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阿里云宣布联手新奥特、华通云数据联手打造中国最大全媒体云计算平台,年内助200家电视台利用云计算实现大数据运营,意在帮助电视台在互联网时代提升竞争力。电视台成为阿里云计算继空调之后的又一个大数据重塑目标。
一、形势:视频网站发展自制,传统电视求变网络
目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正处在互相渗透、融合的时期,当然渗透和融合并不只局限在内容制作层面。
二、OnAir帮助传统电视台变身多屏网络电视台
从OnAir的核心要义来看,该平台要做的事情,就是帮助传统电视台变成多屏网络电视台,支持电脑网站、手机APP、电视机全终端流畅播放,且可以实现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运营。我们来看看三家合作商的角色和功能:
1.新奥特:国内著名的数字媒体技术提供商,负责包括广电系统内网络、新闻采集收录、节目快编转码、媒资存储管理等播控系统的开发。目前为全国一半以上的电视台提供播控解决方案,其中包括中央电视台,北京、江苏、浙江、湖南等多家强势电视媒体;
2.华通云数据:广电互联网的中心枢纽,通过全国骨干网络、CDN网络等各种云应用提供服务;
一目了然,“内容加工、媒资管理”“传输网络、CDN分发”“数据分析、回馈运营”,依靠OnAir平台的技术输出和硬件支撑,电视台们至少可以补上新媒体方面的短板了。
三、全媒体模式的出现促进网络视频商业模式优化
OnAir模式的出现,我个人觉得至少带来了以下几点变化:
1.面临新媒体转型的传统电视有了快速技术方面解决办法的帮助和支撑,特别是内容转码、存储、CDN分发、媒资库管理等最耗精力的部分,节约成本,可以更专注于采编和内容创作上;
2.当众视频网站转向内容自制,从播放平台变成和电视台一样的CP,视频网站自制自播更加普遍,中远期来看,未来传统电视台的内容可能不再是网络人群中主流的观看内容;OnAir模式的出现,可以支持到传统电视内容得到更多更长久的网络曝光度,并回馈电视台实现大数据式的运营;同时,促进更丰富更优质的内容生产;
综上,商业视频网站在逐步把自己做成电视台出品节目,同时吸引其他CP,做ToC的平台;OnAir模式帮助电视台搭建自己的网络播放平台,就像Discuz,走ToB的路线。
四、全媒体平台模式所面临的挑战
短期看,视频网站还是主流的播放平台,OnAir暂时不会冲击到现有的视频网站;但随着视频网站变为主要依靠自产内容的平台(变成和电视台一样),加上产业链上各角色功能的调整,未来更看好OnAir的模式。但OnAir模式的发展还要面临一些关键的挑战:
2.还是用户。由ToB到未来ToC的转变,最好是能有社交关系链接入,才会提升更大的用户粘性。我个人觉得目前三家合作只是1.0版本,优先解决电视台在网络化进程中更头疼的技术问题。对长期发展来说,相信未来在ToC产业链条逐步引入社交关系,比如阿里注资的新浪微博,或者像湖南卫视自研的呼啦糅合进来,满足社交媒体传播的需求。
坦白讲,OnAir这个平台特别像是阿里基因做出来的项目,从天猫帮助传统零售企业开网店,现在是帮助传统电视频道开设网络播出平台。想像一下,各家电视台的网络频道都在这个平台,大量的内容聚集,用户逐步累积,阿里云将对获得的大量用户数据、观看行为分析后反馈电视台,用来制作更有吸引力的内容,这或许是BAT中唯一没有进入视频领域但一直虎视眈眈的阿里一种“曲线救国”方案,与其自己单做,不如依靠阿里云的强大数据支持拉上众多电视频道的内容,加上专业的媒资管理、存储和CDN分发,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有汤一起喝有肉一起吃,大家玩个三五年没准就颠覆现有视频格局和商业模式了。
放眼未来的新媒体视频领域,视频网站、IPTV、OTT盒子乱战的局面肯定会愈加激烈,在OnAir模式的帮助下,传统电视台不再只扮演CP角色,也慢慢进入到争夺用户的厮杀中,或许未来类似爱奇艺包断湖南、PPTV独家包断江苏卫视核心综艺节目这样的大手笔合作,慢慢的就很难再有了。
不过,对视频网站来说,是加快和提升自产内容的数量和质量及口碑,还是继续强化来扮演好平台的角色,值得大家想一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