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准大学生在网上晒出自己满满当当的“购物清单”。
临近8月下旬,不少准大学生为即将到来的开学做好了准备,有网友表示“如今的入学成本是一年更胜一年”。大学新生的“入学装备”真的越来越高?记者展开了调查。
高考后的暑假,你花了多少钱?
近年来,“开学经济”“高考后经济”这类由大学新生消费触发的一种全新经济浪潮逐渐兴起。而且,它的市场规模逐渐庞大,包含的消费物品种类也越来越多。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降噪耳机、智能手表等电子产品,已成为新的时尚必备,甚至一台新机平均要花费万元以上。
柯桥区的王忻怡同学今年考入了宁波的浙江药科职业大学,父母为她购买了之前就答应的苹果最新款手机,价格在1万元左右。“我身边的同学基本上都会买新手机,还有电脑、平板或者其他电子产品,好不容易高考完,这算是父母给的奖励。”王忻怡告诉记者。
一场旅行也似乎是必不可少的。记者采访了10位准大学生,发现90%都在暑期有过一场出国旅游或者国内畅游,例如,陈陈(化名)与朋友在厦门、广州等地玩了半个月,花费了1万多元。
另一位女生小佳买了全套化妆品,她的朋友还做了激光近视手术,同学间也有听说去割双眼皮的。越城区一家美容机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暑期来了好几位高考完的女生,选择的一般是护肤、祛痘、点痣等各类美容项目。
一位准大学生已准备好“入学装备”,物品种类十分丰富。
还有不少男生愿意在游戏上花费金钱。准大学生小章表示,自己在高考前封闭了半年没有玩电脑,考完后狠狠地报复性玩了两个月,还充了三四千元,“游戏里的装备如何”目前是男生们常讨论的热点话题,为了让自己有面子,这也算是“入学前”的准备。
那准大学生入学前到底花了多少钱?在记者调查的学生当中,最多的一位,今年暑假已经花费了三四万元,其他同学也多在1万元至2万元,部分少于1万元。如果再加上学费以及住宿费、交通费等必要支出,大家的入学“成本”会再加数千元。
这样的花费,家长们的态度又是如何呢?“我愿意给孩子最好的,毕竟高考只有一次,几万元能让孩子开心是值得的。”一位家长表示需要支持孩子“十年苦读”后偶尔“放纵”。也有些家长觉得可以适当买些物品,但过度放纵并不是好事。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如果新生家境一般,无法提供过多的资金,但自己又想购买大额物品时,一批年轻人会选择去剧本杀馆、电玩店、
猫咖狗咖等地打工,这些店铺很是新潮,报酬也较高,成为暑期兼职的好选择。
大学里的生活费,如今也已“水涨船高”
考入广西师范大学的赵宇则表示,广西当地的日常消费水平会低一些,他向学校的学长询问后,发现日常开支900—1200元足够了,他向父母要的生活费也会在这个区间。
而8年前从绍兴文理学院毕业的谢同学告诉记者,自己当年入学时的生活费在800元左右,现在的新生花费似乎都会高出一些,除了物价涨的因素,也可能跟每代年轻人消费习惯不同有关。
此外,就读的不同专业也会有影响。一位就读于杭州某大学建筑专业大三的绍兴学生表示,自己每个月生活费需要3000元左右,因为平时上课需要的手工材料费特别贵,但同个学校的汉语言文学等普通文科专业则没有这些额外开支。他向各位新生提醒,大家可以向同专业老生提前了解一下,不同专业的花费是有差别的,有的差别还不小。
今年从绍兴市高级中学毕业的陈孜浩考入了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他和妈妈目前商定的生活费是1800元,是了解学校食堂餐费后的决定,周末出去玩会再另算费用。陈孜浩表示比较满意:“这个生活费应该够了,学校里物价都不太贵,平时出去玩可能会花比较多,这种特殊需要,家里能‘报销’就好。”
而王忻怡自称已经拿到了“开学生活费”5000元,目前先存起来。“我是家里先给,我用完再问他们要,估计这5000元最多只能用两个月,我花钱比较狠。”王忻怡笑着说。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setTime(item.create_time)]]·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