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另一面是政策继续支持,8月3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及要培育一批中高端民宿品牌;盘活农村闲置房屋等发展乡村酒店、客栈民宿服务。资本也在“反向”加注,2024年8月以来,民宿赛道已有9起融资案例,超过过去两年总和。为何会出现如此状况?未来的民宿赛道是否还有投资价值?本文将尝试讨论分析。
民宿的十年人生
民宿行业是指提供住宿服务的小型家庭旅馆或住宿设施的行业,通常由个人或家庭经营,不同于传统的酒店或大型连锁酒店。民宿通常提供更加个性化、温馨和具有当地特色的住宿体验。
中国民宿行业的兴起的大背景是国内旅游市场的迅速扩大,核心推动力是消费者个性化体验需求的增长、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和旅游产业政策的支持。当然这背后也体现的是消费升级和旅游发业多样化发展的趋势。
在此过程中,在线预订平台的兴起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民宿发展面临的流量瓶颈,让民宿预订服务变得更加便捷和规范化,并且大幅降低了行业门槛,众多创业者涌入这一赛道,因此说一句它打通了民宿行业的任督二脉可能并不为过。
2020年受疫情影响,行业发展受挫,市场规模出现明显下滑。不过在2021年开始,国内旅游市场快速复苏,民宿行业也迅速回暖。并且随着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尤其是乡村旅游,民宿行业得以进一步拓展市场。到2023年,中国民宿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了400亿元。
图表1:近年来国内民宿市场规模(亿元)
不过进入到2024年,民宿行业遭遇了一些新的挑战和变化,不少民宿老板开始“遭不住”了。根据新华网的报道,今年暑期,民宿行业普遍出现了遇冷的现象,这与过去几年的快速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些民宿经营者表示,今年的客流大幅减少,入住率表现不佳,房价也出现了下滑,有的民宿房价甚至降至平时的一半。这种情况在多个地区都有出现,如华东的旅游度假区、大理、三亚等地。
民宿为什么不好做了?
企业数量激增,民宿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产品同质化不可避免,特色没了,“小而美”变成只小而不美了。因而“卷价格”成了各家必备的竞争手段,但这不是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还要面临酒店的横向冲击。
二是消费降级。消费者在选择住宿时更加注重性价比,导致民宿的定价空间受到压缩,进而影响民宿的收入水平。尽管消费降级,但消费者对住宿品质的要求并未降低,甚至有所提升。民宿主需要在保持服务质量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以应对收入压力。
三是新奇感的消逝。新奇感是民宿行业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种新奇体验可以是独特的设计风格、与众不同的服务、融入当地文化的活动,或是令人难忘的自然景观等。
但随着民宿行业同质化问题的加剧,新奇感正在快速消逝。然而,当新奇感消逝后,民宿行业如果不能及时跟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提供符合他们期望的产品和服务,就很容易被市场淘汰。
四是安全隐患和灰色产业链。民宿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企业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一些民宿可能缺乏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消防设施不完善、建筑安全不达标等,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一些民宿位于城市小区或偏远地区,可能存在治安隐患。一些民宿可能在清洁卫生方面不符合标准,给消费者健康带来隐患。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民宿主为了牟取私利,甚至与偷拍团伙勾结,默许或纵容偷拍行为的发生。这些问题给行业带来了极坏的影响,让民宿品牌带上了“民诉”印象。
资本为何还在投?
图表3:2024年以来民宿赛道主要融资事件
分析背后的原因,无非以下几点:
一是政策利好。首先是国家层面仍然大力支持,8月份,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提升住宿服务品质和涉外服务水平,培育一批中高端酒店品牌和民宿品牌,支持住宿业与旅游、康养、研学等业态融合发展。依法依规盘活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发展乡村酒店、客栈民宿服务。
地方层面也在因地制宜,积极出台政策引导和规范民宿行业发展。比如5月份,广东发布了《乡村民宿等级划分与评定》《乡村酒店等级划分与评定》两个团体标准,旨在提升乡村民宿和乡村酒店的品质,引导行业规范化发展。
二是市场需求仍然很大。民宿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市场扩展到规模化、标准化阶段,逐步成为旅游住宿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是关键。底层逻辑是,旅游规模越来越大,那么民宿行业市场前景依然可观。根据文旅部数据,2024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达到27.25亿,同比增长14.3%;旅游总收入更是跃升至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9%。国内未来旅游市场的增长潜力依旧非常大。
三是中国民宿市场竞争激烈,但也存在机会。大型在线预订平台、本土民宿品牌和本地生活平台都在争夺市场份额,这是一场惨烈的生死淘汰战。那么在此过程中,民宿在线预订平台可能依旧是一个不错的投资方向,这类企业客户也不仅是民宿,还有酒店。
而在民宿品牌白刃战中,差异化、个性化表达、丰富的内容体验依旧是核心竞争力,具备这些特点的品牌会在大浪淘沙中留存下来,所以需要寻找和投资具备市场洞察力民宿经营者,这类人不多,但绝对也不少。
想要好做还要做好哪些?
任何预期都是有前提的,民宿也一样,市场发展空间还在,但前提是前文提到的系列问题需要被解决,这就需要行业玩家和监管部门一起发力。
一是解决安全隐患,如卫生状况、消防安全及治安问题,需加强监管和自查自纠,确保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二是做到真特色而不是假抄袭。解决同质化竞争严重问题,需推动民宿行业向多元化、特色化方向发展,避免简单的价格战和模仿跟风;并且大部分民宿对地域文化深度挖掘不足,缺乏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导致文化内涵有待提升。
三是灰色产业链问题,如虚假宣传、偷拍侵犯隐私等违法行为,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机制,加大打击力度,维护行业的健康形象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