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市场风险分析通用12篇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创业市场风险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dtheestablishmentofgrowthenterprisemarketinChinaandthesituationinChina,anddiscussedtheriskofgrowthenterprisemarket,thusabletocorrectlyunderstandtheriskfactorsofgrowthenterprisemarket,toexplorethemethodsandmeasurestoreducetheriskofgrowthenterprisemarkettopromotethesoundoperationofgrowthenterprisemarket.

Keywords:growthenterprisemarket;SMEs;risk

0引言

1我国创业板市场的主要特征

1.1进入门槛较低创业板市场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上市门槛比较低。在创业板上市主要有两条定量业绩指标,一是要求发行人最近两年连续盈利,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二是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只要符合其中的两条指标中的一条便达标。

1.2面向新兴企业,注重增长潜力创业板市场作为服务于中小企业和新兴公司的创新股票市场,其设立的目的就是为具有增长潜力和发展前景的中小型高科技公司提供募集资金的渠道,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这类公司往往具有科技含量较高、战略计划较好、主营业务比较鲜明,成长性高。

作为创业板市场的参与者,上市企业、保荐人、投资者、监管者都应注意到创业板市场不仅仅是一个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场所,同时也是一个具有风险因素、尚不完全成熟的市场。由此,应当正确认识创业板市场当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探寻降低创业板市场风险的手段和措施,促进创业板市场良性健康运行。借鉴国外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历程,并综合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本文将分别从上市企业、保荐人、投资者、监管者这四类市场参与者的角度分析我国创业板市场所面临的风险。

2.1上市公司面临的风险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实体经济增长放缓,流动性危机正使得我国很多中小企业面临资金短缺而难以继续进行技术创新的困境。此时,我国推出创业板市场,并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了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企业定位―“自主创新企业及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这就意味着那些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可以借助创业板市场融得发展资金,引导社会资金优化配置,促进创新型行业的发展,并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在创业板上市后,企业通常会遇到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

2.1.1上市公司经营的风险经营风险是指上市公司的决策人员与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失误而导致公司盈利水平的变化,从而使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可能。处于成长期的创业企业,其盈利模式、市场公开占有率、公司经营管理都处于较低水平。

2.1.2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是指公司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而导致投资者与其收益下降的风险。在公司出现经营和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之后,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就会大幅度降低,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现金流就可能断裂,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困难,严重的甚至会让企业破产倒闭。

2.2保荐机构的风险我国的创业板市场实行保荐人制度,从而赋予了现有的证券承销经营机构对其保荐的中小企业负有长达两年多的承销和保荐责任。《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保荐人应对发行人的“成长性”出具专项意见,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保荐人自身水平以及调查能力所限,很难对上市企业的“成长性”及“创新能力”做出全面客观的评判。此外,保荐机构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对企业调查研究之后,发现企业并不是完全符合成长型企业的标准,出于对前期较大投入的考虑,保荐机构难免为了追求利润对企业进行包装,然后出具模糊的专项意见,难以有效地发挥对发行人的监督作用。

3控制我国创业板市场风险的措施

对于我国证券市场来说,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的创业板市场来说,借鉴其他创业板市场的先进经验,防范和化解潜在的风险,是创业板市场能否成功运行的关键之一。我国要充分吸收国际创业板市场发展的经验,为创业板设计完善的制度并加强监管,才能切实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才能充分发挥创业板市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功能,保持证券市场的持续繁荣和发展。

3.1培养优质上市公司,切实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香港投资银行界知名人士、享有“红筹之父”称誉的法国巴黎百富勤劳团行政总裁梁伯韬说:大陆创业板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吸引到高增长的企业上市,以及对风险的控制。他还忠告国内的投资银行业同行,一定要挑选好的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市场规律,平衡企业与投资者的利益去定价,要避免主板市场的问题就必须使上市企业的筛选标准更具有市场化。首批上市公司要具备一定的质和量,要加大风险投资力度,加快高科技产业,为创业板输送更多的优质资源,以确保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其次,要减少创业板的运行风险,高质量的上市公司是第一位的,因此,在挑选上市公司中应严格把关。对首批上市的公司更要精挑细选,把好质量关。

3.2加强对上市公司违规的处罚力度,提高上市公司违规成本

3.3强调保荐人的责任,加强保荐机构的诚信管理保荐人是创业板市场的第一看门人,要求切实履行好保荐人的职责。首先要求保荐人有很高的专业知识。由于保荐人不一定了解创业板企业的技术优势,因此保荐人除了应具备丰富的投资业务经验及较强的经济实力外,还要拥有一批既洞悉创业板运行规则,又了解行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其次保荐人要树立全新的企业价值判断标准,注重候选企业的内在素质。此外,为了防止保荐机构为了谋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提供不真实的“成长性”专项意见报告,监管机构应对上市公司上市后的情况进行严格监控。

4结论

业内专家表示,风险投资与创业板犹如一对“孪生兄弟”,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创业板的推出为风险投资提供了灵活而顺畅的退出通道,有效促进风投业的发展,而风险投资的发展又将不断孵化科技创新型企业,为创业板培育优秀的上市资源,从而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容量、优化结构,健康发展。当然,创业板市场能否创建成功并且稳定发展,还有许多的限制因素在里面。只有通过不断地深化认识,严格控制风险,优化各种运行机制,创业板才能健康的成长起来。

参考文献:

[1]潘凌云.创业板的市场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J].浙江金融,2009.

关键词高科技企业风险投资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

1引言

高科技企业区别于传统企业的最大特点是技术起点高,因此,在技术、产品、生产和市场的成熟度等方面都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即高风险。另外,高科技企业随着规模的扩大,其资金需求量大、增长快速的特点也很明显。风险投资分析风险投资缺乏数据借鉴,这给利用已有的风险评价与控制方法给高科技企业进行带来了困难,因为风险控制往往建立在充分利用历史数据基础上。如收益率均值-方差模型、多因子定价模型、VAR(ValueAtRisk)风险测定法等均是基于大量历史数据及事前信息的有效性,对事后信息考虑甚少。在高科技企业的投资风险评价方面,国内外主要处于定性分析阶段,定量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于风险投资的某一阶段或是仅从风险或价值方面去分析,缺乏从生命周期的宏观和整体上进行的研究,不利于对高科技企业进行全面的评价。

笔者根据高科技企业的特点,对其生命周期的各阶段的主要风险进行分析,找出主要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高科技企业风险投资的分析模型,从整个生命周期对高科技企业的投资风险进行分析,同时结合其他思想,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盈利水平等也做了说明和预测,以帮助进行风险投资决策。

2高科技企业风险投资分析

2.1高科技企业的生命周期

科技企业的生命周期一般包括六个阶段,即研究与开发期、创业期、早期成长期、加速成长期、稳定成长期和成熟期。研究开发期要通过市场研究以确定所研究的产品或劳务的市场潜力,此时投资需求较小。创业期要开发出最初产品以向市场展示,并保证第一笔业务成交。这一阶段对资本的需求显著增加,包括工资、设备和推销费用等。早期成长期,企业已完成生产线的开发,市场逐步扩大,然而企业仍然处于亏损阶段,需借外部资金增加设备、招收业务骨干,并着手下一代产品开发。到了加速成长期,企业的产品或劳务已被广大消费者接受,销售额和利润开始加速增长,现金流入可以满足企业大部分需要,但新的机会不断出现,企业仍然需要外部资金来实现高速膨胀,直到企业进入熟期。

2.2不同阶段的风险分析

依高科技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可把高科技企业的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来考察风险投资的风险:

(1)种子期(SeedStage),相当于生命周期中的研究开发期。是技术酝酿与开发的阶段,创业者仅有产品的构想和初步设计,为实现实用化和商品化需进行产品、工艺流程、设备等方面的研究。由于开发高科技并将其转化为现实产品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技术失败是此阶段的主要风险。

(4)扩张期(ExpansionStage),相当于生命周期中的加速成长期和稳定成长期的前期。扩张期是市场份额逐步扩大、经营业绩逐渐上升的阶段,企业在本阶段实现累计盈利。但为进一步扩大生产和开拓市场,还需要更大的资金投入。同时,因技术开发成熟,可能有新的竞争者加入,企业将面临竞争威胁,这将使企业的财务风险成为本阶段的主要风险。

(5)成熟期(BridgeStage),相当于生命周期中稳定成长期的后期和成熟期。是技术成熟和产品进入大生产阶段,企业的产品和市场占有率已得到承认,生产规模扩大,技术、管理日趋成熟,销售和利润大幅增加,已超过盈亏平衡点,开始进入盈利期;企业的技术、财务和市场风险已降得很低,其知名度和信誉度开始建立。此时企业利润率已变得不再诱人,风险资本开始考虑为上市做准备,以实现成功退出。

3风险投资分析方法

3.1高科技企业风险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把高科技企业的风险分为五个阶段,在五个阶段的风险中又可细分。因此,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是一种很好的工具。

3.1.1建立指标体系

如上所述,可以得到风险投资的综合评价指标(见附图)。

3.1.2确定权重

设准则层对应的权重为a1,a2,a3,a4,a5,子准则层对应的权重分别为a11,a12,a13,a14,a15,a16,a17,a21,a22,a23,a24,a25,a26,a27,…,a51,a52,a53,a54,a55,a56,a57。记A=(a1,a2,a3,a4,a5),A1=(a11,a12,a13,a14,a15,a16,a17),A2=(a21,a22,a23,a24,a25,a26,a27),A3=(a21,a32,a33,a34,a35,a36,a37),A4=(a41,a42,a43,a44,a45,a46,a47),A5=(a51,a52,a53,a54,a55,a56,a57)。

3.1.3建立模糊集合

(1)评价指标集合:U={U1,U2,U3,U4,U5},其中U1={u11,u12,u13,u14,u15,u16,u17},U2={u21,u22,u23,u24,u25,u26,u27},…,U5={u51,u52,u53,u54,u55,u56,u57}。

3.1.4确定评价隶属矩阵

以上指标虽然可得到确定的评语,但其合理性却有较强的模糊性。因此,在确定各个指标对评语集V的隶属度时,要按一定标志选若干人(专家)组成评价组,采用专家调查和民意测验等方法对子准则层确定等级。若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数来确定评判隶属矩阵,则方法如下,设uij对评语集V的隶属向量Rij为:Rij=(pij1,pij2,pij3,pij4,pij5),其中,pijk=vijk/n,k=1,2,…,5,n为参评专家人员总数;vik是参评专家中认为指标Uik属于Vk等级的专家人数,评判隶属矩阵为:

Rij=pij1pij2pij3…pijk=pij11pij12pij13pij14pij15pij21pij22pij23pij24pij25pij31pij32pij33pij34pij35……………pijk1pijk2pijk3pijk4pijk5

因此,U1,U2,U3,U4,U5的隶属向量构成5个隶属矩阵,分别为:

RU1=(R11,R12,R13,R14,R15,R16,R17)T

RU21=(R21,R22,R23,R24,R25,R26,R27)T

RU3=(R31,R32,R33,R34,R35,R36,R37)T

RU4=(R41,R42,R43,R44,R45,R46,R47)T

RU5=(R51,R52,R53,R54,R55,R56,R57)T

3.1.5多因素层次模糊综合评价

在风险投资的综合评价指标图中,把影响高科技企业投资风险Z大小的指标分为2个层次,由于已经确定了第2层次指标对评语集V的隶属度矩阵,所以可通过模糊矩阵合成对第1层次目标进行单因素模糊评价,即确定U1,U2,U3,U4,U5对V的隶属度矩阵,进而就可以确定Z对评语集V的隶属度向量。

(1)准则层模糊综合评价。设Bi=AiRyi,对Bi进行归一化处理的结果记为Bi,则Bi表示Ui对V的隶属向量,其中i=1,2,3,4,5,并记Rz=(B1,B2,B3,B4,B5,B6)T,其中“”是模糊矩阵合成算子符号,其代表的意义是将Aij中第一行的各元素与Rij中第一列的各元素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在相应的两元素之间先取最小值,然后在一组最小值中取最大值,并以此类推求得Aij第一行各元素与R其他各列的各元素的比较结果。

(2)目标层模糊综合评价。记R=ARz=(b1,b2,b3,b4),对R进行归一化处理的结果记为R,则R表示Z对V的隶属向量,并记R=(b1,b2,b3,b4),式中,b1,b2,b3,b4便是高投资风险Z对评语V1,V2,V3,V4的隶属度向量。

3.2高科技企业投资收益

以上分析了高科技企业投资的风险,并给出了一种适合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以下讨论一种方法对高科技企业的成长模型分析,从收益的角度来考察风险投资。

高科技风险企业所处的生存空间NES包含环境、环境和环境三个维度,其中间接企业生产函数且为只能接受而不可选择的随机变量称为参变量,记自然环境中的参变量为Nα,经济环境中的参变量为Eβ,社会环境中的参变量为Sγ,设企业在某时期所处生存空间参变量Nα、Eβ、Sγ为给定值,风险企业种子期初始为0,成熟期末时点为T。其余变量约定如下:xi为企业投入要素,i=1,2,…,m;yj为产出产品,j=1,2,…,n;Pj为第j种产品的市场价格;ri为第i种投入要素的市场价格;y(pi)为第j种产品的预期市场均衡量;Rj为企业产品j的市场占有率;R为企业产品的综合市场占有率。则单一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Rj=■(1)

因为yj=yj(xi,yj,pj,Nα,Eβ,Sγ)所以

Rj=■yj(xi,yj,pj,Nα,Eβ,Sχ)(2)

高科技企业的产品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多种产品综合市场占有率表征其成长性为宜。产品j占产品市场总价值的权重为:Rj=■(3)

其中,■为预期市场均衡价格,■(pj)为预期市场均衡产量。其产品综合市场占有率为:R=■wjRj(4)

由于高科技风险企业一般在生存期方能实现盈利,累计实现盈利更是在扩张期后,用企业利润作为其生存能力的判定指标并不适宜,为此选择期权定价方法,将高科技风险企业的股权价值视为期权,采用Black-Scholes公式其价值,即

Ve=SN(d1)-Xe-(T-1)N(d2)。

d1=■;

d2=d1-坠■(5)

4结语

高科技企业的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高科技企业投资的高风险性,让人望而却步。从两个方面对高科技企业风险投资进行了分析,即高科技企业的风险及高科技企业市场和收益的预测。笔者涉及到了一些可行的方法,并没有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实例论证,但整个分析思路都可以在计算机上实现,具有一定的意义。希望通过的量化分析为评价投资项目风险从而做出科学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使高新科技企业的投资决策更加正规化和合理化,同时也为高科技企业创造条件,为吸引投资提供。

参考

1杨大楷,姜皓天,杨哗.风险投资基金运作的理论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

2李世雁,何又春.高科技投入中技术风险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7)

3肖焰恒,黄祖辉.风险资本多阶投资策略的价值分析[J].与财会,2003(4)

4薛虹,陈健,贾隽.高科技初创企业管理风险评价体系的[J].西安学院学报,2004(2)

5贾晓东,潘德惠.高新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及投资风险评价[J].信息与控制,2003(3)

6韩静轩,马力.高新技术项目投资风险的分析与测度[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1(3)

7赵尚志,张宪.高科技风险投资价值分析[J].价值工程,1999(5)

8谢冰,邹伟,谢科范.高科技风险企业成长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4(26)

9许树柏.实用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

10CooperDF,ChapmanCB.RiskAnalysisforLargeProjects:Model,MethodsandCases[M].USA:JohnWiley&Sons,1987

二、高新企业风险分析

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风险:

(一)战略风险

战略风险是指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战略决策是否符合市场发展的需要而带来的风险。目前绝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并未将战略风险纳入公司管理的主要风险的范围。后危机时代,企业所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各种风险日益增多,战略风险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有专家认为,战略风险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高新技术企业最大的风险。分析企业的各种风险,战略风险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因为企业战略风险如果没有被很好地管理,造成的损失有可能比其他任何风险更大。

(二)研发风险

研究风险是指能否将研究活动顺利进行下去的不确定性,该风险是高新技术企业初期的主要风险。主要或关键技术人员的退出、无法获得对项目研究至关重要的信息而使项目搁浅、研究所需的原料或设备无法得到满足等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导致研发风险发生。[4]国外有关资料表明,在研发活动中,从创意提出到开发成功具有一定商业前景的项目,失败率高达95%左右。[5]

(三)技术风险

(四)市场风险

(五)资金风险

(六)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是指高新技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因管理不善而导致失败的可能性。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不确定性对管理者的素质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它要求管理者随时掌握市场信息,并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推进企业不断发展。影响高新技术企业中的管理风险的因素主要有两种:一是企业能否聘任到急需的市场和管理人才;二是能否建立一个结构合理、高效运转的管理机构。特别是到了高新技术企业的扩展期,企业进入产业化生产阶段,产品开始大批量进入市场,组织结构较为复杂,高效科学的管理关乎到高科技企业能否健康、快速地发展,企业管理风险急剧上升,并成为成熟期阶段企业运营中最大的风险因素。[6]

三、防范风险的措施与对策

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防范与控制需要企业、政府与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主体,是产业发展的直接受益者,也必然是风险的直接承担者,所以企业自身的风险防范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应采取各种措施来规避和控制风险。

(一)高新技术企业风险的自身防范

1.树立风险意识。正确地认识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风险,对于有效地控制风险、避免风险或减少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要不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不仅管理者要有风险意识,研发技术人员、财务会计人员、市场营销人员都要对高新技术的高风险性有正确的认识,要使员工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风险,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发展。

2.强化战略决策。科学的战略决策对于防范风险有着决定性的意义。高新技术企业在初创期,首先要充分考虑所选项目的风险,在风险与报酬之间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其次在营运资本管理上要采取合适的方式,尽可能严格控制固定资产上的投入,如设备以租赁方式代替购置方式,以劳动密集型代替资本密集型进行生产,以外包、转包代替自产等,降低企业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在成长期,则应实施高新技术研发和市场营销特性相结合的策略,在进行产品生产规划时选择技术路径、制造工艺、原材料等,都要考虑到它们能否用于大规模生产,要考虑到规模生产后的市场销售情况。产品性能指标是市场需求和技术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市场和技术挑战间的结合点,要结合市场需求和技术可行性恰当地确定产品性能指标。针对成长期的特点,应该在市场部门与研发部门之间设立一个客户需求部门,负责将研发、生产与市场需求有效地联结起来,以降低市场风险。在成熟期,应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结合高科技企业的特殊性建立起具有充分弹性、敏感性和适应性的组织体系,针对市场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经营策略的调整。

4.利用科学方法规避与减少风险。在项目实施之前,要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进行风险评价,尽可能规避风险,并且要考虑通过投资投向的多样化来降低投资风险,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投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投资风险。在项目投资建设以及在以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在风险分析和监控的基础上,在损失发生前设法消除风险因素,减少损失发生的频率;当风险事件发生后要设法减少损失的幅度,使风险消缩。

5.合理选择筹资渠道。高新技术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筹资渠道。在初创阶段,由于风险高、无盈利纪录、信用状况不定,无人愿意提供资金支持,这时可考虑应多利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短期借款、政府财政资助以及企业的自由资金等筹资渠道;在成长阶段可利用风险投资基金、银行贷款等筹资渠道;在成熟阶段则可考虑利用证券市场融资和内部积累等筹资渠道。总之,要根据自身发展规律和外部条件,采用灵活多样的筹资方式,广开筹资渠道,筹资到满足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资金需要。

6.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金成本。当企业资产净利润率较高而债务资本成本较低时,可适当提高债务资本在资本总额中的比重,利用财务杠杆利益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率;当资产净利润率较低而债务资本成本较高时,则可降低债务资本在资本总额中的比重,减少财务杠杆损失,减低资金成本。总之,高新技术企业要根据不同阶段资本市场的情况,优化资本结构,权衡企业得失并作出正确选择,做到债务适度,控制好企业资本成本,避免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二)高新技术企业风险的社会分摊

1.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机制。从投资行为的角度来讲,风险投资是把资本投向蕴藏着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使高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产业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过程。从运作方式来看,是指由专业化人才管理下的投资中介向特别具有潜能的高新技术企业投入风险资本的过程,也是协调风险投资家、技术专家、投资者的关系,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一种投资方式。风险投资可以实现对风险的多层次分摊:首先可以实现风险投资公司与从事高风险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之间实现风险分摊;其次风险投资公司各股东之间实现风险分摊。风险投资是一种高新技术与金融相结合的投融资模式,能够有效解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据统计,自1992年至今,美国高新技术企业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0%左右,而在这些高新技术企业中有80%曾经得到或正受到风险投资的扶持。[3]19我国风险投资在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天津、广州等中心城市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相对于全国各地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还需要在更广泛的地区建立和健全风险投资机制。

2.建立科技信贷体系。高新技术企业利用进行科技开发或技术创新,银行就分担了一定的风险。科技信贷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买方信贷、银团贷款、出口信用保险等。采用买方信贷,一方面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及时取得销售贷款,加快资金周转;另一方面,由于买方信贷的债务人是众多的购货商,贷款的风险,被有效分散。银团贷款,是多家商业银行共同承担一笔贷款,因此分散了贷款风险,同时多家银行参与有利于强化对高新技术企业风险的监控。高新技术企业如果进行出口贸易活动,可以采用出口信用保险形式,在这种形式下,银行将降低对出口企业的抵押、担保要求,申请融资更加便利,有利于缓解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借助出口信用保险风险管理机制可以协助企业完善风险防范制度,构建全面信用管理体系,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如果出口货物遭遇国外买家恶意拒收,中国信保可以帮助其追讨货款,最大程度地减少企业的损失;出口信用保险还可以为企业分散收汇风险。

3.发行科技债券和科技股票。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通过发行科技债券与科技股票吸引社会闲散资金,从而使产业发展的一部分风险在社会个人及有关单位中进行分摊。目前,高科技概念股在我国资本市场有广泛的认可度,近年来航空航天、通信产业、软件产业、数字电视、新能源等科技板块,经常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由此可见利用科技股票为高新技术企业筹集资金和分散风险是重要而且可行的途径。部分发展情况比较好的高科技企业也可以通过发行高科技风险债券获得资本用于高科技风险项目的投资。为了吸引公众投资人购买高科技企业债券及高科技风险债券,债券可以在利率、期限和转换方式上采取比普通债券更优惠的政策。

(三)高新技术企业风险的政府防护

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特殊性,政府可以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也可以采取积极措施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给予防护。

关键词:中小高科技企业;生命周期;风险规避

一、中小高科技企业的特征

(一)高科技性

高科技企业之所以为高科技企业,贵在其产品具有高科技性,产品的科技含量高,具体表现为构成产品的成本中有很大比重是研发成本和人力成本,其产品的经济附加值要比传统产品要高得多。

(二)高投入性

高科技企业另外一个特点是高投入性,这里的高投入性在高科技企业的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投入特点,在高科技企业种子期主要表现为研发等无形的投入,而实体性投入并不明显,在初创期和快速成长期则主要表现为资产设备等大量有形资产的投入以及研发的投入。从高科技企业的投入特征来看,其有无形投入大的突出特点。

(三)高风险性

高科技企业存在很高的风险,风险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表现不尽相同,从国外的中小高科企业存活率来看,美国大概只有18%的企业可以存活,一些特殊的项目的企业存活率不到3%,即便是成功的企业,其产品能维持五年以上旺盛期的不足30%。

(四)高收益性

高科技企业另外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高收入性,由于其产品附加值很高,所以一旦产品获得市场认可,企业将会从中获得丰厚的收益。从国外风投来看,其投资的项目成功率只有30%左右,即投资10个项目有7个会失败,然而一旦有三成的项目成功,风险投资便可获得巨大的收益,这主要是由于项目的高收益性决定的。

二、中小高科技企业各阶段的的风险分析

从生命周期理论来看,高科技企业生命周期可以分为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蜕变期。各个阶段表现出不同的风险特征(如下页表1所示):

(一)种子期风险分析

此阶段企业的主要风险是技术风险,包括首先研究的方向选择是否正确,一旦研究方向选择错误那么后期将会走很多弯路;另外技术本身是否可行,如果技术本身根据现有条件无法可行,那么付出再多的努力都没有效果;最后是技术是否有超前性,如果只是简单模仿改进别人的技术,该技术实现的产品将无法具备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二)初创期风险分析

此阶段会产生财务风险和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是由于该阶段发展所需资金需要通过外部获取,那么必将产生财务支付压力;另外一个风险是市场风险,产品刚投放于市场,需要市场的检验。

(三)成长期风险分析

该阶段企业进行快速成长期,随之产生管理风险、市场风险与人才风险,这些风险之所以会在此阶段出现,是因为该阶段企业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业务也变得复杂起来,此时企业需要进行日常的管理决策和重大事项的管理决策,这需要高水平的管理,另外企业需要塑造产品品牌形象,需要更多的市场营销。

(四)成熟蜕变期

该阶段企业已经从成长期过渡到业绩稳定并逐步转向衰退的时期,企业需要进行转型,如果不及时转型,那么后期必将面临市场的无情淘汰,此次企业呈现的突出风险是转型风险,或者说是二次创业失败的风险。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高科技企业的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企业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和风险特征,如何有效规避以上风险,使得高科技企业能够健康发展并最终实现顺利转型,则需要一整套完善的规避机制。

三、建立中小高科技企业风险规避机制的建议

中小高科技企业的风险规避机制,应当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建立,宏观层面是要有金融保障体制和高科技企业信用体系,微观层面是企业自身需要建立一整套风险规避机制。

(一)宏观层面

1.完善金融保障体制

金融保障体制的建立除了宏观层面需要进行完善之外,高科技企业自身需要不断提升信用水平。根据各个阶段的不同风险特征,寻求阶段性的融资路径。如种子期以自有资金为主,初创期以商业贷款、风险投资、自由资金为主,成长期以商业贷款、风险投资等为主。不同的成长阶段融资路径的选择要有所取舍。另外国家应当进一步完善金融保障体制的建设,尤其是注重对民间资本的引导和规范。

2.建立中小高科技企业信用体系

(二)微观层面

1.建立技术创新评价机制

企业为了控制风险有必要建立中小科技型企业的创新评价机制,首当其冲的便是建立相应的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对于中小高科企业来说,技术创新能力有多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技术是否先进。技术是否先进要与同类产品进行比较,是否有明显的突出优势;如果没同类产品可比,那么应当看其是否有明显的使用价值。(2)技术是否能够有有效的支撑。技术即便先进,其是否能够顺利实现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需要从企业自身和外部因素进行评价,看其是否具备相应的开发条件。(3)技术是否容易被替代。如果技术的可替代性很强的话,那么该技术缺乏足够的创新性。

2.建立市场营销体系

好的产品需要有好的营销将其推向市场,中小高科技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在开发产品的时候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高效快速开发相应的高质量产品系列,产品应当尽量丰富化、多样化;在此基础上构建高效的营销渠道体系,提升企业自身的产品营销能力。

3.加强管理人才培养

(安徽省阜阳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安徽阜阳236000)

摘要:在介绍新三板现状及地位的情况下,分别运用财务业绩指标及业绩波动性数值分析其特点和波动性风险大小,并提出相应对策。运用的财务业绩指标有毛利率、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增长率;业绩波动性指标有净利润波动性、扣非净利润波动性以及经营现金流波动性。在与创业板相比后得出新三板高盈利、小规模、高增长、高波动性风险的结论,并提出做市商制度、绿色转板机制以及调整市场监管的对策。

关键词:新三板;波动性风险;市场监管

引言

随着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2001年7月16日,中国证券业协会为了解决STAQ以及NET系统中挂牌企业的股份流通问题开展了“老三板”,即代办股权转让系统。但由于其规模太小,场外交易较落后,2006年1月,“新三板”孕育而生,即“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系统”,它是为扶持国家级高科技园区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科技含量较高的中小股份制企业而设立的融资服务平台。2013年1月,由国务院的推进对其进行全面扩容后,成为全国性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交易平台,成为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组成部分,简称为NEEQ,主要针对中小微型企业。新三板如今已初具规模,吸引了一大批优质的高科技和高成长企业进入。

本文在介绍新三板现状的情况下,从先宏观后微观的角度分析市场风险,从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各项财务业绩指标数据分析其导致的波动性风险的大小;通过毛利率、EPS、ROE、营业收入增长率以及净利润波动性、扣非净利润波动性和经营现金流波动性几项波动性指标来客观表示新三板的波动性风险;在与创业板相比后得出新三板高盈利、小规模、高增长、高波动性风险的结论,并提出做市商制度、绿色转板机制以及调整市场监管的对策。

一、新三板市场的现状描述及业绩波动性指标的选取

1.新三板市场的现状描述

不同投资者与融资者因为其各自的规模大小不同、特征有别等区别而对资本市场金融服务呈现多样化需求的态势。这种多样化需求决定了资本市场的多层次市场体系。我国资本市场从20世纪90年展至今,已由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两部分构成并同步运行[5]。其中,场内市场包括主板(含中小板)、创业板(即二板),场外市场包括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以及证券公司主导的柜台市场。

然而证券市场运行伴随风险是金融体系不变的定律。尤其在当前各投资者们非理智型狂热之时,对风险的测度与防范显得更为重要。金融风险是指金融市场主体在从事金融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或自身的决策失误等原因造成其收益的不确定性,即实际收益偏离预期收益的可能性。本文主要从市场风险的角度分析新三板市场风险,即整个金融市场的变动引起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从而导致的风险。

扩容前新三板的挂牌公司都是比较优秀的,其中近半数企业基本符合创业板上市条件,但扩容后的“新三板”企业质量良莠不齐,绝大多数难以上市,甚至面临随时倒闭的风险。中小企业的生存特点就是在大量企业产生的同时有大量企业消亡,最终长期存活并获利的屈指可数,这个特点就成为新三板市场高概率高风险的决定因素。且由于新三板市场同创业板市场一样都是为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的高新企业提供资金,其挂牌门槛较低,所以风险更大。虽然在新三板市场挂牌的企业不属于上市企业,但其依然可以融资并通过转板机制来进行上市;虽然证监会严格规定新三板投资者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但一般个人散户还是可以通过专业机构发售的基金或理财产品等进行间接投资,风险进一步积聚。

2.各项指标选取

我国现行新三板市场最大的特点就是高成长伴随高风险,其主要存在三大问题,即估值弱、融资难、流动性差。西部证券提供的数据也显示,新三板市场的总体波动较大。2010年新三板市场全年成交均价约为6.1元,不过各月的成交均价变动较大,其中最高均价为11月的9.22元,最低为7月的2.18元;个股的弹性则更为惊人,北京时代和恒业世纪的平均波动幅度分别为1062%和117.7%,在个别月份这种波动尤为突出。例如,恒业世纪在2010年1月的成交价格波动幅度达到1700%,而北京时代在2011年3月的波动幅度更是达到12900%[9]。基于文献梳理和研究需要,本文选择毛利率、EPS(每股收益率)、ROE(净资产收益率)、营业收入增长率等财务指标来观察新三板市场的波动值大小,并通过将其三项业绩波动性指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波动性(以下简称扣非净利)、净利润波动性以及经营现金流波动性与创业板市场的相应值进行比较来分析观察其风险波动性。

具体选取的各项指标介绍如下:

毛利率(GrossProfitMargin):是毛利与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与收入相对应的营业成本之间的差额,即: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100%=(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

净资产收益率ROE(RateofReturnonCommonStockholders’Equity):又称股东权益报酬率/净值报酬率/权益报酬率/权益利润率/净资产利润率,是净利润与平均股东权益的百分比,是公司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该指标体现了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营业收入增长率(IncreaseRateofMainBusinessRevenue):是指企业本年营业收入总额同上年营业收入总额差值的比率。主营业务增长率表示与上年相比,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减变动情况,是评价企业成长状况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公式表示为:营业收入增长率=(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100%,营业收入增长额=营业收入总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营业收入增长率大于零,表明企业营业收入有所增长。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

净利润(即收益):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利润。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及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

经营现金流(OperatingCashFlow):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按照现金收付实现制,通过一定经济活动(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和非经常性项目)而产生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其总量情况的总称。公式表示为:经营现金流=经营性现金流入额-经营性现金流出额。经营性现金流是评价企业获取现金流量能力、偿还能力和支付能力的重要财务指标。

二、各项指标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1.新三板历年业绩指标均值分析

通过计算新三板所有挂牌企业的毛利与营业收入的比值并求得均值(毛利率均值)、税后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值的均值(每股收益均值)、税后利润与净资产的比值的均值(净资产收益率均值)以及本年营业收入总额同上一年营业收入总额的差额与上一年营业收入总额的比值的均值(营业收入增长率均值)得到表1中的数据:

2.新三板波动性指标数据分析

由于净利润,即税后利润反映企业盈利能力以及经营能力,其数值大小与经营效益称正比;扣非净利润扣除了非经常性损益,公正真实地反映企业利润;经营现金流反映企业现金流量状况,并反映其偿付能力大小。因此本文选择观察这三个指标的波动性来分析新三板市场的波动性风险,并与创业板做相应的对比,数据处理结果(见表2)。

表2显示:(1)净利润波动性(%)。新三板挂牌企业2013年平均净利润为728.10万元,相比创业板市场企业净利润均值7524.64万元近1∶10。年净利润最大为13475.5万元,而创业板年净利润最大为83991.02万元,比较之下相差甚远。净利润波动性方面,新三板几乎为创业板的3倍,中值几乎为创业板的2倍,而最大值更是达到10∶1的惊人倍数。(2)扣非净利波动性(%)。在扣除了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的波动性值比较下,新三板的均值数值仍比创业板大2倍多,中值也近乎为创业板的2倍,最大值比创业板大7倍,最小值为创业板的10倍。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我们仍能看到新三板市场净利润的高波动性,并发现其波动风险远远大于创业板。(3)经营现金流波动性(%)。在反映企业偿付能力的经营现金流上,新三板的波动依然大于创业板,表中均值栏,新三板是创业板的3倍多,中值也将近3倍,最大值虽没有前两项指标的相差悬殊,但还是大于创业板,为创业板的3倍,而最小值竟为创业板的14倍左右,波动值极其不稳定。

3.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从整体上可得出新三板企业具有以下表现:

盈利能力强、规模小:新三板各项盈利指标数值均可观,并大于创业板,盈利能力较强;而净资产收益率虽然比较稳定但数值并不高。

业绩增速快:其营业收入增长率较高,营业收入增长速度较快,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波动性大:三项波动性指标中,无论均值、中值、最值,新三板均大于创业板,最值方面更是远远高于创业板,其波动性风险明显高于创业板。

高风险高收益并存:网络数据统计显示,新三板市场的挂牌企业2013年亏损92家,亏损企业占新三板企业总数1/9左右,这明显表现出新三板较创业板高的投资风险带来的危险。

三、政策建议

1.完善做市商制度

2.完善绿色转板机制

绿色转板机制,即直接转板机制,就是低级证券市场的挂牌公司,如果符合高级证券市场的上市条件,则可以直接转至高级市场的制度[12]。这种为新三板中的优质企业提供转向主板、创业板的捷径的制度无疑能增强新三板市场的灵活性,这样也会一定程度上激励新三板各企业努力改善自身现状以满足转板条件,真正实现新三板市场与主板、创业板市场的良好衔接,进而减小其高波动性并逐步加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稳定性。

3.规范市场监管

鉴于我国特殊的市场环境,相应的市场监管也要与其相适应,才能保证整个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应该尝试统一监管与分层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即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业协会两方共同监管的同时,又各担其责,例如证监会负责各项交易制度与规则的制定实施,而证券业协会则做好行业自律方面的监管,双管齐下,共同保证新三板的健康运行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汉鼎咨询.新三板市场发展及趋势[EB/OL].新浪博客,2013-

01-23.

[2]马旭驰.新三板市场发展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D].大连:东

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

[3]周科竞.新三板投资风险空前巨大[N].北京商报,2011-03-31

(006).

[4]左永刚.新三板将构建三个层次风险控制体系[N].证券日报,

2014-05-09(A02).

[5]朱双婧.我国新三板市场与创业板市场的运行特征比较[D].

济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6]张静帆.我国新三板交易制度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民商法

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14.

[8]汤蕙.“新三板”与中小企业融资[D].武汉:江汉大学商学院硕

士学位论文,2012.

[10]杜恩斌.新三板扩容的风险分析及防范[D].上海:华东政法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1]龙强.论新三板的扩容及其影响[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2]熊三炉.我国新三板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中国科学技术

(1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城镇经济与发展研究院

2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层次分析法(AHP);指标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F540.3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9.0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1263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YJA630196);贵州财经大学2014年度在校学生科研资助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博弈分析及优化研究”

作者简介:贾广超(1989-),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科技金融;张目(1968-),男,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信用风险管理、科技金融、综合评价技术。

收稿日期:2015-02-15

技术创新风险是指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由于对外部环境因素估计不足或无法适应,或者对技术创新过程难以有效控制而造成技术创新活动失败的可能性。风险因素是制约技术创新成败的重要因素。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说,技术创新风险的识别与规避非常必要。

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我国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代宝认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研发风险、替代风险、成果外泄风险四个方面。周仁仪、周喜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分为动态管理风险,技术创新基金的财务风险以及创新产品的市场营销风险三个大方面,并分别展开分析。潘喜润从企业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分别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企业内部因素引发的技术创新风险包括:技术上的不确定性引发的技术风险、知识型员工管理不到位引发人才风险两类;企业外部因素引发的技术创新风险又包括:技术创新的宏观政策风险、技术创新的市场风险、创新技术的知识产权引发法律或制度风险三方面。王海刚、陈钢、程旭从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资金链风险、技术创新项目管理过程的风险、由行业内竞争带来的技术创新风险、技术创新市场化过程中的风险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赵红瑞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的技术经济过程分析,提出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技术运用风险、盲目追求技术领先风险、以及技术寿命和技术效果的风险三方面的创业技术风险。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成熟的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特征的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陆卫国、郑毅认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表现为一个生命周期,这个周期一般分为创新构思期、项目确定期、研究开发期、工业设计与产品试制期、规模投入与批量生产期、技术实现期等几个阶段。本文对其进行参考,创新性的从技术创新生命周期角度进行研究,从科技成果的创新构思到研发以及应用的整个生命过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进行分析,继而构建基于技术创新生命周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1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往往是基于当代前沿的科学技术,进行技术创新并将其变为现实的产品或服务,需要经历研发和商品化的过程,任何一个技术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这给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带来很大的风险。技术创新风险发生在技术创新生命阶段的每一个过程。从技术创新生命周期角度进行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如下:

1.1决策风险

决策风险是指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制定一项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技术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存之本,技术创新伴随在整个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中。产品技术创新包含了产品技术先进性、产品技术配套性、产品技术实用性、产品技术创新性、产品技术可改进性,是反应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产品技术方面的风险因素。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首先面临的是决策风险。

1.2研发风险

研发风险包括技术风险以及支持技术创新研发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财力风险。高新技术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多是间断性和跳跃式创新,在创新过程中可能发生技术的非连续的范式转移,使企业原有的技术范式完全失效,导致企业的技术创新无果而终。此外技术效果事先难以估计,即使是成功的创新,也可能产生没有预料到的诸如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副作用,从而使该创新受到发展限制。

1.3生产流程风险

生产风险是指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由于生产系统中的有关因素及其变化的不确定性而导致技术创新失败的风险。即使是一项成熟的技术,要转化为实际的生产活动,生产出合格的产品,也还有大量的转化工作要做,在组织生产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使技术创新的成果无法转换为市场认可的产品,导致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功亏一篑。

1.4新产品的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指由于企业的市场能力差、创新成果本身的缺陷等原因,使得技术创新所体现的最终产品不被消费者认可和接受,最终导致企业技术研究的投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企业因此出现财务危机而难以顺利发展下去的风险。新产品从定价到营销,营销策略及面对外界环境的应变反应能力都会给产品的市场营销带来风险。环境的变化以及竞争对手的变化都会给新产品带来市场风险。

1.5财务风险

2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状况的标尺。在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全面性、科学性与现实性原则。指标设计涵盖面要广,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同时,指标体系的建立也要考虑现实性原则,根据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企业的实际环境,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尽可能的选取能够反映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指标。

(2)系统性、整体性原则。构造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估指标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能够真实的反映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各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各方面指标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动态连续性原则。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指标体系的建设必须能够反映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生命周期,能够反映技术和管理发展的现状、潜力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2.2评价指标的选取

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本文在参考国内外已有的研究设计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科技创新生命周期角度对影响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3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

3.1指标权重的计算

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是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将该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或准则、约束)的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以作为目标(多指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见表2。

3.2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及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专家打分法,通过匿名方式征询有关专家的意见,通过专家对每一个指标进行打分,分数取0~10,分数越高代表风险越大,并对专家意见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和归纳,最后采用线性加权和法来计算综合评价指数,其计算公式如(1)式:

(1)式中,F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综合评价指数,Wi为该企业第i项指标的权重,Si为该科技型中小企业指标得分。

本文从技术创新生命周期的角度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生命周期中的每一个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构建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是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体系的补充与完善。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进行分析,计算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指标体系权重,从中可以清楚的看出每一个指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影响程度,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对各指标的权重及其得分进行综合分析,对症下药,针对性的减小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

参考文献

1代宝.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防范[J].科技与管理,2003(6)

2周仁仪,周喜.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研究[J].企业经济,2005(10)

3潘喜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与防范[J].上海企业,2009(6)

4王海刚,陈钢,程旭.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分析及防范探析[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2(12)

5赵红瑞.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技术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经济师,2012(3)

6陆卫国,郑毅,曾繁荣.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与资金的需求[J].社会科学家,2005(3)

7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8李柏洲.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要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7(4)

关键词:风险管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研究

自1990年以来,中国在城市水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4380亿人民币(540亿美元)投资的推动下,中国661个城市的水业服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由市政设施提供供水服务的城市人口比例由1990年的50%上升到了2005年的88%,生活用水总量的增长速度也由于水价提高和实施节水措施而减慢。然而,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需要有更多的投资。预计中国城市人口从2005年5.5亿到2020年至少增加到9亿,由于城市人口的增长、提高水服务质量的需求,加大了对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因此,供水企业投资项目是否按质按量如期完成,对于城市乃至国家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水利工程项目风险研究现状

中国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引入风险分析技术较晚。20世纪70年代我国许多水利建设工程只进行简单的可行性研究,对于人员损失的预测、经济损失的评估、失事概率的计算、社会及政治影响、商业可靠程度及可接受的安全指标等的评价还未涉及。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有学者对水利建设工程进行可靠性研究,应用概率论、数理统计、随机分析方法、贝叶斯理论、极值统计理论对工程建设及运营期的不确定因素进行量化分析并将之运用到实践中。随着创业投资成为我国经济热点,在该行业中普遍应用的风险分析概念被引入到水利工程建设中来。风险分析技术在水利水电项目中逐步得到应用。较早的应用领域是水利水电工程中防洪项目的设计,其中包括堤防河道行洪、水库大坝安全、洪水及其管理决策等方面;后来,再逐步发展到在泄水建筑物泄洪、水利水电项目投资等领域;目前,已发展到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工程施工进度、防洪堤的稳定等领域。

从现状来看,我国对水利投资风险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对水利投资风险和控制的分析方法与工具手段较为落后,研究的领域较为狭窄,往往只限于水利投资的某一方面,缺乏借鉴和利用现代分析方法和科学工具对水利投资风险与控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二、鞍山市汤河水源扩建供水工程项目简介

汤河水源扩建供水工程是鞍山市建国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跨地区的城市供水工程,是鞍山市政府与省水利厅、本溪市、辽阳市合作与协作的项目;是利用日本国际协力银行贷款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打捆项目之一,是鞍山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项目。

汤河水源扩建供水工程由“引细入汤”引水工程和水源系统扩建工程组成。工程规模为日增加供水量15万m3/d,工程总概算39226万元,计划工程施工工期三年。

三、鞍山市汤河水源扩建供水工程项目风险研究

鞍山市汤河水源扩建供水工程是一个复杂工程系统,是在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受到众多内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整个工程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而且是在原有供水系统基础上进行扩建,施工难度也非常大,面临的风险多且复杂,这些风险通过我们的管理还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但是在该项目建设初期风险管理意识相对比较淡薄、管理水平相对较低,使整个工程工期延长,投资增加。

投资环境风险:

高位水池是水源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构筑物,它是水厂向居民用户供水中间必不可少的调节构筑物,它的选址问题也直接影响工程中输配水管道的敷设。

在工程原设计中,新建10000m3高位水池拟建在原有30000m3高位水池东侧,地面标高78米,在鞍山市著名的东山风景区内。但在施工前报政府审批时政府不同意,认为会影响整个东山风景区的景观。

由于政府政策的调整,高位水池必须易地而建。为了减少对东山风景区的影响,同时合理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同时充分利用深营路南段及隧洞建设的良好契机,将湖南小区及正在开发建设的营城子小区的用水量由汪家峪净水厂经深营路及隧洞方向配出,将原拟在东山高地水池建设的水池移至营城子小区、标高为110m处建设,并增加1个值班室。

市场风险:

由于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日贷资金投标总额突破日贷批复额度,只能减少购置管材的日贷资金中标额定,致使部分管道工程需要的管材、管件只能由配套资金(汤河水源建设费)购置。根据建设时市场材料价格,部分管道工程需要的管材、管件总价约为1000万元。拟采取招标方式采购。

原材料价格上涨及原水价格上涨这种市场风险采取的对策是风险自担。风险自担是将风险损失留给拟建项目投资者自己承担。这是依靠项目单位自身的财力来负担未来可能的风险损失。这适用于已知有风险存在,但可获高利甘愿冒险的项目,或者风险损失较小,可以自行处置解决。自留风险是最省事的风险规避办法,在许多情况下也最省钱。当采取其他风险规避办法的费用超过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数额时,可采取自留风险的方法。

技术风险:

滤池反冲洗水泵设计高度改变:

在汤河水源扩建供水工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汪家峪净水厂的扩建,原有水厂的处理能力是20万m3/d,扩建部分的处理能力是15万m3/d。稳压配水井、净水间(包括反应池、沉淀池、滤池)、清水池都需要新建,而送水泵房还采用原有的送水泵房,这就要求来水管的标高和出水管的标高都保持一致。滤池是水处理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原有的滤池是普通快滤池,而新建的滤池采用的是国内水处理方面的新技术V型滤池。V型滤池比普通快滤池水处理效果好,增加了气洗和气水同时反冲洗,但是由于国内水厂采用这个新处理工艺的设计参数各不相同,没有特别成熟的设计参数。在水厂试运行中发现滤池反冲洗水泵设计的高度高了,正常反冲洗时滤池跑水,如果控制阀门不让滤池跑水,则处理水量达不到15万m3/d,在试运行两周后被迫停产,重新安装反冲洗水泵。工期延迟两个月,投资也有所增加。

这种设计风险采取的对策是风险转移,将风险转移给设计单位。风险转移的目的不是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不利后果的大小,而是借助合同或协议,在风险事故一旦发生时将损失的一部分转移到项目以外的第三方身上。

工程风险:

工程征地:

2009年,水源办公室与汤河镇人民政府对A1标段剩余的2.6公里土地进行艰苦的洽商,按弓长岭区人民政府颁布的补偿标准,同被占土地农民协商签订征占土地及地上附着物赔偿协议。在施工过程中汤河镇小录村小道沟组地界约900米,村民以一期工程占地招工人员下岗为由长期群体上访,且阻挠施工队伍不让进场地,水源办公室又多次请求弓长岭区政府协助解决,最终请鞍山市局组织协调,对弓长岭区政府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落实后,施工得以进场施工。鉴于该施工段外界阻力大,为压缩工期,经请示总公司及主管单位(公用事业局)同意后,增派自来水工程公司及管道工程公司进场施工,经过近40天的艰苦工作、克服了重重困难,该段工程于2009年12月中旬全部竣工。

四、结论

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对供水企业投资项目建设研究,这在理论上不是一个新的论题,但在实践上必须予以重视。鞍山市汤河水源扩建供水工程项目中的风险主要是市场风险、工程风险、资金风险、技术风险、外部及协作风险等,风险等级为一般风险。风险若想得到有效控制,必须在项目前期及建设期间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认真的踏勘测量,详尽的掌握地质条件、资源的储量、供水、供电的配套条件,有效的计划安排资金,才能将风险控制到最低。鞍山市汤河水源扩建供水工程项目没有如期完成,很大程度与整个工程建设中没有运用风险管理理论予以管理有关。

在供水企业投资项目过程中,必须运用风险管理理论对项目进行风险管理,这样才能保证项目的各种目标实现。

Greg.Browder,展望中国城市水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第一章公司或项目简介

项目的历史背景及现况介绍: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渐渐远离了粗放。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提出,随着知识经济的入轨,随着互联网、多媒体的出现,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已经充斥了我们生活的整个年代,人才与知识成为这个时展与进步的关键动因。高科技带给我们的是日新月异的新生活,高科技也需要更多更好的创意支持着这个产业链的正常运转,而后我们才能看到和体会到更多更好的高科技带来的好生活。人才与知识无疑就是创意的源泉,物化和信息化了的社会需要更多的创意带来新的发展路径和前进方向。无论是大众化还是小众化,所有的受众都希望接收到新颖的、独一无二的信息。正是趋于这种受众需求,现在的文化产业要发展就要靠创意。我们的工作室也正是为了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希望可以靠我们的团队,靠我们的智慧、技能和天赋,靠我们的创意为广大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研究的内容、意义和立项背景:

1.我们的工作室属于文化产业,国家现在大力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政治、法律因素中前景可观。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在这类文化产品上的消费能力不断提升,消费意愿也不断提高。

3.企业和个人都越来越追求精神上的提升和享受,越来越喜欢能展现个人特点和个性的文化产品,而社会上已存在的这类企业普遍价格过高,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商机。

4.我们的工作室不需要过于复杂和高端的技术支持,产品的核心是创意和绘画能力,这对于我们而言不难实现,为我们的技术因素提供了保障。

第二章产品及业务介绍

主要业务介绍:

我们工作室主要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为其进行形象、LOGO设计等创新性文化服务。

个人卡通头像设计

根据个体顾客的需求,设计、绘画个人的卡通、Q版形象

个人形象设计

手绘、素描、油画等多种方式方法的个人形象设计

情侣动漫形象设计

为情侣提供动漫形象设计

公司LOGO设计

为公司进行LOGO、吉祥物等的设计

邀请函请柬设计

提供聚会、主题PARTY、婚礼、毕业典礼等邀请函的个性化设计

其他

(三)消费对象:在校大学生,普通工薪族;

工作室地址:

选址的黄金地段主要是在福州各大公司及其商家附近,因为这些店面跟公司需求量比较大,消费水平也比较高。也可以选择在公司附近,学校周边。

第三章市场和竞争分析

市场:

竞争优势:

1.前景广

设计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空间大,市场前景广

2.需求大

在信息泛滥的时代人们追求与众不同,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都更多的追求个性的展现,而我们正可以为他们每个人打造不同的、专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形象,很好地迎合了当下消费者的口味

3.价格优

第四章市场营销与策划

策划:

第一阶段:工作室宣传阶段。此阶段我们宣传我们的工作室是首要任务,不以盈利为目标。与一些学生个人、学生社团和周边的饭店、服装店等进行合作,免费为他们设计卡通形象、公司logo等,使周边的潜在客户开始认识、熟悉我们的工作室。

第二阶段:工作室正常营业。此阶段在一部分人和企业对我们的工作室有了基础了解后,工作室开始正常营业,我们将根据项目的不同认真制定合理的价目表,并结合一些营销手段进行营业,工作室开始盈利。

第三阶段:推广阶段。在工作室的运营情况不错并有了一定的资金基础的情况下,我们将进行工作室的推广。我们会争取与松江大学城之外的一些高校、企业进行合作,逐步开始着手建立实体店面,如果有可能的话与人人网、新浪微博等社交网站进行合作,将我们的工作室推广至全上海。

市场营销:

第一阶段(前两个月):

在项目初始阶段(前两个月),我们会与松江大学城各大学生社团组织联络并询问需求,特别是为没有LOGO或者想更换更具有特点的LOGO的组织设计。可以设计社团LOGO,也可以设计拟人形象,例如在他们社团招新或者举办活动时,有一块人形竖牌站在活动现场,并且在显眼的地方有我们工作室的名字,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吸引客户。

在线下宣传的同时,我们也会在微博上进行活动,例如转发并艾特三位好友即可获得免费设计头像的机会。在宣传期间我们所设计的形象以卡通为主,而不是复杂的漫画。并且限制人数,在最少的成本下有最大的宣传效果。

在此阶段,我们积极参加大学城内各项活动,在大学城打下良好的人脉基础,并且在网络上积累了一定的客户。

第二阶段:

从第二阶段开始,我们将采取收费设计。收费方式通过淘宝链接,并且完全自愿且提供的作品是没有定式的。但是我们会尽全力并且与客户沟通,希望在设计前达成良好的共识,设计后可以通过略微修改来使客户更加满意。

我们的创作周期视情况而定,一般是3天(会有排队现象),如果所需设计特别复杂,则可能需要5-10天。我们将与客户讨论希望收到何种形式的形象设计,并且通过客户的描述,了解客户性格并且一对一设计出最佳方案。(希望客户能提供有个性特征的照片或描述)

第五章风险分析

确定性风险分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等):

1.项目一开始缺乏投资;

2.工作室的知名度很难打响,客源不多;

3.宣传方面有较大难度;

6.潜在顾客的消费认知有限;

不确定性风险分析(市场、政策、研发风险等因素):

1.本服务在短期内获得收益,可能引起其他与之类似服务的跟风,可能引起较多的模仿。

2.由于我们的服务属于新兴服务,面市之出,可能由于认知水平差异而导致的消费顾虑。

4.市场风险:服务达不到市场以及顾客要求,在市场竞争中无法占据优势地位。价格等与市场出现错位,新兴公司压低价格吸引客户。

无论做什么行业都有着一定的风险,我们没办法完全摒除,但是我们可以避开这些风险。

1.加强营销渠道,避免恶性竞争。

2.对于服务特性,全面定位,重点介绍。

3.在工作室初具规模时,抓出机遇,争取工作室的壮大,即使有同类服务,也具有绝对优势地位。

5.在提供服务时,要以信誉有力,质量为上为原则。

第六章团队介绍

团队核心成员介绍:

本团队由

公司未来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综述(培养、引进、员工职业规划等):

我们采取直线职能式的组织结构,设总经理一名,设计部总监,市场部经理一名,服务部经理名,财务部经理一名。以及若干个公司职员和助理。

设有设计部、市场部、服务部、财务部四个部门。

设计部:主要负责设计产品,根据顾客的意愿设计出符合顾客需求的产品。

市场部:负责的工作室产品宣传,促进工作室与消费主体——顾客群体之间的联系。它的工作直接或间接关系着工作室的形象及客流,销售情况,是个重要的部门。

主要职责:协助工作室完成销售经营目标,督导员工工作,作好各部门的沟通工作,对客人对工作室服务的评价及时进行研究,调整相应对策,以便为客人提供良好的消费环境,推广销售。根据市场情况与不同时期的需要,组织讨论制定有特色的设计,与各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互相协作,配合,保证营业工作顺利进行。

服务部:服务部作为的重工作室要组成部分,它的目标是提供满足顾客需要的,恰到好处的服务,为工作室树立良好的形象。

主要职责:负责顾客订单的售后服务,及时提出顾客的意见,反馈给设计部的人,尽量做到顾客想要的效果。

财务部:财务部作为一个公司重要部分之一,关系到公司的正常运营和公司股东的利益,因此必须认真负责,做好财务工作。

主要职责:做好公司的财务工作,统计每日的收入支出,做到账目准确,无不良记录。

由四个部门分别下设自己的小组,每个小组有自己的组长,所有的负责事项先由小组长处理,在反映给各部门经理,每天召开小组会议,每个礼拜四晚上开一次公司会议。

第七章财务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财务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报率等):

成本预算

一次性固定投资:100000元,其中包括:

(一)房租一年9600元

(二)装修费10000元

(三)开办费用5000元

(四)杂项支出15000元

(五)设备用具购置10000元

二、流动资金及原材料备用金50000元

盈利情况:

营业收入:

设计、绘画个人的卡通、Q版形象:45=40=1800

个人形象设计:75*25=1875

情侣动漫形象设计:80*25=20xx

公司LOGO、吉祥物等的设计:1880*10+800*10=26800

聚会、主题PARTY、婚礼、毕业典礼等邀请函的个性化设计:60*75=4500

马克杯、T恤、钥匙链等收入::30*45+15*60=2250

月营业收入为39225元。

减:原材料等8300元

房租、水电费120xx元

【关键词】商业银行境外衍生品投资风险管理

一、境外衍生品市场的风险分析

(一)境外金融衍生品的主要特点

金融衍生品是一种合约,它的价值根据标的资产价值变动而变动,它的标的可以是商品价格、利率,也可以是汇率、股指等基础产品。总体上,金融衍生品分为期权、远期、期货和互换等几类。金融衍生产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跨期性。股价、利率、汇率等标的的变动会影响金融衍生品的价值,进而影响交易双方在未来某一时刻或者未来某一时期的现金流。所以说金融衍生品的跨期的特性非常突出。交易的双方会因为金融衍生品的这个特点对股价、利率、汇率等因素未来的变动趋势尽量做出合理的判断,以便增加交易盈利的概率减少交易亏损的可能。

2.高风险性。由金融衍生品的跨期性可知,交易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决于交易者对标的未来走势的判断是否准确。股票价格、利率、汇率等基础工具价格波动不容易被成功预测,这使得金融衍生工具的盈亏也是难以确定的。所以,金融衍生品具有高风险性。

4.高杠杆性。金融衍生品交易一搬采用保证金交易的方式,即交易者只需要缴纳少量的保证金,即可进行全额的衍生品交易,除了在到期日以实物交割方式履行的合约,合约的了结一般采用现金差价结算方式。保证金的额度一般只是交易全额的一小部分,因此金融衍生品交易具有明显的杠杆效应。

(二)境外金融衍生品投资的风险

2.信用风险。当交易双方不愿意或不能全部履行他们的合约责任时,信用风险就会形成,如在衍生品交易过程中,交易对手不能或者不愿意履行合约而遭受的损失。

3.操作风险。操作风险的类型和成因是多样的,有流程风险、控制风险、项目风险、技术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监管风险等。金融衍生品是一种复杂的金融工具,其专业性很强,即便是经验丰富的投资老手也可能由于操作过程的失误而损失惨重,所以操作风险也是金融衍生品投资的一个重要的风险。

4.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衍生品合约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或未准确地诉诸于文件而给交易者带来损失的风险。维护衍生品交易的正常秩序、保证交易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法律的健全和完善。境外的金融衍生品由于跨国监管难度更大,所以面临的法律风险也更大。

5.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指的是由于股票指数、利率、汇率、商品等标的资产价格变动而导致金融衍生品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汇率和利率一定程度上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因此对其走势的判断更加困难。

(三)境外金融衍生品投资风险的特征

1.风险的杠杆效应。前文提到境外衍生品交易的杠杆效应非常明显,很多产品甚至可以以数十倍的杠杆进行投资。一旦衍生品的价格有小幅的反向波动,杠杆的放大效应就会将损失数十倍的扩大,很多著名的机构就因此被迫退出了市场。

2.风险的连锁性。由于衍生品设计的较为复杂,很多衍生品的价值依赖于多种市场因素,任何一种因素产生变动,都会直接影响到衍生品的价值,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

3.风险的隐蔽性。金融衍生品可以将不同的经济体的利益联系起来,在对某一方提供保护的同时可能将风险转移到另一方。此外,由于境外市场衍生品交易的信息披露还不够公开透明,风险将更加具有隐蔽性。

4.风险的突发性。金融衍生品投资的风险的爆发往往防不胜防,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让投资者们措手不及,难以防范。

二、我国商业银行境外金融衍生品投资风险管理分析

(一)我国商业银行境外金融衍生品投资现状

1.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境外衍生品投资规模

表1中的数据显示了我国国有四大商业银行2012年至2014年境外衍生品投资额及全部衍生品投资额的情况。四大商业银行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境外衍生品投资的名义本金总额占当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分别是10.14%、8.86%和8.77%。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2.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境外衍生品投资的市场价值

衍生品的市场价值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其在市场上交易的真实价值。表2中的数据显示了我国四大商业银行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境外衍生品投资市场价值总额占当年境外衍生品投资名义本金总额的3%、3.4%和4.1%,呈现出了明显的增长趋势。这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境外衍生品投资的收益在逐步上升。

(二)境外金融衍生品投资风险管理的意义

由于国内衍生品市场发展不够成熟,国内商业银行参与境外衍生品投资已经是大势所趋。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对境外金融衍生品投资进行合理的风险管理显得尤为必要。银行进行风险管理能够通过消除或者尽量减轻风衍生品投资险的不利影响,改善自身的经营管理,从而获得更加稳定的、丰厚的投资回报。

(三)商业银行境外衍生品投资风险管理的具体方法措施

1.完善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投资会计计量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会计上规范生品投资。

2.健全银行内部风险监督管理机制。

(1)加强商业银行对衍生品投资风险的认识。金融衍生品是一种高风险的金融产品,所以商业银行必须深入地了解衍生品的风险,明确自身的风险管理目标,合理估计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据此制定企业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政策。

(2)商业银行衍生品投资必须设立止损机制,在市场的变动触及止损机制的规定时,必须果断进行止损操作。商业银行更加需要建立衍生品交易止损机制,从而为自己的投资和经营构筑起一道安全保障,有效地进行投资的风险管理。

(3)增强银行内部的风险管理观念,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系统。对决策者和交易员进行严格的内部监督,给内部的员工们进行风险管理的培训。员工激励机制不能够过度地使用,避免内部操作人员冒险举动。

三、次贷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境外衍生品

投资风险管理的启示

(一)次贷危机对美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美国作为次贷危机的发源地,其银行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盈利强势增长数年之后,从2008年开始,形势急转而下,美国银行也出现了巨额亏损。

从表3中可以看出,美国银行业在2008年全年的盈利状况逐渐恶化,而且有加速的趋势。尤其是3季度和4季度,税后利润从80亿美元迅速下降到204亿美元,这表明危机的影响在慢慢扩大。

(二)次贷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表4中的数据显示的是在2006年至2008年金融危机时我国四大商业银行境外衍生品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情况。可以看出在金融危机中我国商业银行受到的冲击还是比较大的。由此可见,境外衍生品市场一旦出现异常,将会给我国商业银行以及我国金融体系带来巨大灾难。

(三)对我国商业银行境外衍生品投资风险管理的启示

境外金融市场,尤其是衍生品市场规模庞大,市场参与者广泛,一旦爆发危机其威力是巨大的,对全球市场都讲产生重大影响。商业银行应独立建立起评级机制。次贷危机中,国际上著名的评级机构如穆迪、标普对次级贷及其衍生品给予了过高的信用评级,这是产生次贷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健全银行内部风险管理体系。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银行相比,参与衍生品投资的经验还比较缺乏。

四、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境外衍生品投资

风险管理的建议

(二)积极培养和引进衍生工具交易人才。我国具有境外衍生品交易经验的优秀人才匮乏,商业银行需要将目光放到国际上,引进一批专业的、有操作经验、熟悉衍生品市场投资的人才,与世界上著名的高校进行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和储备体系。

(三)银行内部各部门之间应加强合作。一项衍生品交易的成功是多个部门通力合作的结果,缺少任何一个部门的努力,都将一无所成。衍生品投资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一个小小的错误都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1]谷秀娟.金融风险管理―理论、技术与运用[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2]板垣哲史.金融衍生工具[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4]唐.钱斯、罗伯特.布鲁克斯.衍生工具与风险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关键词:风险投资内容;风险管理控制;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关于风险投资运作过程中风险的管理控制研究

收录日期:2016年6月30日

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简称VC,在中国是一个约定俗成的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广义的风险投资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狭义的风险投资是指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投资。现阶段,我国风险经济市场进一步发展,企业竞争如火如荼,企业面临多样化的风险,因此加强风险的控制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面对当前的现状,只有从风险管理内容的基本点出发,进行深度地剖析,才能有助于提高风险投资领域的安全性。

一、风险投资管理的特征和内容分析

(一)风险投资的特征及内容分析。风险投资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它对我国现代化进程来说是极其重要的支撑和投资路径。风险投资一般是指募资者通过平台的资金对微型或中小型企业的金融投资,其投资对象通常是在创业阶段的企业,通过投资策略的组合可以将投资风险降低。风险资本家是指由于风险投资是由专业的人将资金投入到新兴产业的企业,从中获得附加价值的投资者。从投资行为方面来说,具有丰富经验,得到风险资本支持的企业比普通企业更容易生存下来,将商品产业化的速度会更快,通过这种方式得到更大收益。从运作方式来看,一般通过专业的方式进行筹集资本、资本投入、运行管理、资本退出四个主要阶段。

风险管理的特征主要包括难以预见性、潜在性、危害性等特征。所以,要求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识别风险的种类,判断出引起这些风险的原因,而且还应注重方法的运用,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调查。对风险进行识别后,通过投资组合策略降低风险。

二、风险管控在我国的价值体现和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风险管理的价值体现。风险投资是一种不确定性高、风险高、组合性的长期权益投资,相比于其他传统投资具有较高的风险,在投资项目中大多数会遭受到种种困难导致最终难获回报。只有10%~20%的可以获得成功,但是由于项目失败后的损失太大,所以长期的投资显得尤其重要。项目如果发展得好,资产增值就很快,通过发行上市股权出售可以获得高额的回报。因此,风险管控在此过程中必不可缺,它关系到整个投资的成功与否。

(二)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风险投资在我国将遭遇多种风险,只要其中一个风险没有管理好,就会导致全部出错,带来的结果也就显而易见。这些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管理风险、计划风险以及由于外部的社会、政治、法律、政策等条件的变化所带来的各种风险。从政策环境中,我们可以发现国内的风险投资成功率极其低下,因为整个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并没有西方发达国家那么成熟,由于复杂的技术性和投资的不确定性以及我国特殊的国情、政策体制等问题,风险投资非常难以成功。再者,我国的融资体制没有像发达资本国家那种严格的出资人制度,因此投资主体不明显,法律约束的对象空乏,虽然国家对它进行了各种方式的调查,然而调查过程又往往存在很多问题,如调查者的不可控性、程序的复杂性、权力的交错等都使调查尤为艰难。

另外,我国的金融市场不成熟,比如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信贷市场,大多数人耳熟能详的只有股票,对其他两个市场知之甚少;国家的信贷及并购不成熟,在资金方面国有制银行对它支持太少,其中信用问题是其获得支持的最大障碍。因此,对于各种投资公司的管理人员,需要加强他们的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规范。

三、风险投资管控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和管理原则

(一)风险投资管理模式应用影响因素分析。影响风险投资管理模式应用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市场信息不对称以及立项的谨慎选择等,对风险投资管理模式的选择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一般项目的管理项目选择的方式需要经过多个步骤:广收申请、多次挑选、重复取证、小心立项。从内部因素分析,就是企业内部经营的模式以及生产经营的基本面。对于这些影响因素,在风险投资管理模式的影响分析上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并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整体性原则不能仅仅着眼于暂时性的风险,而应该从投资的内容和整体性上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找到改进和提高的新方式来把握风险因素。

(二)风险投资管理模式选择原则。在选择企业风险投资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要遵循相应的原则,对于基本的原则一定要严格遵守。

一是经济性原则。风险投资的管理人员需要谨慎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同时管理行为产生的成本也需要以最合理的方式处置安全目标,并对目标进行合理的科学分析和严格核算。投资人在进行投资之前肯定要深入其中,分析项目内在的影响因素和潜在的风险,分析风险因素和内在因素的关系,特别是创业团队中的权力结构要分配合理,风险品种的特殊性不可平均分配,必须全面在投资期间将风险管理分配给团队不同的人身上,因为这些风险因素变化可能造成不同的损失,需要不同的团队针对相应的风险进行解决。在投资之前考虑最低限度的成本消耗,做到合理使用和选择项目,选择能够承受亏损的投资对象,采取合适的风险管理策略。

二是整体性原则。整体性既是决策的起点也是它的终点,对于所要投资行业的特征,对风险偏好的因素要进行归纳筛选和提炼,善于抓住有价值的风险因素,把握它的关键和实质。比如,对于删选项目,搜集情报、技术评价、投资机会研究、管理模式创新都需要自己完成,需要有完备的业务,对法律法规都有严格的理解力。同时,整体性原则要求投资风险管理不能局限于一时的风险,而应从投资的实际经验来指导决策,过于悲观、过于乐观都不可行。

四、风险投资管理的必要性

我国现在的情况是,很多风险投资机构在投入创业企业之后,就撒手不管了,缺乏参与管理的观念,这使投资资本演变成了短期贷款、拆借,而没把投资资本真正转化为风险企业的经营资本,管理和风险资本就不能更大地带来价值。现如今,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对资本的管理应该加强措施的实施,充分注重管理和经营的有机结合。

原因在于风险承担的不对称,比例不对称性。一个企业在创建时的主要风险特征包括风险的主要承担者,一旦风险发生,企业中途夭折,投入的资金就不可能收回,投资者必须承担资金损失,但是如果是技术,就可以在他的有效期内坚持经营。一些技术经过进一步开发和反复试验,可以变得更加完善,交易性兼容也会更加成熟。从企业内部来讲,影响企业整个经营管理过程的主要是企业的实际管理者,企业的一切行为都是由上层支配管理的,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洞察风险的能力往往是影响项目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但是,目前我国管理者与投资者是相分离的,很多事情都需要管理者自己有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去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的变革,为企业的发展增加砝码,而且对于投资者的利益,管理者也需要保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不要对投资者隐瞒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将来的损失。从风险承担的不对称性层面看,为了减少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以及加强对于投资者的信任性,投资机构应该参与到管理中来。

五、总结

本文首先对风险投资的概念以及发展进行了论述,然后陈述了风险投资的问题以及价值体现,再进一步对风险管控的必要性和管控原则进行了分析论述,特别是风险管控在我国尚未成熟的风险投资领域中必要性的解释。风险投资愈加广泛,风险管控就越发不可或缺,同时难度也随之增大,它的有效性更是对风险投资的成败具有关键的决定作用。我国风险投资管理还处于成长阶段,需要规范行业规则,形成正规良好的投资环境。风险投资者建立风险管控体系是大势所趋,风险投资管理的体系需要与中国现状相结合,在良好市场前景下只有提高风险投资管理的水平才能对当前市场经济模式各方面的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和解决。

主要参考文献:

[1]范宏博.中国风险投资业绩影响因素研究[J].科研管理,2012.3.

【关键词】项目管理;风险控制;方法

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确定性现象和不确定性现象。确定性现象的前提出现时,可以准确预测它的结果。而不确定性现象是指在某种条件下存在多种结果,但究竟发生哪种结果事先并不能完全肯定。根据风险理论的研究,风险是人们对未来行为的不确定性而可能引起的后果与预定目标发生的负偏离。在房地产投资的范畴内,风险专指投资主体在项目开发的整个过程中将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和遭受损失的严重程度。正确的认识风险,对于投资者建立和完善风险机制,加强风险管理,减少风险损失,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因素

房地产开发的程序一般分为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造阶段、销售阶段和物业管理等过程,在每一阶段几乎都存在着风险因素。

(一)房地产项目开发的一般风险因素

1.投资决策风险。主要是对投资地点的选择和投资机会的把握。

2.融资风险。开发商总是利用金融杠杆原理,来实现用尽可能少的自有资金获取最大投资利润。但是,杠杆原理对自有资金的收益和亏损同样起着放大作用,当投资收益低于贷款利率时,开发商所亏损的资金也一样会因贷款规模的增大而增大。

3.市场风险。一般而言,房地产市场是地区性的市场,当地市场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比整个国家市场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要大得多。

4.经营风险。包括土地费用、建造费用、租金售价水平、开发租售期限长短、短期和长期信贷的筹措及其成本,在开发商首次开发一个项目时往往是未知的,直到项目施工后有些因素才能基本清楚。这些不确定因素变动的幅度,代表了开发商所承担的风险大小的程度。

(二)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特有风险因素

除了上述房地产业自身可能存在的风险外,企业合作团队内部系统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复杂性也会给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带来新的风险。国外一些学者提出了在企业合作中存在两种风险,一是绩效风险,二是关系风险。

1.绩效风险是指在充分合作的情况下战略联盟无法达到预期目标,这种风险来自于合作之外的因素,比如环境的变化、合作者能力的缺乏等等。

2.关系风险是指联盟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也就是对所期望的合作关系存在的不确定性。关系风险被认为是合作参与者以合作团队的公共利益为代价追求自身利益的可能性,这种行为包括缩水自己的投资、侵占对方的资源、歪曲信息、隐藏自己的合作日程表和递交不令人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二、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风险管理与控制的目标

近几年来,世界上各国企业合作每年增长率都在25%以上,但失败的企业合作也屡见不鲜,企业合作的风险问题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在企业合作中引入风险管理,有利于明确合作团体内各企业的风险责任,并采取措施控制和降低风险。这样还可以帮助企业避免不良的合作关系,有助于企业利用各种机会进行低成本、低风险的合作机制模型,所以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风险管理的最终目标是:

1.为全面、合理地处置风险提供可能性。风险管理基于风险识别衡量和科学分析,使其既能够为风险损失的出现与衡量提供科学、准确的计算基础,正确识别、衡量风险,为管理、处置风险提供科学决策基础;又能够用科学、系统的方法,对各种风险对策的成本及效益加以比较,从而得到各种对策的最佳组合。

2.促进房地产投资主体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减少决策的风险性。通过实施风险管理,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或在损失发生后及时合理地得到经济补偿,这就直接或间接地减少了企业的费用支出,从而保障了投资者收益目标的实现。

3.有利于房地产开发商增强风险意识,从被动管理变为主动管理型,为项目开发提供安全的生产经营环境。

4.使得合作企业发现自身所存在的危险性和问题,并根据风险控制研究得出的结论方法进行解决,从而节省合作团队的运行成本,减轻各企业对动态合作潜在损失的忧虑,维持企业合作的运行,保证企业合作团体经营收入的稳定性。

三、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方法

(一)常见房地产项目风险控制方法

任何企业在投资过程中都希望最大限度的回避风险,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可以降低企业的预期损失,或使这种损失更具有可测性,从而在获取最大利益的同时尽量降低风险。常见的风险控制和处理方法包括风险预防、风险回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散、风险转移、风险自留。

1.风险预防。风险预防是指对项目投资进行市场分析和研究,以减少投资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通过研究使投资者明确了投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其大小,是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有力措施。风险预防实施步骤为:

(1)充分收集信息和资料。要充分了解市场的供求情况和供求结构、市场发展变化趋势、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原材料和产品的价格、竞争对手的动态等。

(2)进行市场研究和分析。在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其需求的确定性作出分析和预测。它是判断投资可行性的基础,是投资和经营决策的前提,对防范投资风险有着重要意义。

(3)做好投资可行性研究,选择合理的投资方案。在投资决策前,对拟投资的项目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经济技术分析和研究,以确定能否投资。经过这项工作,投资者能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在投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和各种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防范和应对。

2.风险回避。用风险回避的形式来消除风险是较为常见的,也是对付风险最彻底的方法。有效的风险回避可以完全消除某一特定的风险所可能造成的损失。风险回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投资决策阶段,通过对投资风险的测量和评价,放弃风险较大的开发区域、开发类型或开发方案;二是在土地获取阶段,通过对地块的自然属性、使用属性或有关部门对地块使用属性的确认,如果开发无利可图,则应放弃该宗土地的开发;三是在工程建设阶段,为了回避风险,可能拒绝采用某种建设方案、结构形式或施工方案,或通过招投标模式、承发包方式、合同类型的选择等回避某些风险。风险回避虽然能有效的回避风险,但同时也失去了参与竞争的获利机会,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风险降低。风险降低是指在风险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采取各种防范措施,尽量减少发生损失事件的概率和降低损失的程度。这种方法一般用来处理那些房地产投资者不愿回避或转移的风险。它是一种被普遍采用和接受的风险防范的方法。风险降低有三层含义:一是在风险发生前,降低其发生的可能性;二是在风险发生时,使发生的损失达到最小;三是在风险发生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弥补已经造成的损失。

风险降低的方法对管理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所遇风险显得尤为有效。开发过程中可采取一系列手段将开发风险降低到最小。

(1)准确的预测和评价方案,即尽可能的全面收集资料,采取科学的方法对拟开发项目的各项费用和最终收益进行预测,对备选的方案进行风险分析和决策,以减少开发的盲目性,降低项目的各种不确定性。

(2)缩短建设周期,尽快完成开发项目,有利于减轻投资者将面临的未来的不确定性。

(3)针对开发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前制定详细而周密的方案,建立有效的指挥系统,并定期实施训练。

4.风险分散。可以采用投资组合、共同投资和跨行业投资等多种方式来分散风险:

(2)共同投资。多个房地产开发的公司联合起来,共同开发同一个房地产项目。共同开发投资要保证参与投资的各方主体能够优势互补,从而最大限度的控制风险。

(3)跨行业投资组合。跨行业的投资组合方式能起到降低房地产投资风险的作用,但前提是这种投资组合必须是科学的、合理的,否则会产生负的影响。

5.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指投资者将损失有意识地转移给与其有相互关系的另一方承担的一种风险防范方法。风险转移通常在以下几种情况下采用:可以清楚的划分被转移和转移方之间的损失;被转移人能够并且愿意承担适当的风险;风险转移成本低于其它方法。风险转移的主要途径有保险、合同、担保。

6.风险自留。风险自留是解决发生较小损失时所采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指在预计较小损失可能发生的情况下,预留一笔应急资金以应付损失;或者因过错而引起较小损失发生时,用应急资金主动承担所发生的损失。风险自留虽然让投资者承担了风险、增加了费用,但它同时也可以促进资金周转、节约潜在费用和赢得潜在顾客。风险自留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非计划风险自留,即对某些风险,由于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或重要性,因而没有处理风险的准备,或明知风险的存在,却由于疏忽或低估了风险的程度等,都属于非计划风险自留;第二类是计划风险自留,即对某些风险经过科学的判断、认真合理的研究分析后,决定通过资金融通,自己独立承担该风险造成的损失。

(二)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控制和处理

1.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对风险因素事先分析。房地产合作项目风险管理部门的任务应该是紧紧围绕合作项目开发过程中对风险的管理,来实现投资利益最大化或风险最小化的目的。

2.聘请专业咨询公司,进行可研论证。在房地产开发的整个过程中,可行性研究阶段是房地产投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聘请专业咨询公司进行可研论证,发挥专业咨询的特长,降低投资风险,显然非常必要。

3.对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制定周密应急计划。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较长,国家产业投资政策,金融政策等宏观政策的调整,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变动,都可能造成房地产开发周期拖延,风险加大。而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对项目开发周期起着决定性作用,项目管理者必须对目前和远景制定项目计划,对处于关键线路上的工作做出应急计划。应急计划包括风险的描述、完成计划的假设风险出现的可能性、风险的影响及风险应急的措施。

4.实行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的做法包括:项目投资决策阶段做好投资估算。设计阶段,推行设计招标或设计方案竞赛,改变设计收费办法,实行设计质量奖惩制度,采用限额设计,择优选择设计单位。项目施工阶段,通过公开招标,择优选择施工企业。委托监理公司进行施工阶段监理,重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和“工期成本”的管理和控制。竣工结算阶段,做好工程审计把关,防止高估冒算。

6.聘请法律顾问,加强合同管理,完善合同条款。房地产市场开发环节涉及对象、合作伙伴多,合同量大,内容复杂。由于合同条款的不完善、合同履行的意识不够等方面对开发商所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多。聘请法律顾问,对完善合同条款,加强合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合同履行风险。

[1]何红.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114~116.

[2]胥琳.软件项目风险的识别与风险分析[J].实务,2007(11):49~54.

[3]刘钧.风险管理理论(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70~84.

[4]张宇样,孙平.房地产投资风险分析及防范策略[J].中国房地产,2001(7):58~59.

[5]谢绍志.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实务全书[M].安徽:安徽音像出版社,2008.142~203.

[6]梁世连.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35~240.

[7]赵世强.房地产开发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3.223~240.

[8]卢有杰,卢家仪.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66~68.

[9]王卓甫.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一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153~175.

[10]AkintolaS.Akintoye.MalcohnJ.Macleod.RiskAnalysisAndManagementInConstruction.InternationalJounralofProjectManagement,1997,15(1):31~38.

[11]陈蓉蓉.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全过程风险预警和评价.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浙江:浙江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2006.

关键词: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

一、案例分析

(一)背景信息

股权质押是一种的融资担保方式,近些年来,在我国资本市场兴起,大多数股东开始通过质押自己的股份来筹集资金。乐视网也不例外,2013年2月到4月之间,贾跃亭质押了他所拥有乐视网84%的股票。

2004年,乐视网(全称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创始人贾跃亭,属于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2010年8月12日,乐视网(300104.SZ)在深圳创业板上市,是全球首家IPO上市视频网站,一举募资7.3亿元。

(二)股价信息

2010年8月12日,在上市的首个交易日中,乐视网以42.96元收盘,较29.2元的发行价大涨47.12%。2014年,由于广电牌照危机,给乐视网的股价带来了严重的冲击。但在这件事情过去之后,乐视网的股价又开始继续攀升,2014年12月23日的股价为12.80元,2015年5月12日的股价就上涨到了179.03元。自2016年以来,由于资金链短缺和大量拖欠供应商货款等传闻,乐视网的股价已经下跌近四成。2016年12月7日早间,乐视网临时停牌,晚间则公告称公司需就有关事项进行停牌核查。

(三)股权质押行为

根据乐视网2017年一季度年报显示,贾跃亭共持有乐视网5.12亿股,占比25.67%,是第一大股东,其股权质押数为4.97亿股,占其持股数的97.2%。是自上市以来贾跃亭股权质押比例的最高位。股权高比例的质押反映出乐视系资金链紧张的情况。

(四)风险分析

从颠覆能力来讲,乐视无疑是近年来国内少有的一家优秀的公司,股权质押对于缓解公司资金压力必定有帮助,但同时风险也是客观存在,需要提高警惕。

1.道德风险

通过乐视网的股权质押公告可以得知,资金用途主要是股东个人投资和乐视生态业务的发展投入。其实就是贾跃亭姐弟把资金投向了关联企业。中小股东和银行、券商等,无法得知贾跃亭进行股权质押的实际目的。乐视网的大股东更倾向于把股权质押所得资金用来从事高风险业务,如乐视汽车、乐视体育等烧钱的版块,因为如果冒上市公司利益受损甚至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2.控制权转移风险

在贾跃亭长期将股权高比例质押的情况下,乐视如果想稳步发展,就要保证股价不能下跌。一旦公司业绩下滑,市场就会做出反应,导致股价下跌。如果下跌到警戒线甚至强平线,券商和银行就有权卖掉股票强行平仓,公司的股权也会发生变更。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公司经营业绩,还会降低乐视网的公司价值。

3.信息不对称下的市场风险

由于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投资者无法了解公司的内部信息,更不知道大股东股权质押的真正用途和目的,只能根据公告来进行分析和猜测。对于大股东频繁且大量质押股权的行为,有的投资者认为是正常的融资活动,然而大部分投资者会质疑乐视的经营业绩。如果投资者情绪低落,很可能会致使投资者抛售股票,这对于公司的发展显然是弊大于利的。

二、结论

通过对乐视网股权质押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大股东股权质押是一柄“双刃剑”,虽然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不仅程序简单快捷、成本低廉,还有利于维持股东的控股权,但是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孕育了潜在的风险。因此,大股东取得质押贷款后,要努力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才能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否则会给公司的资金周转和营运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总之,我们要意识到股权质押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三、建议

[1]林建伟.股权质押的安全性研究[J].福建论坛,2005(10).

THE END
1.风险投资资金管理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识别及应对策略报告.docx...2.严格筛选投资项目:对投资项目进行深入评估,降低投资风险。 3.多元化投资组合:通过多元化投资组合,分散投资风险,提高整体投资回报的稳定性。 4.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对投资项目进行持续监控和风险评估,及时应对风险事件。 本报告将详细分析风险投资资金管理行业的投资机会与风险,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决策支...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115/7024132020010000.shtm
1.如何分析投资项目的风险与收益并做出合理决策?这些投资项目的市场前...在投资领域,准确分析投资项目的风险与收益并做出合理决策至关重要。这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以洞察投资项目的潜在价值和可能面临的挑战。 首先,要对投资项目所处的行业进行深入研究。了解该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规模以及竞争格局。通过分析行业报告、市场调研数据等,评估行业的增长潜力和稳定性。例如,对于新兴的科技行...https://stock.hexun.com/2024-11-20/215658532.html
2.如何进行有效的创业项目风险评估矩阵第5章:风险评估矩阵优化与调整,介绍评估结果分析、风险评估矩阵的优化与调整方法。 第6章:风险评估矩阵与其他风险管理工具的结合,探讨风险评估矩阵与其他风险管理工具的整合与应用。 第7章:创业项目风险管理策略制定,讲解风险应对策略的类型与选择,以及风险管理策略的制定流程。 https://blog.csdn.net/universsky2015/article/details/143811064
3.创业计划书风险分析在当下社会,人们运用到创业计划书的场合不断增多,创业计划书可以帮助创业者凝聚人心,有效管理。我敢肯定,大部分人对拟定创业计划书都很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创业计划书风险分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风险分析与对策 一、风险分析与对策 ...https://www.yjbys.com/chuangye/ziliao/chuangyejihuashu/605297.html
4.助农创新创业计划书(精选10篇)本项目预计在3年内实现盈利,预计年利润为50万元左右。同时,本项目将提高当地农民的生产效率和收入水平,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七、项目风险分析 本项目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和技术风险,但我们将通过科学的市场调研和技术研发,降低风险。 八、项目总结 本项目是一项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助农创新创业项目,我们将以...https://www.oh100.com/a/202206/4783725.html
5.关于创业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精选6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创业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创业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1 一、项目简介 冷饮吧是一个为打造标准化、人性化、校园区域化的第三产业项目。 冷饮吧拟位于长沙理工...https://www.ruiwen.com/word/gychuangyexiangmukexingxingfenxibg.html
6.AHP层次分析法在ITAT创业投资项目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创业投资作为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形式,要求投资者能够通过判断投资项目的风险程度从而规避风险。本文旨在通过AHP层次分析法的研究,并将其应用于ITAT创业投资项目实例,从而为投资者提供一种风险评估的有效依据。 本文先分析了创业投资的概念和介绍了中国创业投资的发展概况,随后阐述了AHP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48-2008090663.htm
7.创业课堂创业项目选择需考虑哪些因素?创业项目的选择对于创业者来说至关重要,项目的选择也就是方向的选择,往往能决定你的努力能否得到回报。那么,选择创业项目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呢? 1、分析自身优势和长处,选适合自己的项目 市场犹如汪洋大海,可供选择的项目如此庞大,而创业者犹如沧海一粟,最终只能选择其中一项。创业者应根据自身的优势,选择与自己的专业、...https://www.gzstv.com/a/9b8a3da4dbf04064a9569b895d9e51ea
8.创业计划书风险分析在现代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场合都离不了创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可以帮助创业者凝聚人心,有效管理。那么拟定创业计划书真的很难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创业计划书风险分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创业计划书风险分析(一) 一、政策风险 ...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160507151704_336457.html
9.关于举办“创青春”青年创新创业比赛的通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太原市委打造“四个高地”目标、锚定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需求,配套落实创新驱动战略、人才兴市战略,营造良好创业环境,发掘优秀创新创业项目,组织动员广大青年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前列,帮助更多创业者实现创业梦想,汇聚更多优秀项目落...https://www.sxgcxy.cn/tw/info/1003/1741.htm
10.创业计划书的风险分析(通用8篇)3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我国创业企业风险分析 创业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中面临的外部发展环境和内部环境状况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生产经营活动也将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因此不同生命周期所面临的风险类型也将各不相同。 3.1 资金风险 资金风险主要分为筹资风险和用资风险。 (1) 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创业企业在创业初期...https://www.360wenmi.com/f/fileq4rx119e.html
11.高效思维分析法:5W2H分析法深度解析实例2、用在创业项目分析上What——这个项目的核心是什么?解决什么关键问题?Why——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为什么是我们来做这个项目?When——什么时候做这个项目是最佳时间点?这个项目的核心用户什么时候会使用我们的产品服务?Where——我们在哪里来做这个项目的研发、市场推广?客户会在哪里使用我们的产品服务?Who——谁...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584866270&efid=G6AZ-cW-n2wXebLNBjvjVg
12.创业计划书常见问题解决撰写技巧(专家总结)创业计划书内容应该包括:简要市场痛点描述(为什么做)、介绍如何解决问题的(怎么做)、竞争优势分析(如何赢)、运营成果数据(说得再好不如上数据)、团队资质(团队中优秀的人才,可以进一步证明项目的可行性,普通成员在此不用介绍,避免占幅),其他的内容不用写。 https://ydbgs.yctei.cn/2022/0415/c1459a45558/page.htm
13.大学生创业该做哪些准备大学生创业要注意什么风险→MAIGOO知识大学生创业的利弊 大学生创业流程 大学生创业市场调研 分析阶段 总结阶段 大学生创业计划书 执行总结 项目背景 产品技术与服务 市场分析 营销策略 投资(融资)分析与财务分析(预测未来3-5年) 公司管理 风险分析与控制 风险资本的退出 附件 大学生创业的利弊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24828.html
14.大学生创业创新心得体会15篇第五,大学生普遍缺乏资金。技术、经验和能力.思想准备不足,创业风险意识不强,缺乏细致充分的调研,缺乏核心技术和优势力量,市场化经营运作经验不足,资金贷款困难重重,创业带有一点盲目性。创业项目技术含量和层次普遍不够高,“质”与“量”不并重。 因此,要想在我国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xinde/3730965.html
15.风险投资成功运作的因素分析(精选8篇)一、我国创业风险投资现状分析 1.去风险化问题 民营资本风险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偏差,纵观我国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可以看到其中有九成的是民营资本,这些投资方向主要着重于那些传统的制造业、服务业项目等,这些项目的特点是风险少,而且是他们所了解熟知的,一切等待上市的,科技型的企业,在投资上则很少关注。与此同时,由于一...https://www.unjs.com/lunwen/jingji/20080120143851_25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