月、03月给我公司做供应链金融,给我公司购买的主要材料,然后再卖给我公司,我公司车间利用这批材料加工生产成产品卖给别的客户;在2022年05月、06月得时候我公司自己生产的产品卖给A公司,由于我...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7200199.html
3.2024年会议市场需求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四、我国会议产业商业模式分析 产 第三节 我国会议产业发展现状 业 一、我国会议产业市场规模 调 二、我国会议产业发展分析 研 1、会议产业内生性增长分析 网 2、会议产业链完善分析 w 3、会议产业专业化和市场化分析 w 5、会议产业市场格局调整分析 w 5、会议产业国际化发展分析 . 6、新技术对会议产业的影响...https://www.cir.cn/R_QiTaHangYe/21/HuiYiShiChangXuQiuFenXiYuFaZhanQuShiYuCe.html
4.干货种业商业模式深度起底!3 、互联网带动经营模式升级。进入互联网时代,随着农村电商及农业互联网的发展,国内种子电商也逐渐兴起。B2B 类型的种子电商有易种网(顺鑫农业投资),淘种网(依托武汉蔬菜种子交易会),主要是聚集各商家展示品种的平台。针对客户主要是各地批发商,主要的服务由各种子公司与销售商线下沟通完成。B2C 类型的种子商城则以爱...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612/06/c203939.html
5.迪士尼深度解析且由于迪士尼的商业模式具有较强的创造性,从 深耕 IP,到通过动画电影等内容为 IP 赋能,再到开创世界上真正意义的主题乐园,为 IP 建立线下展示的载体, 这一系列充满创造性的举措和其造梦工厂的定位,都需要有企业管理的核心人物带领,迪士尼的灵魂人物及人 员管理制度也是其成功的关键。https://www.zhuanzhi.ai/document/9838b93a889f94cef2ae2cf4f82466d7
6.创业案例分析作业答案(全文)其实,如果做一个平台性质的企业,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这里说的商业模式了,当你有一个良好的整合能力的时候,把各种资源能够按照一种有序有效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时候,占领市场了之后,也就成了一个竞争力了。另外,一个好的团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这比有形的资源更加具有诱惑性,优秀团队中通常能够迸发出具有巨大影响力...https://www.99xueshu.com/w/coppokkoe1th.html
7.MATLAB&机器学习进阶matlab机器学习(2) 个体学习器间不存在强依赖关系、可同时生成的并行化方法。这种方法我们称为装袋法(Bagging), 另外, 大家经常听到的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MATLAB里自动选择该算法)算法可以视为装袋法(Bagging) 的一种变形, 它们都是对决策树进行集成。 五、实时脚本的介绍 ...https://blog.csdn.net/qq_53471484/article/details/125583898
8.励志故事:从零开始是一种智慧(精选29篇)励志故事:从零开始是一种智慧(精选29篇)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像人一样,有着生命和意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励志故事:从零开始是一种智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励志故事:从零开始是一种智慧 1 ...https://www.yjbys.com/lizhi/gushi/147771.html
9.科普知识作文300字4.1 本项目销售模式 ...36 4.1.1 第一种商业模式:...https://www.unjs.com/zuowendaquan/sanbaizizuowendaquan/8218555.html
10....案例68讲小时完整视频课程精选20+传统行业案例68种商业模式的...本课程来自郑翔州68个商业模式创新案例,价值2999元。9小时完整视频课程,选择20+传统行业案例,68种商业模式的本质和技巧,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必修课程:以下企业“郑商业模式方法”和资本运营理念,不仅可以提供创业理念,还可以指出转型方向,更可以为股票投机提供最前沿的指导 ...https://www.yourenkezhan.com/post/47706.html
11.二十七快报精选不过,不少市民也在观望,这样的商业模式,究竟是“噱头”,还是真切解决了某些“痛点”?有没有可能在更多菜市场里复制呢?记者进行了一番探访。记者花97元喜提一桌菜晚间四五十人排队代炒菜上午10点,李冬经营的、有代炒菜服务功能的档口“浩记酸菜鱼”已经忙碌起来了。张叔是今天档口的第一位客人,坐了半小时公交车,...http://www.weikeqi.com/txt/1976260311771297267.shtm
12.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延平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对拟收回土地使用权的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以及用途拟变更为居住和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等公共设施的上述企业用地,土地使用权人要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定,负责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评估,调查评估结果向所在地环境保护、国土资源部门备案;已经收回的,未明确相关污染责任人,由区级人民政府负责开展调查评估,产生的相关费用在...http://www.np.gov.cn/cms/html/npszf/2017-04-06/203082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